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溝鎮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
蔡家溝鎮是扶余市東北部的重鎮,也是松原首批小城鎮建設重點鎮之一,全鎮幅員面積197平方公里,總人口數43000人。全鎮居民以漢族為主體,少數民族有回族、滿族、朝鮮族等。蔡家溝鎮坐落于山川秀美的珠爾山下,美麗的拉林河畔,地處吉黑兩省三市縣的交匯處,北與黑龍江省雙城市隔河相望,東與榆樹市毗鄰,北距哈爾濱市75公里,南距扶余市政府所在地三岔河鎮16公里,距長春市150公里,西距松原市125公里。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設蔡家溝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83年9月,公社改鄉。
1984年,鄉改鎮。
蔡家溝鎮行政地圖
蔡家溝鎮境內大部分為山前平原,地勢略微西高東低、南高北低。
蔡家溝鎮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
蔡家溝鎮屬拉林河水系。拉林河自珠山村北入境,由東向西,匯入第二松花江,境內河道長20千米。
蔡家溝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災、澇災、風災、低溫、霜凍、雷擊等。雹災平均5年3遇,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2年7月16日,降雹時間約30分鐘,涉及境內東二十五號村、西二十五號村、里半號村、后二十四號村、兩家子村5個村,受災面積達2300公頃。風災一年四季均有發生,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68年5月7日,造成4.5萬畝玉米受災,減產85萬千克。
蔡家溝鎮境內有地下水資源,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為2384.4萬立方米。
2011年末,蔡家溝鎮轄西車家店、四方台、鄭家、萬家坨子、珠山、腰號、萬家橋、張卜、石家崴子、大十八號、二十三號、東二十五號、西二十五號、小十八號、里半號、后二十四號、兩家子17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蔡家溝鎮下轄1個社區、1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鎮區正陽街。
截至2020年6月蔡家溝鎮行政區劃詳情 | ||
蔡家溝社區 | 石家崴子村 | 萬家橋村 |
張堡村 | 腰號村 | 里半號村 |
大十八號村 | 小十八號村 | 西車家店村 |
萬家坨子村 | 鄭家村 | 四方台村 |
二十三號村 | 后二十四號村 | 東二十五號村 |
西二十五號村 | 后兩家子村 | 珠山村 |
2011年末,蔡家溝鎮轄區總人口3.99萬人,有流動人口3300人。總人口中,男性20380人,佔51.1%;女性19520人,佔48.9%。人口出生率3.12‰,人口死亡率4.35‰,人口自然增長率-1.23‰。
截至2017年末,蔡家溝鎮有常住人口34854人。
截至2018年末,蔡家溝鎮有戶籍人口38084人。
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9832人,佔99.8%;有回、朝鮮、蒙古、滿等少數民族,共68人,佔0.2%。
2011年,蔡家溝鎮財政總收入0.27億元,比上年增長1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453萬元,增值稅927萬元,企業所得稅38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5938元,比上年增長20%。
2011年末,蔡家溝鎮有耕地面積17.6萬畝,全部為水澆地,以種植玉米、水稻、蔬菜為主。
2011年,蔡家溝鎮農業總產值4.7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8%。
蔡家溝鎮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蔡家溝鎮生產糧食14.3萬噸,其中玉米11.3萬噸,水稻3萬噸。蔬菜種植面積5000畝,產量5萬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黃瓜、豆角等,其中西紅柿2萬噸,黃瓜1.5萬噸,豆角1.5萬噸。
蔡家溝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蔡家溝鎮生豬飼養量10.9萬頭,年末存欄5.3萬頭;牛飼養量2.1萬頭,年末存欄1.3萬頭;羊飼養量1.3萬隻,年末存欄0.7萬隻;家禽飼養量151.1萬羽,上市家禽51.3萬羽。
蔡家溝鎮衛星地圖
蔡家溝鎮工業以化工、機械加工、塑料製品、建築材料為主。2011年,蔡家溝鎮有工業企業23家,職工3192人,工業總產值60.3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5.8億元,比上年增長22.8%,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7%。
截至2018年末,蔡家溝鎮有工業企業3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
2011年末,蔡家溝鎮有商業網點1630個,職工5513人。2011年,蔡家溝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億元,比上年增長17.5%;城鄉集貿市場18個,年成交額1.2億元。
