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站

5G網路的核心設備

5G基站是5G網路的核心設備,提供無線覆蓋,實現有線通信網路與無線終端之間的無線信號傳輸。基站的架構、形態直接影響5G網路如何部署。由於頻率越高,信號傳播過程中的衰減也越大,5G網路的基站密度將更高。

截至2020年11月26日,5G網路基本覆蓋了全國地級以上城市主要城區。

2020年全年,我國新開通5G基站超60萬個,5G終端連接數超過2億。

截止2020年底,中國累計開通5G基站71.8萬個,5G手機終端連接數突破2億戶。

截至2021年3月底,中國建成5G基站81.9萬個,佔全球70%以上,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路,5G應用創新案例已超過9000個,5G正快速融入千行百業。截至6月底,累計建成近50萬個5G基站,擁有全球最大規模SA商用網路,5G套餐用戶數超2.5億。

發展歷程


5G網路建設投資大,共建共享成為運營商的現實選擇。今日(11月26日),在廣州舉辦的世界5G大會上,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介紹,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已經共建了超30萬個5G基站,5G網路基本覆蓋了全國地級以上城市主要城區。
“僅避免重複建設這一項,就為國家節省了600多億元資金。”王曉初說。他還稱,中國聯通確保要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完成5G網路的規模部署。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在會上亦表態,通過共建共享既保持網路建設適度超前,又提高投資效益、節省投資。比如在室內、高鐵/地鐵、農村等區域深入推進共建共享等。
作為全球最大運營商之一,中國移動5G網路建設更快一步。中國移動總經理董昕在會上介紹,中國移動已開通5G基站超過38.5萬個,為全國所有地級市和部分重點縣城提供5G服務,發展5G終端用戶超過9000萬戶。
5g基站
5g基站
5G技術雖然沒有大規模商用,但是在美國、日本、歐洲以及中國開始部署於大中城市,比如我國的上海、深圳、杭州等,已經開始小規模部署5G基站,提供5G通信傳輸服務。5G基站採用了多輸入多輸出、高頻通信、超密組網等技術,加大了天饋系統的安裝難度,同時還增加了基站點數量,因此5G基站建設過程中環境評估評測成為一個重要的內容。中國工信部開始在一線城市選擇部署5G網路,預計到2020年,5G基站建設將會在全國範圍內迅速開展,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已經各自公布了5G商用計劃,並且率先在深圳和雄安新區部署5G網路,進一步加速了5G商用發展。
2018年3月30日,中國移動天津公司在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天津開放實驗室開通,這是中國第一批5G應用示範城市之一天津的首個5G基站。截至2018年3月30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正在中國多地建設5G基站,包括雄安新區、蘇州、上海、成都、蘭州、深圳、廣州等。5月,湖北移動公司5G項目建設辦公室項目經理介紹,武漢2018年初被列入中國移動首批5G試點城市,計劃2018年完成超100座5G基站建設。主要分佈在光谷漢口江灘、漢口火車站三大區域,其中光谷是最大的5G基站分佈區。8月13日,北京聯通正式發布了“5GNEXT”計劃,北京市首批5G站點同步正式啟動。
2019年1月27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青海有限公司宣布,青海省西寧市已建成並開通了首個5G基站。10月31日,在2019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開幕式上,工信部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鐵塔共同宣布啟動5G商用。
2019年10月31日舉行的2019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開幕式上,工信部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鐵塔共同宣布啟動5G商用。5G商用套餐在11月1日正式上線。
2019年年底將開通13萬個5G基站。首批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等50個城市入選5G開通城市名單,而2020年商用城市將超340個。現聯通與電信雙方已在24省市開通5G共建共享基站。以速率為例,最新的測試數據顯示,共建共享的5G網路峰值速率可達2.5Gpbs。
2020年1月20日,工信部負責人在國新辦舉行的2019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9年中國5G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力度加大,2019年底全國共建成5G基站超13萬個。截至2月底,全國建設開通5G基站已達16.4萬個。截至3月底,全國已建成5G基站達19.8萬個,預計全年新建5G基站超過50萬個。截至5月17日,中國開通5G基站超過20萬個。截至6月底,5G基站累計達到41萬個。
2020年3月2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韓夏介紹稱,去年底,中國5G基站建設有13萬個,今年還要進一步加大建設力度。此外,韓夏補充,5G網路建設要強調安全保障,開展5G安全檢測,建設網路安全態勢感知,威脅治理、事件處置、追蹤溯源的安全防控體系,強化數據安全保護,積極創新5G安全治理的模式。
2020年3月28日,中國移動方面消息,5g基站提前超額完成2020年5G基站總數達30萬個的目標,確保年內在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務。
2020年4月25日,電信聯通25萬座5G基站集采結果出爐,華為中興等中標。
2020年4月30日16時左右,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正式投入使用,5G信號首次“登頂”世界之巔。
2020年5月,在珠穆朗瑪峰6500米前進營地,中國移動聯合華為成功完成全球海拔最高5G基站的建設及開通工作,實現珠峰峰頂5G覆蓋。
2020年7月24日,據央視網消息,上半年新建5G基站25.7萬個,截至6月底5G基站累計達到41萬個。
2020年8月12日中國聯通香港上市公司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與中國電信新增共建共享5G基站約15萬座。公司可用5G基站累計達到約21萬座,其中自建超過10萬座,在超過50個重點城市實現連續覆蓋。截至8月底,通過通信大數據平台監測數據顯示,中國的5G用戶超過了1.1億。11月,國際電信聯盟(ITU)將完成IMT-2020規範的審批。
截至2020年9月,中國移動已在全國完成了35萬個5G基站的建設項目,在全國340個地市和重點縣提供了5G的商用服務,同時打造了100餘個全國集團級的5G龍頭示範項目,帶動了超過兩千個省級的區域特色項目。中國移動集團公司政企事業部總經理劉堅在2020年河南移動5G產業高峰論壇致辭中提到。
2020年9月15日,以“5G新基建,智領未來”為主題的5G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重慶舉行。論壇官方宣告:目前我國5G用戶超過1.1億,計劃2020年底5G基站將超過60萬個,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
截至2020年9月23日,全國已建設開通5G基站超50萬個,累計終端連接數已超過1億。
