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觀察的結果 展開

觀察

科研名詞

觀察是一個科研名詞,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知覺活動。觀察力是人們從事觀察活動的能力。

名詞釋義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知覺活動。觀察力是人們從事觀察活動的能力。
世界著名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在他的研究院門口的石碑上刻下了“觀察、觀察、再觀察”的名句,以此來強調觀察對於研究工作的重要性。達爾文也曾經說過:“我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覺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並對他們進行精細觀察道德能力上,我可能是中上之人。”可見,觀察力是十分重要的。
觀察力的培養,首先是要接近大自然,培養濃厚的觀察興趣。當然,我們所說的觀察,實施中和思考相伴隨的。在美麗廣闊的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值得細心觀察的事物。什麼花在春天到來時最先開放,哪些動物在夏天時總在樹上叫,秋天來臨時白天時間變得短了還是長了,冬天下雪的時候冷還是雪融化的時候冷,等等。經常細心留意這些觀察,養成愛觀察、愛思考的習慣,會有助於你積累更多的經驗,更好地認識世界。
生物學: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音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觀察不同於一般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緻和實事求是,並及時記錄下來;對於需要較長時間的觀察,要有計劃,有耐心;觀察時要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在觀察的基礎上,還需要同別人交流看法,進行討論。

特點


①在於它是一種感性的認識活動。感覺使人們保持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聯繫,使人們獲得了關於外部世界的經驗認識。觀察就是通過人的感官而進行的直接認識外界的活動。它記錄和報導事實,為自然科學的研究提供經驗事實材科。觀察具有感性認識活動的長處和短處。
②在於它的目的性和計劃性。觀察並不是一種憑藉人的感官而在自然界中進行盲目搜索的活動。觀察作為自然科學研究所運用的一種基本方法,它總是要被自然科學研究中要解決的任務所制約。人們正是根據所要解決的科學研究任務,確定了觀察的對象、觀察的角度、觀察的步驟,等等。這一特點,使觀察區別於一般的感性認識活動。
在人們剛開始從事觀察活動時,人們是憑藉自身的感受器官直接進行的。人的感覺器官直接作用於觀察對象,獲取關於觀察對象的各種信息。在觀察者和觀察對象之間,不存在任何中介物。它們保持著直接的聯繫。但是,人的感官的感知能力使觀察受到生理上的局限。

局限性


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首先,人的感官使觀察的範圍受到局限。人的感官是有一定閾值的。超出這個限度,對象所具有的某些屬性就成為感官不能直接觀察的東西。例如,人的耳朵只能聽到20 - 20000赫茲頻率範圍內具有一定音響強度的聲波。在此頻率範圍之外,或雖在此頻率範圍之內但音響強度不夠的聲波,人的耳朵就不能感知到。人的眼睛只能接受到390-750毫微米這樣狹窄波長範圍內的電磁波。在這範圍之外的紅外線、紫外線、X 射線、γ射線、射電波等,就成為眼睛所不能直接觀察的東西。
其次,人的感官也使觀察的精確性受到局限。依靠人的感官只能對觀察對象作出大概的估計,而不能作出精確的定定量測定。例如,在炎夏之時,人們憑感官可以感覺到天氣很熱。但到底熱到什麼程度?氣溫達到多少度?這些都不是單憑感官所能觀察出來的。
此外,人的感覺還使觀察的速度受到局限。觀察對象都是處於不斷地運動變化的過程中。有的觀察對象運動變化較快,有的觀察對象運動變化較慢。人們通過感官對這些對象進行觀察時,就需要感官也要有一定的觀察速度。但是,感官的觀察速度是有限的。例如,對於高速掠過眼前的物體的形狀,人眼是分辨不清的。對於運動變化極其緩慢的物體,人的感官也是觀察不出其運動變化的。
於是,人們為了克服由於感官而使觀察受到的生理局限,就必須在觀察者和觀察對象之間,引進了一個中介物。這個中介物就是儀器。儀器作為人的感官的延長,使人們的觀察向自然界的廣度和深度延伸。儀器把人的感官不能直接觀察的對象轉化為可以觀察的對象。距我們約有100 億光年遙遠距離的星體,肉眼無無論如何是直接觀察不到的。然而藉助於儀器,人們就可以對其進行觀測了。基本粒子的壽命極短,有的只有約10秒。對於人的感官來說,它們是不能直接觀察的對象。但有了儀器,它們也就在人們的觀察範圍之中了。所以,從憑藉感官直接進行觀察發展到通過儀器作為中介而進行觀察,這是觀察方法的一次具有根本意義的變革。1950年代以後宇宙火箭的發射,載人宇宙飛船試驗的成功,以及遙感技術等等的發展,使人們克服了由於人不能離開地面而對觀察產生的限制,進人從空間進行觀察的時代。這是觀察方法中具有革命性的飛躍。從此,人們就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感官的生理局限,為人們無限地擴展可觀察的範圍提供了可能。
當然對於每一個具體的歷史時代、每一個具體的人來說,人們所能觀察到的對象與現象則是為一定的歷史條件所決定了的。人們只能使用在當時的生產技術條件下所產生的儀器。因此,當我們說由於儀器的使用,使人們可觀察的對象的範圍無限擴大時,我們只是就其發展的總趨勢來說的。從發展的總趨勢看,人們的觀察活動既不受感官的局限,也不受某一具體時代提供的儀器的局限。每一個後續的時代,都能比前一時代提供更先進的儀器,從而也就可以比前一時代觀察到更多的東西。
當儀器介入到人們的觀察活動中以後,就使原來的觀察者和觀察對象之間的兩項關係,變成了觀察者、觀察儀器、觀察對象之間的三項關係。觀察者是作為認識主體而存在的,觀察對象是作為認識客體而存在的,觀察儀器是認識主體達到認識客體的中介物(手段)。

