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市博物館

鶴壁市博物館

鶴壁市博物館創建於1976年3月20日,新館於2004年遷到淇濱區華夏南路與湘江路交叉口,是一座集陳列展覽、收藏保管、科學研究、社會教育為一體的綜合型博物館。建築面積18400平方米,其中博物館展廳面積8300平方米,於2005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並於2009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截止2020年9月,館藏文物總數有53876件,珍貴文物有1629件,分別有瓷器、陶器等13類。

發展歷史


鶴壁市博物館創建於1976年3月20日,新館位於淇濱區華夏南路與湘江路交叉口,2002年9月6日奠基,2004年竣工搬遷至新館,新館於2005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
2009年5月,鶴壁市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建築布局


佔地面積

鶴壁市博物館新館佔地面積60畝,建築面積184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8300平方米。歐式建築風格的主體與寬闊廣場上的蒼松翠柏、花壇綠地和新穎別緻的休閑長廊交相輝映,構成了一道絢麗多彩的都市風景。

陳列展覽

淇縣高村鎮新石器時代石鏟
淇縣高村鎮新石器時代石鏟
博物館三樓為《鶴壁市城市建設成就展》,生動形象地展示了鶴壁市歷史的悠久、輝煌以及美好。從鶴壁市的基本情況、歷史文明開始講述,展示了鶴壁建市以來的發展變遷與輝煌成就,並描繪了鶴壁市的未來圖景。
博物館四樓為臨時展廳,自2005年至2014年5月,博物館共舉辦了60餘場臨時展覽。展覽內容囊括了從外地市博物館引進的優秀歷史文化文物展、從國外引進的異域文化展、鶴壁本土的藝術家作品展等眾多方面,已經逐步發展為一個開拓市民群眾視野的文化的窗口,同時也是一個展示市民文化生活的有力平台。
博物館五樓為常設陳列《鶴壁長歌——鶴壁古代文明陳列展》,該展覽於2012年9月以全新面貌面向群眾,展出精美文物五百多件,以歷史為序,展示了從遠古時期到清代的鶴壁歷史文明,其中對鶴壁當地的制瓷、冶鐵、採煤技藝做了重點介紹,給廣大觀眾還原了一個較為貼切的歷史圖景。
自市博物館新館建成以來,先後舉辦了70餘個陳列展覽,接待中外觀眾50餘萬人次,發揮了重要的宣傳教育和傳播歷史文化知識的作用。

館藏文物


鶴壁劉庄遺址出土先商陶鬶
鶴壁劉庄遺址出土先商陶鬶
博物館館藏文物總數有53876件,分別有瓷器、陶器、鐵器、銅器、玉器、錢幣、古字畫、化石、銅鏡、石刻、銀器、蚌貝、木器等13類,其中珍貴文物1629件。以歷代鶴壁窯陶瓷器最具特色。
展品來自史前到戰國依次的四個遺址:淇縣高村鄉花窩遺址、劉庄遺址、辛村衛國墓地、淇縣宋庄東周貴族墓地。
花窩遺址是一處遠遠早於殷商晚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早期遺址。該遺址於一九七九年三月發現,同年夏天,安陽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進行了開發試掘,清理灰坑4個經開掘,出土器物具有獨特的風格。石器以磨製為主,打制次這,有鏟、斧、鑿、磨棒,並有少量尖狀器、刮削等細石器;陶器為手制,火候較低,質松易碎,均為紅陶,陶質分泥質和夾砂兩種,文飾有壓印紋、划紋、錐刻紋、蓖點紋等。器形有小口雙耳、三足器等。花窩遺址作為豫北地區不多得史前遺址,在面貌上具有新鄭裴李崗和邯鄲磁山文化類型,又有自己的獨特風格。為研究裴李崗和磁山文化之間的關係,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鶴壁劉庄遺址位於河南省北部的鶴壁市大賚店鎮劉庄村南,淇河北岸的第二、三級階地之上,南水北調中線乾渠662公里處。遺址面積30餘萬平方米,南水北調中線乾渠計劃佔壓遺址面積約7萬平方米,發掘面積7700平方米,發現仰韶時代大司空類型文化遺存及大規模的先商文化公共墓地。336座墓葬分佈於東西110米、南北55米的範圍之內,布局清楚,排列規律,隨葬品400餘件 (套)。出土陶器反映了以卷沿鼓腹陶鬲為主體特徵的先商文化在發展進程中融合、吸取周邊地區多元文化因素的歷史特點。此遺址被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評為“200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了河南文物局編著的《鶴壁劉庄 ——下七垣文化墓地發掘報告》。
鶴壁辛村出土夔紋簋
鶴壁辛村出土夔紋簋
浚縣辛村是西周時期衛國貴族墓地,面積約15公頃以上,1932~1933年四次發掘,共發掘大型墓八座、中型墓六座、小型墓五十四座、車馬坑和馬坑十四座。墓葬均為長方形豎穴墓,有棺槨,仰身直肢葬。墓室長度以3~4米為多。大墓有長達10米多者,有南北墓道和二層台。出土器物有銅鼎、甗、簋、尊、卣、爵、盉、方彝禮器,戈、矛、戟、鏃等兵器,斧、鑿、削等工具,以及不少車馬器和雜器,還有金、陶、玉石、蚌貝、骨角、竹木等質地的器物。1964年出版了考古學專刊《浚縣辛村》。民國時期此地民間盜掘大量青銅器,流散到海外各地博物館,值得留意。
淇縣戰國宋庄墓地出土銅器·敦
淇縣戰國宋庄墓地出土銅器·敦
淇縣宋庄東周貴族墓地從2009年2月至11月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共發現東周至宋元時期墓葬104座,其中東周時期墓葬60餘座,已發掘10座。東周時期墓葬有甲字形和土坑豎穴墓兩種,均為東西方向。甲字形墓葬發掘6座,由墓道和墓室組成。墓道位於墓室東部,直壁規整,呈斜坡狀,底部有車轍痕迹。墓室呈方形。墓壁近直或稍向內收,呈斗狀。墓室底部有熟土二層台、邊箱、棺槨、殉人和腰坑。用來放置隨葬品的器物箱,用木質材料加工而成,頂部用木板蓋合,箱內邊及底部有鋪席痕迹。葬具均為木質單棺單槨。葬式有側身曲肢和仰身直肢兩種。棺槨之間隨葬兵器、車馬飾件、骨貝。腰坑位於棺槨之下,殘存狗骨。殉人多分佈在棺槨的東部、北部、西部三面。土坑豎穴墓發掘3座,平面近方形或長方形,墓室結構和甲字形墓基本一致,有熟土二層台、邊箱、棺槨、殉人、腰坑。隨葬品有青銅器、玉器、陶器等。其中青銅器分為禮器、樂器和兵器。玉器有玉虎、玉魚、玉環、玉璜、玉牌等;陶器為鬲、罐、豆、壺組合。還有銅車馬飾件、貝、珍珠、銅魚等。從出土器物推測,墓葬的年代應為春秋至戰國時期。

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

每天上午8:30-11:50,下午14:30-17:50
(團體參觀需提前一天預約)

交通信息

22路公交車

地理位置

鶴壁博物館位於河南省北部的鶴壁市。鶴壁市系太行山東麓向華北平原過渡地帶,北距首都北京475公里,南至省會鄭州110公里,距離安陽也不過五十多公里。商周時期這裡是朝歌,作為商代首都和周朝第一大諸侯國衛國首都,鶴壁是當時重要的經濟政治中心。到了戰國時期,鶴壁為趙國首都中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