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狗嶺
石狗嶺
石狗嶺是廣東信宜市名山之一,是信宜舊八景之“龍窖晴煙”。山上有個大石洞,相傳有龍伏此,求雨必應,故又名龍山。山峰石壁上,有兩個石孔:南面的深5丈,將風則響,稱為風窖;北面的深莫測,將雨則潤,稱為雨窖。該山高783米,因奇峰聳立,輕煙渺渺,故稱“龍窖晴煙”。
2012年12月29日,信宜市石狗嶺生態旅遊有限公司成立,標誌著石狗嶺風景區開發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石狗嶺旅遊區風景
石狗雄風
從秦朝起至明末清初,信宜是漢族和俚、瑤、壯等少數民族雜居的地方,各族人民在這片古老而美麗的土地上創造出了獨特的人文景觀並形成了包括百越文化、八桂文化、廣府文化、客家文化、瑤人文化、漢文化、山地文化、江河文化和海洋文化等多元化並存的文化格局。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景區內英才輩出,名人眾多:甘清池,少將,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九軍副軍長;李奇,廣西玉林地區行政督察專員,中華民國廣西陸軍保安司令;甘子玉,聶榮臻元帥秘書,國家計委常務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正部級),中共十四大中紀委委員,全國人大常委、兼僑務工作委員會主任;甘子均,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長;甘子釗,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十屆常委;甘尚武,著名僑領,馬來西亞高州會館永遠會長。
石狗嶺風景區啟動試業剪綵儀式
傳說楊筠松少年之時,就喜歡行山看勢,尋龍點穴,有一次他登臨竇州城東遙望的石狗嶺。只見此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與黑石嶺相對,如蹲獅踞象如門。上石狗嶺山頂豁然闊廣,山間怪石棋門據守,山溪泉流如涌,遠處群山湧現,山脈來龍氣勢磅礴,丘延翰《天機素書》註:“龍來十里,氣高一丈,龍來百里,氣高十丈。”石狗嶺正是雲霧山脈聚氣之地,納整個山系的龍氣,楊筠松深有心得。面對如此藏風得水、龍盤虎踞的佳地,楊筠松喜出望外。
登高尋去,發現有大石似乎是龍的嘴臉,筠松發現了其中的妙趣,爬到石上觀看,見石壁上,有兩個石孔:南面的窖口寬數尺,窖深5丈,將風則響,稱為風窖;北面的深莫測,怪石嶙峋,將雨則潤,銀珠欲滴,稱為雨窖。
楊筠松曾得到過異人傳授的三件寶:趕山鞭、無字天書、鐵燈盞,他發現石狗嶺有龍伏此甜睡,只是這次遊歷,未曾帶寶在身,故未作打算。
過了一年,粵西天旱未雨,每天天空都是湛蘭湛蘭的,連一絲雲彩都沒有,太陽毒毒地燒烤著大地,地頭山坡的野草曬得枯黃,田裡的土乾裂得一塊一塊,禾苗耷拉著腦袋,眼看就要顆粒無收。
農民天天抬頭望著天,期盼天天老爺老善心,下一瓢潑大雨,拯救萬物生靈,他們用民間各種辦法祭天求雨,請蒼天不要殃及子民。有人堆集乾柴,點火燃燒,祈禱管水之神河伯見火賜雨救之。有人在雷神廟前焚香跪拜,求雷神爺催雲助雨,對付旱災之神。但是這些都不靈驗。
楊筠松此時正在生病,躺在床上。聽到外邊的鄉廟鞭炮斷斷續續,連忙支撐虛弱的身體,帶上三件寶貝,牽著一匹小馬向石狗嶺方向馳去,由於出行匆匆忙忙,加上帶病在身,楊筠松竟然在馬背上暈倒了,被一個老農救起,老農把家中留種的白豆熬了一鍋粥喂灌下,楊筠松才蘇醒,楊筠松感謝老農施食之恩,此後這地方被叫作“飯豆坡”。