方法訓練


順序轉換法學會有計劃、有次序地順序查看;求同找異法找出其同類事物之間的異同,並分析其間的關係,其意義在於提高觀察者的觀察分析、思考、概括、歸納能力。
[相關詞]
觀察家:政治評論家。通常用做報刊上重要政治評論文章作者的署名。
觀察所:軍隊作戰時,為觀察戰場而設置的場所。通常設在隱蔽的而又視野開闊的地點。
觀察員:一個國家派遣的列席國際會議的外交代表,依照國際慣例,觀察員只有發言權,沒有表決權。
審計準則規定:觀察是指註冊會計師察看相關人員正在從事的活動或執行的程序。
觀察提供的審計證據僅限於觀察發生的時點,並且在相關人員已知被觀察時,相關人員從事活動或執行程序可能與日常的做法不同,從而影響註冊會計師對真實情況的了解。

分類


觀察包括著自然觀察和實驗觀察兩大類。
1.自然觀察
是指人們對自然界的現象不作任何變革而進行的一種觀察。自然觀察的特點在於它是在自然發生的條件下考察對象。人們進行自然觀察活動時,對觀察的對象不加以人工的變革,而只是對它們在自然狀態下所呈現的情況進行觀察。這一特點,使自然觀察區別於科學實驗。
在自然觀察的範圍內使用儀器,受到自然觀察的特點的限創。這就是,無論採用何種儀器,觀察者都不能改變觀察對象的自然狀態。這樣,客體的許多屬性就無法顯示在這些儀器上,因而也就不能為人們所認識。這說明,自然觀察,包括使用儀器的自然觀察,已不能適應人們日益深刻的認識括動的需要。人們要東採用一些能夠人工地變革和控制觀察對象的儀器和工具,使儀器工具和觀察對象之間的相互作用更強烈、更明顯。這樣,觀察對象就有更多的屬性可以顯示在儀器工具上。人們就可以通過這些儀器工具而獲得關於觀察對象的更多的認識。但是,這樣一來,自然觀察就越出了自己的界限,而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的觀察——科學實驗。自然觀察的對象也就轉化為實驗的對象。
2.科學實驗
就是人們根據科學研究的任務,利用專門的儀器對被研究對象進行積極的干預,人工地變革和控制被研究對象,以便在最有利的條件下對它們進行觀察。科學實驗和自然觀察的顯著區別就在於,在科學實驗中,人們要變革和控制被研究對象。而在自然觀察中,則不是這樣。因而,科學實驗就是比自然觀察更強有力的認識手段。科學實驗可以把各種偶然的、次要因素加以排除,使被觀察對象的本來面目暴露得更加清楚,科學實驗可以重複進行,多次再現被研究的對象,以便對其反覆進行觀察;科學實驗可以有各種變換和組合,以便於分別考察被研究對象各方面的特性。在科學實驗中,人們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更加充分的發揮。

