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萬曆十五年的結果 展開

萬曆十五年

黃仁宇著作

《萬曆十五年》(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是1997年5月三聯書店出版的一部明史研究專著,作者是黃仁宇。

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

內容簡介


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在歷史學家黃仁宇的眼中,其間的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而我們的大歷史之旅,也自此開始……
《萬曆十五年》是黃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融會了他數十年人生經歷與治學體會,首次以“大歷史觀”分析明代社會之癥結,觀察現代中國之來路,給人啟發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國多所大學採用為教科書,並兩次獲得美國書卷獎歷史類好書的提名。
1587年的歷史事件也是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換一個視角來解讀歷史,世界變得更立體。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當年,在明朝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其著作主旨在書中末段看出:“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創作背景


黃仁宇在1959年完成其博士論文《明代的漕運》后,感到自己對明代的財政制度只有一知半解,為了解決自己的疑惑,於是開始廣泛搜集明史資料,另參考奏疏筆記、各地方志,搜尋有關的新舊著作,耗時7年,於1978年寫成《萬曆十五年》。

圖書目錄


出版說明
自序
第一章萬曆皇帝
第二章 首輔申時行
第三章 世間已無張居正
第四章 活著的祖宗
第五章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僚
第六章戚繼光——孤獨的將領
第七章李贄——自相衝突的哲學家
附錄一
附錄二
《萬曆十五年》和我的“大”歷史觀

圖書鑒賞


綜述

世人對世間萬物的認知,都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而見仁見智。史學亦當如此。黃仁宇在自己的著作中,用獨特的視角,把明朝晚年的公元1587年,即萬曆朝十五年,作為切入口,把這一年看似歌舞昇平,實則上通過許多事件又蘊含、預示著大明王朝已經走到盡頭。黃仁宇在書中提出了許多尖銳問題,是令後人深思、研究的。
中華民族是個農耕民族,它的文化也是亞洲大陸地理的產物,而歐美一些強國及后崛起的日本的物質文明,則有其海洋性國家的經驗。誠然,每個國家的發展,都有其先後程序,其中最大的差別,現代先進國家以商業的法律為保證,而落後國家都以舊式農村的習慣及結構為基礎的。當中國人還在修築明長城抵禦外來入侵時,歐美列強已建造鐵甲堅船,試製遠程火炮,開始跨洋越海、掠地攻城的侵略擴張。連當年群雄割據的日本列島的倭寇,也能肆無忌憚地侵擾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實屬匪夷所思。這也從一個側面再次證實了:落後就要挨打的真理。中國的封建社會歷來以道德代替法律。這也是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由先進的漢唐演變成落後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由放牛娃而躍上皇帝寶座,他登基後為解決社會的根本問題即土地問題,採用嚴厲的手段,打擊豪紳富戶,一時間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社會矛盾相應得到了暫時緩和,但由於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局限,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在以後的歲月里,社會矛盾不斷地激化,最終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農民起義的烽煙四起,沒落的晚明政權被推翻。但李自成在奪取全國政權后的短短數月內,又遭覆滅。
《萬曆十五年》一書中,還重點寫到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裡,最極端的清官海瑞,他一生清廉,又鐵面無私,即使對皇帝,他也敢於冒死諍諫,實屬難能可貴。

主要思想

《萬曆十五年》以1587年為關節點,在歷史的脈絡中延伸,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的歷史大事與人物著手,記敘了明朝中晚期的種種社會矛盾和開始走向衰敗的跡象。作者指出,“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正是從這些細枝末節的中,作者認識到,萬曆十五年是明朝甚至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走向滅亡的轉折點,是歷史的關節點。

藝術特色

鋪述方式
由目錄見,該書章節安排較有寓意,全書選擇了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六個主要人物來解剖。書中的每一章,都像是主要人物的傳記,每部分都像是寫某一個人,但作者展現的不僅僅是單個的人和事,其敘述的人和事都與當時的社會制度聯繫在一起,中央集權制度、內閣制、科舉制、文官制度、朝服特點、喪禮程序等等。作者以傳記體的鋪敘方式展開,讓讀者對人物的生平、思想、政績、履歷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但是,在鋪排敘述的過程中,在大故事套小故事的串聯中,作者展現的是人物生活背後更為廣闊的社會歷史。
敘事角度
《萬曆十五年》以散漫的筆調敘事,敘事視角轉換靈活而自由。全書多以全能視角敘事,但作者常轉換敘述的角度。如在第一章“萬曆皇帝”一章中,作者以萬曆皇帝的角度,描述了身為君主的種種限制與無奈,從深層角度分析了其消極怠政的原因及其逐漸消極反抗的過程。作者從萬曆皇帝的角度展開分析,剖析其怠政的原因,站在萬曆皇帝的視角,讓讀者看到了一個較為真實的、不一樣的皇帝,使讀者對萬曆皇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得萬曆皇帝這一形象生動而豐滿,更對其昏庸的印象多了一份理解與同情。

