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乾隆下江南的結果 展開
乾隆下江南
1977年李翰祥執導電影
徠《乾隆下江南》是1977年由李翰祥執導的香港喜劇片,劉永、李昆、姜南參加演出。
故事取材於乾隆下江南之野史以及民間傳奇。乾隆十六年,乾隆奉皇太后南巡到揚州,為體察民情,乾隆假扮商人撇下侍衛一人微服出訪。
大清康熙四十九年十一月十一日,康熙率太子與和碩雍親王在木蘭圍場狩獵,雍親王偶遇李佳氏,后李佳氏在木蘭圍場生下雍親王四子弘曆。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在狩獵中遇險,幸得少年弘曆相救脫險,弘曆巧對對聯,獲得康熙歡心。
弘曆繼位后改元乾隆,乾隆在位時設立了四庫全書館,編纂了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的總編紀曉嵐在書房因天熱未著衣工作遇乾隆駕臨,只好躲在桌下,但仍被乾隆叫出來,幸好機智妙解“老頭子”,乾隆準其不著衣工作。
劉庸晉見乾隆,爭得“羅鍋”封號,一年可多兩萬兩俸祿,乾隆心有不願,暗中命人出題刁難,被劉庸一一化解。最後乾隆讓劉庸跳冰窟,劉庸領命後站在冰窟旁許久,後晉見乾隆,說是遇見屈原,讓問問乾隆是否是逼死大臣的昏君,乾隆無奈只好放過他。
乾隆十六年,乾隆奉皇太后南巡到揚州,為體察民情,乾隆假扮商人撇下侍衛一人微服出訪。在揚州最著名喝葷茶的一樂園茶樓,乾隆遇到只賣水的茶樓,在多嘴店小二的指點下,才知道原來揚州喝葷茶的茶樓賣的是各種小吃和酒水,唯獨沒有茶葉賣。乾隆只得去對麵茶莊買茶葉。
在店小二聲情並茂、沫橫飛花地給乾隆介紹了“人到揚州老,船到瓜洲小”,因為揚州人客氣才稱他為老太爺,而在廣州更是稱人都稱“佬”,給乾隆上了一堂趣味盎然的民間風情課。乾隆在品嘗美食之時,偶爾看到茶樓下有位年青人手捧《春秋》守著菜攤,從店小二那得知年青人叫周日清,其叔是翰林院翰林,但為官清廉,退休后貧病交加,只告周日清每日賣菜糊口。正說著,遇到兩官差來要捐錢,周日清交不出來。從店小二的嘴裡得知,原來是葉洪昀在揚州假傳聖旨設了鄰捐局,凡是做生意的都要捐錢。
正說著,樓下的兩官差因為收不到錢開始毆打周日清,周日清被逼無奈出手自保,而乾隆因為給周日清加油助威而受到在茶樓喝茶的眾多官差的圍攻。當兩人打敗眾多官差后要去喝茶時,才發現剛才還人聲鼎沸的大聲已是成人空巷,眾商家和老百姓為求自保戶戶門窗緊閉。無奈,乾隆只得坐在大街中間休息。這時,葉洪昀帶眾官差前來要拘捕乾隆,但被乾隆的氣勢鎮住,隨後而來接駕的鄂容安證實了乾隆的身份。
店小二因為在之前跟乾隆的談話中痛罵乾隆,得知剛才的客氣即是乾隆時,無奈之下只好上吊自殺,關鍵時刻被乾隆命人救下。之後周日清加官為乾隆牽馬。店小二也被乾隆任命為官員。葉洪昀之流的貪官被懲治。
演員表
角色名 | 演員名 | 配音 | 備註 |
---|---|---|---|
乾隆帝 | 劉永 | 毛威 | |
劉墉 | 李昆 | 李嵐 | |
鄂容安 | 姜南 | ||
康熙帝 | 楊志卿 | ||
雍正帝 | 岳華 | ||
李佳氏 | 陳萍 | ||
紀曉嵐 | 井淼 | ||
周日清 | 汪禹 | ||
周劍峰 | 王憾塵 | ||
葉洪鈞 | 辛樹華 | ||
太監 | 蘆葦;金鑫 | ||
差役 | 詹森;吳杭生 | ||
小二 | 王沙 | ||
百姓 | 沈勞;郝履仁;矮冬瓜 |
職員表
總導演 | 李翰祥 |
---|---|
製作人 | 方逸華、蔡瀾、溫柏南(執行製片) |
副導演 | 夏祖輝、馬斐 |
監製 | 邵逸夫 |
動作指導 | 唐佳、黃培基 |
編劇 | 李翰祥 |
攝影 | 林超 |
錄音 | 王永華 |
配樂 | 陳永煜 |
劇務 | 劉清鵬 |
剪輯 | 姜興隆 |
場記 | 方翔 |
道具 | 黎沃 |
布景師 | 陳景森 |
燈光師 | 陳芬、陳輝炎 |
導徠演李翰祥擺脫了以往拍古裝宮廷歷史片的完整方式,改用說書人的態度,風趣而技巧地敘談有關乾隆的軼聞掌故,並著重於君臣雅趣的鬥智及民俗方言的特色。
劉永飾演的乾隆皇帝
紀曉嵐在赤膊編修四庫全書時,乾隆突然駕臨,來不及穿衣的紀只好躲到桌子下面,被乾隆叫出后妙解“老頭子”。
劉墉因乾隆說了一句“羅鍋”提出封號以及每年多要兩萬兩俸祿,乾隆和大臣鄂容安處處刁難劉墉,每次都被劉墉從容解決。乾隆逼劉墉跳冰湖,劉墉自稱遇見屈原……
