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河

湘江二級支流

郴江河是湘江二級支流,,郴州市區的母親河,發源於南嶺之一的宜章縣騎田嶺之巔,衝出江口峽谷后,在郴山丘崗間蜿蜒穿行。一路接納,一路滋潤,日夜不息,向北流去,一直走到風景秀麗的飛天山腳下,一頭扎入耒水懷抱。坡降3.9‰,自然落差280米,平均流量20立方米每秒。

今日郴江


郴江河中段夜景
郴江河中段夜景
75公里的流程是它的身高,50米是它的平均寬度,770平方公里的流域貫穿蘇仙區等縣市區。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由於上游的污染,這條河失去了往日的風采進入21世紀,郴州市下決心徹底根治郴江河,經過短短几年的治理,今天的郴江河畔美麗如畫,流光溢彩。

歷史沿革


郴江河舊貌
郴江河舊貌
早在一萬多年前,郴州一帶就有原始人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公元前26世紀,炎帝神農率領部落聯盟離開中原南遷來到郴州,拾嘉穀創水稻於嘉禾,制耒耜教耕種於耒山,嘗百草創醫藥於安仁,傳說遍布郴州。自秦以來,郴州為歷代縣、郡、州、府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已具有2200多年的歷史。郴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城東北郊有一彎彎曲曲、繞城而過的小河,名叫郴江。自秦以來,郴州即為歷代縣、郡、州、府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已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宋時,詩人秦觀被貶湘南,阪居旅驛,作《踏莎行·郴州旅舍》一首,留下“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的名句。詞雖主體傷感,卻也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自此,郴州之名更為天下人傳頌。

民風民俗

郴江河
郴江河
郴州位於湖南最南部與廣東、江西交界處,是湖南的南大門。宋朝時,詩人秦觀被貶 湘南,孤居旅驛,作《踏莎行。郴州旅舍》一首,留下"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的名句,郴州及郴江之名自此而傳頌。而詩詞中指的郴江河也是今天蘇仙嶺下一段。
"郴"字最早見於秦代的典籍中,意思是林中的城邑。漢朝時,高祖劉邦首置桂陽郡,郡治在郴州,從此,郴州便成為南方重鎮,湘南經濟、政治、文化中心。郴州由於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史書記載,項羽曾屠義帝於郴,趙子龍曾大戰桂陽郡,洪秀全曾屯兵郴州。同時,郴州也博得文人墨客的青睞,唐宋文人王昌齡杜甫韓愈劉禹錫、秦觀等,均在此留下膾炙人口的詩文。

建築風格

蘇仙橋夜景
蘇仙橋夜景
郴州古老建築是以湘南民居為主。如今把現代與民居相結合。在郴江河附近房產主要以湘南民居與現代元素的結合,現今的郴江河城區段周邊都是以現代建築為主,並且沿河城區段修建了沿江風光帶,另跨江橋樑眾多,以城區段排名依次是:環城橋、石油橋、白鹿洞橋、蘇園橋、蘇仙橋、東街橋、雅石橋、磨心塘橋、石榴灣大橋,其中,蘇仙橋是郴江河上第一座橋樑,也是郴州市最出名的一座橋,作為連接城區中心以及城東新區、景區的重要通道,如今的蘇仙橋是中心城區重要的交通樞紐。

分析郴江


郴江河功能

郴江河
郴江河
郴江河水主要以灌溉為主。也用於發電。它是郴州城市建設的基礎。它也 具有調節氣候的作用。它也是郴州城市的一條亮麗的光線。

郴江河審美

郴江河水流緩,周邊起了大量的高樓別墅。它形成郴州城市一條小黃河。郴江河河岸線自然。沿岸地區有個愛蓮湖旅遊景點。河岸有許多自然堆積的沙石,形式很美。

郴江河生態

郴江河由於處在郴州市中心及附近地區,導致自然環境中等,污染較嚴重,自然生態很少。

郴江河定位

沿江風光帶
沿江風光帶
郴州多山多丘陵地帶,山圍繞水、水圍繞山、山水融合。

其他信息


雨水時的郴江(蘇仙橋)
雨水時的郴江(蘇仙橋)
郴江河以白鹿洞橋至蘇仙橋段最為熱鬧,並且這一段風光帶修建時間最長,人流量也是最大的。周邊不僅有蘇仙橋遊園、江濱遊園等,還有“天下第十八福地——蘇仙嶺”在江邊右側。周邊郴州市第一中、郴州市第二中學郴州市一完小郴州蘇仙中學、湘南學院蘇仙校區、湘南學院附屬小學、郴州廣播電視大學郴州市第六中學等各市內著名學校。
交通
蘇仙北路、蘇仙南路、沿江路、桔井北路由北往南4條城市主次幹道沿河道路。
郴江河
郴江河
公交線路:16路、19路、20路、21路、27路、28路、29路、31路、32路、33路、38路、51路、57路、59路等眾多線路停靠郴江河附近各個公交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