截至2018年末,蔡家溝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綜合商店或超市36家。
2011年,蔡家溝鎮各類存款餘額6.7億元,比上年增長11%;各項貸款餘額2.3億元,比上年增長15%。
2011年末,蔡家溝鎮有郵政局1所,郵儲銀行1個,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0.3萬份(冊),郵儲業務總量1.59億元,純收入150萬元。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5萬門,固定電話用戶0.8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96%;行動電話用戶3.5萬戶;寬頻接入用戶0.6萬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10萬元。
地名由來
蔡家溝鎮因鎮人民玫府駐地原名蔡家溝得名。
蔡家溝鎮有京哈高速鐵路過境。
2011年,蔡家溝鎮境內有長余高速公路、102國道、148縣道、149縣道4條公路幹線交會。京哈鐵路穿境而過,設有蔡家溝站,蔡家溝站是瀋陽鐵路局與哈爾濱鐵路局的交會站。
2011年末,蔡家溝鎮有汽車客運站1個,日發客運汽車36班次,日均客運量1000餘人次。
2011年末,蔡家溝鎮有幼兒園13所,在園幼兒680人,專任教師36人。小學9所,在校生1200人,專任教師34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30人,專任教師4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蔡家溝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40萬元,比上年增長10%。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4%,比上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
2011年末,蔡家溝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64人,承擔企業重點新產品3個,高新技術產品5個。
1984年12月,蔡家溝鎮建成廣播電視站,後來改為吉視傳媒有限公司扶余分公司蔡家溝管理站。截至2011年末,蔡家溝鎮有線電視用戶6500戶,入戶率88.3%。
2011年末,蔡家溝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7個;各類文化專業戶35個。各類圖書室18個。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成員84人。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個。
2011年末,蔡家溝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4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
2011年末,蔡家溝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5個;病床11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43張,固定資產總值6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36人,其中執業醫師45人,執業助理醫師35人,註冊護士5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7人。2011年,蔡家溝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6萬人次。
2011年,蔡家溝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43戶,人數309人,支出38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102元,比上年增長7%;城市醫療救助35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971人次,共支出5.93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81戶,人數1386人,支出184.6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111元,比上年增長11%。
2011年,蔡家溝鎮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0萬元,比上年增長15%。社會福利費40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有敬老院1家,床位40張,收養農村五保16人。社區服務設施6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5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3.8萬元,使89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年末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32100人,參保率86%。
基礎設施
2011年末,蔡家溝鎮鎮區鋪設排水管道2千米。
蔡家溝鎮有珠爾山旅遊區,景區內有慈雲寺、珠爾山等景點。
珠爾山旅遊區
