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帆賽
帆船比賽
奧帆賽,全稱為“奧運會帆船比賽”。1896年,第1屆奧運會就把帆船列為正式競賽項目,但由於天氣情況惡劣,第1屆奧運會的帆船比賽未能舉行。1900年第2屆奧運會在法國巴黎舉行,帆船運動共進行7個級別的比賽。除在美國聖路易斯舉行的第3屆奧運會沒有帆船比賽,其餘的奧運會都有。
題確,形籌辦框架
照雅典奧運功,握2008年北京奧運會這一千載難逢的良機辦好奧帆賽,並藉此成功打造“帆船之都”?這不是留給4年後的問號,而是眼下迫在眉睫的問題。
速運轉“角”
雅典奧運會結束后,奧林匹克又向著下一個驛站進發,世界的目光轉而集中到了北京,也包括青島。實際上,舉辦奧帆賽並不僅僅奧運會期間這半個月的事情,在此前的兩三年時間裡,雅典就不斷接受著世界的挑剔。
帆船選手對水域環境的適應要求很高,往往提前幾次進駐賽地。雅典考斯瑪斯帆船中心雖建成於2002年初,但悉尼奧運會之後,就不斷有外國帆船隊提早來到這裡試水,以熟悉賽場環境。據了解,當初考斯瑪斯帆船中心對此估計不足,倉促應對接踵而至的國外船隊,相關的配套服務一時跟不上,直至奧帆賽正式舉行時,仍有匆忙之嫌。
如今,青島的浮山灣也面臨著4年前考斯瑪斯的難題,美國、英國等帆船隊已提出在2005年“適應青島”的要求,有同樣願望的其他外國隊伍也不在少數。因此,儘管浮山灣陸上設施的基建尚待完成,但各方面應儘快進入辦賽“角色”,籌備工作應先期納入國際奧林匹克管理模式。機不可失,時不我待,雅典奧運落幕之日,就是青島奧奧帆臨戰之時。
志願人員高素質
雅典奧運會期間,外國人在雅典並未感到什麼特別不便,只要你具備最基本的英語聽說能力,總能便利地得到當地人的幫助,哪怕是一位的士司機。特別是那些活躍在賽場、街頭、酒店、車站、機場、碼頭的志願者們,幾乎所有的外國人都享受到了他們熱情周到的服務。可以說,雅典奧運會成功舉辦,這些“幕後英雄”功不可沒。對於青島而言,提高市民素質,借鑒“雅典模式”招募、組建一支高素質的志願者隊伍,不失為一條好的途徑。
據了解,經過去年一年的報名、篩選、培訓,雅典奧組委會最終從幾百萬人中確定了6萬名志願者,比悉尼奧運會增加了一倍多,其中大部分為希臘人,還有40多名中國人。他們中上有七旬老者,下有十幾歲的少年,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和領域,個個具備外語專長。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志願者沒有一分錢報酬,得到的唯一“補償”就是那身漂亮的套服———在雅典任何一家商店都買不到,一方面杜絕有人假冒志願者;另一方面這身服裝既是一種象徵,也是一種榮譽。
需要注意的是,多年來中國舉辦國際大賽在使用志願者上往往單選大學生,其實這也陷入一種誤區。大學生固然有著較高的素質,但由於缺乏社會經驗,特別是欠缺對城市功能要素的了解,在處理事情的能力上就有所不足。4年彈指一揮間,鑒於青島在承辦大賽經驗和專業人員隊伍方面遠遜於雅典,故應及早入手,廣泛吸引、動員社會高層次人才群體參與進來,形成全社會為辦好奧帆賽服務的氛圍。
帆船魅力擋不住
詮釋奧林匹克精神的是那句深入人心的至理名言:重在參與!這也是奧林匹克為之不懈奮鬥百餘年的追求,也是衡量歷屆奧運會成功與否的重要內容。
奧運會不僅僅是辦給少數幾個運動員的,更需要公眾的最廣泛參與。實現體育運動為人的和諧發展服務,這是當代奧林匹克運動的人文主義理想。任何項目一旦失去了公眾,失去了人與自然的交融,其生命力和影響力都將難以持久。儘管青島擁有中國最好的海上運動基礎,國家體育總局直屬唯一一所海上運動學校常年在此訓練教學,但與雅典的深厚底蘊相比,我們的這點本錢實在不值得誇耀。
