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

詞牌名

蘭陵王,詞牌名,又名“大犯”“蘭陵王慢”等。以秦觀詞《蘭陵王·雨初歇》為正體,三段一百三十一字,前段十句六仄韻,中段八句五仄韻,後段九句六仄韻。另有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一句七仄韻,中段八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六仄韻;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韻,中段八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四仄韻一疊韻等變體。代表作有辛棄疾《蘭陵王·恨之極》等。

體裁沿革


王灼《碧雞漫志》卷四:“《蘭陵王》,北齊史及《隋唐嘉話》稱:齊文襄之子長恭封蘭陵王,與周師戰,嘗著假面對敵,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武士共歌謠之,曰《蘭陵王入陣曲》。今越調《蘭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或曰遺聲也。此曲聲犯正官,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故亦名大犯。”《蘭陵王》為唐代教坊曲,宋人據舊曲制新聲,王灼所說越調三段二十四拍者即此,始詞為秦觀所創。周詞題為“柳”,格律極嚴,是宋詞典範之作。《詞苑萃編》卷二十四引宋人毛開《樵隱筆錄》:“紹興初,都下盛行周清真詠柳“蘭陵王慢”,西樓南瓦皆歌之,謂之‘渭城三疊’。以周詞凡三換頭,至末段聲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師能倚之以節歌者。”此曲聲犯正宮,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故一名“大犯”。
此調多用於詠物、節序、敘事、贈酬。南宋高觀國《為十年故人作》乃抒發感舊之情,詞云:“鳳簫咽。花底寒輕夜月。蘭堂靜,香霧翠深,曾與瑤姬恨輕別。羅巾淚暗滴。情入。歌聲怨切。殷勤意,欲去又留,柳色和愁為重摺。十年迥凄絕。念髻怯瑤簪,衣褪香雪。雙鱗不渡煙江闊。自春來人見,水邊花外,羞倚東風翠袖怯。正愁恨時節。南陌。阻金勒。甚望斷春禽,難倩紅葉。春愁欲解丁香結。整新歡羅帶,舊香宮篋。凄涼風景,待見了,盡向說。”此調用仄聲韻,但諸家多用入聲韻,以其有激越之音響效果。此調共用六個三字句,兩個短韻,韻位時稀時密,另有五個七字句,故形成音節時紆徐而時又急促,句式變化極大,適於表達複雜、纏綿而又激烈之情。結句“似夢裡,淚暗滴”,高觀國兩首作“待見了,盡向說”“夢正遠,恨怎托”;劉辰翁兩首作“忍去國,忍去國”“顧孺子,共夜語”,皆為“仄仄仄,仄仄仄”,以使全調激越之情達於極高之點。

體裁特徵


正體,三段,一百三十一字。前段十句,六仄韻;中段八句,五仄韻;後段九句,六仄韻。以秦觀《蘭陵王·雨初歇》為代表。此調始於此詞,應以此詞為定格。但後段結句作七字句,宋人無如此填者,故以周詞作譜,仍采此詞以溯其源。
變體一,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一句,七仄韻;中段八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六仄韻。以周邦彥蘭陵王·柳》為代表。此調以此詞為正體,宋元人俱如此填。若辛詞、劉詞之添韻,陳詞之句讀小異,皆變格也。按此詞有葛郯、張元干、曹冠詞及譜中陳詞可校。趙必瑑詞平仄不同者多至二十四字,譜內劉詞中段起句添用一韻,辛詞后結用疊韻,另為一體,俱不參校。前段起句,彭履道詞“章台路”,“章”字平聲。第四句,彭詞“花氣分明”,“分”字平聲。第五句,楊澤民詞“芳草侵階映紅葯”,“芳”字平聲,袁去華詞“一目千里總佳色”,“里”字仄聲。第六句,李昴英詞“別來情緒惡”,“別”字仄聲。第十句,高觀國詞“欲去又留”,“欲”字仄聲。中段起句,高詞“十年迥凄絕”,“十”字仄聲。第二句,張元干詞“想蛾綠輕暈”,“暈”字仄聲。第三句,曹冠詞“彩筆題石”,“彩”字仄聲。第四句,史達祖詞“涉江幾度和愁摘”,“涉”字、“幾”字俱仄聲。第五句,彭詞“喚鳴箏掩面”,“喚”字仄聲,“鳴箏”二字俱平聲,“掩”字仄聲。第六句,葛郯詞“烏啼雲起”,“烏”字平聲,袁詞“古牆竹影”,“竹”字仄聲。第七句,史詞“分開綠蓋素袂濕”,“綠”字仄聲。第八句,曹詞“感往事陳跡”,“往”字仄聲,袁詞“甚良宵閑卻”,“宵”字平聲。後段第三句,曹詞“帥旗鼓文場”,“旗”字平聲。第四句,李詞“寶軫慵學”,“寶”字仄聲;高詞“沉沉春酌”,下“沉”字平聲。第五句,高詞“只愁入夜東風惡”,“只”字仄聲;方千里詞“天涯何處相思極”,“何”字平聲。第六句,高詞“整新歡羅帶”,“歡”字平聲;曹詞“有陶令秫酒”,“秫”字仄聲;葛詞“要百柁傾珠”,“珠”字平聲。第七句,彭詞“瓜洲難渡”,“瓜”字平聲;方詞“恨隨塞笛”,“塞”字仄聲。第八句,李詞“猛拍闌干”,“猛”字、“拍”字俱仄聲,“干”字平聲。第九句,葛詞“又空腹”,“空”字平聲。第十句,高詞“更何說”,“何”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余參下陳詞。
變體二,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韻;中段八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四仄韻,一疊韻。以辛棄疾《蘭陵王·賦一丘一壑》為代表。此詞與周詞校,後段第四句不押韻,第九句押韻,第十句疊韻異。中段第五句“雲合”,“合”字非韻。
變體三,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韻;中段八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六仄韻。以陳允平《蘭陵王·古堤直》為代表。此和周詞也。前段第四、五句作六字一句、五字一句。楊澤民和詞“幾度嘯日迎風,怡怡釣秋色”與此同。又中段第五、六句作三字一句、六字一句,亦與周詞小異。
變體四,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韻;中段九句,七仄韻;後段十句,六仄韻。以劉辰翁《蘭陵王·丙子送春》為代表。此校周詞添押二韻,故另列一體。