作用


觀察(包括實驗)對於檢驗理論具有無比重要的作用。科學理論的檢驗是通過將理論推演出來的關於事實的結論和觀察相對照的形式而進行的。一般地說,如果科學理論推演出來的事實結論與觀察相符合,那麼科學理論就得到確證。如果科學理論推演出來的事實結論與觀察不符合,那麼科學理論就面臨疑難。
人們往往還談到觀察的發現作用。那麼,觀察的發現作用究竟是指什麼呢?觀察只能發現新的事實。觀察並不能發現新的科學理論。從觀察所發現的新事實,到新的科學理論的發現,這中間還要經歷複雜的步驟。所以,當我們談到觀察的發現作用時,僅僅是指它發現新的事實。而這種新事實將檢驗已有的理論,也許支持已有的理論,也許要求建立新的理論給予解釋。

採訪觀察


採訪中的觀察是指記者對客觀事物所進行的一種查看體驗活動,簡單講就是用眼睛採訪。
首先,事前觀察。指記者對某一事物變動前所做的觀察,一般都用於較大型活動,為同步觀察做準備。
其次,同步觀察。是指事物在變動的同時記者在現場實地進行觀察,具有及時、全面、準確的特點。
再者,時后觀察。是指事件發生后的觀察,要考察其現場遺跡、環境反應。
觀察是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地利用感官去認識自然界中各現象的活動,它是人們獲得經驗知識的方法。

觀察合理性


首先,就是要解決 可觀察和 不可觀察的問題。比如,電子通過威爾遜雲室,顯示出一條白色的痕迹;這條顯示出來的白色痕迹,顯然是可觀察的。然而,觀察儀器上顯示的白色痕迹,這能否說電子可被觀察?這裡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回答。一種回答是,人們只能觀察到作用於感官並被直接感知到的某一對象所顯示出來的性質,但永遠觀察不到某一對象自身的真實性質。羅素實際上就是持著這種看法。他在《哲學問題》中有如下一段論述:
“雖然我相信這張桌子‘實在地’是清一色的,但是,反光的部分看起來卻比其餘部分明亮得多,而且由於反光的緣故,某些部分看來是白色的。我知道,假如我挪動身子的話,那末反光的部分便會不同,於是桌子外表顏色的分佈也會有所改變”。“根據我們以上的發現,顯然並沒有一種顏色是突出地表現為桌子的顏色,或桌子任何一特殊部分的顏色——從不同的觀點上去看,它便顯出不同的顏色,而且也沒有理由認為其中的某幾種顏色比起別樣顏色更實在是桌子的顏色。並且我們也知道即使都從某一點來看的話,由於人工照明的緣故,或者由於看的人色盲或者戴藍色眼鏡,顏色也還似乎是不同的,而在黑暗中,便全然沒有顏色,儘管摸起來、敲起來,桌子並沒有改變。所以,顏色便不是某種本來為桌子所固有的東西”。“所以為了避免偏好,我們就不得不否認桌子本身具有任何獨特的顏色了”。(《哲學問題》,商務印書館1960 年版,第3-4 頁)
按羅素的觀點,人們始終只能觀察到某一對象在不同關係下所顯示出來的性質,因為這種顯示出來的性質是人們能直接感知到的。至於對象自身的實際性質,不僅是不可觀察的,而且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可見,羅素是用某一對象在不同關係下顯示出不同的性質,去否定某一對象自身的實際具有的性質。與此不同的另一種回答是,某一對象在不同關係下顯示出來的性質和對象自身具有的實際性質確實有區別的。對象顯示出來的性質是在一定關係中才出現的,而對象自身的實際性質則不是由於與別的對象發生一定關係才產生的。但是,觀察對象自身的實際性質,卻又是需要通過對象顯示出來的性質來實現的。因此,對象顯示出來的性質和對象自身實際性質的區分,不能成為我們區分可觀察和不可觀察的界限。
既然我們承認對象自身的實際性質是可觀察的,然而直接呈現在人們感官面前的卻只能是對象在一定關係下顯示出來的性質,那麼由此就必然地導致了一個極其尖銳的問題:我們如何才能判定,我們觀察到的正是對象自身的實際性質而不僅僅是對象在特定條件下顯示出來的性質呢?或者說,我們如何區別對象在不同條件下顯示出來的性質的變化與對象自身的實際性質的變化?這個問題如不能解決,那麼我們斷定對象自身的實際性質是可以觀察的,就不過是一句空話。我們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在於確立一種標準條件,並以同一標準條件下的觀察結果為依據。譬如,當我們分別在紅光、藍光、綠光等等不同照明條件下觀察同一件衣服時,我們所看到的是這件衣服在不同顏色光照作用下顯示出來的不同顏色。當這件衣服在不同關係下顯示出不同顏色時,我們確實沒有根據說這件衣服的實際顏色起了變化。我們也沒有理由只把某種光照下顯示出來的頗色,當作這件衣服的實際顏色,而否認在其它光照下顯示出來的顏色,也可以當作是這件衣服的實際顏色。其實,它們的地位是相等的,都是衣服的實際顏色在某種條件下的顯示,只是條件不同而已。為了判定我們觀察到的顏色變化是衣服在不同條件下顯示顏色的變化還是衣服實際顏色的變化,我們通常是確定一種標準條件,例如我們可以日光的照明作為標準條件。我們把衣服放到這個標準條件下觀察。如果我們發現,同一件衣服在同一標準條件下,其頗色發生了變化,那麼我們就可以斷定那是衣服實際顏色的變化。也就是說,不僅對象的顯示性質是可觀察的.而且對象的實際性質也是可觀察的。這樣,我們只要相對於某種特定的條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觀察的合理性問題。

