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泥白肉

川菜

蒜泥白肉是一道菜品,屬於川菜菜系,製作原料主要有蒜泥、肉等,口味鮮美,營養豐富,食時用筷拌合,隨著熱氣,一股醬油、辣椒油和大蒜組合的香味直撲鼻端,使人食慾大振。蒜味濃厚,肥而不膩。

歷史典故


當今的蒜泥白肉品質與風味均要求肥瘦兼備,肉片勻薄大張,蒜味濃郁,咸辣鮮香,並略有回甜。傳統用手工切肉片,以表現嫻熟的刀工技巧,當然,有的大餐館、飯店為減輕廚師的勞動強度,也採用切肉片機加工肉片。
蒜泥白肉的老祖宗是“白肉”。最早記載“白肉”資料是宋代盂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耐得翁的《都城紀勝》等書,但“白肉”的發源地卻是在滿族同胞聚居之地東北。袁枚寫的《隨園食單》說白片肉“此是北人擅長之菜”,“割法雖用小刀片之,以肥瘦相參、橫斜碎雜為佳,與聖人割不正不食一語截然相反。其豬身肉之名目甚多,滿洲跳神肉最妙”。
袁枚說滿洲跳神肉是白肉中最好的。為什麼白肉又叫“跳神肉”呢?原來,滿族曾有一種傳統大禮叫做“跳神儀”,無論富貴士宦,其室內必供奉神牌,敬神,祭祖。春秋擇日致祭之後,接著就吃跳神肉(也叫阿嗎尊肉)。這種跳神肉,“肉皆白煮。例不準加鹽醬。甚嫩美”。其吃法乃“自片自食”。“善片者,能以小刀割如掌如紙之大片,兼肥瘦而有之”。
比袁枚小十四歲的四川文人李調元在整理他父親李化楠宦遊江南時收集的烹飪資料手稿時,也將江浙一帶的“白煮肉法”載人了《醒國錄》之中。晚清時,“白肉”、“春芽白肉”則可以在傅崇榘寫的《成都通覽》所記成都街市餐館食品中看到。上述史料向我們提供了白肉傳人四川的路線:北方→中原→江南→四川。
特別值得提到的是,四川人在白肉的烹飪基礎上加以蒜泥調味,不僅使白肉更好吃了,而且營養價值也更高。因為蒜所含的蒜素與肉特別是瘦肉中所含的維生素B1一經結合,就會使維生素B1的原有水溶性一變而為脂溶性,使它能很容易地通過我們身體內的各種膜,並使它被吸收的效率上升幾倍。可以說,四川的蒜泥白肉在全國各地的白肉中是青出於藍勝於藍了。

菜譜簡介


蒜泥白肉
選用肥瘦相連的坐臀肉或五花肉傳統上選用前者,經水煮剛斷生、切片、卷片和涼拌而成,成菜香辣鮮美,蒜味濃厚,爽脆嫩滑。五花肉一向是中式菜的主角,將它放入清水中連皮烹煮,可使湯汁濃稠油亮,五花肉肥美多汁,用青瓜條將肉片捲成團,蘸著蒜泥醬汁送入口,就算多吃都不怕膩。

