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79條詞條名為張健的結果 展開

張健

著名畫家

張健,男,漢族,1966年10日13日出生於牡丹江,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民革黨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牡丹江市書畫院專職畫家,中國林業文聯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理事,黑龍江省國畫藝委會委員,牡丹江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牡丹江市國畫藝術委員會主任,民革牡丹江市中山書畫院院長,牡丹江師範學院客座教授。

2005年進修於中國國家畫院高研班,主攻花鳥專業,師從詹庚西張立辰、鄧林、鄧嘉德等導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省級美術大展,並獲獎,在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展出並被收藏。

藝術年鑒


● 2002年5月,工筆花鳥畫《晚秋》被收入《牡丹江文藝作品精粹》;工筆畫《寒來暑往》入選黑龍江省美協舉辦的“紀念毛澤東在延安講話發表60周年”全省美術作品展;5月15日,工筆花鳥畫《啼鳥喚春歸》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迎奧運全國中國畫大賽”;8月30日,工筆花鳥《秋思》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2002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工筆畫《早春韻歌》在奇迪杯全國第五屆工筆畫大展中獲得收藏獎;工筆花鳥畫《憶鄉》入選迎“十六大”西部大地情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 2003年,工筆畫《空山嘹唳》在黑龍江省第三屆花鳥畫小品展中獲三等獎;2月《淺夢》入選“海潮杯”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術家協會提名);工筆畫《戲秋》入選全國第二屆中國畫作品展;工筆畫《寒露》入選2003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 2004年,作品《大秋》參加全國第十屆美展,獲省優秀獎;
● 2005年工筆畫《清塘嘹唳》參加2005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並獲優秀獎;
● 2006年工筆畫《尋香》入選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工筆畫《春去香如故》入選2006全國中國畫展;
● 2007年中國畫《春歸無覓處》入選2007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 2008年國畫作品《觀山浴雪沐秋寒》參加2008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並獲優秀作品獎;
● 2014年工筆畫作品《春江曦暖漫放歌》參加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的“塑造中國新形象美術作品展”;
● 2015年國畫作品《蕭瑟秋風》參加“古蜀文脈·墨韻天府”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 2016年國畫作品《漁舟曉唱》參加美麗南方·廣西—中國美術作品展,被評選為入選作品;
● 作品多次在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展出,並被國內外眾多愛好者收藏;
● 作品在《藝術市場雜誌》、《解放軍美術書法》等媒體先後發表近百幅。
張健作品集1 9張
張健作品集1

主要活動


自2013年以來,張健多次參加有中國文聯、中國美協組織的送歡樂下基層活動,先後到浙江、江蘇、廣西、寧夏、甘肅、貴州、新疆等地進行文化扶貧活動並慰問邊防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
多次舉辦公益輔導,經常指導牡丹江市美術作者的寫生、創作活動,為牡丹江市及海林寧安東寧林口等國畫作者答疑解惑,帶動了本地區花鳥畫創作的提升,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近年來立足本專業,堅持為社會各界服務,帶領作者走進牡丹江市特戰某部、消防某部、醫院、社區、老年康養中心等,為指戰員、公安幹警、清潔工服務。
作為民革黨員,張健協助民革牡丹江市委組建了牡丹江市中山書畫院。近年來組織了多次國內國際展覽,文化交流筆會活動。為民革老黨員、弱勢群體、留守兒童等送溫暖,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展覽情況


● 2012年組織籌備了“紀念百年辛亥百件書畫作品展”;
● 2015年邀請俄羅斯遠東地區功勛畫家、人民畫家來我市舉辦了“紀念反法西斯勝利七十周年作品展”;
● 2016年組織中山書畫院部分畫家到貴州省茅台鎮舉辦了“紅色之旅書畫展”,共展出作品40餘件,同時舉辦了交流筆會活動。
張健作品集2 3張
張健作品集2

