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的結果 展開

資本主義文化矛盾

丹尼爾·貝爾創作社會學著作

《資本主義文化矛盾》是美國當代思想家丹尼爾·貝爾創作的社會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76年。

貝爾在該書中集中探討了當代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結構的脫節與斷裂的問題。他的基本論點是:資本主義歷經200餘年的發展和演變,已形成了在經濟、政治與文化三大領域間的根本性對立衝突。

作品簡介


全書由四部分組成:前言、導論、現代性的雙重羈絆和政治的困境。
在該書的前言中,貝爾簡明扼要地介紹了自己的學術思想結構和本書的核心論點。貝爾認為自己在經濟傾向上是社會主義者,在政治傾向上是自由主義者,在文化傾向上是保守主義者。經濟上的社會主義傾向體現在貝爾堅持給每個公民以滿足其基本需求和社會最低限度的配給,反對富人以其財產獲取其它領域的特權;政治上貝爾堅信康德的自由主義信念,認為個人是政治體制的基本單位,個人的政治權利和私生活權利神聖不可侵犯;文化上作者強調歷史與現實的連續性,推崇權威原則和合理鑒定。
該書的主要論點可以概括為:資本主義發展到今天,其社會結構內部已不再是一個功能完全耦合的統一整體,它已經分解成為彼此矛盾衝突的三大領域:經濟、政治和文化。這三大領域相互獨立,分別圍繞自身的軸心原則,以不同的節律交錯運轉,不時產生衝突和摩擦。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力量的飛速發展,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矛盾越發尖銳並難以解決。

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 現代性的雙重羈絆第二部分 政治的困境
1978年再版 前言
初版序
初版說明
導論:領域的斷裂:主題闡述
第一章 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
Ⅰ 文化的意義
進入現代主義
Ⅱ 從新教倫理到幻覺集市
歷史的轉折點
第二章 文化話語的斷裂
感性革命
文化的分離
距離的喪失
第三章 20世紀60年代文化情緒
“藝術”的消解
天才的民主化
自我的喪失
酒神幫
取代理性
結語
第四章 走向偉大復興:后工業時代的宗教和文化
從神聖到世俗
最初起因和終極事物
導語 從文化到政治
第五章 動蕩的美國:國隸危機中的暫時和永久因素
動蕩的根源
結構革命
近期和長遠未來
第六章公共家庭:論“財政社會學”和自由社會
財政社會學的出現
不斷爭取權利的革命
增長的困境:資本主義的經濟矛盾
公共哲學
對自由主義的重新肯定

創作背景


“二戰”至20世紀70年代的歐美社會,在文化界掀起了一場又一場的旋風,或者應該說是颶風:野獸派、立體畫派、達達主義、意識流、存在主義荒誕派……波希米亞人在畫布上任意潑灑顏料,卻被當作舉世傑作;詩人將毫不相干的詞句拼湊成詩;作家筆端流露出夢的囈語;戲劇表演者在舞台上的表演讓觀眾不知所云等,而這些卻成為眾人競相效仿的時尚。美國人正如他們自己所說成了垮掉的一代,道德普遍淪喪,所有的人都在享樂,“這是一個玩鬧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預言現代資本主義文化的衰落,例如斯賓格勒《西方文明的沒落》等。正是懷著對現代資本主義文化的深深憂慮,丹尼爾·貝爾考察了產生這種種怪異現象的原因,並積極去尋求拯救、振興資本主義的辦法。《資本主義文化矛盾》寫於1976年,是作者為了探討當時資本主義社會隨著經濟發展出現的諸多社會問題而創作的作品。
該書與貝爾的前一本著作《后工業社會的來臨》互為補充。該書的各個章節曾在不同的時期獨立發表過,貝爾把它們重新修改成一個前後連貫一致的理論體系,用來解釋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與文化危機。