所屬菜系

蒜泥白肉圖冊
蒜泥白肉圖冊
川菜

菜譜功效

健脾開胃調理補氣調理

菜品特色


口味:蒜香味
咸鮮肥美,蒜香濃郁。
1.香辣鮮美,蒜味濃厚,肥而不膩。
2.此菜為成都“竹林小餐”名菜之一,曾風靡一時,為人們稱道,此菜要求選料精,火候適宜,刀工好,佐料香,熱片冷吃。食時用筷拌合,隨著熱氣,一股醬油、辣椒油和大蒜組合的香味直撲鼻端,使人食慾大振。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帶皮豬肉一斤
5瓣
香菜1棵
香醋1湯匙
生抽1湯匙
白糖1茶匙
辣子油(選用)1勺
1/2茶匙
香油1勺
料酒10g
生薑片4片
蔥花一根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準備所需材料,今天用的是背脊肉,肥肉爽口而不膩,豬皮q彈有嚼勁。把豬肉清洗乾淨備用。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準備乾淨鐵鍋,倒入能沒過豬肉的清水,加入料酒,生薑片,大火燒開轉小火煮30分鐘。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直到筷子戳進去能輕易穿過即可關火。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把熟肉撈出瀝干水,清洗乾淨放入涼水中浸泡,期間等水溫變暖換一次水,浸泡20分鐘。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準備醬汁所需材料,自製的辣子油,蒜蓉,蔥花,香菜,干辣椒。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把辣子油,干辣椒,香油,蒜蓉,蔥花倒入容器中,加入香醋,生抽,鹽攪拌均勻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再加入白砂糖攪拌均勻。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最後加入香菜攪拌均勻備用。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把熟肉瀝干水分切成薄片,均勻碼在盤子中。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澆入調好的醬汁,淡淡的酸香味誘人食慾。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和蒜蓉的味道相得益彰。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改良后適合南方人口味,辣子油香而微辣,能就著吃下三碗飯。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豬臀肩肉200g
黃瓜2根
自製紅油(料汁)3勺
芝麻油1勺
1g
生抽2勺
香醋1勺
雞精2g
大蒜3瓣
香蔥幾根
小米辣2個
生薑(燜肉)4片
香葉、桂皮、花椒、八角少許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所有材料圖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首先豬臀肩肉洗凈,膳魔師燜燒罐100度沸水預熱5分鐘,倒掉預熱的水,放入肉、八角、香葉、桂皮、香蔥和生薑片一起入罐倒入100度沸水再次預熱5分鐘,然後倒掉,再加入沸水燜50分鐘即可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肉燜好后取出來,取一根黃瓜擦絲鋪盤底,再切一些薄片,白肉切片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與黃瓜片交錯均勻擺好頂部放一些蔥白絲、蔥葉絲和小米辣點綴,淋上調好的汁即可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鮮香麻辣的蒜泥白肉就好了,用燜燒罐很方便的說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成品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豬腿肉300克
2片
小蔥2根
香菜2根
芹菜2根
80ml
6瓣
熟白芝麻8克
辣椒粉10克
花椒粉2克
生抽12克
白糖1克
1克
雞粉1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將肉洗凈,冷水入鍋,放入2片姜,開火煮熟(用筷子能插進肉里,並且沒有血水冒出就熟了)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煮熟的肉撈出泡冰水,靜置10分鐘左右,撈出裝盤,放入冰箱,冷藏半小時以上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6瓣蒜切碎,放入一個稍微大點的盆中,並將2克熟白芝麻,10克辣椒粉,2克花椒粉一併放入該盆中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鍋中入80毫升油,油熱(開始冒煙)關火,端起鍋數5秒后,倒入裝有蒜、辣椒粉、花椒粉、熟芝麻的盆中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將肉從冰箱取出,切片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將芹菜、小蔥、香菜切段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將肉、芹菜、香菜、小蔥,以及12克生抽,1克白糖,1克雞粉,1克鹽放入第4步中放辣椒油的盆中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拌勻,裝盤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成品

做法四

主料:五花肉250克 大蒜50克 醬油50克
辣子紅油30克 香油10克 鹽2克
白糖10克 肉湯1小勺
製作步驟:
1、五花肉刮洗乾淨,放入湯鍋。
2、加老薑,大蔥、八角,煮至皮軟,直到用筷子可以輕易的插入。
3、在原汁中浸泡20分鐘。
4、撈出瀝干水分,為方便切片,可放進冰箱冰30分種左右。
5、將肉切成長約10厘米、寬約5厘米的薄片裝盤。
6、將大蒜捶成茸,加鹽、一小勺肉湯調成稀糊狀,放進微波爐加熱30秒,以便蒜味更濃。
7、在蒜泥中加入醬油50克、辣子紅油30克、香油10克、鹽2克、白糖10克,攪拌均勻。
8、將汁淋在肉片上可可以開動了。
蒜泥白肉
蒜泥白肉