作者簡介


萬曆十五年[黃仁宇著作]
萬曆十五年[黃仁宇著作]
黃仁宇,湖南長沙人。早年輾轉於求學、從軍之途,曾夢想成為中國的拿破崙,然而時代卻不允許他有這樣的機緣。其後赴美研習歷史,於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歷史觀,主張要“從技術上的角度看歷史”,而不能簡單地以道德評價籠罩一切。中國少了一個拿破崙,卻多了一個以其睿智打開人們視野的歷史學家。
代表作有《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 、《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等。他傳奇性的一生以及大歷史觀的由來詳見自傳《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
在《萬曆十五年》一書中,黃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筆觸分析一個皇朝從興盛走向衰頹的原因,而這些平淡的敘述自有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對歷史學不感興趣的讀者,也心有戚戚焉。

獲獎情況


本書英文本推出后,被美國多所大學採用為教科書,並兩次獲得美國書卷獎歷史類好書的提名。且另有日文、法文、德文等版本。
《萬曆十五年》《增訂紀念本》一部改變中國人閱讀方式的經典。1982年英文版榮獲美國國家書卷獎和1983年歷史類好書兩次提名和評論界的關注。中文版入選《新周刊》和《書城》“改革開放20年來對中國影響最大的20本書”。

版本介紹


中華書局版

·作者:(美)黃仁宇
·出版社:中華書局
·頁碼:286 頁碼
·出版日:2006年
·ISBN:710105449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三聯書店版

·作者:(美)黃仁宇
·頁碼:320 頁碼
·出版日:1997年
·ISBN:978710800982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台灣版

作者:(美)黃仁宇
出版社:食貨
出版時間:1990-01-01
頁數:289
開本:32開

版本註解

《萬曆十五年》常見有三個版本:
1.三聯本,內容跟中華的老版本是一樣的,但刪掉了廖沫沙的題籤頁。
2.中華有兩個新版本,有全新文字增訂:
中華書局的增訂版,重新核校全部文字,改正了以前版本的許多錯誤和表述不當的地方;增收黃仁宇《1619年的遼東戰役》等數篇文字,合計大概有幾萬字;還插入了11幅彩色歷史圖片和黃老先生的照片、畫像,很漂亮,畫像是黃仁宇夫人所繪。因此比較推薦這個版本。
增訂本,保留了所有的文字增訂內容,還增加了黃仁宇一幅手跡,僅去掉圖片部分,應該是平裝性質的普及本。

定價情況

三聯本和中華的增訂本都是18元。
中華的增訂紀念本是36元。

作品影響


該書英文版推出后,被美國多所大學採用為教科書,獲得美國書卷獎1982年和1983年歷史類好書兩次提名。中文版入選《新周刊》和《書城》“改革開放20年來對中國影響最大的20本書”。

作品評價


中華書局原總編輯傅璇琮:這本書的撰寫,確實拓新了我們看待歷史、觀察社會的眼光。
中國當代學者王小波:我說《萬曆十五年》是本好書,但又這樣雞蛋裡挑骨頭似的找它的毛病。這是因為此書不會因我的歪批而貶值,它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它是一面鏡子,照見了我們的前輩——古時候的讀書人,或者叫作儒生們——是怎樣做人做事的。古往今來的讀書人,從經典里學到了一些粗淺的原則,覺得自己懂了春秋大義,站出來管理國家,妄斷天下的是非曲直,結果把一切都管得一團槽。大明帝國是他們交的學費,大清帝國同樣是他們交的學費。老百姓說:罐子里養王八,養也養不大。儒學的罐子里長不出現代國家來。萬曆十五年是今日之鑒,尤其是人文知識分子之鑒,我希望他們讀過此書之後,收拾起胸中的狂妄之氣,在書齋里發現粗淺原則的熱情會有所降低,把這些原則套在國家頭上的熱情也會降低。少一些造罐子的人,大家的日子就會好過了。
中國當代作家王朔:這本書改變了我對歷史書、對歷史的看法。……《萬曆十五年》像一扇窗,打開了我的視野。
美國作家約翰·厄普代克:《萬曆十五年》儘管是一部嚴謹的學術作品,但卻具有卡夫卡小說《長城》那樣的超現實主義的夢幻色彩。本書相當於一紙訴狀。簡而言之,帝國的官僚們一意保持傳統與穩定,從而喪失了主動性,甚至不惜行事不公。黃先生告訴我們,明朝的特徵在於“依靠意識形態作為統治手段,意識形態充斥在帝國的各個方面,無論從強度還是廣度來說,都是空前未有”。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陳梧桐: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中文版1982年在中華書局出版后,讚譽之聲不絕於耳,我買來一讀,卻覺得雖然視角比較獨特,寫法比較新穎,但史料的處理極不嚴謹,得出的結論也難令人苟同。我查過《萬曆十五年》的腳註,並非完整引用,多是掐頭去尾,是在搞“六經注我”——對我有用的材料才用,沒用的直接去掉。還有一些腳註根本找不到原文。此書雖然在總設計上屬於“大歷史”的範疇,但主要的研究方法卻是“以論帶史”的老套路,並沒有什麼高明之處……總之,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由於作者錯誤的明史觀,加之違反史學研究的規範,對史料採用各取所需甚至歪曲、篡改的手段,對具體歷史事實的敘述並非全部真實、可靠,得出的結論也失之於偏頗、片面,作為學術著作尚不夠格,作為大眾讀物傳播的是錯誤的明史知識,實在不值得肯定和熱捧。

出版信息


書名譯者出版社出版時間
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耶魯大學出版社1981年 
萬曆十五年黃仁宇中華書局1982年5月 
萬曆十五年黃仁宇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11月 
萬曆十五年黃仁宇三聯書店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