2020年11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年會上表示,我國已建成近70萬個5G基站,5G終端連接數已超過1.8億,良好的基礎設施促進了許多基於5G的新應用。
截至2020年11月12日,中國已建成近70萬個5G基站,5G終端連接數已超過1.8億,良好的基礎設施促進了許多基於5G的新應用。
2020年11月26日,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已經共建了超30萬個5G基站;中國移動已開通超過38.5萬個5G基站,預計與中國廣電明年開始共建共享。
2020年12月15日,在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路,累計建成5G基站71.8萬個,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33萬個。
在2020年12月舉行的“2020通信產業大會暨第十五屆通信技術年會”上,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能源決策支持中心博士、高級研究員高洪達指出,短期內,5G基站引起三大運營商的電費增長並不明顯,但到2026年全部升級為5G后,將會達到2.1%,甚至高於數據中心(約2%)的耗電量水平。
2021年1月26日,工信部發布數據,2020年全年我國新開通5G基站超60萬個,5G終端連接數超過2億,超高清視頻、雲遊戲等個人應用場景逐漸豐富。
2021年1月2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發布會上,工信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表示,2020年電信業務總量按上年不變價計算同比增長20.6%,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6%,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同比增長13.3%。田玉龍表示,5G網路和終端商用快速發展,全年新開通5G基站超60萬個。基礎電信企業發展5G套餐用戶累計達3.2億戶,5G終端連接數超過2億戶,超高清視頻、雲遊戲、移動雲VR等個人應用場景逐漸豐富,醫療、能源、自動駕駛等垂直行業試點不斷深化。APP侵害用戶權益、電信網路詐騙、“黑廣播”等治理成效明顯。
2021年3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並答記者問:到2020年底,累計開通5G基站71.8萬個,5G手機終端連接數突破2億戶;IPv6規模部署縱深推進,活躍連接數達到13.9億,4G網路IPv6流量佔比從無到有,超過15%。海底光纜、跨境陸纜等國際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聯互通水平穩步提升。
2021年4月20日消息,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昨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披露了中國5G建設的最新進展:截至2月底,累計建成5G基站79.2萬個,獨立組網模式的5G網路已覆蓋所有地級市,5G終端連接數已達2.6億。
2021年5月,中國已累計建成5G基站超81.9萬個,佔全球比例約為70%;5G手機終端用戶連接數達2.8億,佔全球比例超過80%。
2021年5月17日,在2021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開幕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2021年計劃新建5G基站60萬個。為推進獨立組網模式規模化應用,自5月17日起,新進網5G終端將默認開啟5G獨立組網(SA)功能,新建5G網路全面支持IPv6。
2021年6月,中國已建成5G基站84.7萬個。截至2021年4月末,發展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12.36億戶,其中,應用於智慧交通的終端用戶佔比達17.8%。
2021年7月10日,在2021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數智賦能驅動未來”創新論壇上,中國移動披露,截至6月底,累計建成近50萬個5G基站,擁有全球最大規模SA商用網路,5G套餐用戶數超2.5億。
2021年底前,北京力爭新增千兆固網用戶4萬戶,新增5G基站6000個,屆時北京全市5G基站總數預計達到5.9萬個。
2021年7月,我國累計建設5G基站91.6萬座,佔全球70%。
2021年8月,新疆“5G+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在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公司活性炭分公司投入使用。
2021年8月31日,在北京開幕的2021世界5G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介紹,目前我國已開通建設5G基站99.3萬個,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95%以上的縣區和35%的鄉鎮,5G終端手機連接數超過3.92億戶。
截至2021年8月份,中國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5G網路,累計建成5G基站達到103.7萬個,已覆蓋全國所有的地市級城市,還有95%以上的縣城城區和35%的鄉鎮鎮區。
2021年9月13日,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國新辦召開的發布會上說,中國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光纖和移動通信網路。5G基站、終端連接數全球佔比分別超過70%和80%。5G產業加快發展,5G手機產品加速滲透。
2021年10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羅俊傑19日表示,目前中國5G基站數達115.9萬個,5G終端連接數達4.5億戶,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過2億戶家庭的能力。
2021年10月20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披露,截至2021年9月底,北京市已建成5G基站4.7萬個,基本實現全市5G網路覆蓋。
2021年11月,中國建成5G基站超115萬個,佔全球70%以上。
2021年11月2日,在2021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主論壇上,中國移動總經理董昕在題為《與您攜手共贏未來》的致辭表示:建設好“5G+算力網路+智慧中台”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構築好“連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助推數字經濟更好地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2021年11月16日,工信部召開“十四五”信息通信業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表示,目前,我國已建成5G基站超過115萬個,佔全球70%以上,是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獨立組網網路。全國所有地級市城區、超過97%的縣城城區和40%的鄉鎮鎮區實現5G網路覆蓋;5G終端用戶達到4.5億戶,佔全球80%以上。
截至2021年底,重慶已累計開通7萬餘個5G基站,實現全市所有區縣重點區域5G網路全覆蓋。
截至2022年1月,四川已建成5G基站超過6.6萬個,規模西部第一。
2022年1月,江西省累計開通6萬餘個5G基站,企業上雲數量突破10萬家。

