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培正中學
香港培正中學
1889年廣州浸信會教友在廣州開辦書塾,並於十一月廿八日通過辦學議案,定名“培正書院”,舉馮景謙為總理。雖然,香港培正分校建於1933年,但實際上該校至今已過一百二十多年歷史。培正中學共開設三十六班。中一至中三各六班,中四文、理組各三班,中五班別與中四相同,每班學生約36人。各班以信、望、愛、光、善、正命名,均取自聖經及校訓。
在1933年時,該校在何文田購地五萬餘方呎,建校舍。最初只設有小學六班,並沒有設立中學部。直至1935年九月才開設了一班初中。延至1938年,新校舍建立,增設了初中部。在1940年,增設了高中部。
校園掠影
辟校之初,只有A、B、C、D校舍數間。至1952年,得政府贈地十二萬餘呎,遂發起新校舍籌建運動,全校員生熱烈支持。1953年九月,新校舍﹝E座﹞落成,更恭請到港督葛量洪爵士主持啟鑰儀式。
六十五周年紀念大會,校長林子豐先生呼籲創辦專上學院及籌建六十五周年紀念校舍,學生家長咸表響應,即席捐助巨款者多人。不久,六十五周年紀念校舍﹝包括宗教館、體育館及G座課室﹞全部落成啟用。同時,學校北面圍牆外馬路,由政府取名“培正道”。
現在,該校鋪設了電腦網路,設有多媒體課室、多媒體圖書館、多媒體示範實驗室、多媒體語言室、電腦輔助學習室、電腦輔助設計科技室,多媒體音樂室、電腦美術室、電視台、教學資源中心、宗教館、雨天操場、更衣室、攀石牆、禮堂、控制室、多用途活動室、語言室、音樂室及體育館。被稱為資訊科技學校。
2006年,F座教學大樓落成,命名為許士芬博士大樓,設備有演藝教育中心、音樂教育中心、藝術教學中心、傳意教育中心、環球教室、教師辦公室、校園電視台等。
1997年12月18日 - 前香港特首董建華先生到訪培正
1999年10月16日 - 諾貝爾得獎校友 - 崔琦先生重訪母校
2001年 2月14日 - 台北市長馬英九先生訪問培正中學
2003年11月27日 - 何添夫人陳淑芳女士紀念堂(H座)啟用,同日鄭成業校長榮休,由葉賜添校長繼任。
2006年12月16日 - 許士芬博士大樓(F座)揭幕禮暨“明日校園”啟動典禮,榮邀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先生蒞臨主禮。
至善至正
我所命爾之言,當聽而守之,致行爾 神耶和華所視為善為正者,而享福祉,爰及子孫,歷世靡暨。(申命記 12 章 28 節)
耶和華乃善乃正,故以道示罪人兮。(詩篇 25 篇 8 節)
培正培正何光榮,教育生涯慘淡營,
培後進兮其素志,正軌道兮樹風聲,
萬千氣象方蓬勃,鼓鑄群才備請纓,
愛我培正謨謀遠,永為真理之干城,永為真理之干城!
紅藍色旗常高飛起
因培正學校永不死
Ray Ray 我培正培正
Ray Ray 我培正培正
Ray Ray 我培正 Ray Ray Ray!
