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濟橋

江蘇省鹽城市伍佑鎮通濟橋

通濟橋位於鹽城市伍佑鎮板橋北面,通濟橋是石拱橋,通濟,“必通而後有濟也”。通濟橋初建於明朝末年,清乾隆年間重建。石橋南橋洞橋聯“司馬壯懷題柱去,石高高誼授書來”,是對人傑地靈伍佑的良好寄予。通濟橋西橋頭正對場署街,橋東連接著北大街,附近則是王艮祠、水龍局。

時間長廊


據史料記載,在通濟橋未建成前,婺江上“原比舟為橋”。1342年終於建成了“二台十一墩,計十二孔,架木為梁;長七十八丈,寬二丈四尺,高四丈一尺;上覆以屋,六十四楹,建有三殿二亭”的廊橋。從明代洪武三十一年(1398)到1942年,通濟橋因自然和人為毀壞就達27次,通濟橋為此經歷了改搭浮橋、重建廊橋、恢復渡船、建石拱橋、修石拱橋的曲折歷程。康熙十四年(1675),清軍平定耿精忠叛亂,廊橋被亂軍燒毀。乾隆十五年(1750),金華知府鄭遠、知縣張玉衡組織工匠“疊石架木,覆以屋,始復舊觀”。乾隆四十五年(1780)五月十四,廊橋上不幸發生火災,這座重建才30年的廊橋,又被大火燒毀。后只好“復造渡以濟”,達30多年之久。嘉慶二十年(1815)十一月橋樑建成,共“用銀四萬餘兩”。新建的石拱橋,“兩岸各一垛,中十三墩,墩形西正方,東側小橢而剡,以殺水怒。南岸當水沖處,石其堤以遏水勢,上側轉瓮輔石,旁側瓮欄疊石。橋長九十八丈,廣(寬)二丈六尺,高四丈八尺。堅較前十倍”。1922年夏,金華地區遭受了百年未遇的洪災,上游洪水猛泄,婺江水連漲5次,洪水挾樹木、攜家什,滾滾而來,通濟橋墩垛又被全部沖毀。為使橋樑更加堅固永久,修復時,特在“橋墩四周面石接縫處釘鍵以固之”,“拱圈上用石灰七成,黃泥三成,再以河中沙石調合成餅,鋪厚尺許,以天雨不漏為度,再以石板鋪平”,同時,還加砌“橋西兩邊石欄高四尺”。然而,1940年9月13,通濟橋南端的一至五孔被日本軍機炸毀。1942年,國民黨部隊為阻止日寇繼續南侵,被迫將北端主橋的五、六、七孔炸毀。1949年,剛成立的人民新政權組織力量,對通濟橋進行臨時性修復,恢復了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