作品鑒賞


資本主義出路
《資本主義義化矛盾》一書集中探討了當代西方社會的內部結構脫節與斷裂的問題。資本主義歷經二百餘年的發展和演變,已經形成了政治、經濟、文化大領域的根本對立,個個領域相互獨立,以不同的原則規律運轉,隨著后工業化的來臨,這種衝突愈發明顯。
總體來說,資本主義的經濟領域已經發育成一個等級嚴密、分工精細的體系,它以功能理性和節儉效益作為軸心原則,身處其中的人被安排為流水線上的一個分工角色,自身的個性被壓平,成為域大限度謀取利潤的工具;在政治領域,民權運動的發展讓權力國家推出多種平權法案,設立各種機構來管理教育平等、福利平等等事務,政府職能大大擴充,促進了“平等”的發展,但也造成了官僚體制臃腫,無法滿足所有公眾的平等要求;最為嚴重的是文化領域,因為藝術和思想倡導“自我表達和自我滿足”,這與經濟、政治的組織和管理模式正好相反。
貝爾在該書中為資本主義提出了出路:個人將作為民主社會的一分子,既有充分參政的權利,又不唯我至上,具有比較發達的公民意識社會公德。他將從社會得到不斷增加的基本配給,保障自己的尊嚴和自由,並可以靠個人努力逐步上升。在文化方上,他要尊重傳統,反對無節制享樂縱慾,願意為公眾做出犧牲,與社會患難共濟。唯如此,資本主義社會才能恢復它賴以生存發展的道德正當性和文化連續性。這種論述體現了貝爾的文化保守主義立場。
提出學說
該書提出當代西方社會的三大領域對立學說:(1)在經濟領域,其活動遵照“效益原則”運轉。“效益原則”與最大限度獲取利潤的目標使經濟體系日趨非人化,人被壓榨成單薄無情的分工角色。(2)在政治領域,經濟危機和政治運動迫使政府集中權力,擴大職能範圍,以控制階級衝突和對抗的局面。政治領域的軸心原則是“平等”觀念,但政府無法滿足眾多而過分的平等要求,公眾與官僚機構間的矛盾與衝突愈演愈烈。(3)在文化領域,存在著“個性化”獨創性、反制度化精神和經濟主宰社會生活、文化商品化趨勢嚴重、高科技變成當代人類圖騰局面的衝突。現代主義即是這場衝突的文化結晶。指出在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初期產生過決定性作用的經濟衝動力和宗教衝動力在現代只剩下了經濟衝動力。經濟衝動力成為社會前進的唯一動力后,資本主義難以為人們提供工作和生活的終極意義。作為宗教衝動力填補物的現代主義文藝難以獨自完成對整個社會的維繫和引導。后工業化社會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人與人、人與自我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答案是向某種宗教觀念的回歸。他提出了融合原始公社、烏托邦社會主義思想的廣義文化崇拜意義上的公眾家庭理論,以此作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文化出路。

作品影響


該說的重要意義,在於它首次提出並論述了“資本主義文化矛盾”這一重要命題,在學界引起不小轟動。該書已經成為研究當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參考書。

出版信息


書名ISBN譯者出版社出版時間
資本主義文化矛盾9787010086194嚴蓓雯人民出版社2010-1-1

作者簡介


丹尼爾·貝爾(1919—),當代美國學者與思想家。他在戰後西方的社會學、未來學與發達資本主義研究諸領域據有領先地位。20世紀50年代以來,貝爾一直在哥倫比亞大學(1952—1969)和哈佛大學(1969—)擔任社會學教授,參與創辦了在美國社會科學界刊物《公眾利益》。貝爾的主要學術著作與編撰文集有:《美國的馬克思派社會主義》(1951)、《意識形態的終結》(1960)、《極端右翼》(1964)、《今日資本主義》(1971)、《后工業化社會的來臨》(1973)、《資本主義文化矛盾》(1976),《蜿蜒之路》(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