雅典奧運會雖然已經達到了整體上的成功,但其中的瑕疵仍有顯現,輿論公認的最大敗筆是公眾的參與不夠,特別是一些歐洲的短線項目如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賽場館前期門可羅雀。原因很簡單,希臘人對它們興趣不大。因此,青島要辦一屆最成功的奧帆賽,僅有一流的軟硬體設施環境是不夠的,大力提高市民對奧帆賽的認知與熱情,已經刻不容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讓市民對帆船運動產生濃厚興趣,首先要使相關知識的普及步入“快車道”。應該承認,由於帆船運動的高成本,青島不可能在短短4年裡培育出數量可觀的愛好者群體。但以大海為伴的青島人,起碼在觀念上可以接受更為豐富的海洋運動內涵:擁抱大海的方式決不僅僅是“洗海澡”,駕帆乘風、投身廣闊、體驗冒險——大海的這種魅力饋贈,我們不該拒絕。
青島是一座年輕城市。1891年清政府派兵設衙,作為建置開始。1897年11月被德國侵佔。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國侵佔青島。1922年12月北洋政府收回。1938年1月被日本再次侵佔。1945年8月抗戰勝利后,被國民黨政府接收,又成為美國的海軍基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特別是近20年來,青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已形成以外貿港口、海洋科研、風景旅遊等為特色的城市。八十年代初以來,青島先後被國家列為經濟中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計劃單列城市和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現轄七區五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總人口715.65萬人。其中市區1102平方公里,人口241.74萬人。
青島港口及交通條件良好,青島港是山東最大的天然良港,是中國五大外貿口岸之一。2002年港口國際集裝箱吞吐量341萬標準箱,居全國第二位,其中國際中轉箱吞吐量居全國首位。青島機場去年末已擁有國內航線38條,國際航線11條,港澳地區航線2條。青島至韓國仁川、日本下關的客貨運輸航線已經開通。膠濟鐵路複線通車,使青島鐵路運輸能力大大增強。濟青高速公路、環膠州灣高速公路、308國道和煙台—青島一級公路的通車,使青島公路運輸更加通暢。青島以港口為樞紐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已經形成。
青島工業基礎雄厚輕紡、食品、飲料工業有傳統優勢,機械工業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化學工業是全國14個化工生產基地之一。新興的電子和家電工業也形成了一批競爭力較強的產品,擁有海爾、青島啤酒、雙星、澳柯瑪、海信等著名品牌。
青島農業資源比較豐富。全市總共有耕地48.33萬公頃,沿海灘塗3.8萬公頃,糧油、林果、畜牧、水產等各業生產條件較好。青島農村還有30多種有價值的礦藏資源。
青島的科技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全市共有各類大專院校10所,各類獨立科研機構62處,各類專業科技人員達30多萬人。特別是海洋科研力量雄厚,擁有17個海洋科研機構和國內唯一的綜合性海洋大學,海洋科研人員佔全國同類專業人員的一半以上,是國家海洋科研、教育和技術交流中心。
青島自然環境優美。依山傍海,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攝氏12.2度,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確定的8個國際會議城市之一,適宜外商居住和旅遊,對外有較強的知名度和吸引力。2002年全市接待海內外遊客1836.7萬人次,其中外國遊客41.7萬人次;國際旅遊收入2.39億元。一年一度的青島國際啤酒節、海洋節、電子家電博覽會、航海博覽會、時裝周、漁業博覽會等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客。