觀察法


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計劃,為實現一定的研究目標,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全面的觀察,從中收集各種現象資料,並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它是一個既包括信息的輸入,又包括對原始信息進行初步處理、識別的一個主動認知過程。這種方法首先在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自然科學領域廣泛應用,但隨著科學交叉的日益頻繁,目前在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領域也成為一種基本的學術研究方法。
按觀察過程中 觀察主體和 觀察客體之間是否存在儀器中介,可以把觀察法分為 直接觀察和 間接觀察兩種類型。 1.直接觀察
是指人們主要通過感覺器官來對研究對象進行直接的觀察而獲得相關信息的過程。古人用肉眼觀察天體的位置和分佈,中醫診斷時所用的“四診方法”都屬於直接觀察。它的優點是直接、生動、簡單、經濟,並且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避免其他中間環節引起的差錯。它的不足也很明顯:首先,觀察的範圍受到限制。這是由於人的感覺器官都有一定的閾值,超過閾值的範圍,觀察對象的某些屬性就不能被直接感知。如人的眼睛只能感受390—750毫微米波長範圍內的電磁波,超出這個範圍就不能直接感知。其次,觀察的精確性受到局限。如對距離的遠近、物體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光線的明暗等現象的觀察,單憑感官只能給出一個大致的定性的描述。再次,人的感覺器官常常會產生錯覺。如對比錯覺、光滲錯覺、位移錯覺、高低錯覺、干擾錯覺等,都會讓人對研究對象產生一定的偏離。
2.間接觀察
是指人們藉助儀器設備來對研究對象進行觀察,間接地獲得關於研究對象的相關信息,它使觀察的範圍在深度和廣度上都發生了質的變化。首先,它放大了人對研究對象的感知範圍,把人們無法直接感知的信息通過儀器設備轉化為可以理解的信息。如通過顯微鏡、望遠鏡,研究者可以觀察到小到單個分子、原子的形象,遠到1閉億光年以外的天體。其次,儀器設備可以幫助人們獲得研究對象的定量信息,使觀察更加客觀、精確。如中醫臨床上脈象儀、舌象儀的應用,就克服了醫生在觀察中感官和主觀因素的干擾。但是,這種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其一,儀器設備的製作受到當時科學技術和工藝水平的限制,其功能只是比人的感官的某些方面有所改進,但不可能完美無缺。其二,儀器設備的製作和使用需要大量的投入,其成本很高。其三,儀器設備的使用需要一定的知識和技術水平支撐,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使用的。其四,儀器設備由於種種原因,在使用過程中會有誤差存在,這樣會降低觀察結果的精確性。
使用規則
(1)應制定觀察計劃,盡量形成文字計劃。