名家評論


初識張健,是2015年7月中國美協志願者服務團“到人民中去”走進戰略導彈部隊的隊伍里,此時的他穿白色T恤、留平頭,意氣奮發、激情四射,不辭勞苦、踏踏實實為官兵做畫寫字,厚道誠懇的面孔中透出濃濃家國情懷,給大山深處官兵留下難忘記憶。再次碰到張健,是翌年冬季的一天,京城寒風凜冽、滴水成冰,在中國文聯家屬院的一套普通住宅內,中國美協一位領導用慷慨激昂的讚許把張健再次推到了“前台”,讓我們心裡暖融融的,不得不刮目相看、仰望矚目。此後,與張健更熟悉了,他的藝術世界向我鋪天蓋地展開,高強度衝擊著我的心扉,讓我真正讀懂一位有精神、有抱負、有筋骨,並且致力於在微細工筆畫中塑造美好精神家園、抒寫藝術傳奇的青年畫家。
張健性格隨和、圓潤賢達,心聰手慧、境界高遠。筆下的花鳥、小景意蘊深遠、細膩精緻,極具藝術氣場和感染力。他質樸的像家鄉黑土地那樣厚實深沉、不事張揚,任憑風吹雨打、任由四季輪迴,始終老老實實奉獻著自已的青春智慧;他細膩得像一位工匠師那樣精妙,深入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鳥一蟲,探尋內在肌理骨骼、性情狀態,捕捉其細微深奧的變化,把一個個微觀世界的精神風貌藝術地呈現出來,給人們驚嘆唏噓的同時,更有心靈的寧靜、心態的平和、心性的優雅。
在當今思想活躍、流派紛呈的美術天地,許多藝術家向著宏大藝術建構、宏偉藝術方向衝刺攀登,有的還奔波於現代藝術、後現代藝術的道路上,追求所謂的抽象化、技法化等玄妙之道,而張健仍然信守“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基本法則,堅持初心、堅守傳統,獨立獨信、踽踽而行,沉靜在大千世界的自然生活中,用深邃的觀察和體驗,或了解鳥之百態、或思索花之嫵媚、或探求葉之雅緻、或解剖木之蒼勁、或熟悉蟲之性情,矢志於用主觀認識,深刻感悟大自然的形象之美、內在之美、和諧之美,用內心的摯愛和情感,心無旁騖地描繪一個個沒有污染、沒有喧囂的藝術畫卷,真可謂是:名利竟如何,歲月蹉跎,幾番風雨幾晴和,惟我沒有心中愁……
欣賞張健的工筆畫,感受最強烈的是他穿梭於天地萬物之間,抒發屬於自己的藝術性情。其藝術基調純樸高雅、清新沉穩,繁簡得宜、古意盎然,氣韻生動、形神兼備,毫無矯揉造作、鮮艷光潛之色,更無淺顯媚俗之態,在畫作中看不出絲毫急功近利的焦慮與浮躁。他的藝術風格豐富多樣,同樣的一個題材有多種不同的表達呈現,惟妙惟肖、情趣盎然、美不勝收。
張健國畫作品
張健國畫作品
《春江曦暖慢放歌》中,那清新幽靜的山林中,彷彿能啼聽到鳥兒呢喃悠揚的鳴叫,感受到春天的到來;《玉音雅集》中,鮮花和小蟲自然怡得、清新悅目,讓人能嗅覺到花兒之幽香、蜻蜒之自由,好一派欣欣向榮之景象;《摭芳譜》中,沉甸甸果實與枝葉、小鳥與蟲兒相互映襯,讓人感受到動物鏈與植物鏈的和諧美好……他筆下的所有圖畫,幾乎都是匠心獨運、神通自在,色彩、線條、韻律變化得當,既形象客觀地反映了物象的本真面貌,描繪出大自然的生命氣息,又有超越現實的夢幻、想象的主觀意識,對自己的心靈感受加以概括、提煉,用意象的形式加以表現,賦予作品鮮明的感情色彩。這種寫實功力與寫意情趣的交融結合,讓畫作真切細膩、富有情趣、感人至深,體現出中國工筆畫藝術的創新魅力,也讓人們從內心升騰起對生活、對自然、對家園的真摯熱愛和美好嚮往。
事實上,張健神奇之藝術本質,源於出色的藝術天賦和堅忍不拔的追求。世間草、木、花、鳥、魚、蟲等,相互依存、幾盡甘苦、純潔無瑕,有生命之靈性,有“大美不言”之魅力。他始終對山川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鳥一蟲心存感恩、心懷敬畏,經常保持敏銳的感受和判斷,觀察熟悉各種各樣花鳥草木之性情,拍攝了數以萬計的精彩照片;不論是體驗生活還是現場寫生,都從心靈深處對它們致以足夠的尊重,從不破壞它們的容顏,從不打擾它們的寧靜,更不傷及無辜性命,特別是將自己的心性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與天地精神相往還,打通塑造花鳥世界神、形、意、韻的藝術通道。其次,他幾十年勤學苦練、青燈黃卷,反覆琢磨線條、造型、色彩的奧妙,反覆研讀歷代名師、大家的名作、精論,幾乎把人生全部的精力都用於藝術創造上,全面提升藝術視野和駑馭能力,讓筆端逐漸精緻、精密起來,讓筆墨更具有豐富性和內含力,使造型能力和色彩技法更獨到,做到既柔和又有力、既精緻又沉穩、既典雅又老辣,給人全新藝術美感和新穎審美意象。如《對舞秋風》,一隻飛翔的鳥兒瞪直眼睛、伸長脖子,向著一隻站立牡丹葉上的蜻蜓逼近,而蜻蜓有恃無恐翩翩起舞,其精妙絕倫的表達,看似無聲勝有聲,令人忍俊不禁、嘆為觀止,不失為一幅精品;再如《關山浴雪暮秋寒》 ,他在真實細膩刻畫3隻長嘴野雞覓食成趣的同時,對環境氛圍用工筆技法進行高度概括,給樹葉賦予形象化的幻想和寫意色彩,使其乾淨通透、極度飽滿,從而形成工筆畫寫實與寫意相映成輝的獨特意境,折射出他在工筆畫領域的探索與創造。
面對未來藝術之旅的精神拷問,張健坦然感慨:“中華大地,無花不秀、無鳥不美,這是一片生我、養我的土地,我必須愛得真摯、愛得徹底、愛得持久,以我真心畫我家園。”我想,有了如此氣魄和抱負,有了這樣深厚情感和執著追求,還有什麼樣的藝術高峰不能跨越,還有什麼樣的藝術奇迹不能創造。
張健作品集3 4張
張健作品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