體裁格式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蘭陵王·雨初歇》
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
雨初歇,簾卷一鉤淡月。望河漢,幾點疏星,冉冉纖雲度林樾。此景清更絕。誰念溫柔蘊結。孤鐙暗,獨步華堂,蟋蟀莎階弄時節。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 仄。
沉思恨難說。憶花底相逢,親贈羅纈。春鴻秋雁輕離別。擬尋個錦鱗,寄將尺素,又悲煙波路隔越。歌殘唾壺缺。
平 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
凄咽。意空切。但醉損瓊卮,望斷瑤闕。御溝曾記流紅葉。待何時重見,霓裳聽徹。彩樓天遠,夜夜襟袖染啼血。
變體一
格律對照例詞:《蘭陵王·柳》
中平 仄。中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中平,中仄平中仄平 仄。中平仄中 仄。平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中仄仄平,中仄平平仄平 仄。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惜。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中平仄平 仄。仄中仄平中,中仄平 仄。中平中仄中平 仄。中中中中仄,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中 仄。仄中中平 仄。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衰弦,鐙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首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中 仄。仄平 仄。仄中仄平平,中中平 仄。中平中仄平平 仄。仄中中中中,中平中 仄。中中中中,仄中仄,仄中 仄。
凄惻。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吹笛。沈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變體二
格律對照例詞:《蘭陵王·賦一丘一壑》
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
一丘壑。老子風流占卻。茅檐上,松月掛雲,脈脈石泉透山腳。尋思前事錯。惱殺晨猿夜鶴。終須是,鄧禹輩人,錦繡麻䪗坐黃閣。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仄仄 仄。
長歌自深酌。看天闊鳶飛,淵靜魚躍。西風黃菊香噴薄。悵日暮雲合,佳人何處,紉蘭結佩帶杜若。入江海會約。
仄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仄仄 仄。
遇合,事難托。莫擊磬門前,荷蕢人過,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說與窮達,不須疑著。古來賢者,進亦樂,退亦樂。
變體三
格律對照例詞:《蘭陵王·古堤直》
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
古堤直。隔水輕盈颺碧。東風路,還是舞煙眠露,年年自春色。紅塵遍京國,留滯高陽醉客。斜陽外,千縷翠條,彷彿流鶯度金尺。
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平 仄。
長亭半陳跡。記曾系征鞍,頻護歌席。匆匆江上又寒食。回首處,應念舊曾攀折,依然離恨遍西驛。倦遊尚南北。
仄 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仄。
惻惻。怨懷積。漸楚榭寒收,隋苑春寂。顰眉不盡相思極。想人在何處,倚闌橫笛。閑情似絮,更那聽,夜雨滴。
變體四
格律對照例詞:《蘭陵王·丙子送春》
仄平 仄。平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鞦韆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意海門飛絮。亂鴉過,斗轉城荒,不見來時試鐙處。
平 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 仄韻
春去。最誰苦。但箭雁沈邊,梁燕無主。杜鵑聲里長門暮。想玉樹雕霜,淚盤如露。咸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渡。
平 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 仄。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代表作品


宋·周邦彥《蘭陵王·柳》
宋·張元干《蘭陵王·春恨》
宋·張元干《蘭陵王·卷珠箔》
宋·辛棄疾《蘭陵王·恨之極》
宋·辛棄疾《蘭陵王·賦一丘一壑》
宋·劉辰翁《蘭陵王·丙子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