義利之辯

戰國時期荀子提出的觀點

儒家主張義重於利。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朱熹曾經說過:“義利之說,乃儒者第一義”,而在為學之方上與朱熹有嚴重分歧的陸九淵也說:“學無深淺,首在辨義利”,可見,義利問題和義利關係在人類倫理思想與價值觀中是極為重要的,而義利觀就是人們義利範疇、義利關係以及義利取向等的認識和態度。

基本介紹


孔子首先提出義與利的分別,並把追求義還是追求利作為劃分君子和小人的標準,認為一個真誠的君子應以義為原則,依照禮的要求去實行它,用謙虛的語言去表述它,以誠實的態度去完成它,這才是仁義的君子,而那種:“群居終日,言不及義”之人,則不足以稱為君子。但孔子並不完全否定利,他曾說過:“因民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孔子反對的是只追求個人的私利,要求君子“見得思義”。如果利不符合道義的要求,就應不顧個人利害、得失、甚至不惜犧牲個人之生命,舍利而取義。儒家思想中,義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利的追求與獲取,不僅要受義的制約,必要的時候,因義而要放棄利,這就是儒家重義輕利的價值取向。
荀子主張先義後利,“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孟子梁惠王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也把義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強調要貴義賤利。墨子的說法與儒家不同。他認為“義,利也”(《墨子·經說上》),主張義和利是一致的。西漢董仲舒概括孔孟的義利觀,提出“正其誼(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漢書·董仲舒傳》)的論點,強調道義和功利不能並存。他的這個觀點對後來影響很大。宋代又就義利問題展開激烈的爭辯。程顥程頤、朱熹等堅持董仲舒的觀點,認為道義和功利是互相排斥的。程顥說:“大凡出義則入利,出利則入義。天下之事,唯義利而已。”(《二程語錄》)陳亮葉適則認為道義和功利並不矛盾,功利體現在道義之中,離開功利無所謂道義。葉適說:“古人以利與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義光明。既無功利,則道義乃無用之虛語耳。”(《習學記言》)後來清顏元也認為義利不能偏廢,應該並重。他反對董仲舒的觀點,把董的話改為“正其誼以謀其利,明其道而計其功”(《四書正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