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籍

唐代詩人

張籍(約766年—約830年),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

為韓愈大弟子,其樂府詩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代表作有《秋思》《節婦吟》《野老歌》等。

人物生平


張籍詩集
張籍詩集
貞元初(785年),與王建同在魏州學詩,后回和州。
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至和州,訪張籍。
貞元十四年(798),北游,經孟郊介紹,在汴州認識韓愈。韓愈為汴州進士考官,薦張籍。
貞元十五年(799)在長安進士及第。
元和元年(806年)調補太常寺太祝,與白居易相識,互相切磋,對各自的創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張籍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幾乎失明,明人稱為“窮瞎張太祝”。
元和十一年(816),轉國子監助教,目疾初愈。15年後,遷秘書郎
長慶元年(821年),受韓愈薦為國子博士,遷水部員外郎,又遷主客郎中。
大和二年(828年),遷國子司業

個人作品


詩歌

秋思
秋思
《寄遠曲》《行路難》《征婦怨》《白紵歌》《野老歌》《寄衣曲》《送遠曲》《築城詞》《猛虎行》《別離曲》《牧童詞》《沙堤行,呈裴相公》《求仙行》《古釵嘆》《各東西》《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宴客詞》《永嘉行》《採蓮曲》《傷歌行(元和中,楊憑貶臨賀尉)》《沒藩故人》《秋思》《節婦吟》

文章

張籍所撰並書寫的信州司馬李嘉隱墓誌
張籍所撰並書寫的信州司馬李嘉隱墓誌
《上韓昌黎書》《上韓昌黎第二書》

軼事典故


吃杜甫詩

張籍詩作
張籍詩作
據馮贄《雲仙散錄》中記載,晚唐詩人張籍曾因為迷戀杜甫詩歌,把杜甫的名詩一首一首地燒掉,燒完的紙灰拌上蜂蜜,一天早上吃三匙。一天,張籍的朋友來拜訪他,看到張籍正在拌紙灰,很是不解,就問道:“張籍,你為什麼把杜甫的詩燒掉,又拌上蜂蜜吃了呢?”張籍說:“吃了杜甫的詩,我便能寫出和杜甫一樣的好詩了!”好友聽了哈哈大笑。

人物評價


張籍畫
張籍畫
張籍樂府詩藝術成就很高,善於概括事物對立面,在數篇或一篇之中形成強烈對比,又善用素描手法,細緻真實地刻畫各種人物的形象。其體裁多為“即事名篇”的新樂府,有時沿用舊題也能創出新意。語言通俗淺近而又峭煉含蓄,常以口語入詩。他還著意提煉結語,達到意在言外的批判和諷刺效果。張籍的五律,不事藻飾,不假雕琢,於平易流暢之中見委婉深摯之致,對晚唐五律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