架構分析


邏輯架構

5g基站
5g基站
5G基站主要用於提供5G空口協議功能,支持與用戶設備、核心網之間的通信。按照邏輯功能劃分,5G基站可分為5G基帶單元與5G射頻單元,二者之間可通過CPRI或eCPRI介面連接。
5G基帶單元負責NR基帶協議處理,包括整個用戶面(UP)及控制面(CP)協議處理功能,並提供與核心網之間的回傳介面(NG介面)以及基站間互連介面(Xn介面)。
5G射頻單元主要完成NR基帶信號與射頻信號的轉換及NR射頻信號的收發處理功能。在下行方向,接收從5G基帶單元傳來的基帶信號,經過上變頻、數模轉換以及射頻調製、濾波、信號放大等發射鏈路(TX)處理后,經由開關、天線單元發射出去。在上行方向,5G射頻單元通過天線單元接收上行射頻信號,經過低噪放、濾波、解調等接收鏈路(RX)處理后,再進行模數轉換、下變頻,轉換為基帶信號併發送給5G基帶單元。

設備體系

為了支持靈活的組網架構,適配不同的應用場景,5G無線接入網將存在多種不同架構、不同形態的基站設備。從設備架構角度劃分,5G基站可分為BBU-AAU、CU-DU-AAU、BBU-RRU-Antenna、CU-DU-RRU-Antenna、一體化gNB等不同的架構。從設備形態角度劃分,5G基站可分為基帶設備、射頻設備、一體化gNB設備以及其他形態的設備。

