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象斗

明代著名出版家

余象斗(16世紀中葉-1637年後),字仰止(一說名文台,字象斗),號三台山人,又名余世騰、余君召、余文台、余象烏等,福建建陽書林(今南平市建陽區書坊鄉)人。明代著名的書坊主、雕版印刷出版家、通俗小說家、評點家。“建本”或“閩本”刻書的代表人物之一。

余象斗身兼書坊主和編書者的角色。他主持刻書長達數十年,促進了中國古代出版業的發展,並且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書籍印刷品資料;而他在小說創作、編輯和評點方面的貢獻,也對中國通俗文學尤其是章回小說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余象斗編寫的著名小說包括《南遊記》《北遊記》等。

人物生平


余象斗的生平經歷,幾乎不見於任何明清史料、傳記,只能通過一些流傳至今的建陽刻本及其他文獻上的隻言片語,作一個大致的推測和梳理。

早年經歷

建陽書林門(約建於明代,現代重修)
建陽書林門(約建於明代,現代重修)
約公元1548年前後(一說1560年前後),余象斗出生在雕版印刷業極為發達的福建建陽,成為從北宋就開始刻書事業的建陽書林余氏(又稱建陽余氏、建安余氏)的一名新成員。根據清末編修的《書林余氏重修宗譜》記載,余象斗是建陽余氏第三十四世。他的父親名為余孟和,號雙峰。母親姓劉。
余象斗的祖父名為余繼安(1492-1562),曾於16世紀上半葉在家鄉當地購置大量田地,積累家資,又為方便給子孫講學和印書藏版建“清修寺”一所,為家族在明朝前期一度相對衰落的刻書業復興打下了基礎。
余孟和與余象斗兩代人,就在這樣的書香氛圍下成長。
根據余象斗的自述,他年少時學習儒家經典,致力於考取功名,曾為邵武縣儒學諸生。同時,他也自幼對堪輿之學很感興趣。

棄學經商

最遲在萬曆十三年(1585年)底,余象鬥成親,次年(1586年),長子余應甲出生。
在正式從事刻書業前,余象斗受家族影響,已經有過數次參與刻書的經歷,如在萬曆十六年(1588年),他以“三台館”的堂號刊刻了《萬天官四世孫家傳平學洞微寶鏡》一書。同年他還以余世騰的化名與他人共同刊刻了熊大木的小說《全漢志傳》。這是現存余象斗所刻書目中最早的兩種。
“三台館”一名,也被余象斗一直沿用,作為他書坊的堂號之一,他也因此常自稱“三台館主人”或“三台山人”。這一名號還傳給了余氏後人,一直到清初都有被使用。另外他也使用“雙峰堂”的名號,應取自他父親的號“雙峰”。
萬曆十九年(1591年),余象斗正式放棄學業,全副身心從事刻書事業,大量聘請官僚、縉紳、文人學者等參與撰稿、編輯。根據現存資料可知,僅在萬曆十九年一年,余象斗就刊刻了十幾種科舉應試類書籍,同時還有一些小說一類的“雜書”。
余象斗也積極與其他地區的刻書業界建立聯繫,1591年時,他已經開始對一些金陵(南京)版書籍進行重刻了。