1924兌社(師範班) 1924群社 | 1943鋒社 | 1962旭社 | 1981勁社 | 2000展社 | 2019君社 |
1925勵社 | 1944昭社 | 1963真社 | 1982駿社 | 2001慧社 | 2020奕社 |
1926奮志社 | 1945毅社 | 1964協社 | 1983凱社 | 2002亮社 | 2021盛社 |
1927會仁社 | 1946雁社 | 1965耀社 | 1984智社 | 2003信社 | 2022潔社 |
1928樂群社 | 1947虹社 | 1966皓社/恆社 | 1985博社 | 2004雄社 | 2023悅社 |
1929集益社 | 1948建社 | 1967仁社 | 1986晶社 | 2005廉社 | 2024恩社 |
1930敬業社 | 1949(春)熹社 1949堅社 | 1968升社 | 1987德社 | 2006禧社 | |
1931競社 | 1950弘社 | 1969謙社 | 1988曦社 | 2007駿逸社 | |
1932善群社 | 1951明社 | 1970剛社 | 1989禮社 | 2008驁社 | |
1933奮社 | 1952偉社 | 1971賢社 | 1990騰社 | 2009希社 | |
1934蔭社 | 1953誠社 | 1972勤社 | 1991勇社 | 2010軒社 | |
1935覺社 | 1954匡社 | 1973基社 | 1992義社 | 2011迪社 | |
1936翔社 | 1955忠社 | 1974昕社 | 1993學社 | 2012卓社 | |
1937藝群社 | 1956瑩社 | 1975捷社 | 1994頌社 | 2013翹社 | |
1938融社 | 1957輝社 | 1976敏社 | 1995健社 | 2014雋社 | |
1939鵬社 | 1958銳社 | 1977傑社 | 1996頤社 | 2015哲社 | |
1940毓社 | 1959光社 | 1978英社 | 1997啟社 | 2016創社 | |
1941磐社 | 1960正社 | 1979榮社 | 1998鷹社 | 2017愛社 | |
1942斌社 | 1961善社 | 1980穎社 | 1999樂社 | 2018臻社 |
培正同學會遍布全球
北京,上海,香港,天津,廣州,
上海,江門,中山,珠海,台山,
梧州,澳門,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
泰國,菲律賓
加省會二埠,夏威夷,大湖區(密茲根)
德州,美京(華盛頓),紐英侖(波士頓)
美中(芝加哥),美南加州(洛杉磯),美東(紐約)
舊金山,聖地牙哥,美西北(西雅圖)
卡加利,阿省(愛明頓),加京(渥太華)
安大略省(多倫多),溫哥華,緬省(溫尼伯)
沙省
英國,法國,紐西蘭奧克蘭
澳洲堪培拉,澳洲墨爾本
澳洲雪梨
崔琦——物理學家,1998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之一。
丘成桐——數學家,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得主之一。
高錕——光纖之父,諾貝爾獎得主之一。
何沛雄教授--香港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
吳家瑋——香港科技大學創校校長
鍾景輝——資深的香港舞台劇演員和導演,戲劇教育家,電視製作人,電視劇演員及電視節目主持。
唐英年——現任香港財政司司長。
黃杏秀——香港電視藝員。
歐倩怡——香港電視藝員。
王晶——香港電影導演、編劇、製作人。
關錦鵬——香港電影導演。
陳鍵鋒——香港電視藝員。
舒展超____香港出版人。專欄作家
周松崗——地鐵公司行政總裁。
卓以和博士——半導體之父
沈呂九博士——著名物理學家
林思齊博士——前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省督
謝志偉博士——前浸會大學校長
吳清輝教授——浸會大學校長
蕭蔭堂教授——哈佛大學數學系系主任
郭新教授——香港大學理學院院長,著名天文學家
何弢博士——建築師
何鍾泰博士——工程師
黃干亨博士——律師
葉惠康博士——香港兒童合唱團創辦人
石信之——指揮家
馬思聰——音樂家
何建宗教授——環保及極地探險家(培正中學校監)
毛鈞年——前新華社社長
謝仕榮——AIA保險集團亞太區總裁
林秀棠——商人
趙世曾——商人、建築師
陳國強——商人、土木工程師
何重恩——香港電台節目監製及主持人。
顧明均--香港著名商人,南太電子集團創辦人。
培正中學是香港著名的基督教中文中學,建校117年來培養了"一些"精英,之所以用"一些",而不是國內N多中學喜好的"無數",實在是難能可貴,培正確實沒有培養太多的名人,以下便是幾位校友的名字,大家可以略見一斑:
丘成桐(美國哈佛大學數學系教授,費爾茲獎,美國國家科學獎,22歲獲得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博士學位,29歲搞定卡拉比猜想"正質量猜想",其卡拉比-丘流形為理論物理奠定了基礎,其後在高維閔可夫斯基猜想,賽凡利猜想,弗蘭克爾猜想等一系列出色的工作中證明了自己非凡的智商與超人的膽識-《紐約時報》)
崔琦(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系,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教授,因在強低溫和磁場條件下發現分數量子霍爾效應榮獲1998年諾貝爾獎)
卓以和(Aflred Cho)(1961 與1968分別年獲得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電子工程系碩士與博士,1985年分別當選美國科學院與美國工程院院士,1989年當選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現任美國AT&T公司與朗訊科技公司貝爾實驗室半導體研究所所長,教授。國際公認的分子束外延,人工微結構材料生長和在新型器件研究領域的奠基人與開拓者。對Ⅲ-V族化合物半導體,金屬和絕緣體的異質外延和人工結構的量子阱,超晶格及調製摻雜微結構材料系統地開展了大量先驅性研究。於 1993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
蕭蔭堂(Yum-Tong Siu) (1963年畢業於香港大學,1966年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博士學位。曾任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教授,哈佛大學數學系主任。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院士.)