關鍵技術


5G基站建設組網多採用混合分層網路,這樣就可以保證5G網路的易管理、可擴展、高可靠性,能夠滿足5G基站的高速數據傳輸業務。同時由於5G主要是實現數據業務傳輸,因此5G基站需要適應高樓大廈、河流湖泊、山區峽谷的複雜應用環境,為了保證5G基站建設的良好性和完整性,下文簡要介紹5G基站建設的關鍵技術。

MR技術

MR是一種無線通信環境評估技術,其可以將採集到的信息發送給網路管理員,由網路管理員評判報告的價值,以便能夠優化無線網路通信性能。MR技術應用包括覆蓋評估、網路質量分析、越區覆蓋分析、網路干擾分析、話務熱點區域分析和載頻隱性故障分析。MR可以渲染移動通信上下行信號強度,發現網路覆蓋弱盲區,不但客觀準確,還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資源,能夠及時發現網路覆蓋問題,為網路覆蓋優化提供進一步的依據。MR可以實現24小時×7天實時數據採集,完成上下行無線網路質量分析,反映全網通話質量的真實情況,提高全網通話後續數據支持。無線網路建設時,如果越區覆蓋範圍過大,將會幹擾其他小區通信質量,MR可以直觀地發現小區覆蓋邊界,判斷是否存在越區覆蓋,調整無線網路結構。話務熱點區域分析可以實現話務密度、分佈和資源利用率指標分析,實現關聯性綜合分析,制定容量站點、擴容站點的精確規劃。

64QAM技術

64QAM能夠合理的提升SINR,針對5G網路進行科學規劃和設計,降低5G網路部署的複雜度,可以降低重疊覆蓋引起的同頻干擾及弱覆蓋問題,在滿足5G網路廣覆蓋的要求下,增加覆蓋的深度,提升5G網路的綜合覆蓋率,從而實現熱點區域連續覆蓋、無縫覆蓋,不僅能夠讓更多的用戶接入到5G網路,同時還可以享受到高質量的通信服務。64QAM在5G網路通信中的應用分為兩個步驟,分別是調製和解調。64QAM調製過程如下:64QAM能夠將輸入的6比特數據組成一個映射;多電平正交幅度調製生成一個64QAM中頻信號;並串轉換,將兩路并行碼流改變為一路串列碼流,可以增加一倍速率,碼流從2進位改變為8進位,接著可以輸出調製而成的RF信號。64QAM解調過程如下:5G網路傳輸信號時,由於受到自然環境或載波自身限制,信號傳輸難免受到雜訊干擾導致信號發生畸變,如果畸變很小則可以直接判斷為0或1,如果畸變比較嚴重,無法直接判斷信號,就可以採用硬判決和軟判斷方法,準確、快速的識別信號。

抗干擾技術

5G網路基站建設時需要部署大量的無線設備,這些無線設備的數量非常多,安裝部署地點也非常複雜,彼此之間就會產生相互干擾問題,造成干擾的原因主要包括設備本身存在故障,5G網路運行時頻道經常發射錯誤的信號,影響自身信號質量;5G網路設備安裝與配置嚴重不規範,影響5G信號發射的靈敏度。目前,5G網路干擾主要是指無線電干擾,這些干擾包括互調干擾、帶外干擾。因此5G基站建設時,設計、施工人員需要從源頭上解決信號存在干擾的問題,既可以保障信號的穩定性,也可以大大地提高控制管理效率。具體地,首先對基站無線電發射設備進行全電磁檢測,將可能的將設備自身造成的干擾降到最低;其次是定期加強對發電設備的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就及時進行處理,進而減少信號存在的干擾。
大規模MIMO技術
5g基站
5g基站
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術,亦稱為多天線技術,通過在通信鏈路的收發兩端設置多個天線而充分利用空間資源,能提供分集增益以提升系統的可靠性,提供復用增益以增加系統的頻譜效率,提供陣列增益以提高系統的功率效率,近20年來一直是無線通信領域的主流技術之一。目前,MIMO技術已被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LTE/LTE-Advanced與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的WiMAX等4G標準採納。但是,現有4G系統基站配置天線數較少(一般不超過8),MIMO性能增益受到極大限制。針對傳統MIMO技術的不足,美國貝爾實驗室的Marzetta於2010年提出了大規模MIMO(Massive MIMO或Very Large MIMO)概念。在大規模MIMO系統中,基站配置數十至數百個天線,較傳統MIMO系統天線數增加1~2個數量級;基站充分利用系統的空間自由度,在同一視頻資源服務若干用戶。
傳統MIMO到大規模MIMO的演變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由於大規模MIMO的基站天線數和空分用戶數較傳統MIMO有數量級增加,兩者在無線通信基本原理與具體方法上既有相同之處也存在較大差異。近幾年,在大規模MIMO的基礎理論、通道測量與建模、通道信息獲取、無線傳輸、實驗和測試等方面已取得了豐碩成果。大規模MIMO已通過了較為理想的實驗室驗證和更接近實際的外場測試,並獲得了符合預期的巨大性能增益。今後,各研發機構還會進一步開展組網驗證,為大規模MIMO未來在5G系統的商用奠定良好基礎。