應制定觀察計劃,盡量形成文字計劃,科學研究中運用觀察法不同於人們日常的觀察活動,它是科學研究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研究者總是要按照一定的計劃帶有特定目的來展開觀察活動的。為了科學地進行觀察,一定要制定觀察計劃,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使整個觀察活動有序進行,有利於研究人員明確觀察的目標、掌握觀察的進度。文字材料的形成,既可以如實地記錄研究活動的內容,也為以後類似活動的展開提供一個參考。
(2)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
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不能憑個人好惡左右。科學觀察的目的是要獲得科學事實,客觀地描述研究對象的信息,所以一定要堅持客觀性原則。在觀察過程中,不要戴上“有色眼鏡”,以研究者的經驗來對待研究對象。這樣會導致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而對不需要的現象無動於衷。著名人類學家赫胥黎說:“我要做的是使我的願望符合事實,而不是試圖讓事實與我的願望調和,你們要像一個小學生那樣坐在事實面前,準備放棄一切先人之見,恭恭敬敬地朝著大自然指的路走,否則會一事無成。”另外,要注意克服由於人的感覺器官或儀器設備的局限而產生的一些假象、錯覺和干擾,盡量客觀地觀察研究對象。
(3)應看到事物的各個方面
應看到事物的各個方面,不能片面和簡單化。由於研究對象本質的外部表現是多種多樣的,研究者必須從多個角度來把握對象的各種屬性及其相互聯繫,進而獲得關於研究對象的完整信息。“瞎子摸象”的寓言是眾所周知的,何況學術研究的對象比大象更加複雜,因此一定要全面、深入。邁克爾遜和莫雷為了觀察到干涉條紋,一方面把實驗裝置設計得非常精確,另一方面作系統全面的觀察。他們每天中午和下午六點各做一次實驗,每次取16個不同方位來觀察;另外還選不同的地點進行觀察,在同一地點每隔三個月再觀察一次。正是由於全面的觀察,才使人們接受了本來很難接受的結論。科技史上關於岩石成因的“水成說”和“火成說”,關於光的“微粒說”和“波動說”,都是由於觀察的不全面和不系統而造成的片面觀點。
(4)應認真細緻,不能淺嘗輒止。
應認真細緻,不能淺嘗輒止。觀察只能是直接發現對象的現象,而不能涉及所有的研究對象;只能觀察到具體事物的性質和特點,而無法觀察到事物普遍的共性,因此觀察過程要認真細緻。不論觀察時間的長短、研究對象的大小,都要認真細緻地做好每一個環節,不能淺嘗輒止。達爾文五年如一日的認真觀察,使他擁有了大量的素材,完成了《物種起源》;哥白尼持續幾十年的天文觀測,寫出了《天體運行論》;孟德爾通過9年的豌豆雜交研究,提出了遺傳定律。這些科學家正是由於其認真細緻的觀察,才在各自的領域內獲得了重大發現。
(5)應隨時記錄,盡量詳細。
應隨時記錄,盡量詳細。觀察過程中會發現大量的現象,這時要做到隨時記錄,而且盡量詳細。只有詳細地記錄,才能全面地顯示研究對象的全面屬性,才能讓研究人員充分佔有各種資料,從而保持信息的客觀和精確。我國著名氣象學家竺可禎在20世紀70年代初發表了《中國的近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其中既有古籍中的史料,更有他長期觀察氣候、物候變化的相關數據。正是由於大量、詳盡的數據,才使他的研究成果有很強的說服力,贏得了科學界的廣泛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