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紫萱的結果 展開

紫萱

植物

紫萱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黃花菜味鮮質嫩,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花粉、糖、蛋白質、維生素C、鈣、脂肪、胡蘿蔔素、氨基酸等人體所必須的養分,其所含的胡蘿蔔素甚至超過西紅柿的幾倍。

黃花菜性味甘涼,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濕、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對吐血、大便帶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療效,可作為病後或產後的調補品。

黃花菜常與黑木耳等齋菜配搭同烹,也可與蛋、雞、肉等做湯吃或炒食,營養豐富。但鮮黃花菜中含有一種“秋水仙鹼”的物質,它本身雖無毒,但經過腸胃道的吸收,在體內氧化為“二秋水仙鹼”,則具有較大的毒性。所以在食用鮮品時,每次不要多吃。

由於鮮黃花菜的有毒成份在高溫60度時可減弱或消失,因此食用時,應先將鮮黃花菜用開水焯過,再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以上,撈出用水洗凈后再進行炒食,這樣秋水仙鹼就能破壞掉,食用鮮黃花菜就安全了。

形態特徵


紫萱
紫萱
多年生耐寒草本。全株光滑無毛,根莖短,有肉質的纖維根,葉自根基叢生,狹長成線形葉脈平行,主脈明顯,基部交互裹抱。花葶由葉叢抽出,上部分枝,呈圓花序,數朵花生於頂端,花大黃色。先端6裂鍾狀,下部管狀。花期6月-7月。蒴果鈍三角形,熟時開裂;種子黑色,有光澤。

植物習性


原產中國,南北方廣為栽培。分佈於歐洲南部及日本。生出山地陽坡,耐寒,喜溫暖潮濕,對環境要求不嚴格,耐半蔭。

栽培技術


紫萱
紫萱
繁殖:用分株法繁殖。於10月-11月將3年-4年株掘起,分起3株-6株,每株須帶有完整的芽頭,然後按行距1米,株距0.5米,坑深0.3米,先將基肥施人坑中,略蓋細土,然後栽上,栽后覆土4厘米-5厘米,壓實,然後再澆透水。分栽也可3月份進行。
管理:培育期間,春夏鬆土除草1次-2次;3月-6月內,每月施3倍-5倍水的腐熟人糞尿液,如花前施1次磷肥,可提高花的質量,萱草喜濕潤,要適時澆水。冬季葉子枯萎,可將地上部割去,覆土一層,以便越冬,栽培土要求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植物用途


適水旁和草地叢植,花可食用,花色鮮艷供觀賞,根供藥用。
萱草和菊花一樣,萱草長在菜園的四周。菜園在對面的山坡上,萱草開花時,遠遠就能望見黃汪汪的一圈。萱草的葉和花都很美。一場春雨之後,嫩綠的葉子從蔸下冒出來,漸漸地顏色變深,紛披如蘭草的葉子。花型如百合,又比百合略小,開花時,一根翠綠的稈子挺立於葉叢,擎起花朵,婷婷玉立,如同纖弱的鄉下少女仰起清秀的臉。
萱草其實是一種很文化的植物。它的文化意蘊,來自和女性的深厚淵源。它有一個主觀色彩很濃的名字:宜男草。《爾雅巽》里說“萱草又名宜男”;《風土記》上說:“鹿蔥,又名宜男懷妊婦人帶佩必生子。”
萱草還有一個名字,叫忘憂草嵇康《養生論》里有“萱草忘憂”的說法。古代稱母親的居室為萱堂,後來又以萱為母親的代稱。近代,少婦佩戴萱草的習俗已經失傳了,稱母親為萱堂的說法也少見了,只是在中國鄉間做壽的對聯中偶爾可見。

典故


萱草,一個名叫"紫萱",又一個名叫"忘憂草"。吳地的書生們叫它"療愁"。嵇康《養生論》說:"萱草忘憂"。
吳中書生謂之療愁。嵇康《養生論》雲:"萱草忘憂"。(出《述異記》) 人們用來佐膳的黃花菜,學名為萱草。大約已栽種了兩千多年,是我國特有的土產。據《詩經》記載,古代有位婦人因丈夫遠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種萱草,藉以解愁忘忙,從此世人稱之為"忘憂草"。
該婦人到底能忘憂多少,別人難以相知。但她參喜愛萱草,真可謂頗有見地。在百合科的同宗姐妹中,萱草並非名門望族,乃不過是位"小家閨秀"。觀其外表,葉片細長,花為筒狀,每朵6瓣,向外展張,花色桔紅,一般每葶著生數朵,從夏到秋,開個不停,可惜晨開暮閉,匆匆謝去。據花卉鑒賞家認為,萱草翠葉萋萋,著花秀秀,煥發出一種外柔內剛、端莊雅達的風采,教人感到親切和藹,賞心悅目。難怪古人把它比喻為慈母的音容。蘇東坡曾賦日:"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亂葉中,一一芳心插"。他所述的"芳心",就是指母親的愛心。白居易也有過詩云:"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為他晚年的知己劉禹錫屢遭貶謫的身世予以勸慰。其實,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一棵區區無名小花,本身並無含有任何解憂的元素,只不過在觀賞之際,助人轉移情感,稍散一時之悶,略忘片刻之憂而已。在50年代,據聞敬愛的董必武同志在公差外地時,寄給夫人何連芝四句道:"貽我含笑花,報以忘憂草,莫憂兒女事,常笑偕吾老",以此勸慰她勿再為家事多憂。綜觀常吃人間煙火的凡人,能夠完全無憂者恐怕為數不多。何況天下間還有不少仁人志士常為國家的命運而憂,為民間的疾苦而慮。可見該憂的還得要憂,該忘的就讓它忘了吧!

營養


黃花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黃花菜味鮮質嫩,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花粉、糖、蛋白質、維生素C、鈣、脂肪、胡蘿蔔素、氨基酸等人體所必須的養分,其所含的胡蘿蔔素甚至超過西紅柿的幾倍。黃花菜性味甘涼,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濕、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對吐血、大便帶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療效,可作為病後或產後的調補品。黃花菜常與黑木耳等齋菜配搭同烹,也可與蛋、雞、肉等做湯吃或炒食,營養豐富。
但鮮黃花菜中含有一種"秋水仙鹼"的物質,它本身雖無毒,但經過腸胃道的吸收,在體內氧化為"二秋水仙鹼",則具有較大的毒性。所以在食用鮮品時,每次不要多吃。由於鮮黃花菜的有毒成份在高溫60度時可減弱或消失,因此食用時,應先將鮮黃花菜用開水焯過,再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以上,撈出用水洗凈后再進行炒食,這樣秋水仙鹼就能破壞掉,食用鮮黃花菜就安全了。食用干品時,消費者最好在食用前用清水或溫水進行多次浸泡后再食用,這樣可以去掉殘留的有害物,如二氧化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