書坊人生

《水滸志傳評林》內頁書影
《水滸志傳評林》內頁書影
萬曆二十年(1592年),余象斗刊刻了《新刻按鑒全像批評三國志傳》(即《三國志傳》),本書是名著《三國演義》的一個重要版本。
萬曆二十二年到萬曆二十三年(1594年),余象斗刊刻的書籍包括《鋟兩狀元編次皇明要考》和《水滸志傳評林》。後者是現存最早的、完整的簡本《水滸傳》版本,也是最早的一種評點本《水滸傳》,甚至是所有《水滸傳》現存較完整版本中,最早的一種。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余象斗編撰並刊刻了公案小說《皇明諸司廉明奇判公案》(簡稱《廉明公案》)(后又有續集《皇明諸司公案》)。這是已知余象斗親自撰寫小說的最早記錄。
約萬曆三十年(1602年)前後,余象斗編撰並刊刻了以民間神話故事為題材加以改編的神魔小說《北方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志傳》(即《北遊記》)和《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即《南遊記》)。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余象斗與堂兄弟余彰德合作刊刻了《古今韻會舉要小補》,又刊刻了族叔翁余邵魚的《列國志傳》。后余象斗為《列國志傳》寫的前傳《列國前編十二朝傳》是已知中國最早的一部小說前傳。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余象斗將《南遊記》《北遊記》以及吳元泰的《東遊記》、署名楊致和的《西遊記》合刊為《四遊記》。但也有觀點認為這種合刻本實際上是清朝才出現。
崇禎四年(1631年),余象斗遊歷廣東,並於1628-1635年間編纂完成堪輿學巨著《刻仰止子參定正傳地理統一全書》(此書不由余象斗本人刊刻)。
崇禎十年(1637年),余象斗刻《五刻理氣詳辯纂要三台便覽通書正宗》一書,這是已知他最晚的一次刻書活動。
晚年的余象斗在建陽、邵武當地德高望重,多次受到官府旌獎,曾被賜予“儒官章服”。
余象斗的逝世年份不見記載,但根據上述資料可以推斷他去世於1637年之後,享壽約有八、九十歲。他的刻書和古典小說編撰生涯跨越了半個世紀。

個人作品


除了作為職業的刻書者、出版家,余象斗主要為後人所認識的身份,是通俗小說作家、編輯者和批評家。他在刊刻文學作品的時候,往往身兼上述幾種身份,因此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其實較為模糊(此亦早期小說常見情況)。以下按照一般公認說法,整理出余象斗名下最主要的文學作品。

小說及小說集

根據《南遊記》改編的連環畫
根據《南遊記》改編的連環畫
余象斗以作者身份署名的小說現存五部:
小說名出版年份
《廉明公案》1598年
《皇明諸司公案》1598年後
《北遊記》約1602年
《南遊記》約1602年
《列國前編十二朝傳》1606年後
這五部小說,涉及了中國古典小說中公案小說、神魔小說和歷史演義三個大類。
此外,余象斗又編有小說集《萬錦情林》等。

評點作品

余象斗重要的小說評點,主要收錄於以下刻本之中,而根據研究,實際上他也對這些小說進行了一些修改、編訂:
書名(簡稱)出版年份
《三國志傳》1592年
《水滸志傳評林》1594年
《列國志傳》1606年
《三國志傳評林》萬曆年間

其他作品

余象斗還編撰有多種類書、雜著等,包括《刻仰止子參定正傳地理統一全書》(簡稱《地理統一全書》)。

軼事典故


姓名字型大小

余象斗刻書時所用的別名很多,如余仰止、余世騰、余君召、余元素、余象烏等,孫楷第等學者經過研究判斷這些都是余象斗一人的化名,但也有數個名字到底指的是余象斗本人還是余氏家族其他成員至今爭議較大。現代一般認為“仰止”是余象斗的字,“三台山人”是他的號,雙峰堂、三台館都是他的書坊名,其中“雙峰堂”可能繼承自他的父親余孟和。

插圖畫像

三台山人余仰止影圖
三台山人余仰止影圖
余象斗所刻圖書,插圖豐富,而他為了宣傳、廣告的目的,也常常把自己的畫像刻到書中,名為“三台山人余仰止影圖”之類。這些畫像有多幅都隨著書籍保存至今,成為研究晚明生活、版畫藝術和余象斗個人的重要資料。古文獻學家王重民曾如此描述和評價一張這種余象斗畫像:
圖繪仰止高坐三台館中,文婢捧硯,婉童烹茶,憑幾論文,榜云:‘一輪紅日展依際,萬里青雲指顧間’,固一世之雄也。四百年來,余氏短書遍天下,家傳而戶誦,誠一草莽英雄。今觀此圖,仰止固以王者自居矣。