近年來,青島市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結構高速和推進技術進步,使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2002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518.2億元,增長14.6%。地方財政收入完成68.01億元。
青島市是目前中國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城市之一,也是國家賦予優惠政策最集中的城市之一。近年來,外向型經濟發展成為拉動青島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希望更多的海外人士能夠進一步認識青島、了解青島、關注青島,歡迎海內外人士到青島觀光旅遊、商務考察和科技交流。
競技帆船、帆板運動的世界格局
歐洲(英國、法國、義大利、希臘、挪威、瑞典、丹麥等國)選手處在霸主地位,其原因是歐洲的競技帆船、帆板運動歷史悠久,帆船、帆板俱樂部遍布各國,群眾性活動很普及,國際帆聯的會員國歐洲佔三成以上。歐洲帆船、帆板競賽頻繁,每周都有大型的競賽,對選手的技、戰術提高非常有益。美洲和大洋洲的美國、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在歷屆奧運會上成績不凡,有勢力與歐洲抗衡。亞洲的470級和女子帆板有較高水平,其他級別成績平平。
今年是青島2008年奧運會籌備工作全面啟動的第一年,各項籌備工作緊緊圍繞“承辦一屆歷史上最出色的奧帆賽”這一總體目標,按照“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的要求,體現“海上奧運”特色,積極開展工作,取得明顯效果。青島市副市長臧愛民在日前召開的“2002年青島市奧運籌備工作情況通報會”上,對今年的奧籌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帆船主要由船體、桅杆、穩向板或龍骨、舵、帆和索具組成,船體的主要製作材料為木材或玻璃鋼。從器材上,運動帆船可分為五大類:
(Keel Boat)----特點-船底有一塊固定的穩向板和壓鉛,排水量大、構造複雜、價格昂貴,多人操縱,適於長距離競賽和遠海探險。
(Centerboard Boat or Dinghy)----特點-船底有一塊可收放的穩向板。小巧、靈活、造價低、便於操縱、易於普及。奧運會項目中多數是這種船。
(Multi-Hull)----特點-由二個至三個船體組成,速度快。操作起來驚險刺激
(Tower Boat)----特點-型體大,仿古設計,多桅布局,裝飾華麗,適於外展活動、娛樂性比賽和水手的海上操作訓練。
(Windsurf)----特點-操帆者站在一塊滑行板上航行,沒有舵(Rudder),只有尾鰭(Fin)。
人們通常認為帆船只能沿風吹動的方向移動-即順風移動。但三角帆使帆船還能夠迎著風移動(逆風移動)。
在理解如何逆風移動之前,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些與船帆有關的知識。
船帆的最先著風之帆緣稱作前緣,它位於船隻的前部。後部的船翼后緣稱作帆的后緣。從前緣到帆的后緣的假想水平線稱作弦。船帆的曲度稱作吃水,並且從弦到最大吃水點的垂直距離稱作弦深。充滿空氣以形成凹面彎曲的船帆的一面稱作迎風面。向外吹以形成凸起形狀的一面稱作背風面。了解了這些術語后,我們將繼續介紹帆船運動。
船隻藉助帆的每一面所產生的力量沿著迎風方向移動。迎風面的正向力量(推力)和背風面的負向力量(拉力)合在一起形成了合力,這兩種力量都作用於同一方向。儘管您可能不認同,但拉力確實是這兩種力量中較強的力量。
在1738年,科學家丹尼爾·伯努力發現,氣流速度與周圍自由氣流成比例增加,從而導致壓力的降低,而這可令氣流速度更快。這種情況在帆的背風面發生-空氣流動速度加快並在帆的後面形成低壓區域。
作用於雨傘的伯努力原理
