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召寺

大召寺

大召寺是中國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區南部的一座大藏傳佛教寺院,屬於格魯派(黃教)。大召寺其中“召”為藏語寺廟之意。漢名原為“弘慈寺”,后改為“無量寺”。因為寺內供奉一座銀佛,又稱“銀佛寺”。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黃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區僅晚於美岱召蒙古人皈依黃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區有大範圍的影響。

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領阿拉坦汗於明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主持創建的。公元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興建的喇嘛教寺院,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設活佛的寺廟。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過幾日,為了表示對皇帝的尊敬,僧侶們取消了活佛的轉世規定。

大召寺不僅是一處佛教聖地,而且還是一處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輝煌的召廟建築、珍貴的文物和藝術品,以及神秘的恰木舞蹈和佛教音樂,構成了大召獨特的“召廟文化”。

大召寺的平面布置採用漢廟形式,佔地面積3萬餘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八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菩提過殿、九間樓、經堂、佛殿等,其中經堂和佛殿連在一起,統稱為“大殿”。

結構布局


大召寺,漢名“無量寺”。
大召寺,漢名“無量寺”。
大召寺的平面布置採用漢廟形式,佔地面積3萬餘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八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菩提過殿、九間樓、經堂、佛殿等,其中經堂和佛殿連在一起,統稱為“大殿”,大殿是整個寺廟中唯一一座漢、藏結合風格的喇嘛廟,有雙層三開間的前殿,後衛經堂和佛殿,在佛堂正中供有一尊2.55米高的銀佛像,因此無量寺又稱為“銀佛寺”,銀佛的前面是通天柱,有飛龍盤於其上,在銀佛的左右分別是宗喀巴和達賴喇嘛三世、四世的銅像;另外,在大召山門的屋檐下懸有“九邊第一泉”的名匾。“九邊第一泉”,是指大召前的玉泉井,相傳康熙皇帝為平息蒙古衛拉特部噶爾丹之亂,凱旋歸來路過大召,馬蹄踏地,有泉湧出。碑文記載:泉水“其性輕而清,其味甘而美”。

寺內裝飾


大召寺內部
大召寺內部
大召寺的建築物現存有山門、過殿、經堂、九間樓及佛殿等,其中經堂和佛殿緊緊相連在一起,通稱為大殿,佛殿內有造像和壁畫。那座銀佛像經歷四百年的蒼桑變化,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大召寺院建築考究,大殿是常見的藏漢式喇嘛廟形制,其餘部分則是依照傳統中式廟宇的式樣而建,大殿內供奉有一座銀鑄釋迦牟尼佛像,所以又有“銀佛寺”之稱。大召內還收藏有眾多的文物,是研究蒙古族歷史和宗教文化的珍貴資料。
清朝順治皇帝迎達賴五世赴京時,曾歇宿於大召內,后康熙皇帝鑄“皇帝萬歲”金牌供於大殿銀佛之前,大召則被尊為“皇廟”。
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1721年),擴展召廟規模,大殿改覆黃琉璃瓦。佛殿內有高2.55米的銀鑄釋迦牟尼像。釋迦牟尼像前有一對金色木雕巨龍,蟠於木柱之上,作雙龍戲珠狀。殿前漢白玉方形石座上,有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鑄造的一對空心鐵獅,昂首仰視,形象別緻。
大殿內聳立著三尊高大的佛菩薩鑄像,殿壁上有描寫康熙私訪明月樓的巨幅繪畫。後面是達賴四世、土默特部蒙古人雲丹嘉措和達賴五世的塑像,明清兩佛像,木雕兩佛像,木雕二龍戲珠,108部《甘珠爾經》,以及銅鑄鍍金的種的法器、葯器等等。經堂門前階下,有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鑄造的一對空心鐵獅,昂首揚威,藝水平高超。庭院中有一隻清朝鑄造的鐵香爐,上刻蒙古工匠的姓名。

