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元儉的結果 展開

元儉

隋朝烏水縣公

徠元儉(535~584年),字孝約,河南洛陽人。北魏皇室後裔,昭成皇帝六世孫,西魏司徒元季海之子。

起家給事中,出仕西魏、北周、大隋三朝,歷任直閤將軍、殿中監、掌式上士、大都督、甘州刺史、蕃部中大夫、洵州刺史、溫州刺史,拜儀同三司,封烏水縣公。

隋朝開皇四年,去世,時年五十。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元儉,字孝約,北魏皇室後裔。歷官西魏給事中、五等帥、直閣將軍、殿中監、掌式上士,周帥都督、大都督、使持節儀同三司,封烏水縣開國侯,遷甘州刺史、蕃部中大夫,隋朝洵州刺史,進爵為公、溫州(今湖北京山縣)刺史。

親屬成員


家族世系

元淑家族
元淑家族
昭成帝拓跋什翼犍——拓跋壽鳩——常山王拓跋遵(兜)
——常山康王拓跋素(連)——相州刺史元淑
——司徒馮翊簡穆王元季海——平涼宣公元亨(哥哥)、元儉

岳父

徠念賢,西魏太師、秦州刺史、金城郡公;
崔宣猷,北周司徒、隋朝大將軍,封安國公

墓誌銘


隋故溫州使君元君墓誌
公諱儉,字孝約,河南洛陽人也。魏常山康王之曾孫。分構嶠壺,聯暉日月。祖淑,燕恆朔肆相五州刺史。愛遺方部,聲播歌謠。考季海,司空、馮翊簡穆王。
強類虛(朱虛侯劉章)牟(東牟侯劉興居),遷依晉鄭。公因生丹冗,颺茲仁義之彩;似降玄枵,蹈夫規矩之跡。魏大統末,調為給事中,旬加五等帥,遷直閣將軍、殿中監,換掌式上士。周天和初,授帥都督,又遷大都督。頃之,除使持節儀同三司,封烏水縣(今通渭縣)開國侯,仍出行甘州刺史,追為蕃部中大夫。大隋統歷,除洵州刺史,進爵為公,轉溫州刺史。瞻言畏壘,方施社稷,西河之騎徒迎,支江之虎翻送。以開皇四年八月廿一日薨於位,春秋五十。前夫人枹罕念氏,繼室博陵崔氏,即以五年歲次乙巳二月戊子朔廿一日己酉併合葬於洛陽河南縣之北原。委水何窮,尚留揚塵之語;深谷無影,或興為岸之說。故飛英騰茂,刻琰雕瓊。其銘曰:
炳靈惟漢,降神於岳。水德餘風,人英迥擢。相金且照,文圭已琢。乃事翻飛,初求官學。牙門俊傑,良家騎射。我攝虎賁,孰不推謝。入陪帷弈,流聲薀籍。賞論郡縣,賢稱杞梓。吾從大夫,令問不已。乘傳時出,褰帷至上。水火兼行,風俗斯理。平生詎畿,零落無時。魂兮安在,山川聞之。遠非蠅吊,來同馬革。東嶽常期,北邙真宅。霧深連曉,月明通夕。但見松楊,空成古昔。
(撰寫人:楊素,隋朝名將、文學家、司徒、楚國景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