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

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

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是東北林業大學最具特色的學院,始建於1952年院校調整后的東北林學院森林系,1956 年改設為林學系,1993 年更名為森林資源與環境學院, 2003 年更名為林學院。學院以林學為特色,以森林基礎生物科學研究和森林資源的培育、管理、保護和利用、及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理論與技術為主線,進行專業和學科建設;以本科教育為主,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培養森林基礎生物科學研究、森林資源培育與管理、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和森林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的、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的科學研究、應用技術和經營管理等方面人才;建設目標是國內一流,國際上知名的研究型學院。

2019年6月5日,榮獲第二屆中國生態文明獎先進集體。

學院介紹


學院簡介

東北林業大學主樓
東北林業大學主樓
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
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
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成立於1993年,前身為1952年建校時創建的森林系。
1956年為滿足國家林業建設和學科發展需要調整為林學系,1993年成立森林資源與環境學院,2003年更名為林學院。
伴隨母校一同走過了60年的光輝歷程,經過幾代林學人的不懈努力和建設,形成以林學為主要特色,理、工、農等多學科的辦學模式。學院以本科教育為主,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培養以森林基礎生物科學、森林資源培育、保護管理、開發利用、及生態環境建設的理論與技術等領域的高級人才。60年來,為國家培養了近萬名本科生,2450名研究生,初步建成了國內一流、國際上知名的研究型學院。林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大學本科生培養擁有“林學”、“森林保護”、“環境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及“地理信息科學”5個本科專業,“林學類(成棟班)”1個國家教育體制改革——“森林資源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試點項目。在研究生培養方面,擁有“林學”和“生物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科點和博士后流動站;9個二級博士點學科,其中,“生態學”、“森林保護學”、“林木遺傳育種學”、“森林培育學”、“森林經理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為國家級重點學科。12個碩士點學科。2010年學院獲得教育部“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項目。
林學院科學研究方面在我國具有重要地位。學院擁有黑龍江帽兒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中國林科院共建);“森林病蟲害生物學”和“東北森林資源培育”2個國家林業局重點開放實驗室;“森林病蟲害生物學”、“東北森林資源培育”及“林木遺傳育種”3個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
學院具有悠久的國際學術交流歷史。在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中,不斷擴大對外開放與交往,緊密圍繞林業發展前沿和熱點,先後與美國、加拿大、瑞典、俄羅斯、德國、芬蘭、日本、韓國等國家進行國際間的科技合作與學術交流,互派留學人員,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訪問學者。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
學院現有林學、森林保護、環境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和地理信息科學等5個本科專業,其中林學專業是傳統和優勢專業,也是學院的品牌和精品專業;其他專業都是學院的特色專業。學院現有7個博士點學科和3個碩士點學科,其中“生態學”和“森林保護學”是國家級重點學科,“林木遺傳育種學”、“森林培育學”和“森林經理學”是省級重點學科。學院建有2個國家林業局重點開放實驗室,4個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3個規模較大的野外科學研究實驗站,2個研究開發中心、4個研究所、3個研究室和1個教學實驗中心。學院設有林學和生物學2個博士后流動工作站。

學院機構

院黨政辦公室
學院辦公室工 會團委辦公室
教學秘書室研究生秘書
學 科
森林植物資源學森林防火學林木基因組學
森林保護學林木遺傳育種學森林培育學
森林經理學食品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
土壤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重點實驗室
林木遺傳育種實驗室森林病蟲害生物學實驗室東北森林資源培育實驗室
其 他
教學實驗中心資 料 室微 機 室

學院領導

院長:李鳳日
黨委書記:遲德富
副院長:張國財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宋妍
副院長:楊光
副院長:孫龍

師資力量

林學院具有高素質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150人,其中教授(研究員)42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50人,80%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博士生導師校內41人,校外5人。碩士生導師校內91人,校外15人。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12人,特聘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現有本科生1390名;碩士研究生728名;博士研究生159名;博士后科研人員27名。獲得國家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黑龍江省教學名師1人,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黑龍江省“新長征突擊手”1人。已形成了一支職稱結構、學源結構、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學及科研隊伍。

學生機構

林學院團委
有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科技創新與指導部、社會實踐部、勤工助學中心、素質拓展中心、綜合素質考評中心、指導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等等。
林學院學生會
有辦公室、紀檢部、女生部、生活部、學習部、文藝部、宣傳部、外聯部、體育部等。

