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璘

紐璘

紐璘,又作紐鄰,珊竹帶(蒙古尼魯溫部一支)人,元朝重要將領。追封蜀國公,謚忠武。

人物簡介


紐璘偉貌長身,勇力絕人,且多謀略,早年便隨其父常常在軍中。
蒙哥七年(1257),率萬人大軍,自利州(今四川廣元)下白水江,過大獲山(今屬四川閬中),出梁山軍(今重慶梁平),直抵夔門(今屬重慶奉節)。
蒙哥汗八年(1258),宋四川制置使蒲擇之攻打成都(成都之戰),遣安撫劉整、都統制段元鑒等,率眾據遂寧江箭灘渡口以斷紐璘的歸路。紐璘軍至,不能渡,自旦至暮大戰,斬首二千七百餘級,遂長驅至成都。都元帥阿答胡被宋軍殺死,紐璘被眾將推為長,率軍大敗宋軍楊大淵於靈泉山,降雲頂山城,平成都及彭州漢州(今四川廣元)、懷州(今四川金堂)、綿州(今四川綿陽),收附威、茂諸蕃,以功升都元帥。(紐粦攻四川之戰)
紐璘分兵五千駐守成都,又統率一萬五千人從馬湖直取重慶,冬,蒙哥進軍至大獲山,紐璘率步騎號五萬,戰船二百艘,從成都出發,水陸並進,封鎖重慶。千戶暗都剌率舟師而下,紐璘將步騎而南,旌旗輜重百里不絕,鼓噪渡瀘,敗宋軍於馬湖江,放舟而東(馬湖江之戰)。蒲擇之以兵分道防禦,遇輒敗之。紐璘至涪州(今重慶涪陵),造浮橋,駐軍橋南北,阻擋宋朝援兵
蒙哥九年(1259),討思州(今貴州沿河)、播州(今貴州遵義),又敗宋將呂文煥於涪州。但隨後呂文德向士璧合力進攻,成功破壞紐璘的浮橋防線,進入重慶。紐璘因為士卒不耐水土多病,浮橋防線又已經被破壞,腹背受敵,於是撤退,並擊退呂文煥的追兵。
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在阿里不哥忽必烈爭奪汗位鬥爭中,欲附阿里不哥,被節制諸軍蒙古官八春所捉拿,被廉希憲釋放。紐璘的兄長宿敦奉阿里不哥部將阿藍答兒之命寫信招降紐璘,但紐璘沒有再背叛。后應忽必烈使者召,始入朝,賜虎符及黃金五十兩、白金二千五百兩、馬二匹。紐璘遣梁載立招降黎州(今四川漢源)、雅州(今四川雅安)、碉門、岩州(今四川瀘定)、偏林關諸蠻,得漢、番二萬餘戶。受命鎮秦州鞏州、唐兀等地。
中統三年(1262),劉整在瀘州降元,紐璘受命援救,擊敗呂文煥。因忌劉整受寵,遇事阻撓之。四年(1263),為劉整所譖,逮至上都按問,后獲釋,還至昌平,死於歸途。追封蜀國公,謚忠武。

人物成就


紐璘在蒙哥汗八年的四川戰役中扭轉危局,擊敗蒲擇之,在當年和次年的蒙哥攻宋之戰中頗有功。忽必烈繼位后,遣梁載立招降黎州、雅州、碉門、岩州、偏林關諸蠻,得漢、番二萬餘戶。劉整降元之後,紐璘負責援救,擊敗呂文煥。

人物評價


新元史》:阿里不哥自立於和林,東西川諸將咸附之,獨紐璘歸心世祖,以翼戴之功,子孫世官其地。至囊加合(南加台)乘時徼利,僭號稱王,與宋之吳曦無以異,非忠於天泰定帝者也。或謂其知逆順,過矣!

家族成員


祖父:孛羅帶,初為元太祖鐵木真宿衛,後跟隨元太宗窩闊台滅金,戍衛河南。
父:太答兒(?~1255),輔佐蒙哥征阿速、欽察等國有功,拜都元帥。蒙哥二年(1252),率陝西西海、鞏昌諸軍攻宋,入蜀。蒙哥三年(1253),與總帥汪德臣築利州城。蒙哥四年(1254),攻碉門、黎州、雅州等城。蒙哥五年(1255),入重慶,獲都統制張實。
子:也速答兒,官至四川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左丞相。
子:八剌,襲為蒙古軍萬戶。
孫:拜延,八剌次子,襲蒙古軍萬戶,拜四川行省左丞
孫:南加台,八剌長子,官至四川行省平章政事。
孫:次不花台,蒙古軍都元帥。
曾孫:答失八都魯,南加台之子
玄孫孛羅帖木兒,答失八都魯之子

史籍記載


《元史·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十六》
《新元史·卷一百六十四·列傳第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