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鼓詞

麗水鼓詞

麗水鼓詞,為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及周邊地區流傳的一種曲藝。麗水鼓詞源於唐朝李世民稱帝年間,盛行於50年代—70年代,為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和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一般在農閑季節走村串戶演唱。

鼓詞簡介


章永金藝人曾到過遂昌松陽景寧雲和金華青田溫州龍泉等處演唱。擅演曲目有:《孟麗君》、《斬韓信》、《珍珠塔》、《天寶圖》、《牡丹亭》、《布兜記》、《打賭嘆》。
地方曲目:《碧湖景緻》、、《九龍鞭》、《布兜記》、《荷包記》、《花拍記》、《陰陽角》、《血盤記》、《打賭嘆》、《青梅記》、《牡丹亭》、《賣花記》、《端午嘆》等;小故事《十四夫人》、《天寶恩》、《珍珠塔》、《孟麗君》、《斬韓信》等100多個。
從演唱風格來說有:
1.三江韻:從堰頭—石牛稱為三江韻,即碧湖話的地方稱為三江韻。
2.七洋韻:化裝打扮之後演唱。
3.田江韻:用麗水話演唱。
4.一字清:不託音,咬字清楚,在麗水城區演唱。此外,演唱風格還有悲調、快活調等。
一般伴奏樂曲:大鼓、兩個鼓板小鑼大鑼、釵卜等。演出場所:祠堂、弄堂、涼亭、戲台、農戶家中堂等等。
麗水鼓詞
麗水鼓詞
生存狀況:隨著人們文化活動的日趨多樣化,唱鼓詞狀況日漸衰微,從業者減少,老藝人們卻逐漸過世,已面臨失傳。唱鼓詞僅有少數人群喜愛,偶爾在一些節日里或在偏遠山區農村演出。藝人光靠唱鼓詞目前已難以生存,好多已改行,有些藝人以唱《十四夫人》、《唱觀音》為主,目前處於一種從藝人員和聽眾都後繼乏人的瀕危狀況。

歷史記載


麗水鼓詞用麗水方言演唱,起源無考,但最遲在清代嘉道年間已極盛行。據清道光二十六年版《麗水縣誌》載:麗水縣教諭屠本仁(1805~1826年在麗水縣任職),嘗與處州知府雷學海吟詩唱和上元燈社及祠祀順懿夫人(陳十四夫人)等風俗盛事,其中有“作詩歌唱付瞽蒙,神人和洽春融融”、“蕃厘祠宇香煙籠、傳芭贊唱盲志公”等句。又在清同治三年《雲和縣誌·風俗篇》中,載有該縣名士柳翔鳳所撰《迎神瑣記》一文,其中有云:“麗邑西鄉有唱《夫人詞》者矣,敘述異事,俚俗皆知”。足見當時麗水城鄉,以“唱夫人”為主要內容的鼓詞演唱活動,已甚為普遍。至光緒二十二年,麗水縣鼓詞藝人已有自己的行會組織—“鼓詞行”(人稱“夫人行”),民間在求福迎祥、祛病除邪時,演唱“夫人詞”已成為風尚。民國十五年,麗水鼓詞行業會整飭改組並修訂行規,規定每年七月初七,在行藝人須在“夫人廟”會師。其時,麗水鼓詞不僅在境內非常活躍,而且流布到毗鄰的雲和縣青田縣的章村一帶。
麗水鼓詞傳統曲目眾多,除《陳十四夫人》、《觀世音》、《洛陽橋》、《九龍鞭》這幾本為麗水、雲和、章村所通用外,各地又有經久保留的帶有地域性的常唱曲目。如麗水有《太陽閣》、《銀杯記》、《詩扇樓》等近20本(部),雲和有《雙龍會》、《雙獅圖》、《女中魁》等10多本(部),章村有《飛龍劍》、《珍珠塔》、《青梅記》等10餘本(部),最長的《陳十四夫人》可唱七天七夜。此外尚有《打賭嘆》、《公婆勸》、《兄弟勸》、《浪子回頭》等眾多不具有故事情節的短篇曲目。1956年,雲和徐燈明創作的新編鼓詞《眼盲心紅》曾在麗水地區調演中獲獎並於次年參加省文藝會演。
麗水鼓詞的基本曲調,俗稱:“麗水鼓詞調”,由上下兩句組成,以宮調式為主,上句或落“商”、或落“羽”或落“角”,下句都落“宮”,相當穩定。曲辭七言居多。
麗水鼓詞為板腔體,常以四二拍子的平穩節奏用於敘事或代言,激昂悲憤時即有一拍子的快板、罵板出現,字多腔少。麗水鼓詞,多為單檔演唱,唱者也都為盲瞽人。伴奏樂器為“堂鼓”和“切”。“切”是以五片梨木片或竹片以繩帶連綴而成。演唱時采坐勢,左手握“切”擊板(強拍),右手持簽敲鼓點眼。在演唱正本鼓詞之前,往往是鼓點靜場后,先唱一段“湯頭”(多為祝福、吉利、警世等內容的短篇)以招徠聽眾。
解放初期,麗水縣有鼓詞藝人70多人,文化部門曾多次組織學習和培訓,先後創作了《三世仇》、《小二黑結婚》、《白毛女》、《挖眼惡霸徐谷進》、《鎮壓反革命》、《月月紅》、《黃繼光》、《賣餘糧》等眾多曲目,配合曆次政治運動進行宣傳演唱。文革期間,禁唱傳統鼓詞,藝人改行或失業。進入80年代以後,少數藝人重操舊業,以演唱《夫人詞》謀生。較為著名又仍健在的藝人有麗水的章水金。他曲目豐富、嗓音甜潤,擅唱《追韓信》、《九龍鞭》、《銀杯記》等,敘事時吐字清晰,易聽易懂,代言時,唱男象男,唱女象女。所到之處,無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