沈呂九 (Lu Jeu Sham)(1960 與1963年分別在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與英國劍橋大學獲得物理學學士與博士學位,1998年獲得美國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聖迭哥分校物理系系主任.sham的貢獻是巨大的,他的貢獻在於與導師科恩,同事霍亨博格Hohenberg一起創立了科恩-沈呂九方程。這個方程非常簡單,幾乎是一些經典概念如密度,平均場和有效勢在起決定性作用,但實際上內涵深刻。它是完全精確的量子理論,它的計算量為哈特里-福克水平,但卻已納入電子的交換和相關效應,計算精度優於哈特里-福克方法。後者是求解薛定諤方程的經典方法以計算一個分子的基態性質為例,科學家首先要將薛定諤方程作玻恩-奧本海默近似,單電子近似,HF平均場近似和原子軌道線性疊加等處理,化成可以實現具體運算的哈特里-福克-羅湯(C. C. J. Roothaan)方程(HFR),其實沒有完,真正想解決這個方程,需要電子相互作用的庫侖作用矩陣元和交換作用矩陣元.這類涉及兩個電子的二重積分(雙電子積分)的數量正比於體系中電子總數的4次方。計算一個100個電子的小分子竟然需要先算1億個雙電子積分.30多年前的這項工作奠定了密度泛函理論(Density Fuctional Theory,DFT) 這座大廈的基礎。此後經過沈呂九,帕爾等人廿余年的努力,DFT終於形成與分子軌道理論並齊的嚴格的量子理論構架。它是用電子密度形式而不是波函數形式建成的另一種形式的量子理論.DFT理論還把托馬斯-費米理論和Xa方法都統一在它的框架內.
吳家瑋(1966年畢業於美國華盛頓大學,獲物理學碩士,博士學位。西北大學物理及天文學系前系主任,香港科技大學前校長。致力於量子多體理論和液晶理論研究,成為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一九八三年五月,吳家瑋被任命為舊金山州立大學校長。成為成為美國建國二百餘年來首位華裔大學校長.)
吳仙標(1984 年當選特拉華州副州長,成為美國第一位華裔副州長.1988年,吳仙標競選特拉華州的聯邦參議員,本來很有希望的他,卻因為他曾引以為傲的政績———為特拉華州帶來中國大陸投資,被扣上"出賣美國"的帽子,被迫退出選舉,使他未能實現從首位華人副州長到華人參議員的突破美國特拉華州前副州長)
真光豬,嶺南牛,培正馬騮頭,培道女子溫柔柔,
茄記靚,顯理掟,慈幼英文正,培正中文好省鏡,
1999年12月 - 超時空真愛
2002年12月 - 疾風高飛
2005年12月 - 震動心弦 #邀請鍾景輝學長為顧問
2006年 7月 - 震動心弦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