歷史沿革


大召寺牌匾
大召寺牌匾
蒙語稱“依克召”,意為大廟。明隆慶年間(公元1567年—1572年),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明代譯作“俺菩”)受封為順義王后,與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歸化城(呼和浩特前身)和弘慈寺。
明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蒙古土默特部阿勒坦汗迎接西藏達賴三世索南嘉措於青海地方,許願在呼和浩特將“生靈依庇昭釋加牟尼像用寶石金銀莊嚴”,從這時候起便開始興建大召,第二年建成,萬曆皇帝賜名“弘慈寺”,因寺中供奉銀制釋迦牟尼像,亦名“銀佛寺”。
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興建的寺院。據載,土默特部阿拉坦汗在興建美岱召后不久,便決定另建第二座城寺,在明朝宮廷的支持下,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正式動工興建。新建的城寺將城與寺分開,寺在城南的路西,第二年即告落成,城在又一年以後才告竣工。明廷賜寺名為弘慈寺,即大召寺,城名為歸化城,即呼和浩特市舊城。
萬曆十四年(公元1586年),達賴三世索南嘉措來到呼和浩特,親臨大召,主持了銀佛“開光法會”,從此大召成為蒙古地區有名的寺院,蒙古各部紛紛派人到呼和浩特頂禮膜拜,請僧取經,如1586年漠北喀爾喀蒙古所建的額爾召尼召,就是採用呼和浩特大召的圖紙。
大召寺大門
大召寺大門
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后金汗皇太極追擊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到達呼和浩特,后金統治者為了安定蒙古人心,宣布:“歸化城格根汗廟(即大召)理宜虔奉,母許拆毀;如有擅敢拆毀,並擅取器物者,我兵即已經此,豈有不再至之理?察出,決不輕貸”(《清太宗寶錄》卷十二)。於是呼和浩特的喇嘛們投降了后金。
1640年,皇太極命令重修和擴建大召,完工後,皇太極賜給滿、蒙,漢三種文字的寺額,漢名“弘慈寺”改為“無量寺”。這是今天的大召漢名“無量寺”的起源。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西藏達*五世路過呼和浩特,駐錫於大召,至今大召內還供有達賴五世的銅像。
清朝的呼和浩特札薩克達喇嘛印務處開設在大召。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康熙任命內齊托因為呼和浩特八大寺掌印喇嘛,並將大召印璽交付給他。內齊托因二世呈請康熙帝,動用自己的廟倉財產修葺大召,當時因大召年久失修,琉璃瓦俱已破損不堪,大殿改覆黃琉璃瓦。
大召山門橫匾,上書“九邊第一泉”。
大召山門橫匾,上書“九邊第一泉”。
清朝大召寺的法定喇嘛為80人,由清政府發給身份證或優待證(即“度牒”)。可是到了乾隆、嘉慶兩朝,由於對佛教的大力提倡,大召的喇嘛人數和蒙古地區其他寺廟一樣,遠遠超編。據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6年)呼和浩特喇嘛印務處的蒙文檔案記載,當時在大召共有喇嘛187人,與清初的定編超出了107人。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政府投巨資對大召進行了大規模修繕,拆除了寺院周圍的危舊民宅和臨街商業建築,這樣大召就與席力圖召隔街相望,兩寺金碧輝煌,古色古香;香火鼎盛,法號齊鳴。重現了明清年代“召城”的風采。大召西側是保留完好的明清一條街,青磚灰瓦,飛檐斗拱。收到眾多導演的重視,成為古裝片拍攝的外景地。這裡的歷朝古玩、字畫、玉器及蒙古族皮畫、銅具等手工藝品遐爾聞名。

典藏文物


壁畫,是大召的一大特色。
壁畫,是大召的一大特色。
大召寺的珍藏品極為豐富,銀佛、龍雕、壁畫成為大召寺的“三絕”,是明代的歷史遺物,具有極高的工藝水平和觀賞價值。大召寺有明宣德爐,清康熙皇帝用過的龍鳳孔雀傘,康熙皇帝時皇宮的8個珍珠八寶宮燈,康熙皇帝的“萬歲龍牌”,清乾隆皇帝賜的鎏金財神,明清兩代唐卡以及宗教活動使用的各種法器、面具等都是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物和藝術珍品。

銀佛

銀佛,即供奉在佛殿內的釋迦牟尼像,由尼泊爾工匠製作,全身由3萬兩純銀鑄成。距今已有400餘年,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銀佛之一。佛像呈坐姿,高達3米,由純銀鑄成。據史籍記載當年銀佛落成時,西藏的達賴三世索南嘉措曾親臨大召,為銀佛舉行了“開光法會”。大召也因此有了“銀佛寺”之稱。

龍雕

龍雕,是指銀佛座前的兩條造型生動的金色蟠龍高約10米,分別雕在兩根通天柱上,由下上望,雙龍對翔,張牙舞爪,盤旋布上。大召的龍雕形神兼備,氣勢磅礴,充分顯示了明代龍雕藝術的精湛技藝。相傳是用粘土、料漿石為原料精製而成,工藝十分考究,是佛殿中的精品。

