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臨刑詩的結果 展開
- 唐代鄭頲的五言絕句
- 臨刑詩
臨刑詩
唐代鄭頲的五言絕句
《臨刑詩》是唐代詩人鄭頲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詩的前兩句寫對佛法幻化的感悟;后兩句表達看破塵世,安心自得的觀點。詩中運用佛法典故,自然貼切,表現了詩人追求人格獨立,決不違心苟活的精神。
臨刑詩
幻生還幻滅,大幻莫過身。
安心自有處,求人無有人。
1.幻:變化。無而忽有謂之幻,有而忽無亦謂之幻。“幻生”和“幻滅”,是佛教世界觀的核心思想之一。
2.莫過身:指被殺。
3.安心:佛教各派對“安心”各有不同的解釋。禪宗以為“不可得”為安心之處;菩提達摩對二祖慧可說:“將汝心來。”慧可曰:“無心可將。”達摩曰:“為汝安心竟。”天台宗以真、假、中三諦為安心之處;凈土宗以厭欣之心為總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心為別安心。鄭頲所謂的“安心自有處”,可能指撣宗的“不可得”為安心處。
4.求人無有人:指王世充不允許他出家一事。
萬物幻化而生,幻化而滅,大幻不過是身死。
只要心靈達到空凈的境界,就能從容地面對一切。
鄭頲在隋末仕王世充為御史大夫,但是他厭惡王世充的狹隘和狡詐,不願做他的官,每次議政總以有病來推託。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圍城時鄭頲乞為浮圖(僧人),王世充不允許,但他還是剃去頭髮,換上僧袍。王世充聽說后大怒而殺之。臨刑時,鄭頲作此詩,表現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
臨刑詩
“幻生還幻滅,大幻莫過身。”《維摩經·方便品》僧肇注曰:“夫萬事萬形,皆四大成,在外則為土木山河,在內則為四肢百體,聚而為生,散而為死。”“四大”即地水火風。四大因緣和合而萬物生,四大因緣離散而萬物滅。除了四大因緣的聚合離散之外,萬物虛無。正因為如此,所以詩人說“幻生還幻滅”。而世上“幻生幻滅”最觸目驚心的,莫過於人的形體了。《大智度論》五十五曰:“眾生如幻,聽法者亦如幻。”眾生的形體原本皆無,假四大因緣和合麗成,四大離散,又歸於虛無。《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曰:“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法門名義集》曰:“四大,地水火風是也,和合成身,地者骨肉形體也,水者血體潤也,火者溫暖也,風者也入息也。”稍後於鄭頲的唐初佛教詩人王梵志也說:“有此幻身來,尋思不自識。言從四大生,別有一種賊。”這些都說明人的生滅是四大因緣的和合離散而生生滅滅的。所以詩人說:“大幻莫過身。”
“安心自有處,求人無有人。”人身既為大幻,根本就是虛無不實的,那麼當然也就無人可求了。“安心自有處”,鄭頤所謂的“安心自有處”,可能指撣宗的“不可得”為安心處。佛教以為有求皆苦,無求則安。既知“不可得”,不再有所追求,自心便也安定不動了。所以詩人說:“安心自有處,求人無有人。”人身虛幻,己身亦虛幻,塵世之上,根本沒有真實存在的“人”,那便無所求了。求人既不可得,也就用不著再想求人的事情了,故此自己的一顆心也便安定不動,不再產生求人的妄念,以無心為最高境界,以不變隨緣的態度去從容地面對一切了。
天津社會科學院特聘研究員陳耳東《禪詩三百首》:此詩乃臨刑前所寫,表現出作者深悟佛法,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宏范。
鄭頲(?-620),法名智命,滎陽(今屬河南)人,隋末仕王世充御史大夫,太宗圍城時,請求出家為僧不允,自行剃度,后被王世充殺害,其妻以僧禮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