版權意識

與其他建陽書商一樣,余象斗具有很強的版權意識,他在《東遊記》中寫有一段著名的聲討盜版的文字:
不佞斗自刊《華光》等傳,皆出予心胸之編集,其勞鞅掌矣!其費弘巨矣!乃多為射利者刊,甚諸傳照本堂樣式,踐人轍跡而逐人塵后也。今本坊亦有自立者,固多,而亦有逐利之無恥,與異方之浪棍,遷徙之逃奴,專欲翻人已成之刻者。襲人唾餘,得無垂首而汗顏,無恥之甚乎!
然而,余象斗本人在盜版方面就有劣跡,而且“不僅翻印他人已成之刻.甚至攘別人之作為己之作”。待人與待己採用雙重標準。

人物評價


較早對余象斗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者肖東發對余象斗的事業如此評價:“統觀余象斗的一生,如果他在萬曆辛卯年考取了功名,走上仕途,很可能只是成為碌碌無為的一般官吏,然而他終於選擇了編輯小說和刻書為終身事業。在這兩點上,他都獲得了成功,給後人留下了可觀的成果,他的成就具有創造和開拓性的價值,是值得稱道的。”
著名《水滸傳》研究專家馬幼垣對余象斗十分感興趣,長期收集他的資料,但評價余象斗編撰小說的某些行為時,馬幼垣又將他稱為“放膽明搶的文抄公”。
著名作家馬伯庸則如此評價余象斗的行事風格:“緊隨市場風潮,運用營銷手段刺激銷量。無關產品質量,無關人品節操——這是一個標準的市場營銷天才。”

人物影響


作為一個兼具書坊主、小說編撰者、文學評論家等多重身份的文化人物,余象斗對中國文學藝術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首先,作為刊刻通俗小說數量極大的出版家,余象斗為包括《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名作的通俗章回小說的傳播發行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這些本子儘管有刪改粗糙等缺陷,但由於余象斗的商業運作,使得它們可以以較快的速度普及到更大的讀者群中,是這些小說的版本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而以余象斗刻本為代表的“建本”書籍流傳至今的不少,它們都成為了研究古代小說乃至文學文化歷史的重要資料。
第二,余象斗為商業利益而創造或發揚的一些營銷手段,某種程度上推動了通俗文學、藝術的發展。如他對各家小說、各類題材的廣泛涉獵,對民間故事的廣泛收集,都為後世文學創作積累了素材,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又如:他是最早進行章回小說文學批評的人之一,還創設了“評林”這一評點模式,小說評點在明清時代的發展,不無受到余象斗的啟發。而余氏刻本中豐富的插圖,也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版畫作品。
第三,作為一名紮根於民間市井的刻書家,余象斗在刊刻、編輯、創作和評點小說的過程中都深刻體現著市民階層的價值取向,余氏書籍的傳播,促進了平民意識、人本精神的覺醒。

創作特點


幾種余象斗刊刻的書籍
幾種余象斗刊刻的書籍
余象斗是中國古典章回小說發展史上早、中期的人物,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雖然小說已經廣受各階層人士的歡迎,但小說家的地位並未提到很高,包括余象斗自己都認為小說之類的雜書不能跟科舉應試書目相提並論,因此他對編寫小說的態度並不十分嚴肅是很自然的事。
明代建陽書坊主自行編寫小說,在余象斗之前就已有之,如熊大木。此種小說創作,主要目的在於牟利,因此對藝術質量的考慮,並不放在重要位置。余象斗名下的小說作品,往往文學質量不高,編纂草率,文字拙劣。
余象斗作品水平低的原因,一方面是以牟利為目的的創作必然導致求快、跟風等不利於創作的心態和舉動,另一方面這些作品主要的受眾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讀者,刻書人自然覺得也沒有必要過於精心提高文學水平,而寧願從插圖、形式創新的方面吸引顧客。此外余象斗本人僅是個落第書生,只因家族原因常年與書打交道,他本身首先是個商人,而文字天賦可能並不算高。
這樣的情況下,余象斗的文學創作雖然難免粗陋,但敏銳的商業嗅覺卻使他的作品常常能散發出一般小說家身上不易出現的創新氣息。例如為舊有書目創作“前傳”形式的“續書”,廣泛收集民間故事素材整理成書,以及創設“評林”小說評點模式,都是突出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