測試方案


5G移動通信技術能夠滿足人們對於高速、大容量、高可靠、低時延等快速增長的移動通信業務的需求。而大規模MIMO有源天線技術作為5G移動通信的關鍵技術之一,它可以通過空間復用大幅度提升頻譜利用效率,結合新型編碼技術可以大幅度提升通信系統容量和通信速率。因此,大規模MIMO有源天線技術是目前5G移動通信基站所普遍採用的技術,但隨之而來的便是5G基站天線如何進行測試的問題。
對於傳統基站而言,天線與RRU(Radio Remote Unite,射頻遠程單元)是相互分離的,他們之間通過射頻線纜連接,相對獨立,性能互不影響,其各自的性能可以分別通過獨立測試進行檢驗。天線的輻射性能測試可以在微波暗室通過遠場或近場方式完成,無源天線的遠場或近場測試均是目前測試天線性能所廣泛採用的成熟的測試方法。RRU的射頻指標可以在實驗室通過傳導方式測量。
參考傳統基站測試方式,很容易提出把有源天線系統拆分成無源天線陣列和RRU兩部分分別進行天線輻射性能測試和射頻傳導測試的方案。事實上,根據實驗室測試經驗,“無源天線陣列+功分網路+信號源”所測得的波束賦形方向圖與5G基站有源天線一體化OTA(Over the Air,空口輻射)測試的結果並不一致。“RRU+耦合板”的射頻性能傳導測試結果與一體化OTA測得的射頻輻射指標也存在差別。原因在於對於5G基站天線而言,天線與RRU集成在一起,一方面電磁耦合、有源駐波等干擾因素不能完全消除;另一方面,有源天線的校準及幅相加權是通過各個射頻通道上的一系列有源器件配合完成的,與無源天線陣列通過無源的功分網路來進行幅相加權的方式差別很大。所以對於採用了大規模MIMO有源天線技術的5G基站而言,一體化OTA測試方式才能有效反映其性能指標。尤其到了毫米波頻段,頻段更高,設備尺寸更小,電磁干擾問題更加突出,拆分測試將會非常困難,只能採用一體化OTA測試方案。
2017年12月凍結的3GPP 5G新空口協議中已經寫入了關於5G基站的所有射頻性能指標的OTA測試規範,這意味著5G基站天線一體化OTA測試將會成為5G基站硬體性能測試的主要方案。然而目前射頻指標的OTA測試卻仍面臨著諸多困難。
5G標準中定義的1-H,1-O和2-O的站型,均規定了相應的OTA射頻測試項。尤其是1-O和2-O的站型,沒有了傳統的傳導測試的天線介面,所有的射頻測試項都需要在OTA環境下進行測試,測試項包含有發射功率,調製質量,佔用帶寬,鄰道泄漏功率比,雜散,互調,靈敏度,阻塞,等等。所以用於OTA測試的全電波暗室例如:遠場,緊縮場,中場,帶有平面波產生器的小場等等成為必要的環境選擇。3GPP標準中建議了遠場,緊縮場,一維緊縮場,近場四種選擇,並給出不同場的MU(Measurement Uncertainty)和相關測試項的校準和測試方法建議。對於一維緊縮場,目前已有機構根據類似的原理研發了平面波產生器,也進行了大量的系統測試和驗證工作。

