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博
六博
六博,又作陸博,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擲採行棋的博戲類遊戲,因使用六根博箸所以稱為六博,以吃子為勝。其中的古玩法大博,由於是與象棋一樣要殺掉特定棋子為獲勝,是很早期的兵種棋戲,被推論象棋類遊戲可能從六博演變而來。
六博
六博在漢代流行。出土漢俑即有二人對坐六博者。鮑宏《博經》:『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擲頭,謂之瓊。』每人六棋,局分十二道,中間橫一空間為水,放魚兩枚。博時先擲采,後行棋。棋到水處則食魚,食一魚得二籌。更多具體玩法,已失傳。
《孔子家語.六儀》: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君子不博(博戲,六博,亦作陸博),有之乎?」孔子曰:「有之。」公曰:「何為?」對曰:「為其二乘。」公曰:「有二乘,則何為不博?」子曰:「為其兼行惡道也。」哀公懼焉,有間,復問曰:「若是乎,君子之惡惡道至甚也。」孔子曰:「君子之惡惡道不甚,則好善道亦不甚;好善道不甚,則百姓之親上亦不甚,詩云:『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悅。』詩之好善道,甚也如此。」公曰:「美哉!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惡。微吾子言焉(微,非也),吾弗之聞也。」
六博
博指博箸,每套博具中有6根箸,行棋前要先投箸,據投箸結果進行行棋,博箸是用半邊細竹管,中間填金屬粉再髹漆而成,剖面呈新月形,這樣投擲時就能夠正反不同,便出現不同數目的籌碼。西漢時出現代替博箸的煢(音qiong),多用竹、木、骨等材料,有正方體,十八面體等不同制形,18面體的球形物的其中16面刻 1~16數字,另外相對的兩面上刻2字,有勝負之意,有用1煢或2煢的。另外還有數量不等的竹片製成的博籌,用來計算對博雙方的輸贏情況。
六博
六博行棋方法主要分為“大博”和“小博”,主要差別在大博用六根箸當色子;小博用兩棵煢。南北朝的《顏氏家訓·雜藝》記載:“古為大博則六箸,小博則二煢,今無曉者。比世所行,一煢十二棋,數術淺短,不足可玩。
西漢及西漢以前的博法為大博,以六根箸當色子,以多吃博籌為勝。每對博雙方各在棋盤自己一方的曲道上排好6枚棋子。對博時雙方先輪流投擲博箸,然後根據擲得的箸的正反數量行棋,數越大,行棋步數越多。棋子進到規定的位置即可豎起,改稱名為「驍」,亦稱「梟」。驍在漢代為梟的借用字,《楚辭·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指棋子豎起成為梟。這枚「驍棋」便可入「水」中,吃掉對方的「魚」,名為「牽魚」。每牽魚一次,獲得博籌二根,連牽兩次魚,獲得博籌三根,誰先獲得六根博籌,就算獲勝。玩家需儘快自己的散升級成梟,或殺掉對手的梟,方能多得博籌獲得勝利。所以《韓非子》中所言“博者貴梟,勝者必殺梟”;《戰國策·魏策》:“夫梟之所能為者,以散棋佐之,夫一梟不敵五散也明矣!”
同時梟在散的配合下,爭取時機殺掉對方的梟。
《焦氏易林》:「豫之剝:野鳶山鵲,奕棊六博;三梟四散,主人勝客。」、「否之睽:野鳥山鵲,來集六博;三鳥四散,主人勝客。」描述六博行棋模是擬貓頭鷹等鳥類在池塘獵魚的行為。
陶六博俑,東漢,藏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古博經》記載:兩人相對,每人6子,局分12道,兩頭當中名為“水”,置“魚”兩枚。博時先擲采,再移棋,攻守進退,互相脅迫,棋行到處,則入水吃魚,每吃一魚得二籌,以得籌多者為勝。
漆器做成的六博六博在戰國時期已經開始流行,湖北江陵、山東曲阜等地就發現有戰國時期博局盤、博箸和棋子。秦漢時期六博更為流行,漢長安城未央宮少府建築遺址、北宮南磚瓦窯場址發現有陶質博局盤;在各地秦漢時期的墓葬中發現有很多的漆木質博局盤及六博博具。
