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小說

神魔小說

中國神魔小說來源於魯迅的提法,該類小說在明清時期較為興盛。但雖有《西遊記》、《封神演義》、《鏡花緣》等優秀作品,在避諱宣傳“怪,力,亂,神”的中國古代,該流派小說的作者或者湮滅,或者不知真名,或者作品被禁止。其語言風格不拘一格,想象力豐富,背景或為虛幻或為海外某地假託,綜合宗教、神話等民間喜聞樂見的形式,因此至今廣為傳頌。不少文人或依歷史事件,或依流行的神怪故事,寫了大量名著。

基本介紹


神魔小說: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首次提出“神魔小說”的概念,他說:“且歷來三教之爭,都無解決,互相容受,乃曰‘同源’,所謂義利邪正善惡是非真妄諸端,皆混而又析之,統於二元,雖無專名,謂之神魔,蓋可賅括矣。”後來,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中,又進一步指出:“當時的思想,是極模糊的。在小說中所寫的邪正,並非儒和佛,或道和佛,或儒釋道白蓮教,單不過是含糊的彼此之爭,我就總結起來給他們一個名目,叫神魔小說。”
神魔小說
神魔小說
神魔小說——它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一種,又稱神 怪小說、神話小說。明清小說的奇葩
神魔小說者,多言“怪力亂神”,而其本意未必再此,多有影射世情之意。

古代小說


《西遊記》 吳承恩(明)
《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
《封神演義》 許仲琳,一說陸西星(明)
《鏡花緣》 李汝珍(清)
《綠野仙蹤》 李百川(清)
《野叟曝言》 夏敬渠
《女仙外史》 呂熊(清)
徠《三寶太監下西洋》 羅懋登(明)
《八仙得道傳》 無垢道人(清)
《三遂平妖傳》 羅貫中(明)
《后西遊記》天花才子評點(明)
《西遊補》 董說(明)

作品賞析


明代後期荒誕離奇的神魔小說十分流行,其思想內容也相當混雜。這裡面既有世俗慾念乃至某種反傳統精神在幻想形態中的表現,也包含著許多誇飾宗教、宣揚因果報應的成分。但總體來說,它們大多寫得很粗糙,主要是書商營利的產物,缺乏藝術創造。這一類小說除了前已提及的幾種《西遊記》的續書外,較有名的尚有《四遊記》、《三寶太監西洋記》等。

四遊記介紹

《四遊記》為四種神魔小說的合編,其中《東遊記》又名《上洞八仙傳》,吳元泰編著,寫民間流傳甚廣的八仙故事;
《南遊記》又名《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余象斗編著,寫華光為救母而大鬧天宮地府的故事;
北遊記》又名《北方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志傳》,亦為余象斗編著,敘真武大帝成道降妖事;
《西遊記》題“齊東楊志和編”,實為百回本《西遊記》的刪節本。
《三寶太監西洋記》為羅懋登編撰,以神怪情節寫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另有《禪真逸史》、《禪真后史》兩書,署“清溪道人編次”,一般認為是方汝浩作。均假託歷史,兼及世情,而神怪氣息濃重。作者似乎有意把當時小說中主要的成分糅合在一起,但寫得很粗糙。

西遊記介紹

神魔小說《西遊記》
神魔小說《西遊記》
《西遊記》不但是神魔小說中最有名的,也是中國小說甚至中國文學、中國經史子集所有著作中知名度最大的著作,可謂婦孺皆知。

鏡花緣介紹

《鏡花緣》
《鏡花緣》
為嘉慶李汝珍在海州(今連雲港市)所作,受《山海經》、《紅樓夢》影響頗大,內容不僅光怪陸離,且充滿才華,乃千古奇作。

封神演義介紹

受《西遊記》、《三國演義》影響,(楊戩袁洪黃飛虎過五關)在神魔小說中影響力僅次於《西遊記》。《野叟曝言》在當時被稱作“第一奇書”,但在今日無甚影響。
《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一百回,有原刊本現藏日本內閣文庫,為明舒載陽所刻,假託鍾惺批評。此書卷二題有“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其他各卷不署作者名;卷首有邗江李雲翔序,稱“余友舒沖甫自楚中重資購有鍾伯敬先生批閱《封神》一冊,尚未竟其業,乃托余終其事”。據此推斷,此書最初作者為許仲琳,續作者為李雲翔(他應是主要作者)。成書的年代,當在明天啟年間,以前魯迅因資料限制,誤斷為隆慶、萬曆年間成書。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的故事,很早就是民間說書的材料,今尚存有元代所刻《新刊全相平話武王伐紂書》,已包含不少神怪故事。又據原刊《封神演義》卷首舒沖甫識語稱“此書久系傳說,苦無善本”,李雲翔序稱“俗有姜子牙斬將封神之說,從未有繕本,不過傳聞於說詞者之口”云云,則可知明代民間藝人說封神故事的仍舊很普遍。因此,這部小說應當視為許仲琳、李雲翔對民間創作的改編。
《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
《封神演義》以商周易代為歷史背景,寫商紂王無道,周武王在姜子牙的輔佐下順應天意民心而討伐之,天上的神仙也分成二派,支持武王的為闡教,支持紂王的為截教。最後紂王自焚,姜子牙將雙方戰死的重要人物一一封神。按商周之際的歷史,悠渺難考,《封神演義》所寫尤多荒誕無稽之談,所以它不可理解為一般的歷史演義,只能視為一種發揚想象的神怪書。當然,小說中也運用了一定的歷史觀念、政治觀念作為支撐全書的思想框架,這種觀念是封建時代中最基本和一般化的。其要點是擁戴明君的“仁政”,反對昏君的殘暴統治;既歌頌忠君的精神(那怕所“忠”的是暴君),也歌頌在“天數”的前提下的反暴君鬥爭。後者看起來是矛盾的,但在封建道德傳統中卻是可以同時存在的。所以到最後敵對的雙方人物都可以成神。不過,應該說反暴君是全書的核心。小說中對紂王的剛愎自用和殘酷昏庸的描寫,與當時社會中人們對現實政治的普遍不滿,在潛在的心理上恐怕也是有一定關聯的。這部小說較能吸引人的地方,是寫神怪大戰時,表現出奇特的想象。他們或具千里眼,或具順風耳,或能肉翅飛行,或能隨意土遁,或有七十二變,又各有各的法寶相助,顯得光怪陸離,幻奇無比,從中可以感受到明代文化的浪漫色彩和活躍氣質。只是作者的才華頗為有限,在民間傳說基礎上的加工不夠精細,所寫的神怪性格單一,不像《西遊記》中的神魔具有比較豐富的人性,故事情節也過多雷同,所以文學價值不高。其中寫得最好的是哪吒的故事。哪吒即佛教中的護法神“那吒”,后演變為道教的神,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已有他的神奇事迹。《封神演義》在此基礎上擴展,寫他大鬧龍宮、剔骨還父,后以蓮花為化身。這一神話人物頗近於孫悟空,反映著民眾心理中的反抗意識,而作為一個兒童的形象,又別具可愛之處。

研究著作


《搜神記》
《搜神記》
《明清神魔小說研究》胡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