專業介紹


林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學生具備森林生物技術、生態環境保護、森林培育、林木遺傳育種、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林業生態工程、森林資源保護及開發利用等方面知識和能力的拔尖創新型人才。
就業方向:能在林業企業、林業生產和管理部門以及農業和林業院校、科研院所從事森林培育、森林經營管理、技術推廣和應用、教學及科研等工作。
主幹課程:植物學、樹木學、森林氣象學、土壤與土壤資源學、植物生理學、森林昆蟲學、林木遺傳學、森林生態學、測樹學、種苗學、種苗學、林木病理學、林木育種學、森林培育學、林業生態工程學、林火管理、森林經理學。
本專業是國家一類特色專業,招收理科考生,學制4年,授予農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后流動站。
森林保護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森林保護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實踐技能,掌握現代林業生物科學技術,了解學科前沿知識。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較強研究能力和一定創新意識的複合型高級人才。
就業方向:能在森林保護、林業、園林、動植物檢疫等相關領域從事林木病蟲害鑒定、監測、檢疫和控制的科研、教學、科技開發與推廣、有害生物防控等方面的工作。
主幹課程:普通昆蟲學、普通植物病理學、微生物學、昆蟲分類學、菌物學、昆蟲生理學、昆蟲生態及預測預報、昆蟲毒理學、森林昆蟲學、森林病理學、生物防治學、林木化學保護。
本專業招收理科考生,學制4年,授予農學學士學位。本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同時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從事環境科學及相近專業環境工程、生態學、林學的科研、教學、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等工作的理工交融、文理兼通、懂經濟、識法規、會管理的複合型生態和環境建設及保護的高級科技人才。
就業方向: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等
主幹課程:環境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污水處理、環境影響評價、給水處理等。
本專業招收理科考生,學制4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具有工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食品科學、食品工程和生物技術基礎,能在食品、製藥、生物化工、林業領域內從事生產技術與管理、品質控制、產品開發、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主要前往食品貿易管理、食品生產企業,大型飯店、大型超市、食品加工及營銷企業、食品教學和科研單位等。
主幹課程:食品化學、食品生物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營養學、食用植物資源學、植物精細產品加工工藝學、功能性(保健)食品、食品工廠設計、食品發酵與釀造工藝學、果蔬加工工藝學、食品機械與設備、食品保藏學。
本專業招收理科考生,學制4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是應用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技術(簡稱“3S”技術)以及計算機知識,進行信息收集、處理和應用,為資源與環境監測、管理、評價和規劃等決策提供技術支持的學科。本專業主要通過計算機信息處理應用及“3S”技術等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術的學習,能夠利用遙感技術提取專題信息、進行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與開發,進而達到對資源與環境進行監測、管理、評價和規劃的能力。培養具備“3S”技術理論知識,地理信息科學技術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林業、農業、測繪、資源環境的監測評價管理、土地規劃等地學相關領域
主幹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地統計分析、攝影測量學、遙感技術與應用、遙感數字圖像處理、衛星導航定位理論與應用、地理信息系統原理、GIS設計與開發、移動GIS與位置服務綜合開發、網路GIS。
本專業招收理科考生,學制4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本專業為黑龍江省重點專業,同時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

教學成果


林學院具備國內外先進的實驗設備及良好的科研平台;擁有一支科研能力雄厚、技術力量強大、實力較強的科研隊伍,研究領域觸及林業研究前沿和發展方向。學院為黑龍江省及全國林業建設、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做出突出的貢獻,在解決人口、資源、環境等重大問題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學院60年的發展與建設中,堅持走學、研、產相結合的道路,大力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服務活動。具有獨立承擔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研究、高科技攻關、重大項目規劃設計、監測的綜合實力。“十一五”期間,學院共獲得各類科研項目共303項,合計經費9041萬元;其中國家“863”、“973”和國家科技支撐等大項目3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基礎研究類課題143項,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專項基金1項,黑龍江省傑出青年基金2項;林業公益性行業專項等應用研究類59項;橫向研究課題69項;“十一五”期間,學院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各類獎項74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省部級一等獎8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55項;發表各類學術期刊論文120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收錄論文111篇;第一作者EI收錄104篇;共撰寫出版著作、教材57部。
此外,“十一五”期間學院在多個研究領域均取得顯著成績。在森林生態研究領域,森林碳匯與全球變化、碳氮水循環、林火生態和林火預防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在林木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研究領域,開展了白樺遺傳改良技術的系統研究,為縮短林木育種周期研究做出傑出貢獻;開展了林木抗逆基因工程育種和林木重要性狀形成的分子基礎研究,初步揭示了楊樹、樺樹花器官和形成層發育機理,建立了其高效轉基因技術平台,獲得樺樹純合二倍體、三倍體等;在“973”和“863”項目申請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森林培育研究領域,取得了樹木根系生理生態研究、珍貴闊葉樹種優質材培育技術研究、水曲柳等鄉土樹種生殖生物學與育苗技術研究、次生林內紅松生長環境量化調控技術研究等重要進展。森林保護研究領域,在黑龍江省重大病蟲害可持續控制技術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在水土保持與荒漠化治理領域,在丘陵漫崗區農林複合生態系統構建技術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其他如在中國溫帶森林的土壤生態與營養生態學方面、森林有機食品開發等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發展前景


從最早建立森林系開始,學院始終堅持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教學與經濟建設實際相結合、按照動態和發展的思想,確定培養方向和進行專業建設,培養適應於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理論功底深厚、實際動手能力強的科學研究、應用技術和經營管理才的整體辦學思路,按照“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和精通專業”的要求,培養造就高質量合格人才。在由精英教育轉為大眾化教育的新形勢下,學院將會與時俱進,充分發揮優勢,為提高全民素質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