為什麼空氣加速?空氣與水一樣,都是流動的。當風匯聚並且風被帆分開時,一些風附著在凸起面(背風面)並將帆扯起。為了其上“未附著”的空氣穿過帆,帆必須向不受帆影響的氣流外彎曲。但此類的自由氣流往往保持其直線流動並妨礙航行。自由氣流和彎曲的船帆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窄道,起初的氣流必須從中經過。因為它不能自行壓縮,所以空氣必須加速以從該窄道擠過。這就是氣流速度在帆的凸起面增加的原因。
一旦發生這一情況,伯努力的理論就得以生效。窄道中增加的氣流要快於周圍的空氣,並且在氣流速度加快的區域壓力將下降。這就產生了鏈式反應。隨著新的氣流接近最先著風之帆緣並分開,它更多地流向背風面-氣流被吸引到低壓區域並被高壓區域所排斥。現在即使更大塊的空氣也必須更快地擠進凸起帆面和自由氣流形成的窄道,這令空氣壓力更低。這一情況不斷發展直至達到現有風力條件的最大速度,並且在背風面形成最大低壓區域。請注意,只有在氣流達到曲面(弦深)的最深點后氣流才增加。在達到這一點之前,空氣不斷匯聚和加速。超出這一點后,空氣分開並減速,直到再次與周圍空氣速度相當。
(帆與風之間保持最佳角度)
在其間,在帆的迎風面發生相反的情況。隨著更多的空氣流過背風面,迎風面上流過帆的凸起面和自由氣流之間的擴展空間的空氣將減少。因為這些氣流四散流動,所以其流速下降到比周圍空氣還低的速度,這導致壓力增加。
由片狀氣流內的風帆產生的力量
在了解了這些潛在的力量之後,我們如何在實際中藉助這些力量來使船隻移動呢?我們需要在風帆和風之間建立理想的關係,使風不但加速流動,而且可以沿著帆的凸起面流動。船帆和風之間的這一關係的一部分稱作迎角。描繪與風平直的船帆。空氣均勻分開到每一面上-船帆下垂而不是充滿成彎曲形狀,空氣沒有加速以在背風面形成低壓區域,並且船隻沒有移動。但如果船帆與風向剛好成正確角度,則船帆會一下子充滿風併產生空氣動力。
迎角的角度必須十分精確。如果該角度保持與風太近,則船帆的前部將“搶風”或擺動。如果其角度太寬,則沿著帆的曲面流動的氣流將分開並且周圍的空氣重新聚合。這一分離產生了旋轉空氣的“停轉區域”,導致風速下降、壓力增加。因為船帆的曲率將始終導致帆的尾端與風向所成的角度大於與最先著風之帆緣所成角度,所以帆的后緣的空氣不能沿著曲面流動並返回周圍自由空氣的方向。理想上講,在氣流到達帆的后緣前不應開始分離。但隨著船帆的迎角加寬,分離點逐漸前移並將其後的一切保留在停轉區域。
您可能看到,除了迎角保持正確角度以使空氣能夠順利通過外,關於風與帆關係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船帆必須具有正確的曲率,以保證空氣始終附著在船尾。如果曲線太小,則氣流將不彎曲,並且將不會產生導致速度增加的壓擠效果。如果曲線太大,則氣流不能被附著。因此,只有在曲率不太大並且迎角不太寬的情況下才能發生分離。
這樣,我們現在就知道風帆壓力是如何在理論上和實際中形成的。但這些壓力是如何令船隻前行的呢?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其中的奧妙。
在海平面上,每平方米的氣壓是10噸。當船帆的背風面上的氣流增強時,您從上文可以知道氣壓將下降。假定每平方米將下降20千克。同樣,迎風面上的氣壓將增加-假定每平方米增加10千克(請記住,下拉壓力強於推送壓力)。並且即使背風壓力是負向並且迎風壓力是正向的,它們都作用於同一方向。因此現在我們每平方米約有共30千克的壓力。將其乘以10平方米風帆大小,我們在該風帆上已產生了共300千克的合力。
船帆上的每一點都作用了不同的壓力。壓力最強處位於弦深處,即船帆曲面最深處。這也是氣流最快和壓力下降最大的地方。隨著氣流向後移動並分離,力量也隨之減弱。這些力量的方向也會更改。在船帆的每一點上,該力量與帆面保持垂直。船帆前部的力量最強處也在最前方向上。在船帆的中部,力量更改為側方向,或傾斜方向。在船帆的後部,隨著風速的下降力量也逐漸減弱,並導致向後方向或往後拉的方向。
船帆各處上的壓力都可以計算出來,以便確定其每一面上前部、後部和牽引部位的相對力量。因為向前的力量還是最強的,所以施加在船帆上的合力還稍偏向前的,但主要是側方向。增加船帆作用以獲得更多向前的驅動力還導致側向力的更大的增加。因此,當風施加在側面的力量達到最大時,船隻是如何前行的呢?這涉及船帆與風的迎角,還涉及船隻與水的阻力問題。水在船隻逆風航行時作用的力量
