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垌

廣東省化州市那務鎮下轄村莊

徠壺垌位於化州市那務鎮北部,距鎮中心9.7公里,距市區60公里,地處陵江與播揚江交匯處,東接陵江,西鄰林坑村,南毗泉埇村,北近大旺垌村,居齋公嶺支脈南面,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既是傳統圩集,又是壺垌村“兩委”所在地,被定位為那務鎮域副中心,歷來是化州北部水陸交通、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重地,以壺垌冼太宮聞名鄉邑。

概述


近幾年來,壺垌村在那務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在村“兩委”的帶領下,在全村群眾的支持和配合下,掀起了一輪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熱潮,大力發展經濟,完善基礎設施,強化文明建設,鞏固特色文化,形成具有特色農業、商業經濟,取得了顯著成效。該村先後榮獲全國民主法制示範村、廣東種養文明示範村等榮譽。
形成特色經濟。該村高度重視農業、商業經濟發展,修建機耕路、修復水渠,完成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引進新品種,加強農技培訓,扶持“蠶桑、水稻、養豬、養魚”四大支柱產業發展,種植水稻350畝,種桑800畝,年產稻穀28萬公斤,種桑養蠶純收入400萬元,該村鄧塘村民小組被省譽為“蠶桑基地”。擁有大型養豬場30多所,年均養豬8000多頭,產值1600萬元,純收利潤300多萬;擁有魚塘300多畝,年產值1000餘萬,純收利潤300多萬。該村通過招商引資,完善基礎設施,建起了農貿市場,形成十多條街道,擁有100多間商鋪,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均在該村設立營業點,該村還創辦了酒廠、木業加工廠、手套廠、皮料加工廠、食品加工廠等一批鄉鎮企業,商業繁榮可與城鎮媲美。
完善基礎設施。該村先後投入300多萬元,實施“四化”建設,即硬底化、綠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完成硬化村道25公里,硬底化率達到百分百;新裝路燈100多盞。投入30多萬元,實施“三通”工程,即通水、通電、通渠、通三網(電話、電視、寬頻),修建排污渠3500多米,鋪設自來水管道8000多米,改造村中電網10000多米,戶戶實三網接入。實施文化廣場建設工程,該村先後投入100多萬元興建面積3000多平方米的大型、綜合性文化活動廣場,包括廣福廟1座,籃球場1個、羽毛球場1個、乒乓球室1間、兒童樂園1個、老人活動室1間、配備多功能文化室一間,圖書閱覽室1間,極大地滿足了全體村民休閑娛樂的需要。
強化文明建設。該村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諸如每年都舉辦了春節籃球邀請賽,乒乓球、羽毛球比賽,拓寬了參與體育鍛煉的人群;定期開展村民讀書活動、象棋比賽、老年人歌舞比賽,滿足了不同年齡、不同愛好的人群需要。該村“兩委”幹部積極引導村民參加城鄉醫險、社保,連續多年該村參保率一直保持百分百,使廣大農民享受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加強貧困戶的社會求助,提高全村低保、五保戶的生活補貼;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對家庭困難學生實施“助學”幫扶,對優秀學生落實“獎學金”制度,全村適齡兒童入學率高達百分百;積極做好殘疾人的供給保障工作,為村中的殘疾人、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建立“農家書屋”,豐富了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人們遠離賭博、遠離封建迷信、遠離愚昧無知,形成了健康、文明、和諧的村莊風氣。
創建宜居環境。為了確保村容村貌整潔衛生,該村設立垃圾中轉站,各自然村均建立收集點,同時建立衛生管理制度,實行“門前三包”制度,責任落實到每家每戶;成立環衛隊聘請多名環衛工人,配備環衛車,實行當天的垃圾當日處理,實現村莊環境的整潔衛生。該村還建立治安執勤點,開展常態化治安巡邏工作。將“一村(居)一律師”工作與信訪維穩工作結合起來,做到在矛盾糾紛發生初期諮詢或邀請駐村律師介入調解,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使得社會矛盾化解能運用法律手段予以解決。
形成特色文化。特色年例,每年正月十九,該村村圩街道張燈結綵,各戶盛筵宴請親朋好友。該村年例活動內容有游神、游燈、點燈、打醮、舞獅、舞龍、飄色、八音、武術表演、做大戲(粵劇)、木偶戲、燃放煙花炮竹等,一直鬧至通宵達旦。特色舞獅,該村舞獅隊在表演舞獅時鑼鼓擂響,舞獅人先打一陣南拳,然後由兩人扮演一頭獅子耍舞,另一人頭戴笑面“大頭佛”,手執大葵扇引獅登場。舞獅人動作多以南拳馬步為主,獅子動作有“睜眼”、“洗須”、“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飲水”、“獅子吐球”、“踩梅花樁”等。該村精武團獅隊曾多次受茂名市文化局邀請到各地去巡迴演出。

