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遺傳的結果 展開
- 漢語辭彙
- 中國遺傳學會主辦期刊
遺傳
漢語辭彙
親子之間以及子代個體之間性狀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狀可以從親代傳遞給子代,這種現象稱為遺傳(heredity)。遺傳學是研究此一現象的學科,目前已知地球上現存的生命主要是以DNA作為遺傳物質。除了遺傳之外,決定生物特徵的因素還有環境,以及環境與遺傳的交互作用。
遺傳起源於早期生命過程的信息化或節律化。
生命是在遺傳的基礎上發生變異的。
遺傳性狀由基因控制,生物體基因組中所有基因統稱為基因型。
生物體表型是基因型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生物體的表型並不都是可以遺傳的。例如,人的晒黑的皮膚來自表型和陽光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晒黑不會傳遞給後代。然而,由於基因型的差異,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晒黑。
⒈猶留傳。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慶有古先道遺傳黃帝、扁鵲之脈書,五色診病,知人生死。”宋林逋《傷白積殿丞》詩:“遺傳得誰脩闕下,孤墳應祇客江邊。”《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這迷而不悟,卻是為何?只因製造之葯,其方未嘗不是仙家的遺傳。”羅家倫《是愛情還是苦痛》:“他說:‘我聽得長輩說,女子總是靠丈夫的。’我好容易收來一點愛情,把他這一句遺傳的話,又嚇走了一大半。”
⒉指遺留下來的傳聞。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易水》:“余按遺傳,舊跡多在武陽,似不餞此也。”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陳同父》:“自是始欲纂集異聞,為《中興遺傳》,然猶恨聞見單寡,欲從先生故老詳求其事。”
⒊謂生物體的構造和生理機能由上一代傳給下一代。
艾思奇《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第四章:“在自然界中,吸引和排斥,陰電和陽電,化合和分解,遺傳和變異等對立面的互相作用,也同樣包含著鬥爭。”如:任何一種植物的後代與它的親代總是基本相似的,這種現象叫做遺傳。
⒋謂人的氣質、品德、能力等後天的東西受上代的影響而在後代身上體現出來。
洪深《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四章:“即以氣質而論,決不是一個人遺傳有好的或壞的氣質。”郁達夫《出奔》:“結婚之後的董婉珍,處處都流露了她的這一種自父祖遺傳下來的小節的伶俐。”陳學昭《工作著是美麗的》上卷二四:“在精明能幹這一點上,她的三個孩子都得了母親的優良遺傳。”
遺傳:幸福在某種程度上是與生俱來的。人類“幸福感知點”的敏感程度有90%是由基因決定的,同時也取決於父母的正確見識、判斷力以及良好的訓練和教育。
1.膚色
遺傳指數:★★★
膚色的遺傳總遵循“相乘后再平均”的自然法則,讓人別無選擇。若父母皮膚較黑,絕不會有白嫩肌膚的子女;若一方白一方黑,大部分會給子女一個“中性”膚色,也有更偏向一方的情況。
2.身高
遺傳指數:★★
身高有70%取決於遺傳,後天因素影響只佔30%。若父母較高,孩子高的機會為3,矮的機會為1,偏矮則反之;如果父母中一人較高,一人較低,就取決於其他因素。
3.胖瘦
遺傳指數:★★
如果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孩子發胖機率是30%。如果父母雙方都肥胖,孩子發胖機率是30%—60%。也有說法認為,母親在孩子體形方面起到的作用較大。胖瘦大約有一半可以由人為因素決定,寶寶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飲食、充分運動使體態勻稱。
4.眼睛
遺傳指數:★★★