珠爾山旅遊度假區位於扶余市東北部的蔡家溝鎮境內,西距京哈鐵路蔡家溝站2千米,東距102國道1千米,距同江至三亞高速公路2.5千米。有珠爾山、拉林河、慈雲寺等景點。珠爾山位於拉林河南岸,山體海拔高度為199米,與拉林河之間形成一定的相對高差。山上林木繁茂,主要樹種為落葉松、樟子松、楊、榆等。珠爾山北側緊鄰拉林河,拉林河河道寬近500米,河中有泥沙堆積的島嶼。
慈雲寺
蔡家溝鎮旅遊地圖
建立與規模
釋圓明老和尚於民國十四年開工建廟,民國十六年完工。
共修建配有東西廊房的三層殿(每殿三間),前殿橫匾是“佛慈廣大”;中殿是“大雄寶殿”;後殿無匾。三層殿前都有台階。殿頂是高楞大背的兩側伸出環眼闊口的龍頭;坡苫長,前出廊檐后出梢;長坡彎彎,卷翹檐,瓦縫參差,壟絞齊正。廊檐裡面是兩棵紅艷艷明柱,和明柱對齊的從東到西懸空排列著二龍戲珠、飛禽展翅、走獸跳躍。雕刻藝術,如同活的一般。
廟殿門窗都是長條式的,上下都畫著美麗名山勝景。山門(也稱三門)是:中間門大,兩側門小,稱為解脫門、無相門、無願門。故曰:山門清靜。門前大路上不斷有來往人和參觀客,還有坐在門洞乘涼的。
慈雲寺還設立了掛鐘板子和子孫常住院,留單接眾,遠近皆知。
巍巍的廟宇,配有楊柳綠化,遠望深邃古樸,近聞幽雅笛聲,堪稱靜神養思之所在。
所供佛像
前殿佛像六尊:正身彌勒佛,東面日光菩薩,東北角地藏主菩薩,西北角加蘭菩薩,跟彌勒佛相對臉朝北的是護法韋馱菩薩。
腰殿就是主殿,高像三尊,一二尊者,左迦葉尊者,右阿難尊者:中間釋迪牟尼,東北角是消災延壽藥師佛;對釋迎牟尼的是千手千眼觀士音菩薩。
後殿五尊:主像西方二聖三尊,中間阿彌陀佛,左邊南無觀士音菩薩,右邊大勢至菩薩,東邊文殊菩薩,西邊普賢菩薩。
西廊房供西方三聖。
這三層殿內每尊佛前有桌案、香爐、蠟台、大罄、佛衣、幔帳、桌圍、拜墩等及法器銅罄、大小鼓、大小木魚、擋子、銅手鈴,手爐,門兩側有幢幡。
殿門前台階上東側有一個高八十公分、直徑三十公分的鐵報鍾及長四十公分、寬三十公分的板;兩側有火典(牌),是長方形鐵鑄的;後殿還有個長一米六十公分的木梆。這些是表示子孫常住院,留單接眾。
平日佛事
每天佛事:早飯前念南無嚴會上佛菩薩,齋后念觀音經;中午過後念供,飯後念佛;晚上單日念彌陀佛帶蒙山,雙日念普佛帶蒙山。
每逢初一、十五上供燒香,午間交供(念經)。
每周一要“打念佛期”。
正月初一,是彌勒佛生日,作佛事。
正月初八,是釋迪牟尼成道,一直到正月十五,均為佛期。
五月十九,是觀士音菩薩生日,作佛事。
六月十九,觀世音音菩薩成道,涅盤,作佛事。
七月十五,是盂蘭會,作佛事。
七月三十,地藏王生日,作佛事。
九月十九,是觀士音菩薩出家,作佛事。
十月一,是鬼節,作佛事。
還有:每年遇天旱時,作青苗道場,念金剛經。
關於圓明和尚
慈雲寺第一個主持釋妙嚴,字圓明,俗名車素清。其父車式平,原籍黑龍江省,在扶余縣蔡家溝西車家店屯有地三十三垧,大瓦房五間,每年來收一次地租。東車家店屯有一戶族車老太太,家業豪富,但無子女,車老太太看式平忠實可靠,便過繼為子,式平親父便將西車家店屯原有三十二響土地,瓦房五間全部給帶過來。
式平一生有二子三女,長子啟恭,次子啟順。車老太大年高、體弱,久病在床,她二孫女素清侍俸湯藥茶飯、大小便,朝夕不離左右。式平平日好看書,三女都在旁。一日看《大香山》,內容是三皇姑出家,式平對女兒們說:“你們三個誰出家,我就把三十三垧地給誰。”二女素清說“我出家。”其父兒“你出家,將這三十三垧地給你。”素清說:“真給嗎?”父親說:“說給就給,說了就算,決不欺騙。”
素清有生以來就不食肉和蔥韭蒜之類,性柔和,愛靜閑,好文學古典,雖沒讀過書,亦有四五年的文化。從來無虛言妄語,敬老惜貧,好施捨,奉行眾善。
民國十年父親逝世,家庭分居。素清與兄嫂分離后,搬到五間大瓦房。民國十三年,由西車家店搬到蔡家溝,買珠山屯王維元地一響二畝,花錢一千二百吊。修土廟五間,僧房三間。因為地低洼,春夏秋三季泥濘出下去門,便將此廟扒掉,作為埋葬遺地,又選較高地段建廟。
圓明老和尚於民國十四年禮浙江南海普陀清涼寺上智下修老和尚為師,是年四十六歲剃髮為僧。去雙城找姑父張志(永昌糧棧經理),跟哈爾濱地畝聯絡妥,建廟於蔡家溝現在的地址。
圓明老和尚於民國十八年在哈爾濱市極樂寺受戒,一生共收徒眾一百零六名。將原有的三十二響地賣掉,全用於建廟及慈善施捨等佛事。到偽康德六年共請佛像二十九尊,高法身三尺五的二十尊,矮法身一尺七的九尊。並且請法師,立僧學,學生及客單三十多名。
圓明明者和尚於偽康德八年十月二十二日逝世。死前,稍有感冒,咳嗽,一周后,將寺內一切事都囑託給清泉監院了。身無病苦,心不含惡,意不顛倒。是日清晨,自己隨僧眾一同念佛號而停止呼吸。於偽康德九年二月初一給圓明老和尚發龕三天。長春、哈爾濱、吉林、雙城等地寺廟負責人和群眾都來了,還有善男信女,僧人一百多。本寺各下院的都回來了,均穿灰色衣服,系灰色腰帶,共設立五個經壇。金剛經、地藏經、彌陀經、南方焰口一個壇口,北方焰口一個壇口,共設五個壇口。三日經聲不斷,善男信女約三萬多人,僧人一百五十多人。
發龕三天後,把坐棺焚化了。在焚化時,將坐觀周圍搭個坯牆,僧人和善男信女都在跟前念經念佛,老和尚的遺體直立跏跌而坐。只見遺體坐立漸漸消瘦而縮小,不見衣服分裂,都地整的貼在身上。燒到四五寸高的遺爪仍然還有核桃大的腦袋,就像一尊五官不清楚的小像似的突然不見了。參看的軍警和群拍手叫好叫奇。從老和尚逝世的數年中,每年都有十多個出家的。尤其每逢辦道場更為隆重,善男信女逐漸增多。
解放后的慈雲寺
慈雲寺
1954年憲法公布,執行宗教政策,於1955年農曆八月又回到慈雲寺,從事生產勞動、編織、裁縫等,自食其力。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8月17日紅衛兵砸碎了慈雲寺,毀壞了佛殿,焚燒了經書,沒收了一切財產,人員被遣散。
1976年10月打倒“四人幫”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真正落實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政府出資又給修復了房舍,於1981年又回到了慈雲寺,共計還寺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