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莫愁湖的結果 展開
-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鍾祥莫愁湖
- 鄭板橋詩作
莫愁湖
鍾祥莫愁湖
徠莫愁湖指鍾祥莫愁湖,位於湖北省鍾祥市境內。莫愁湖景區融山水資源、人文資源於一體,是荊楚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湖上百島俊秀,水天一色。陽春白雪島上,白雪樓、陽春台隔水相望,彷彿莫愁再現;蘭台宮內歌舞昇平,襄王把酒行樂,再現楚國風韻。下里巴人島上,男耕女織,捕魚狩獵,山歌爛漫,情也陶陶。軍事野戰島,槍炮隆隆,殺聲陣陣,驚險刺激,引人入勝。
景區級別:未知
地址:湖北省鍾祥市境內
所屬地區:湖北鍾祥市
![莫愁湖[鍾祥莫愁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e/mde4e108f6226e7f939a447857c48a5d0.jpg)
莫愁湖[鍾祥莫愁湖]
![莫愁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c/mbc4714bf0de7e4897d942da2a8f8d4ff.jpg)
莫愁湖
![莫愁湖[鍾祥莫愁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b/m8b4dadb1c3b87dd95c245bf37feba34f.jpg)
莫愁湖[鍾祥莫愁湖]
后據民間傳說,莫愁女並未死,而是被一漁民所救。自此,她遊歷於楚國的城鎮鄉村,廣泛採集各地民謠,並將楚國宮廷歌舞與民間民謠相融合,成為楚國文化的傳播大使。十里畫廊,是整個莫愁湖景區最為賞心悅目的地方之一。它由細窄逐漸寬闊,呈喇叭狀,且九曲迴轉,湖岔眾多。這裡湖水清澈,水平如鏡,兩側蒼翠青山和著藍天白雲倒映在湖中,可謂湖光山色,引人入勝。兩側,隨著快艇掠過水麵,不時驚起飛鳥串串。由於這裡生態環境優異,引來各種珍奇飛禽不計其數,有鴛鴦、白鷺、野鴨、鸕鶿等數十種。湖岸上林木茂盛,花草叢生,時有一兩處紅瓦農舍掩映其間,恍若人間仙境。
![莫愁湖[鍾祥莫愁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b/m6b24f9170cdfca39e3646819a5a6ebc5.jpg)
莫愁湖[鍾祥莫愁湖]
![莫愁湖[鍾祥莫愁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4/m24dd71f140b601da688473605544814a.jpg)
莫愁湖[鍾祥莫愁湖]
山民漁民的生活遠遠談不上富足,每日的奔波也異常艱辛,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是充實而樂觀的,他們親近自然、怡然自得的生活態度正是帶有濃郁民風民俗風韻的《下里》、《巴人》的藝術基礎。
![莫愁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0/m60da3703efdcd15b7d2407499073eff5.jpg)
莫愁湖
![莫愁湖[鍾祥莫愁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c/mfccd8c1efcee5d58dd0412084a10489d.jpg)
莫愁湖[鍾祥莫愁湖]
![鍾祥莫愁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8/m4801f5daa0005acbbbf4a26404374a1f.jpg)
鍾祥莫愁湖
![莫愁湖[鍾祥莫愁湖]](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b/meb52dc3507b0ba79f4b414790d226a43.jpg)
莫愁湖[鍾祥莫愁湖]
