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祖姓

公祖姓

公祖,讀音作gōng zǔ(ㄍㄨㄥ ㄗㄨˇ) 歷史上罕見複姓。《鄭通志·氏族略》收載。系出姬姓。《姓氏考略》注云:“當為亞圉子公祖叔類之後。”亞圉,殷代諸侯,周之先人,姬姓。春秋魯國有公祖句茲,孔子弟子。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末期魯國賢哲公祖句茲,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
公祖氏,為黃帝元妃西陵氏所生次子元囂(玄囂)世系之後裔,按《姓氏考略》中的註釋:“當為亞圉子公祖叔類之後。”亞圉,殷代諸侯,周之先人,姬姓。春秋時魯國有公祖句茲,孔子弟子。
據史籍《史記·索隱·三代世表》中記載,從黃帝之後到西周之間,其世係為:玄囂→蟜極→高辛→后稷(周祖)→不窟→鞠→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渝→公非→高圉→亞圉→公祖叔類→太王亶父→季歷→文王昌→武王發。因此,公祖氏為姬周的三世祖,有文字記於史籍的代表人物為公祖句茲。
公祖句茲,亦稱公祖茲,字子之,生卒年待考,是春秋末期魯國寢丘人(蓼國、蔣國、黃國、潘國等諸侯國所在,今河南固始),為孔子七十二賢弟子之一,在七十二賢中排第四十三位,享孔廟奉祀。公祖句茲后在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被賜封為“期思伯”,宋真宗趙恆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加封為“即墨侯”,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又敕封為“先賢公祖子”。
在公祖句茲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號為姓氏,稱公祖氏,是古老的姓氏之一,後有省文簡改為單姓公氏、祖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公祖氏以及分衍的公氏、祖氏、類氏、茲氏族人,大多尊奉公祖叔類、公祖句茲為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


公祖叔類、公祖句茲(公祖茲、公祖子之)。

遷徙分佈


公祖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但在今已經非常罕見,但其分衍的公氏、祖氏、類氏、茲氏等在中國大陸、台灣省、海外均有分佈,多以萊州、蓼城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萊州
即今山東青島的即墨市。
春秋、戰國時期即墨屬齊國
秦朝時期設即墨縣,屬齊郡西漢時期,即墨縣城同時為膠東王國都城。
東漢及兩晉時期屬青州
隋、唐、明、清時期均屬萊州。
民國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分設即東、即墨兩縣,民國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4月即東縣併入即墨縣,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7月,恢復即東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屬膠州專區。
1956年3月即東縣併入即墨縣,改屬萊陽專區。
1958年10月改屬青島市
1961年3月改屬煙台專區至1978年12月又改屬青島市。
1989年9月撤縣設市。
蓼城
即今河南信陽的固始縣,地處河南省東南邊陲,豫皖兩省交界處,古稱蓼城。
西周時為蓼、蔣、黃、潘等國地。
春秋中期,楚國滅此地諸國,建期思縣,是為期思縣之潘鄉,又名寢丘邑。
西漢初期漢高祖劉邦於潘鄉置寢縣。
東漢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漢光武帝劉秀封其妹婿大司農李通固始候,李通取“通與帝首事,欲其堅固初始歟”之意,縣名由寢改為固始,並沿襲至今。
關於固始縣名,明嘉靖固始縣誌記載:“史記正義日,孫叔敖以寢丘土寢薄取為封邑,李通慕叔受邑,光武嘉之,改名固始。臣按:縣名日方此,豈因通與帝首事,欲其堅固初始歟?”固初縣名由引沿用至今,已有一千九百八十餘年歷史。

堂號

萊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即墨堂。
蓼城堂:以望立堂,亦稱固始堂。

歷史名人


公祖句茲
公祖句茲(生卒年待考),亦稱公祖茲,字子之,春秋末年秦國人。
公祖句茲是春秋末期魯國寢丘人(古蓼國、商潘國,今河南固始),為孔子七十二賢弟子之一,在七十二賢中排位第四十三,享孔廟奉祀。
公祖句茲后在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賜封為“期思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