合力的方向與帆弦近乎垂直。當帆弦與船隻的中線平行時,主要力量幾乎完全施加在側面。但是,如果船帆成一點兒角度,以便船帆產生的力量稍微向前,則船隻本身會立即前行。為什麼會這樣?船的中線(即龍骨)作用於水的方式類似於船帆作用於風的方式。龍骨產生的力量與船帆傾斜力相反的力量-它使船完全保持船帆形成的力量的方向。並且儘管風帆合力始終作用於迎風的那面,但正確的迎角將使船隻前行。
船帆的角度距離船體中線越遠,著力點施加於正面相對於施加於側面的數量越多。將正向力量的稍微調整與水相對於空氣的反向力量結合起來,我們將令船隻迎風前行,因為現在水流的阻力最小。
奧運會和小型帆船的世界錦標賽都採取航線賽的比賽形式。參加同一項目比賽的船統一起航。一場比賽一般進行11-12輪,每輪比賽第一名得1分,第二名得2分,依次類推。去掉一至二輪最差成績后,按各輪成績的積分之和排列出最後的名次,得分最少者為優勝。每輪比賽一般要進行40分鐘至2小時。比賽期間,競賽委員會根據每天的風力條件,安排二至三輪比賽。採用的比賽航線多為奧林匹克梯形航線,該航線包含了迎風、橫風和尾風航程。此外還有三角形航線和香腸形航線。出於對氣象與安全的考慮,競賽委員會可以根據風力大小減少比賽輪次。
帆船比賽在水上相遇時要執行一套比陸上的交通規則複雜的多的航行規則。運動員要想取得好成績,就要熟通一本131頁厚的競賽規則(英文簡稱RRS),一本95頁厚的規則案例分析和一本20頁以上的級別規則。賽前還要研究另外兩份規則文本--競賽規程(NoR)和航行細則(SIs)。如何利用規則壓制對手,使自己獲利是運動員與教練員需要潛心研究的重要課題。帆船競賽規則主要包括航行規則,競賽實施規則和抗議審理規定三大部分。這個規則每4年於奧運會年後修訂一次。國際帆聯還發行規則解釋、包括每年發行的案例。所有的案例都是遵照最新的規則修改編印的。
航行規則中最常用到的是--左舷來風的帆船要避讓右舷來風的船;處於上風位置的船要避讓下風的船;當遇到航線浮標或障礙物時,後接近該物體的船要避讓已經接近該物體的船,處於外側的船要避讓內側的船。競賽實施規則主要規定了競賽的組織與管理規範,如起航方法與信號通知的方法等。抗議審理規定是解決運動員在水上相遇與相碰而產生糾紛或者犯規后的一整套裁決方法。
女子單人艇--歐洲級(Europe)
穩向板型,長3.35米、寬1.44米、帆面積7.1平方米、船重60公斤。於1962年由法國人AloisRolanda設計。
該項目首次進入奧運會是1992年。該船速度較快,易於滑行。船自重較並有足夠的浮力,所以安全性較好。
男子單人艇--芬蘭人級(Finn)
穩向板型,長4.5米、寬1.51米、帆面積10平方米、船重145公斤。
芬蘭人級首次進入奧運會1952年。它是在1949年芬蘭國家帆船協會為籌備即將在本國舉行的奧運會而發動的一次帆船設計大賽中產生出來的船型,設計者是瑞典人Richard Sarby。要求選手的體重大一些。
男子公開級--激光級(Laser)
穩向板型,長4.23米、寬1.42米、帆面積7.06平方米、船重59公斤。
該船是由加拿大人布魯斯荷比設計,60年代發展起來的項目。首次進入奧運會是1992年。目前已經在100多個國家開展。最初是作為娛樂型船設計的,多在周未的休假中使用,後來迅速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性的運動帆船。
男子雙人艇;女子雙人艇--470級
穩向板型,有球形帆,長4.7米、寬1.68米、帆面積12.6平方米\球形帆14平方米,船重115公斤。
首次進入奧運會是1976年。設計者是Andro Corno。1986年的釜山奧運會首次引入女子470級的比賽。470級在世界上開展較普遍,船的操控性能很好。
女子龍骨船-鷹鈴級(Yngling)
三人操縱,龍骨型帆船,長6.35米、寬1.73米、帆面積14平方米、船重200-230公斤。
該船適合於女子或青少年開展活動。由挪威人Jan Linge於1967年設計。Yngling是youngster的意思。當時是為他自己14歲的兒子設計的一條龍骨船。該級別在北歐地區較為普及。2004年雅典奧運會被列入比賽項目。
男子龍骨船--星級(Star)
二人操縱,龍骨型,長6.92米、寬1.73米、帆面積26.9平方米、船重662公斤。
