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鎮

四川省江油市新安鎮

新安鎮為淺丘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是北部與雙河鎮交界的打垮埡,海拔808米,最低是南邊與義新鄉、貫山鄉交界的沙地河,海拔522米;常年最高氣溫37℃,最低氣溫0℃,平均氣溫16.1℃,無霜期290天左右,年降雨量800-1230毫米,年日照1330小時左右;森林覆蓋率29%;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新安鎮常住人口為18725人。

境內沿綿廣高速公路(國道)、萬阿公路(省道)兩邊幅寬500米建有“萬畝生態觀光型優質水果園區”,園區內有可供觀光者遊樂消閑景點。場鎮有紅軍石刻標語。

歷史沿革


清初建制,相傳清初兩湖、兩廣移民過此地,有新設客店接待過往行人,故鄉場名“新店子”,“新安”即為“新來者安居樂業地”之意。民國29年(1940)轄12保、111甲,隸第二區。1949年12 月解放,建國后,1951年,改12保為12個村,隸江油縣第四區(區人民政府駐新安)。1956年撤第四區,鄉直屬縣轄,並將原金鼎鄉第七、八村,清平鄉第一、二、九村併入,調整為下轄10個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轄10個區隊,隸新安區,后改為13個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轄新店、大岩、石橋、南山、天尊、黑灘、許家橋、曬經、金瓜嶺、黃土、古樓、官道、桿嶺13個村。新安鎮位於江油市東部,集鎮地理坐標東經104°53′,北緯31°47′,距江油市城區中壩18公里;幅員51.2平方公里,場鎮面積2.25平方公里。北靠雙河鎮、新興鄉,南接義新鄉,東鄰戰旗鎮,西連貫山鄉、三合鎮。2001年轄13個村,92個農業合作社,1個居委會,3個居民小組,總人口18547人,其中農業人口17301人。人口自然增長連續第二年現負數。主要為漢族,另有羌、回、彝族。新安鎮是四川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場鎮人口4000人。

人口數據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新安鎮常住人口為18725人。

經濟發展


截止2000年底,該鎮有耕地面積23977畝,其中田18628畝,地5349畝。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麥、大麥、玉米為主,油料作物以油菜、花生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甘蔗、生薑、海椒、蓮藕等。養殖業以生豬、桑蠶及雞、鴨、鵝、兔為主,2000年出欄肉豬15920頭,小家禽出欄77萬隻,母豬存欄2995頭。全鎮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202萬元,其中:農業3441萬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48%。林業56萬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0.8%,牧業3052萬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2%,漁業652萬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全鎮2000年糧食總產量12799噸,人均純收入2473元,比上年增加158元。新安鎮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以萬畝生態水果園區為支柱產業,同時新安鎮大力發展第二、三產業,對鄉鎮企業進行存量資產的盤活,使2000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7609萬元,比上年增加20%,實現利潤123萬元。
20徠01年新安鎮黨委、政府繼續堅持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的思想,以農業產業化建設為重點,依靠科技加大了農業結構的調整力度。
一是搞好“萬畝生態觀光型優質水果園區”建設和管理。新栽優質早熟梨500餘畝,使全鎮達4500餘畝。2001年4月組建了太白金果有限公司,完成了“太白金果’商標註冊;2001年7月組團參加農業部農產品鑒定會,金果公司的“豐水梨”獲四川省內唯一全國優質農產品稱號;2001年7月28日成功舉辦新安優質早熟梨品鑒會,近10萬斤水果3天一銷而空;2001年9月參加了綿陽農產品展銷會,簽訂2002年80萬斤的水果銷售合同;
二是抓好20萬頭仔豬工程基地。通過引進良種,淘汰低質母豬,以豬換豬等形式,使全鎮新增存欄母豬1610多頭,達到4910頭,其中育能母豬3000餘頭產仔豬5萬多頭;
三是抓好南山、黃土、古樓、桿嶺四個村的蠶桑基地,新栽桑園500餘畝,養蠶1909張,產繭50噸;
四是利用1082口塘堰13座水庫,大力發展漁業生產,產成魚971噸;
五是發展小家禽養殖,出欄小家禽對多萬隻。