地名來歷


圩集因在似壺狀的田垌而得名。

大事記


解放前

壺垌歷史悠久,明洪武年間,化州設四鄉十七里,壺垌歸屬陵羅鄉。
萬曆年間,壺垌冼太宮建成。
清道光七年(1827年),壺垌開圩。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州設四鄉二十七都,壺垌屬陵羅鄉進二都。
咸豐三年七月(1853年),廣西謝八率領義軍進攻壺垌,后被擊敗。
咸豐五年三月(1855年),廣西余其璽率義軍進壺垌,遭官兵襲擊,余其璽敗退。
同治元年正月(1862年),大洪國起義軍攻破壺垌堡,佔領了壺垌;七月,官軍對駐守在壺垌的大洪義軍發起猛烈進攻,后大敗;翌年春,義軍撤離。
同治六年(1867年),壺垌累功坡人李鴻文中舉人。
光緒二年(1876年),李鳳文(李鴻文之弟)中舉人。
民國初期,茂名縣人方容軒在壺垌圩開辦了協德號分店(俗稱壺垌協德公司)。
民國十年(1921年),縣署裁撤警察事務所,改為公安局,下設區署,第七區署設於壺垌圩。
民國十三年(1924年)5月,壺垌黃彰英入讀廣州黃埔軍校第一期。
民國十五年(1926年)1月,壺垌莫宴琦入讀黃埔軍校第四期步兵科。
同年7月,黃彰英參加北伐,后在江西南昌陣亡。
同年(1926年)秋,莫宴琦陣亡於北伐戰場。
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中共化縣縣委機關轉移至播揚江佩,途經壺垌。
同年(1928年),北伐結束,國民政府重新訂立組織法,據此,化縣劃分7個區,第七區公所駐於壺垌圩。
民國二十年(1931年)4月,第七區署改為壺垌公安分局。同年,修築合江—壺垌段的化寶路線,抗戰時被破壞,不能通車。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區公所創辦民眾閱書報處,以開啟民智、擴大民眾視野。
同年,縣政府推行合作事業,籌建耕牛、保險、灌溉、農產品運銷和消費合作社。
民國二十六年間(1937年),壺垌已通電話。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縣府開通縣城至壺垌的郵路。
壺垌百年老字號“美容居”
壺垌百年老字號“美容居”
民國三十年(1941年),壺垌高車鄉紳李特之創立陵秀中學,學校初建於那務圩東面,后再遷移,現址位於圩西側。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實施新縣制,調整縣以下行政區劃,全縣設2區,1鎮,39鄉,486保,6586甲,原第七區改為壺垌鄉,屬甲等鄉,直轄於第二區。
民國三十一年至民國三十四年間,裁撤區署,改為派出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廣西會戰前夕,國民黨中將張炎來壺垌視察,發動民眾抗日,並前往陵秀中學作抗日演講。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7月,李特之創建壺垌中學。
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群眾歡騰,爆竹聲震天。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春,中共化縣黨組織領導建立新江區人民政府,區府設在壺垌圩頭的黃氏宗祠,與國民黨地方政權並存。
同年秋,壺垌小學由黃氏宗祠遷至大旺垌黃氏厚庵祠。
同年,革命烈士王懷勛來壺垌開展革命活動。
同年,據統計,壺垌共有國民黨員56人。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10日,中國青年黨廣東省化縣黨部成立,壺垌黃人立當選為執行委員會主席。
1949年10月下旬,在解放大軍壓境的形勢下,壺垌鄉長同意接受和平解放,向中共化北游擊隊投誠,移交鄉政權,周邊村莊紛紛歸附。