楊筠松來到石狗嶺下,在山間的一處出水窿尋到半盞積水,用鐵燈盞裝上,支撐虛弱的身體爬上了龍頭大石,把鐵燈盞的水灌下雨窖,念動無字天書咒語,一時天空黑沉了下來,楊筠松揮動趕山鞭,一陣地動山搖,向南招來風,向北召喚雨,山中的睡龍被楊筠松的法術驚醒,沿山勢下沖,在山崖壁盡頭一躍而起,一時甘霖盡布,竇州百姓歡呼相告慶賀,石狗嶺飛龍騰飛,因而官府地方志記稱為“龍山”。巨石如龍露出山體的龍腦袋,又稱“龍窖”。《讀史方輿紀要》龍山縣東二十里。山勢峻險,南有石孔,約深五丈許,謂之風窖;北有石孔,其深不測,謂之雨窖,相傳有龍潛焉。因而石狗嶺又稱龍山。
關於石狗嶺得名的來由,有這麼一段神話般的傳說。
話說當年二郎神奉玉皇大帝之命,領著神狗追捕齊天大聖孫悟空,最終悟空被神狗趕上咬了一口,把他逮住,交給太上老君發落。神狗自此恃功傲慢,常跑出天庭,雲遊各地,亂竄狂吠,目中無人。一日,它來到一座大嶺上,看見一個手持拂塵的道人和一個儒生模樣的仙人,坐在山頂上吹著銅簫,聲韻 頓挫抑揚,好不快樂。那狗不管是誰,竄上去對著道人張口便咬。說時遲,那時快。那個道人運足一口純陽真氣向小狗噴去,一噴……它已癱瘓不動,再噴……脫毛瑟縮成團,三噴……變成了石狗,靜卧于山上。道人微笑著說:“畜牲!你長眼也不看看好人、壞人,看你還敢放肆!”,原來這個道人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那個儒生模樣的是“八仙”中的韓湘子。那日他倆雲遊于山頂上,聚精會神地吹著銅簫,給小狗這一竄擾,呂洞賓好不氣惱,索性鎮它于山頂之上,變為石狗。後來人們常說的一句俗話——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聽說也源出於此。
呂洞賓為給人們造福,和韓湘子合議作法,在石狗的耳朵里,一個滴進了水,一個吹進了風。呂洞賓口中念念有詞,韓湘子用銅帶在狗頭上輕敲兩下,頓時,石狗嶺上的奇迹出現了:一個“風窖”,一個“雨窖”,窖口寬數尺,窖深叵測,風窖口雜草叢生,涼風習習;雨窖內怪石嶙峋,銀珠欲滴。一個司風,一個司雨。從此當地三日一風,五日一雨,風不鳴條,不摧折林木;雨不 破塊,不打損禾稼。故此方圓百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盜賊不生,夜戶不閉,行人讓路,道不拾遺,野無餓殍,茶歌達旦,呈現一派昇平悅樂景象。
時事感應石原在山頂上,后經三次崩塌才形成:第一次,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東北瀋陽的“9·18”事變開始出現裂縫,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后,裂縫越來越大,由於受雨水的侵蝕,山體與石頭之間的分離越來越寬,1945年9月2日抗日戰爭勝利前一天,上午10點鐘放牛的小孩吃了飯後,放牛上山吃草,誰知到了分岔路后,牛群都不肯去了,掉過頭轉到二指坪的曬穀石(即石狗嶺風景區的停車場)方向跑,牛也同往日不一樣,不肯吃草了,中午12點鐘,村民陸續從田間回家吃飯,突然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方圓5公里的地方都聽到,響徹雲霄,象子彈爆炸的濃煙滾滾,往天空騰飛,泥石流往下傾瀉,一塊巨石仰卧而崩下了200多米,在家吃飯的人立即放下碗筷,還在田間勞動的村民丟下手中的工具,奔向事發現場,高呼喊“出大事了,山崩地裂了,在山上放牛的小孩沒有命了,快上山救人啊”,村民們三步並作兩步走,跑到半山腰上,見到小孩和牛都在觀音寺旁邊,平安無事,這一天,正好是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日子。後來人們把這個巨石稱為“崩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