接下來講述乾隆游揚州,在小茶樓聽小二講民間風情。最後干預一場瑣事,與草民周日清結下友誼,並在其幫助下,懲治了貪官污吏,也把整條街鬧騰得不得安寧。
全片用旁白貫穿背景和事件,如紀曉嵐赤膊編修四庫全書,乾隆突然駕臨,來不及穿衣,躲到桌子下面仍被乾隆叫出來,好在他機智,才避免欺君之罪。乾隆微服私訪,顯露出一般平民的喜怒及愛打抱不平的愛心,看來更有親切感和真實感。因此,此片廣泛受到歡迎,被認為是老少咸宜。本片獲1977年金馬獎優等劇情片,最佳彩色電影美術設計。
時間 | 獲獎全稱 | 所獲獎項 | 獲獎人 |
1997 | 第1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 優等劇情片 | 李翰祥 Han Hsiang Li |
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獎 | 陳景森 Ching-Shen Chen |
李昆飾演的劉墉
李翰祥(1926年3月7日-1996年12月17日),香港著名電影導演、製片、編劇。生於遼寧錦州。1940年代就讀於北平國立藝術學校,專修油畫。在上海實驗戲劇學校專修戲劇、舞台表演、電影。1948年赴香港。輾轉於大中華、長城、大觀、永華等影業公司,從事演員、大道具畫家、服裝管理、編劇、助理導演等工作。
1954年執導《雪裡紅》。同年進入邵氏兄弟影業公司,先後編劇古裝影片多部,其中《貂蟬》獲1958年亞洲影展最佳導演獎,《江山美人》獲1959年第六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楊貴妃》獲1962年第一屆台灣金馬獎優秀作品獎及錄音編輯獎、第十五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室內彩色攝影獎。《武則天》獲1963年第二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二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女主角、美術音樂獎,並獲第十屆亞洲影展最佳彩色攝影、美術、音樂、錄音獎。《西施》獲1966年第四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彩色攝影獎。他也編導反映現實的影片,如《後門》獲1960年第七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此時,他已移師台灣組建國聯影業公司。《楊子江風雲》獲1969年第七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及最佳男女主角,男配角獎。1971年《緹瑩》獲第九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最佳編劇獎及最佳男主角、黑白攝影、美術、音樂獎。並獲第十七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美術獎、最佳亞洲傳統文化獎。1973年《傾國傾城》獲第十二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及最佳女主角獎、美術獎。
1970年代香港新浪潮電影作家的崛起與台灣武俠片與愛情片的繁榮使李翰祥辟清史片的蹊徑求得生存並走向世界市場。先以取材金瓶梅小說的《金瓶雙艷》(又名金瓶雙月,1975),開創“風月片”的新潮。后以《瀛台喋血》(1976)、《佛跳牆》(1977)、《軍閥趣史》(1979)、《火燒圓明園》(1983)、《垂廉聽政》(1983)、《火龍》(制、劇,1987)、《西太后》(制、劇,1989)等清史片再樹輝煌,並送往日本等亞洲國家展映。但為此台灣當局禁止他到台灣,港台片商又不請他拍片,沉默長達13年之久。1996年解禁。正當他重新實踐壯志赴北京拍攝《火燒阿房宮》時終因操勞過度倒在拍攝現場,壯志未酬。
1993年台灣金馬獎30周年舉辦紀念活動,選有《雪裡紅》、《梁祝》、《西施》、《揚子江風雲》、《緹縈》五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