在漢代畫像石和畫像磚上有關博戲的畫像也有大量發現,如四川的新津、成都和彭縣,河南新野出土的畫像磚,都刻有二人或四人投著行棋的對博場面。有關博戲的畫像石主要發現於陝西、河南、山東、江蘇、四川等省,都刻有投箸行棋的對博圖像,所刻博具形式與考古發現差不多。魏晉時期六博依然存在,甘肅嘉峪關魏晉壁畫墓中繪有六博的圖像,但魏晉以後逐漸不再發現。
出土博具實物及相關文物簡述如下:
1972年河南省靈寶縣出土東漢綠釉陶六博俑,兩俑對博,中間置長方形盤局,其一邊置6根箸,一邊置方形博局,博局兩邊各有6枚方形棋子,中間有2枚圓“魚”。
1973年湖北江陵鳳凰山8號西漢墓出土整套博具,有博局盤1件,竹箸6根,用半邊細長竹管製成。骨質棋子12枚,6白6黑,為長方體,竹箸與棋子盛在一個圓形漆奩內。該墓出土遣策記:"博。算、口、梮、博席一具、博橐一"。博是全套博具。算(算),算(箸),囗應是綦(棋),梮是木博局。墓葬年代為西漢文景時期。博席、博橐朽沒無存,其它均與同時出土的遣策對應。(《湖北江陵鳳凰山西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74年6期)
1973年長沙馬王堆3號西漢墓出土一套完整的漆盒裝六博棋具,盒內有方形博局盤一件,上有12個曲道4個飛鳥圖案,大象牙棋子12枚,6白6黑,灰色小象牙棋子20枚,箸分長短兩種,長箸12根,短箸30根,象牙削刀一件,灰黑色,呈竹葉形,兩邊有刃,有木柄,通長17.2厘米。象牙割刀一件,木骰一件,為球形+八面體,每面均陰刻篆體文字:一面刻"驕",相對的一面刻"口",其餘各面分別刻數字一至十六。是迄今所見配套最齊全的博具。該墓遣策中有記博竹簡一組八枚:博一具;博局一;象棋十二;象直食其廿;象笄?三十;象割刀一;象削一;象口 口 口 口。所記與出土實物相符。該墓年代為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墓主為列侯。(《長沙馬王堆二、三號墓發掘簡報》·《文物》1974年7期。熊傳新:《談馬王堆3號西漢墓出土的陸博》,《文物》1979年4期)
1975年12月湖北雲夢睡虎地 11號、13號秦墓均出土博具。11號墓出土的博局盤長方形,盤面以中部方框為中心陰刻12個曲道紋和4個圓點。棋子12枚,其中6顆為長方體,博箸6根。13號墓出土的博局盤長方形,盤面也有以方框為中心的12個曲道4個圓點,盤的一側有一個長凹槽,內置骨棋子6枚竹箸6根,槽外蓋有一有圓孔的長木片,骨棋子一大五小,竹箸亦為半邊細長竹管製成。據11號墓竹簡知該墓年代為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
1995年年3月湖北荊州紀城戰國墓一號墓,據稱發現六博盤,未見其它博具。盤為長方形,盤對角有兩個圓形穿孔。(《考古》1999年第四期)據說此棋盤曾被盜墓者盜走。
有的墓葬雖隨葬全套博具,但出土時已朽壞殘缺:
1972年湖北雲夢大墳頭1號西漢墓出土方形木博局盤一件,盤面用紅漆繪方框、12曲道及4個圓圈(湖北省博物館:《雲夢大墳頭1號漢墓》,《文物資料叢刊》)。
1978年廣西西林縣西漢墓則出土銅質博局盤一件(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廣西西林縣普馱銅鼓墓葬》,《文物》1978年9期)。
1978年宜昌前坪105號西漢墓出土銅質博棋子一枚(宜昌地區考古隊:《湖北宜昌前坪105號漢墓出土的青銅器》、《文物資料叢刊》4,58頁)。
1974年北京大葆台1號西漢墓出土象牙博棋子一枚(北京市古墓發掘辦公室:《大葆台西漢木槨墓發掘簡報》、《文物》1977年6期)。
1983年廣州二代南越王墓出土博具五、六套,但木博局盤均已殘朽,只剩下博局的銅框、貼花、殘漆片以及用青玉、水晶、象牙製成的幾副博棋子(廣州象崗漢墓發掘隊:《西漢南越王墓發掘初步報告》,《考古》1984年3期)。
2005年5月在徐州東郊一座西漢中期夫妻合葬墓,出土“六博”。該“六博棋”棋盤已經腐朽,只能看出大概輪廓,周圍散落著許多六博棋子。
2006年1月在徐州北洞山漢墓附近發現西漢楚王的陪葬墓。墓葬南部位置出土一套完整的六博棋具,12枚棋子均保存完好。六博棋具南北向整齊排列,寬2.5厘米長3厘米,紅彩,棋子邊放置一把籌碼,腐朽較為嚴重。從棋具下發現曲道的痕迹判斷,六博棋應當為骨制,但因腐朽痕迹模糊不清。