交通


省道從中部東西橫貫,農村道路網路使每個村組、大部份院落都能通汽車或拖拉機,綿廣高速公路由西南向東北斜穿,過境8928米。新安電信支局的1024門程式控制交換機、移動通訊公司和聯通公司分別設置的無線通訊差轉站以及新安郵政支局為新安的通訊、通郵提供了便利條件。50 KVA 的新安變電站和鎮境內的供電網路為用電提供了保證。

社會事業


科教

該鎮境內有初級中學兩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中心小學1所,農村基點小學10所,在校學生2679人;有中心幼兒園 1個,村幼兒園12個,入園兒童485名。有中心衛生院1所,各村均設有醫療站,共有病床20張,能夠達到小病不出村,一般大病不出鎮;2000年改水改廁面達到73%。鎮廣播電視 站有50W無線差轉站,覆蓋半徑15公里,2000年末無線電視光纜已村村架通主幹線,開通用戶1150餘戶,10月前17套節目,從10月份起由市廣播電視中心輸送信號,共31套節目,其中自辦節目1套。
三門峽市對口援建四川省江油市新安鎮第一批項目已經河南省對口支援江油市恢復重建前線指揮部和江油市政府共同審定通過。這批項目主要包括居民集中點基礎設施建設、中小學維修加固、中心衛生院遷建、場鎮飲水工程、中心敬老院重建、提灌站修復等6個類別,預計總投資1220萬元,投資總額在江油市40個鄉鎮中排第9位。

基礎建設

據了解,新安鎮作為一個遠離市區、規模中等偏下的農業鄉鎮,此次6類項目全部獲批,且投資總額位居江油市上游,該市援建工作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評價。為更好地完成支援災區恢復重建工作任務,更好地體現市委、市政府對對口支援恢復重建工作的關心和重視,該市援川幹部在工作中狠抓項目申報這一關鍵,圓滿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工作任務。援川幹部到達新安鎮后馬上召開會議,詳細了解有關情況和恢復重建工作計劃,並進行實地查看,形成第一手資料,及時向市對口援建領導小組進行彙報,為領導決策和項目申報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充分了解災情的基礎上,援川幹部會同當地黨委、政府編製了《新安鎮恢復重建規劃》,確定了4大類22個重建、改建項目,並從中篩選出8個近期需河南省對口支援的項目,及時向省前線指揮部和市對口援建領導小組進行彙報。項目確定后,他們及時上報,並做好溝通工作,最終省前線指揮部和江油市政府確定的援建新安鎮的6類項目全部獲批,為下一步援建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黨建活動


2012年6月26日下午,江油市“兩新”組織“百日集中建黨”活動片區推進會在新安隆重召開。到會領導有江油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直機關工委、“兩新”工委書記蘇遠鈞,江油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黨建辦主任劉子國,工業信息化局局長、企業工委書記陳遠樂,民政局副局長、社區辦主任陳靜等領導親臨大會指導工作。大會參會人員有13個丘區鄉鎮黨委書記、副書記和新成立22個“兩新”組織黨支部書記共計70餘人。
會前全體參會人員對新安農業公園黨總支和江油市鼎壬食品有限公司黨支部進行了現場參觀,參觀過程中新安鎮黨委書記黃建同志進行了專題彙報。新安農業公園黨總支由3個村黨支部(黑灘村黨支部、許家橋村黨支部、曬經村黨支部)和5個(梨產業黨支部、葡萄產業黨支部、獼猴桃產業黨支部、養殖產業黨支部、江油市鼎壬食品有限公司黨支部)“兩新”組織黨支部組成,以“一產帶三產,三產促一產”的理念,全力推進萬畝農業公園建設,把新安農業公園建設成一個一年有花、四季有果的鄉村生態旅遊勝地。會上,到會領導對新安農業公園梨產業黨支部等22個“兩新”黨支部進行了授牌儀式。大會上新安鎮、小溪壩鎮永勝鎮銅星鄉等7個鄉鎮黨委書記進行了交流發言,同佳鑫生態養豬專業合作黨支部和江油市新安農業公園梨產業黨支部分別進行了“兩新”組織工作情況彙報。最後,江油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直機關工委、“兩新”工委書記蘇遠鈞同志指出,要切實把“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與企業高效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提高黨員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要實現基層黨建工作與企業增產增效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