當年的漢江,緊貼郢中石城而流;當年的莫愁湖,碧波千畝。隨著時代的變遷,漢江西移離城五里之遙;莫愁湖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天下郡國利病疏》載:“漢水故道逼進郡城而下,明嘉靖初徒,新洪繞沿山灣東,去城彌遠。”《鍾祥縣誌·方輿》載:“自有顯陵后,明世宗惑於風水之說,堵塞敖口,迫使漢江南移,敖水已由直河入漢,不復達莫愁湖。”原來跨漢江東西兩岸的莫愁湖,和桃花盛開的莫愁村,今天都在漢江東岸了。今處於漢江西岸的文集鎮,仍保留了楚時舊俗,不僅沿江桃林片片,而且傳承了楚國圖騰舞蹈《鳳凰舞》。莫愁湖,則因圍湖造田,久而久之便只剩下面積約二平方公里、蓄水約一千萬立方米的一泓碧水了。在圍墾后的漢江故道上,建起了現代化的棉紡廠和自來水廠,廠里的姑娘們——新一代的莫愁女,正在意氣風發地為祖國的建設貢獻青春,展現著蓬勃的綽綽風姿。
山珍海味不須供,富水春香酒味濃,滿座賓客呼上菜,裝成卷切號盤龍”。此菜選用精瘦肉、肥膘肉、精魚肉,調以雞蛋、蔥白、生薑、豆粉、食鹽、味精等配製而成。其特點有色澤潔白,鮮嫩滑爽,香味綿長,吃肉不見肉,吃魚不見魚,是筵席菜的上品。
鮓粑粑
開味佳肴千百種,再好莫過鮓粑粑”,千百年來,鍾祥人酷愛食鮓粑粑。各地根據愛好和不同的物質條件,形成了鮓肥腸、鮓茄子豇豆、鮓魚等系列。對於此類食品的製作,民間有云:“主料切細水吹乾,半粉加入調味拌,裝壇封口腌數天,吃時油炒酸辣鮮”。
“芳香十里遠,米茶味清醇”,其作法是將大米放在鍋里炒至大半發黃帶焦時起鍋,用清水淘洗濾出水份,再放入鍋里加清水旺火煮沸至大米開花,起鍋自然冷卻即成。米茶水色淡黃,香氣深郁,滋味微甜而不淡,略溫而不苦,爽口甜潤,清肺解渴,是炎熱夏天的好食物,防暑降溫之佳品。
條子酥
“條酥成形美,開鍋十里香”。此酥點選用精麵粉、小麻油、芝麻、精鹽肥配製,經過和面、調酥、包酥、捍酥、切條烤制而成,此酥點有色澤金黃、香醇松酥、落口消化的特點,並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營養素,是老少皆宜的綠色食品。
王府大酒店
莫愁湖國際大酒店
鍾祥東方國際大酒店
鍾祥新中京旅遊賓館
鍾祥新中京快捷酒店
鍾祥市豐碩園酒店
鍾祥市福馨緣大酒店
市內可以乘坐6路公交車到達景區,也可乘坐當地計程車或包車前往景區。
徠洪湖漢綉
漢綉,源於戰國時期的楚地刺繡,到了清朝中葉,以漢口為中心向周邊擴散,遂以鼎盛之勢與蘇綉、湘繡平分秋色。那時候,朝廷在漢口設織綉局,徵集貢品,可見其一時之盛。清朝咸豐年間,因國內政局動蕩,大批漢綉藝人紛紛逃離漢口,漢綉遂以衰亡。漢綉名藝吳文琇轉來到洪湖,仍以刺繡為業,因其綉品秀美,工藝精良,於是聲望大盛,遂於光緒三十四年(1980年)由其子吳家福在新堤開設吳炳昌綉鋪。
吳炳昌綉鋪的綉品以日用品為主,後來逐漸增加戲袍、佛像及繪畫題材的作品。宣統三年(1911年),吳家兄妹繡的《觀世音菩薩》和《荷花仙子》,曾在武昌西湖勸業場內工商品陳列廳展出,被當時的《時報》譽以“漢綉復活,重放異彩”。
洪湖漢綉以吳氏家傳技藝為基礎,到解放后成為漢綉承傳的大宗,其代表作《文房四寶》、《和平之春》和雙面綉《群貓圖》、《雛鷹展翅》等,被國內同行公認是我國刺繡藝術的尖端之作,名揚遐邇。
洪湖貝雕
洪湖盛產淡水珍珠貝,其貝殼質地堅硬,色彩絢麗,光澤柔膩,晶瑩光華,是上等的工藝材料。早在清朝時期,就有藝人用這種貝殼做原料,加工製作成各式工藝紐扣,極受市場青睞。
七十年代,洪湖的能工巧匠融合剪紙、陶塑、牙雕、玉雕、木雕的工藝技巧,創新設計了貝雕這一新的工藝精品。貝雕以晶瑩、明凈、紋理瑰麗的三角帆蚌為材料,通過雕磨、組合、鑲嵌、拼裝、粘結等方式,構成題材新穎的圖案,因其集雕刻、繪畫於一體,畫面生動、造型奇特,受到顧客的廣泛好評。
洪湖貝雕的題材豐富,有古今故事,戲劇人物,翎毛花竹,花草果木,亭台樓榭,因而在創作上顯示出了極大的潛力。
1973年,題名《白孔雀》的洪湖貝雕作為我國代表團贈送給聯合國總部的禮品,掛進了美國紐約的聯合國大廈。外國人紛紛稱讚洪湖貝雕是“東方的獨特畫種”。
鍾祥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暖,多風;夏熱,多雨;秋涼,晴朗;冬寒,有雪。年平均氣溫16.5攝氏度,平均降水量115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