解放后

1949年11月,原布防於高州南塘鎮的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第十四軍進駐壺垌,是月,壺垌鄉人民政府成立,設鄉長。
1950年3月-1953年,壺垌黃氏宗祠被征作化縣第七區府駐地。
1950年4月,中共化縣第七區委員會成立,進駐於壺垌黃氏宗祠。
1951年1月,開展土改試點工作。同年春,成立農民協會。
1952年12月,全面開展土改。
同年,為配合土地改革運動,化縣人民法院在壺垌設立第七區土改法庭,於1953年5月撤銷,1955年設審判站,是年底撤銷。
1957年3月,縣撤區並鄉,原13區被撤銷,區轄162個小鄉並為59個大鄉,中共壺垌總支部成立。
同年5月21日,壺垌鄉發生龍捲風,毀壞房屋827間,壓死1人。
同年6月,全縣59個鄉再合併為30個鄉,各鄉成立黨委會。
1958年2月,傳統圩日被廢止,實行“十天兩圩”的統一圩日,但廢而不止,民眾趁圩仍按以往圩日。
同年5月,全縣30個鄉合併為14個鄉,壺垌劃歸那務鄉管轄。
同年9月,縣進行聯鄉並社轉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壺垌改製為生產大隊。
同年,化縣與吳川縣合併,改稱化州縣。
1959年春,化州縣那務至寶圩路段30.7公里公路建成,連接化州—那務線,稱化寶線,途徑壺垌。
1961年9月,化州縣劃分13個區,壺垌從那務公社分出,另成立壺垌公社,直屬於那務區,下轄10個生產大隊。
1962年,修築壺垌—水井垌公路,全長7公里,沙土路面。
1963年1月,撤銷13區建制,壺垌公社合併於那務公社,改製為壺垌生產大隊。
1966年8月,開展“破四舊”運動,廟宇被拆,神像遭焚。
1968年,壺垌大隊革命委員會成立。
1969年9月,壺垌水輪泵站建成並投入使用。
1974年6月,化州實行逢五逢十的統一圩日,但周邊村民仍然按傳統圩日趁圩。
1975年,壺垌橋建成。
1976年10月,壺垌廣大幹部群眾隆重集會遊行,慶祝粉碎“四人幫”的偉大勝利,歡騰一片,鞭炮脫銷、燒酒賣光,喜慶空前。
1979年3月,壺垌圩恢復傳統的每旬3圩、鄰圩交叉的集市圩期。
同年春,壺垌大隊革委會恢復為大隊管理委員會。
是年,壺垌圩建成區面積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60人,市場1個,商鋪50多家,住宅建築面積0.79萬平方米。
1980年,壺垌學校招收學前班。
1981年,壺垌中小學校分離。
1983年10月,那務公社改製為那務區,壺垌撤生產大隊設鄉,原大隊管委會改為鄉人民政府(屬一級政權),鄉以下自然村改製為村委會。
1984年下半年,各村委會組建村農工商經濟合作社。
徠1987年3月,那務撤區建鎮,壺垌鄉政府更名為壺垌村民委員會,下轄村委會改為村民小組。
1989年春,撤村民委員會,設壺垌管理區辦事處,作為鎮政府的派出機關,村民小組一律改為村委會。
1992年,組建壺垌村經濟聯合社。
1999年春,全市農村管理區改制工作全面鋪開,廢管理區建制,重設村民委員會,由村民民主直選村官,下轄村委會復稱村民小組。
2012年,重設壺垌村經濟聯合社。

名人


李鴻文:累功坡人,清同治丁卯年舉人,曾任化州石龍書院院長。
李應珏:字玉山,累功坡人,秀才出身,歷任蒙城知縣、安徽提督學政,晉授榮祿大夫,賞戴花翎二品頂戴。
李鳳文:清光緒丙子年舉人,李鴻文、李應珏胞弟。
李特之:高車人,開明紳士,創辦了那務中學和壺垌中學,是那務現代教育奠基人。
李安華:累功坡人,原中國航天部五院511所黨委書記。
李倩:累功坡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李安華之女。
李藝:累功坡人,中國航天機械高級工程師,李安華之子。
陳孫藝:壺垌圩人,華東理工大學畢業,工學博士,高級工程師。
黃龐成:壺垌圩邊人,北京政法大學畢業,茂名市公安局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黃美賢:壺垌圩邊人,陝西交通大學畢業,茂名銀監分局監管科科長。
楊權:官田人,中山大學畢業,化州市自來水公司經理。
黃萬有:坡氹人,北京農業工程大學畢業,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大壩中心常務副主任。
黃太安:坡氹人,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援越抗美,被授予“榮譽軍人”稱號,榮立三等功兩次,曾任化州市那務鎮人民法庭庭長。
陳運勇:章義埌人,化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陳斯紅:女,壺垌圩人,留學瑞典,獲碩士學位。
陳孫榮:壺垌圩人,化州市農業局高級農藝師
施英:壺垌圩人,深圳市南山區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施耀勇:壺垌圩人,廣州市荔灣區衛生局業務科科長。
施耀強:壺垌圩人,暨南大學畢業,《深圳青年報》創辦發起人之一。
施耀幸:壺垌圩人,華南師範大學畢業,原茂名石化第三中學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
陳子茂:鄧塘人,茂名市名中醫、當代作家、文學家。
莫薇花:女,壺垌圩人,《茂名日報》總編輯助理、政文部主任。

英烈


黃彰英:化縣第七區旺隆坡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第四期政治科大隊副大隊長,民國十五年(1926年)7月,參加北伐戰爭,后在江西南昌陣亡。
莫宴琦:字卓瑋,化縣第七區壺垌人,黃埔軍校第四期步兵科學生,民國十五年(1926年)秋,陣亡於北伐戰場。

華僑


壺垌圩有歸國華僑李新芳家庭,其父早年下南洋務工,與印尼女子結婚,並融入當地社會,八個子女都是在印尼出生,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國內親屬的勸說下,李新芳全家回國定居。

宗教


壺垌村委會的高車陳氏、章義埌陳氏等少數居民信奉天主教,廳堂懸掛十字架,誦讀聖經,沒有拜神祭祖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