星級是資格最老的奧運會項目。1911年美國人William Gardner設計,1932年被列入奧運會(洛山磯)比賽項目。該船的特點是有一個較小的船艙,帆較高,桅杆長。該船較大的帆面積和調整的難度需要選手具有高超的技術經驗和較大的體重。
女子帆板--米斯特拉級(Mistral)
單人操縱的統一設計型帆板,長3.72米、寬0.62米、帆面積7.4平方米、板體重16.5公斤。
該級別誕生於1978年。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被首次列入奧運會項目。設計者是兩位帆板選手,Hoyle Scwitzer和Jim Drake。該級別多年來一直奉行統一設計的理念。
多體公開級--托納多級
雙人操縱,雙體船,是直線速度最快的奧運會帆船,長6.10米、寬3.05米、帆面積21.8平方米、船重140公斤。
首次進入奧運會是1976年。設計者是英國人Rodney Marsh。駕駛雙體船與單體船的要求不同。順風行駛時操縱好壞帶來的速度差異很大,在浪中航行較困難。
雙人公開級--49人級(49er)
雙人操縱的新生代高速帆艇,長4.99米、船寬1.7米,含側支架寬2.99米、帆面積59.2平方米(含球形帆)、船重125公斤。
首次進入奧運會是2000悉尼奧運會。49人級是在澳洲18英尺級帆船的基礎上開發的項目。最高航速可達25節(每小時46公里)。該船具有超大的帆面積,操縱起來有較大的難度。船體兩舷各有一個伸出來的側支架,以便乘員獲得更大的壓舷力距。
2008年北京奧運會帆船比賽下設9個級別,11個項目的比賽。其中,男子4個項目,女子4個項目,3個“公開級”(男女混合)項目。
奧運會運動員限額為400名;270條帆船參賽。每個國家每個項目只允許一條船參賽。
2008北京奧運會定於8月8日開幕,24日閉幕。帆船比賽通常在開幕式(北京)后的2到3天開始,歷時15天左右。場館約提前15天向參賽隊開放,目前帆船比賽及賽前丈量與報到的具體時間安排未定。
青島是京外唯一可進行頒獎的分賽場。按傳統青島可以舉行單獨的奧運聖火點燃儀式,開幕與頒獎儀式。
夏季奧運會競賽項目競賽級別(船型)
男子帆板Neil Pryde RSX級
女子帆板Neil Pryde RSX級
男子單人艇芬蘭人級
女子單人艇Laser Radial級
單人公開艇激光級
男子雙人艇470級
女子雙人艇470級
雙人公開艇49人級
多體公開級托納多級
男子龍骨艇星級
女子龍骨艇鷹鈴級
女子單人艇--Laser Radial級
Laser Radial是Laser協會的一個級別,適用於青少年或者女子運動員開展訓練與競賽活動。除了桅杆略短和帆略小之外,其他方面同激游標准級完全一樣,可以視為向激光過度的一個級別。
主要數據為:長4.23米,寬1.42米,帆面積5.76平方米,船重59公斤。
奧帆賽
國際帆聯全稱International Sailing Federatio,簡稱“ISAF”。國際帆聯成立於1906年,總部設在英國。目前ISAF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項體育聯合會之一,現有122個會員國(或地區)管轄了76個帆船級別。ISAF下設國際殘疾人帆船運動基金會(IFDS),從事殘疾人帆船運動。目前進入奧運會的項目有9個級別,11個項目。
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簡稱“中國帆協”。英文全名為CHINESE YACHTING ASSOCIATION,縮寫為“CYA”。中國帆協是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承認的全國性運動協會,同時也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國性群眾體育組織。中國帆協是全國帆船帆板運動的領導機構,是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帆船組織的唯一合法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