基站電源


問題

5G基站AAU採用Massive MIMO(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技術,造成設備功率增大,5G基站功率約為4G基站的3~4倍;同時5G基站和現有基站大量共站建設,為基站的配套電力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如果直接共用原有開關電源,會帶來開關電源容量不足,蓄電池後備時長不足的問題;如果需要新建或替換開關電源,則會浪費大量的投資。運營商對5G基站和原有基站電源後備時長需求不同,應如何配置開關電源及蓄電池;5G如何才能降低電能損耗,以上都是5G基站建設時需要解決的問題。

解決方案

5g基站
5g基站
傳統開關電源
採用傳統開關電源為5G供電是最常用的5G電源建設方案。傳統開關電源供電:當開關電源總容量充足時,可直接利舊原有開關電源,擴容整流模塊及蓄電池,當開關電源總容量不足時,可替換或新建一套開關電源。
優點:利用原有基站開關電源,只需擴容整流模塊,可節省大量投資,縮短工期,可快速交付項目。採用傳統開關電源供電時,交流電能通過開關電源一次轉換后就可為設備供電,電能轉換次數少,轉換效率高。
缺點:AAU(有源天線單元)採用48V供電,供電距離較短,損耗大。採用同一套開關電源為原有設備及5G設備供電時,5G設備與其他原有設備備電時長相同。若原有蓄電池容量不足,新建蓄電池需要採用電池切換系統(也稱電池共用管理器)進行並聯,會增加建設成本。
DC/DC轉換器
DC/DC(直流/直流)轉換器為5G供電,是在傳統供電方案的基礎上,增加DC/DC設備。
優點:增加設備較少,供電距離較遠。
缺點:電能轉換次數多,轉換過程中能量損耗大。
高壓直流遠供,此方案是在傳統開關電源的基礎上,增加直流遠供設備,用於為5G設備供電。
優點:供電距離遠,5G應用場景基本沒限制,適合遠距離、大功率的供電場景,如果兩站之間需要新建光纜,可採用光電複合纜,降低光纜電纜的施工費用,減少成本。
缺點:需增加的設備較多,短距離內電能因轉換次數多,損耗大,相比傳統開關電源投資大。
分散式電源為5G供電常用於存量基站和新建基站。
分散式電源+刀片電池
分散式電源+刀片電池為5G供電常用於存量基站和新建基站。

難點分析


5G網路全面雲化,在帶來功能靈活性的同時,也帶來很多技術和工程難題:
(1)網路雲化使跨層故障定界定位困難,後期升級過程也更加複雜而低效。
(2)邊緣計算的引入使網元數目倍增,問題定位難度增大等問題。
(3)微服務化,用戶更多的定製業務,也給業務編排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4)傳輸方面,海量隧道動態變化,人工規劃和分析調整無法滿足業務需求;高精度時鐘的建設和維護要求高、難度大,需要新的支撐手段。大寬度傳輸,一旦出現故障,需要更快恢復的技術手段,否則將導致更大影響和損失。

基站能耗


問題

基站能耗以電為主,相比4G網路,5G不僅功耗提升了三倍以上,並且由於覆蓋範圍的衰減,5G基站的需求數量又是成倍增加,因此,對於運營商而言5G基站的高功耗甚至成為了主要制約5G建網的首要原因。
目前,5G基站主要能耗集中在基站、傳輸、電源和機房空調四部分,而其中基站的電費支出佔整體網路能耗的80%以上。基站能耗中,負責處理信號編解碼的基帶單元(BBU)的功耗相對較小,而射頻單元(RRU/AAU)是功耗的主要來源。
經測算,以當前平均1.3元/度的轉供電價計算,一個4G基站每年的電費是20280元,一個5G基站每年的電費將高達54600元。
當前,移動通信基站機房均為全封閉機房,機房內的電源設備、發射設備、傳輸設備等都是較大的發熱體。要保持機房一定的工作環境溫度(基站環境標準GB50174-93規定常年基站溫度18°C-28°C),主要靠空調來實現,為保障設備在恆溫下運行,不因為溫度過高而宕機,製冷系統就要不間斷地為基站降溫,也是導致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決方案

1、由電力轉供模式向直供模式轉變。3月24日,工信部發布《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指出,對具備條件的基站和機房等配套設施加快由轉供電改直供電。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直供電價比轉供電大約低20%左右。
2、政策扶持。不少地方政府在5G戰略規劃中提出了調降電費等定向支持,各地出台政策開放各類市政公共資源加快5G網路建設,資金支持也成為地方政策支撐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