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民族大學農學院
內蒙古民族大學農學院
內蒙古民族大學農學院位於內蒙古民族大學北校區,其前身是始建於1978年12月的哲里木畜牧學院草原系,1996年1月原草原系一分為二,建立了農學系,2000年10月內蒙古民族大學成立之際由農學系、草原系合併組建成農學院。
農學院現有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草業科學2個碩士學位學科點和農學(含師資方向)、草業科學、植物保護、生物技術、農業資源與環境、園林6個本科專業。現有在讀碩士研究生23人,本科生1175人。經過多年的建設和培養,農學院已有了一支力量雄厚、結構合理、教學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67人。其中,教師53人,專職實驗教學人員9人,思政研及圖書資料人員4人,行政人員1 人。在教師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16人,講師15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9人,碩士學位人員24人,碩士以上教師比例達62.5%。
二十多年來,累計為社會培養本科生2800多人,向國內外農業院校與科研院所輸送研究生484人,他們成為我國特別是內蒙古農業生產、科學研究、教育管理等部門的重要力量。
農學院現有作物、草業科學、植物保護、生物技術、農業資源與環境和園林6個教研室,有作物、草業科學、植物保護、生物技術、農業資源與環境、園林、植物基礎和環境基礎8個一級實驗室和21個二級實驗室。並設有農業科學研究所、草業科學研究所和校內農業科學實驗站。承擔省級以上科研課題9項,獲得各項獎勵12項,取得科研成果20餘項。
學院擁有植物光合測定系統、葉面積儀、穩態氣孔計、GPS基準站與流動站、全站儀、高速冷凍離心機、超低溫冰箱、基因擴增儀、凝膠電泳成像系統、光密度掃描儀、電視生物顯微鏡、半自動蛋白質測定儀、半自動粗纖維測定儀等儀器設備。
一、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碩士學位學科點
與2000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學科點,該學科點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8人。在16名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人、碩士學位教師9人。多年來形成了具有鮮明區域特色和學術理論地位的4個穩定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之一 農牧交錯地帶作物高產、優質、高效栽培理論與實踐
研究方向之二 作物高產育種的生理基礎
研究方向之三 荒漠化生態環境的可持續農業
研究方向之四 農業生物技術
二、草業科學碩士學位學科點
與2005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學科點,該學科點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在18名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人、碩士學位教師10人。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具有3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之一 草地農業
研究方向之二 草地生態與環境
研究方向之三 飼料作物育種生理基礎
農學專業
農學專業是該院成立最早的專業之一。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具備了培養本科生與碩士研究生等不同層次人才的條件和能力,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學科是校級重點學科。
通過在校四年的系統學習,使學生能適合農業生產、科學研究、生物技術、種子生產與經營以及農業行政管理等工作。
草業科學專業
草業科學專業是該院建立最早的專業。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形成具有地區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在國內享有較高的聲譽。草業科學學科是校級重點學科。
通過在校四年的系統學習,使學生能在農業生產一線、各級植保機構、植物醫院等從事有害生物的預測預報、害蟲防治、疾病診斷與治療以及在海關等部門從事植物檢疫等工作。
生物技術專業
通過在校四年的系統學習,使學生能在農業、輕工、食品、育種等生物技術領域從事農業生產、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管理等工作。
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
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主要學習農業資源的管理及其利用、農業環境保護、農業生態資源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培養從事農業資源調查與規劃、營養診斷與分析、植物營養與施肥技術、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保護與生態效益分析等方面的科學技術人才。
通過在校四年的系統學習,使學生能在農業、土地、環保、農業資源等部門從事農業資源管理利用、農業環境保護、生態農業、肥料資源、資源遙感與信息技術工作。
園林專業
通過在校四年的系統學習,使學生能在城建、園林、林業、公園、花卉企業等部門從事風景區、森林公園、城鎮等各類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施工、園林植物繁殖栽培、養護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