形狀:孩子的眼形、大小遺傳自父母,大眼睛相對小眼睛是顯性遺傳。父母有一人是大眼睛,生大眼睛孩子的可能就會大一些。
雙眼皮:雙眼皮是顯性遺傳,單眼皮與雙眼皮的人生寶寶極有可能是雙眼皮。但父母都是單眼皮,一般孩子也是單眼皮。
眼球顏色:黑色等深色相對於淺色而言是顯性遺傳。黑眼球和藍眼球的人,所生的孩子不會是藍眼球。
睫毛:長睫毛也是顯性遺傳的。父母只要一人有長睫毛,孩子遺傳長睫毛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5.鼻子
遺傳指數:★★★
一般來講,鼻子大、高而鼻孔寬呈顯性遺傳。父母中一人是挺直的鼻樑,遺傳給孩子的可能性就很大。鼻子的遺傳基因會一直持續到成年,小時候矮鼻子,成年還可能變成高鼻子。
6.下顎
遺傳指數:★★★
下顎是不容“商量”的顯性遺傳。父母任何一方有突出的大下巴,子女常毫無例外地長著酷似的下巴,“像”得有些離奇。
7.耳朵
遺傳指數:★★★
耳朵的形狀是遺傳的,大耳朵相對於小耳朵是顯性遺傳。父母雙方只要一個人是大耳朵,那麼孩子就極有可能也是一對大耳朵。
以ATP為核心的遺傳信息的起源
傳統遺傳
古代對遺傳的理解在18世紀轉變為兩種有爭議的學說:漸成論學說和先成論學說,它們所代表的是對遺傳理解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由亞里士多德創立的漸成論學說認為胚胎不斷發育,而對父母特徵的修飾可以在其生命周期中傳遞給胚胎。這一學說的基礎是基於獲得性狀的遺傳理論。先成論直接反對漸成論,認為精細胞會進化,“像生成一樣”,產生與父母相似的後代,但這種理論在19世紀遭到細胞理論的打斷,即生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而不是生物體的一些預先形成的部分。儘管如此,通過人工選擇,人們能夠馴化動植物。獲得性狀的繼承也是拉馬克早期進化思想的一部分。直到孟德爾通過其豌豆植物示範提出性狀是可遺傳的,傳統遺傳學成為孟德爾遺傳。
現代遺傳
在20世紀30年代,Fisher和其他人的工作導致孟德爾遺傳和生物識別技術的結合,形成了現代進化合成學說。該學說彌補了實驗遺傳學家和博物學家之間的差距,也彌補了兩者和古生物學家之間的差距。
現代進化合成學說認為:
(1)所有進化現象都可以用與已知遺傳機制和博物學家的觀察證據相一致的方式來解釋。
(2)進化是漸進的:小的遺傳變化是通過自然選擇排序的重組。物種(或其他類群)之間的不連續性被解釋為地理分離和滅絕逐漸產生的。
(3)選擇在變化發生中占絕對優勢。選擇的目標是適應周圍環境中的表型。
(4)自然群體中攜帶的遺傳多樣性是進化的關鍵因素。
顯性和隱性遺傳
如果只要存在至少一個拷貝,某等位基因控制的表型都能表達(有表型),則該等位基因是顯性等位基因,該基因控制的遺傳是顯性遺傳。例如,在豌豆中,控制豆莢綠色的等位基因G對控制豆莢黃色的等位基因g是性的,因此,具有GG(純合子)或Gg(雜合子)等位基因對的豌豆植物將具有綠色豆莢。因為控制黃色豆莢的等位基因是隱性遺傳的的,因此,只有當gg存在(純合子)時才能看到這種等位基因的作用。
孟德爾遺傳
孟德爾遺傳是指任何性狀嚴格按照孟德爾定律分離的遺傳。比如,“B”代表紫色花的顯性等位基因,“b”代表白色花的隱性等位基因。一個親本品種有兩個等位基因用於紫色花(BB),而另一個有兩個等位基因用於白色花(bb)。受精后,F1雜種各自遺傳了紫色花的一個等位基因和白色的一個等位基因。所有F1雜種(Bb)都有紫色花,因為顯性B等位基因在雜合子中具有完全效應,而隱性b等位基因對花色沒有影響。對於F2植物,具有紫色花的植物與具有白色花的植物(3:1)的比率稱為表型比。其基因型比率為1 BB:2 Bb:1 bb。
非孟德爾遺傳
非孟德爾遺傳是指任何後代性狀不按照孟德爾定律分離的遺傳。如果已知遺傳雜交中雙親的基因型,孟德爾定律可用於確定後代群體預期的表型分佈。後代中觀察到的表型比例與預測值不匹配的遺傳就是非孟德爾遺傳。
非孟德爾遺傳適用於共顯性遺傳和不完全不完全顯性遺傳。
非孟德爾遺傳在幾種疾病過程中起作用。
當討論生物遺傳模式時還要考慮的三個內容是:
(1)基因位點:有單基因、寡基因和多基因遺傳。
(3)基因型-表型的相互關係:有顯性、中性、隱性、超顯性和顯性不足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