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羊肉的結果 展開

羊肉

中藥

羊肉,味甘,性熱,溫中暖腎,益氣補虛,用於脾胃虛寒,食少反胃,虛寒瀉痢,腰膝酸軟,陽痿,小便頻數,寒疝,虛勞羸瘦,產後虛羸少氣,缺乳。羊肉也可以做成美味的食材,羊肉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比其它肉類的肉質更細嫩,脂肪也較少,容易消化吸收,多吃羊肉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

入葯部位


肉。

性味


味甘,性熱。

歸經


歸胃、脾、腎經。

功效


溫中暖腎,益氣補虛。

相關配伍


1、治脾胃久虛,全不思食:精羊肉(去筋膜,薄皮切)三斤,陳皮三分,小椒二分,蔥十根。先以水高肉二指已來,同煮水盡,去陳皮等,只取肉慢火焙乾;次入人蔘(去蘆頭)神曲(炒)、大麥糵(炒)各二兩。上同為細末,用生薑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不拘時候,溫酒或米飲送下。(《御葯院方》代谷丸)
2、治胃寒下痢:羊肉一片,莨菪子末一兩。和,以綿裹之納下部。(《外台秘要》)
3、治腰膝疼痛,腳氣不仁:羊肉一腳子(卸成事件),草果五個,回回豆子半升(搗碎去皮)。上件一同熬成湯,濾凈,下香粳米一升,熟回回豆子二合,肉彈兒木瓜半斤,取汁,沙糖四兩,鹽少許,調和。或下事件肉。(《飲膳正要》木瓜湯)
4、治腎氣,強陽道:白羊肉半斤。去脂膜,切作生。以蒜齏食之,三日一度。(《食醫心鏡》)
5、治下焦虛冷,小便頻數:羊肉四兩,羊肺一具,細切,入鹽、豉,煮作羹,空心食之。(《壽世青編》羊肉羹)
6、治消渴,利水道:羊肉一腳子(卸成事件),草果五個。上件同熬成湯,濾凈,用瓠子六個,去瓤、皮,切掠,熟羊肉,切片,生薑汁半合,白面二兩,作面絲同炒,蔥、鹽、醋調和。(《飲膳正要》瓠子湯)
7、治老人虛損羸瘦:羊肉二斤,黃芪(生銼),人蔘(去蘆頭)、白茯苓各一兩,棗五枚,粳米二合。先將羊肉去脂皮,取精者肉,留四兩切細,餘一斤十二兩,以水五大盞,並黃芪等,煎取汁三盞,去滓,入米煮粥,臨熟,下切了生肉更煮,入五味調和,空心食之。(《養老奉親書》)
8、治產後腹中㽲痛,及腹中寒疝,虛勞不足: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金匱要略》當歸生薑羊肉湯)
9、治產後腹中絕傷,寒熱恍惚,狂言,臟氣虛:甘草、芍藥各五兩,通草三兩,羊肉三斤。上四味㕮咀,以水一斗六升,煮肉取一斗,去肉納葯,煮取六升,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千金方》甘草湯)
10、治崩中去血,積時不止:肥羊肉三斤,乾薑、當歸各三兩,生地黃二升,上四味㕮咀,以水二斗煮羊肉,取一斗三升,下地黃汁及諸葯,煮取三升,分四服。尤宜羸瘦人服之。(《千金方》)
11、治虛寒瘧疾:羊肉作臛餅,飽食之,更飲酒暖卧取汗。(《綱目》引《姚僧坦集驗方》)
12、治目為物所傷,睛現胬肉:精羊肉二兩。薄切片,炙令微熱,燙目。勿令大熱。
13、治寒凍腫癢:羊肉、蔥(並切細)各半斤。上二味,以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溫洗,日三兩度。(《聖濟總錄》)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或煎湯,125-250g;或入丸劑。

禁忌


外感濕邪或有宿熱者禁服。孕婦不宜多食。

採集加工


宰羊時取肉,鮮用。

形態特徵


1.山羊,體長1-1.2cm,體重10-35kg。頭長,頸短,耳大,吻狹長。雌雄額部均有角1對,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後彎,角質中空,表面有環紋或前面呈瘤狀。雄者頜下有總狀長須。四肢細,尾短,不甚下垂。全體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雜等多種。
2.綿羊,綿羊為人們較早馴養的家畜。其體重隨品種而不同,最小不過20kg,最大可達150-200kg。外形特徵亦有多樣。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無角;有的僅雄性有角。角形與羊尾也因種而有差異。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種者,具有兩層:外層為粗毛可蔽雨水,內層為纖細的絨毛,藉以保溫。但改良品種僅存內層的絨毛。前後肢兩趾間具有一腺體,開口於前部。具有淚腺。

生長環境


1、山羊:為飼養家畜之一,品種頗多。分佈於全國各地。
2、綿羊:為飼養家畜之一,品種多達300餘種。群居動物,以草類為食。怕熱不怕冷。分佈幾遍全國,以北方或西北地區為多。

相關論述


1、《醫學發明》:“補可去弱,人蔘、羊肉之屬也。夫人蔘之甘溫,能補氣之虛;羊肉之甘熱,能補血之虛;羊肉,有形之物也,能補有形肌肉之氣。凡氣味與人蔘、羊肉同者,皆可以補之。故云屬也。人蔘補氣,羊肉補形,形氣者,有無之象也。”
2、《醫林纂要》:“羊為火畜,考其性味,自當屬火,然所補者命門相火,非心火也。辛潤甘補,故仲景治虛羸蓐勞,用當歸羊肉湯。大抵命火衰微,脾胃不能生氣血者宜之,補陽亦以生陰也。”
3、《本草求真》:“羊肉氣味甘溫,東垣載能補形,此一句已盡羊肉大概矣。復於十劑方中又雲,補可去弱,人蔘羊肉之屬,是明指參補氣,而補形端在羊肉,又何疑哉?夫氣屬陽,血屬陰,體輕而躁者屬陽,體重而潤者屬陰。羊肉氣味雖溫,然體潤肉肥,其於肌膚血液則易及。若使泥於書載壯陽補氣健力等說,及以陽生陰長之理,牽引混指,其何以清眉目而別治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