壁畫

壁畫,是大召的一大特色。題材豐富,畫面生動。內容以佛教人物、故事為主,描繪了天上、人間及地獄的各種景象。其中以佛祖與外道六師辨經、鬥法圖最為精美,引人入勝。畫面既整體連貫,又能獨立成章。全圖繪有神佛、凡俗等各種人物770餘人,場面宏大,頗為壯觀,反映了我國明代繪畫藝術的高超水平。大召壁畫用天然石色繪製而成,雖歷經數百年之久,至今依然色澤艷麗。

匾額

呼和浩特大召寺
呼和浩特大召寺
九邊第一泉匾額大召寺的建築為藏漢結合式。分東、中、西三路,中間一路為主體建築,山門位於南邊,上懸“九邊第一泉”匾額。呼和浩特大召寺匾額“九邊第一泉”的傳說。
相傳,清代,康熙皇帝率軍西征,返回京城時途經呼和浩特,在大召門前歇腳。時值酷暑,大隊人馬口渴難挨。這時,皇帝的御馬突然奮蹄刨地,蹄落處湧出一股清泉,自此泉水長流不絕,於是有了“御馬刨泉”的傳說。以後,人們在泉水處修築了井台,供人飲用。因井水清澈甘甜,如玉液瓊漿,久而久之,便又有了“玉泉”之說。大召門前也因玉泉井而繁華起來。形成了著名的”明清一條街“。玉泉井水,遠近聞名,被譽為中國古代北方著名的遼東、薊洲、大同、寧夏、甘肅和固原等九邊鎮的泉水之首。清代山西文人王用禎用棉書題寫了“九邊第一泉”詞,並刻成橫匾懸掛於大召寺的山門之上。

旅遊特色


佛事活動

時間佛事活動
正月初八至十五日祈願大法會上午,下午,誦經8天
正月十四日上午,送巴令活動
正月十五日上午,晾大佛,跳恰木,轉召
四月初八至十五日紀念釋迦牟尼誕辰上午,下午,誦經8天
五月十三日上午,祭敖包活動
六月初八至十五日誦經大法會上午,下午,誦經8天
六月十四日下午,送巴令活動
六月十五日上午,晾大佛,跳恰木,轉召
八月十四至十七日嘛呢法會三天,晝夜誦經
十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紀念宗喀巴大師圓寂上午,下午,誦經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活動
十二月二十五日點佛燈活動
十二月三十日夜間誦經,清晨接財神
平時每月初二上午誦經、初八上午誦經、十五上午誦經、二十五上午誦經

晾大佛

晾大佛,是大召一年中兩次盛大的佛事活動。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和六月十五,大召都要將寺內珍藏的一幅長2丈、寬1.5丈的邁達佛(未來佛)像,抬出來掛在佛殿前展晾。晾佛時,要在佛像前舉行法會,眾僧誦經祈禱,演奏法樂。與會信徒向大佛頂禮膜拜、敬獻哈達,布施錢物等。晾佛既能讓民間百姓瞻仰佛容,沐浴佛恩,以達到弘揚佛教的目的,又能使佛畫受風吹日晒,防止蟲蛀,起到保護作用。

跳恰木

跳恰木,簡稱“跳恰”,即“跳神舞”。是大召的一項佛事活動,有打鬼驅邪、慶賀豐收和預祝來年吉祥好意等多層含意。
每年的農曆正月和六月,大召都舉行兩次大型的跳恰活動。跳恰時,舞蹈人員要穿上特定的服裝,戴上面具,扮成各種神靈模樣,在喇嘛教特有的大號、海螺、大鑔、人腿骨號等樂器的伴奏下起舞,跳恰木的場面莊嚴而熱烈。舞蹈神幻迷離,令人莫測。

送巴令

送巴令,即“送鬼”之意。是藏佛教特有的一項佛事活動。大召每年要在農曆正月和六月舉行兩次送巴令活動。“巴令”,是一種用油麵捏成的三棱狀身軀,頭頂骷髏的魔鬼形象。送巴令時,要先誦經祈禱,之後由兩人將巴令從佛殿抬到廣場上,再進行打鬼形式的跳恰活動。跳恰完成後,將巴令抬出山門外,用火焚燒后,活動結束。送巴令,喻意是一年之中的晦氣和災病等送走的意思。整個活動,場面熱鬧,觀看者雲集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