據楚天金報稱,中國象棋國家一級裁判員王前民在 2006 年3-4 月推斷出六博棋的遊戲規則。
棋盤有九種棋位,有在線上、點上、框內。《西京雜記·陸博術》:「許博昌,安陵人也,善六博,竇嬰好之,常與居處。其術曰:『方畔揭道張,張道揭畔方,張究屈玄高,高玄屈究張。』又曰:『張道揭畔方,方畔揭道張,張究屈玄高,高玄屈究張。』三輔兒童皆誦之。」本來原文順序有誤,第二句的『畔揭』錯植顛倒,已被學者改正。1993年,尹灣6號墓出土刻有「博局紋圖」的漢墓簡牘,為研究帶來了重大突破。此博局紋圖為占卜所用,棋盤標有干支佔位,直行為占卜事項,橫列是占卜術語,兩方對應得出占卜結果。其上之占卜術語「方、廉、揭、道、張、曲、詘、長、高」9字,和許博昌術語「方、畔、揭、道、張、究、屈、玄、高」9字相通,但棋子運行與干支順序無直接關係。
• 方:中央方框內,共一處,又稱為水。
• 畔:又稱廉,被T分開的中央方框線外側,共八處。
• 揭:T中與中央方框垂直的線上,共四處。
• 道:T中與中央方框平行的線上,共四處。
• 張:L中平行邊界的線上,共四處。
• 究:又稱曲,L中垂直邊界的線上,共四處。
• 屈:又稱詘,中央方框與四角曲道的斜線上,共四處。有些則是畫四個圓點。
• 玄:又稱長,四角方框中與L凹處背對的線上,共四處。
• 高:四角方框中與L凹處正對的線上,共四處。
初始布置時,玩家們將棋子平躺布於局中的其中一側的外側棋位,這些棋子稱為散。棋盤中央放上魚或直食其,籌碼放在棋盤旁。遊戲開始後,互相根據擲的數字決定行棋步數。
依許博昌的口訣,棋子移動有三種路徑。
• 方→畔→揭→道→張→道→揭→畔→方...反覆:棋子由內往外,再180度轉向回到內。
• 張→道→揭→畔→方→畔→揭→道→張...反覆:棋子向內由外往內再90度轉向、或不變向,朝至另一處外部。
• 張→究→屈→玄→高→玄→屈→究→張...反覆:棋子大致順時鐘方向繞行。
散只能以「張→究→屈→玄→高→玄→屈→究→張」,此路徑順時鐘繞行。散擲到某些采後就即豎起,改稱為梟或驍(驍在漢代為梟的借用字)。箸在擲到六面有五面皆白、瓊擲到五或白采時、煢擲到梟采時,散變成梟。但若煢擲到媿采時,梟要變回散。
梟可以「張→道→揭→畔→方」從外往內,到方的棋位,也就是可入水吃標記物,這動作稱為牽魚,牽一條魚獲二籌。獲得魚的梟再以「方→畔→揭→道→張→道→揭→畔→方」,此路徑將帶魚帶離後,再返回方位繼續牽剩下的一條魚。即使散變為梟依然會被敵方的散或梟所殺。若牽一條魚的梟被敵方所殺,稱為翻一魚,敵方獲三籌;若牽兩條魚的梟被敵方所殺,稱被翻雙魚,敵方獲六籌。梟也能以「張→道→揭→畔→方→畔→揭→道→張」,此路徑經過方位,到他處去攻擊敵棋。
勝利以多得籌碼者為勝,所以阻止敵方得魚、或奪對方的魚,殺梟是重要的手段。行棋有如兩方的貓頭鷹飛繞著池塘以爭魚吃的行為。
但是這僅僅是猜測,也許許博昌的口訣不是指棋位,因為各種古文獻所記載的六博棋盤都是局分十二道的,比如:晉人張湛在《列子》的注里,引用了一段《古博經》,它記載:“博法:二人相對為局,局分為十二道。”而這樣一分,棋位就遠遠不止十二道了。所以,關於六博棋的棋位,還得請有識之士再進一步地研究了。
《後漢書》
傳:“性嗜酒,能挽滿﹑彈棋﹑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可見在漢代時,六博與彈棋、格五皆是當時流行的棋類。
隨著漢代“絲綢之路”的發展,六博也傳到了外域。東晉十六國時已傳入印度,據後秦釋道朗《大般涅盤經·現病品第六》記載:“樗蒲圍棋,波羅塞戲,獅子象斗,彈棋六博,拍鞠擲石,投壺率道,一切戲笑,悉不觀作。”隋唐以後傳至外域的六博也逐漸地不見記載了。
《相和歌辭.猛虎行》:“有時六博快壯心,繞床三匝呼一擲。”;《梁園吟》:“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輝。”;《送外甥鄭灌從軍三首》之一:“六博爭雄好彩來,金盤一擲萬人開。”
《送靈師》寫道:“六博在一擲,梟盧叱迴旋。”
《雜曲歌辭.漢宮少年行》:“分曹六博快一擲,迎歡先意笑語喧。”
《皇清太學生信菴袁公(袁可立孫)墓誌銘》:“家素貴,無一切紈恗狗馬聲色飲酒六博及鐕核持籌之習,亦無狎朋昵友優伶娼交之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