做法五

微波爐菜譜
蒜泥白肉
材料 生凈帶皮豬後腿肉250克
調料 蔥2根,姜3片,蒜泥、色拉油各1大匙,白糖、米醋各1小匙,醬油2大匙,辣椒油少許
操作
①將肉洗凈,加入蔥姜。
②器皿中放1大匙色拉油,把加好蔥姜的肉放入器皿中,高火4分鐘后取出,切薄片排盤。
③淋上拌勻的蒜泥、白糖、米醋、醬油、辣椒油即可。

做法六

特色:成菜色澤紅彤彤、質地細嫩滑,味道鮮香,紅油蒜泥味極濃。
原料:豬臀肉500克。大蒜50克、上等醬油50克、紅油10克、鹽2克、冷湯50克、紅糖10克、香料3克、味精1克。
製作:(1)豬肉洗凈,入湯鍋煮熟,再用原湯浸泡至溫熱,撈出搌干水分,片成長約10厘米、寬約5厘米的薄片裝盤。
(2)大蒜捶茸,加鹽、冷湯調成稀糊狀,成蒜泥。
(3)上等醬油加紅糖、香料在小火上熬製成濃稠狀,加味精即成複製醬油。
(4)將蒜泥、複製醬油、紅油兌成味汁淋在肉片上即成。

做法七

材料:
上好五花肉300g,黃瓜半根,紅甜椒1個
調料:
大蔥3段,姜5片,料酒1湯匙
蒜泥汁調料:蒜6瓣,油沷辣子1湯匙,辣椒油1湯匙,鹽1g,白糖1g,生抽2湯匙,香油少許
做法:
1.五花肉提前放入清水中浸泡半小時泡出血水后撈出沖洗乾淨備用。
2.燒鍋清水,水快開時加入大蔥,薑片,料酒,以及五花肉。
3.以中小火煮20分鐘左右,再關火燜15分鐘,撈出浸入冰水裡,徹底涼透后撈出。 4.切薄片。
工藝關鍵
1.煮肉時不可過爛,八成熟為宜。
2.片肉時越薄越好。

做法八

材料:
帶皮五花肉200g,鹽適量,蔥姜適量
黃瓜1根,香蔥1根
油辣椒3大勺,鮮味醬油1大勺,楓糖漿2大勺,芝麻香油1小勺,鹽少許,大蒜1頭
做法:
1、五花肉涼水入鍋,加入適量蔥姜和鹽,蓋上鍋蓋,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大約15分鐘,燜到水涼,至五花肉熟透;
2、取出五花肉,瀝干水分備用;
3、將五花肉打成長薄片,能打多薄打多薄,考驗刀功哈;
4、黃瓜洗凈,用削皮器削成長薄片;
5、一片五花肉包一片黃瓜片;
6、邊包邊裝盤;
7、大蒜細細搗成泥;
8、將蒜泥、油辣椒、醬油、楓糖漿、芝麻香油和少許鹽一起放進小碗;
9、攪拌均勻成蒜泥汁;
10、取適量蒜泥汁澆在肉片上;
11、香蔥斜切薄長的蔥段;
12、將蔥段散在肉片上,與剩餘的蒜泥汁一起上桌,即可。

做法九

1.準備一塊好的肘子肉,後腿肉會有點肥,用五花肉比較爽口
2.黃瓜、大蔥、姜
蒜泥白肉
蒜泥白肉
3.大蒜搗成茸,辣椒碾碎
4.豬肉洗乾淨,冷水下鍋,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燜煮大概20分鐘,中間需要 用大湯勺撇去浮沫
5.把調料拌勻
6.把黃瓜橫切,切薄片(長條)卷好擺盤,將挑好的調料澆在肉片上即可食用

營養價值


豬肉(后臀尖):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食譜相剋


豬肉(后臀尖):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后不宜大量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