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

1963年李翰祥導演的香港電影

本片為大師李翰祥執導,王月汀編劇,由金馬影后李麗華飾武則天,趙雷飾唐高宗,丁寧演武則天得力助手上官婉兒,紅星張仲文,導演羅維胡金銓、張沖、嚴俊等客串,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歷史片。

該片講述了武則天經歷了一系列權力鬥爭,再到身著皇袍頭戴帝冕最終登基的故事,故事描述,武則天有傾國之貌,絕世才華;年十四,唐太宗召為才人;及太宗崩,武入感業寺為比丘尼。

《武則天》於1963年6月14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劇情簡介


武則天14歲時被唐人宗召為才人,賜號武媚。太宗死後,武媚入感業寺為尼,法號明空。唐高宗與武媚有染,生有二子,交由姐姐賀蘭夫人養育。時王皇后與妃子爭寵,命武媚蓄髮還宮,以制蕭妃。武媚二次進宮,冊封昭儀,進封定妃,制蕭妃,陷害王太后,不久封皇后,參與朝政。太子弘因密告父王武后殺害王皇后的真情,被武后誅殺;太子賢蓄意謀反,被廢為庶人,離京途中被暗害。高宗病亡,武后臨朝,后改國號周,自任皇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她任人唯賢,把政敵的孫女上官婉兒視為心腹,對寫過《為徐敬業討武曌檄》的駱賓王也未判死刑。武媚娘(李麗華)是太宗才人,與高宗(趙雷)有染,被王皇后從感業寺接入宮中,深得高宗寵幸。王皇后因武媚娘誣陷被廢,武媚娘被封為皇后。武則天干預政治,迫害政敵上官儀等人,包括自己的親生兒子李弘和李賢。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婉兒(丁寧)與武則天有仇,但是完全被其個人魅力所折服,成為武則天的心腹。高宗病故,武則天廢中宗,自己親自執政。裴炎(羅維)謀反,被殺,改國號周,稱皇帝。武氏晚年,張昌宗和張易之想造反,被武氏的氣勢嚇住。最後,武則天病逝於寶座前。
劇照
劇照

演員表


角色名演員名配音備註
武則天李麗華
王皇后張仲文
徐有功嚴俊
上官婉兒丁寧
唐高宗趙雷
太子李賢喬庄
騫味道顧文宗
趙道生胡金銓
裴炎羅維
長孫無忌賀賓
張易之張沖
上官夫人高寶樹
太子李弘洛奇
駱賓王洪波
狄仁傑陳又新
明崇儼朱少泉

職員表


總導演
監製邵仁枚
美術設計曹年龍
編劇李翰祥、王月汀
服裝設計劉賢輝
攝影賀蘭山(即西本正)
錄音鄺護,徐炳光
配樂齋藤一郎
劇務郭清江、白文彪
剪輯姜興隆
場記孔慶祥
道具馬斐
布景師陳其銳
燈光師陳芬

音樂原聲


劇照
劇照
曲目名稱武則天童謠

幕後製作


劇照
劇照
國語彩包古裝歷史宮闈片,邵氏出品,本片也是鴻篇巨製的歷史片,綜藝體弧形寬銀幕。戰爭場面遠赴日本京都郊區拍攝。編劇王月汀一反對於武則天的後宮傳說,也不利用這方面的文獻,而是著重武則天的性格及宏才偉略的描寫。飾演武則天的李麗華表演精湛,從武媚娘削髮出現,到攝政奪權后,迫害毒殺皇室人員,並與武士暗中有染,以及晚年鎮壓判將后,獨自在宮殿上喃喃自語的老態等等,都被李麗華細膩生動地詮釋出來。缺點是,導演對次要人物的刻劃粗糙,很可惜。本片在1963年第十六屆法國康城影展上獲得好評,獲得1963年第二屆台灣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
該片的製片公司邵氏電影公司在聽說競爭對手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欲籌拍《武則天》后,便讓導演李翰祥搶先一步拍出了《武則天》,而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的《武則天》也因此流產。
在該片中,武則天與徐有功有許多對手戲,而這兩個角色由李麗華和丈夫嚴俊合演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全程所獲獎項備註
1963年第1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入圍
1963年第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獲獎

作品評價


海報
海報
《武則天》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宮廷大戲,人物命運緊扣時代主題,通過武則天一生的政治命運,反映出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變革,是一部思想性和觀賞性並重的影片。該片中人物的造型保留了許多戲曲人物的扮相風格,鬢角類似旦角的貼片子,勾勒出清晰的臉頰輪廓。髮髻高高堆起,神似唐代婦女的高髻髮式,整體特點誇張強硬。高高聳起的髮型不僅表達了武則天的氣度,也順應了唐代崇尚個性解放的時代潮流。演員李麗華將武則天這位大唐奇女子飾演得入木三分,強大的氣場獨樹一幟。(網易娛樂、《中國文化報》、1905電影網綜合評)

電影評價

豆瓣評分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