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市鎮

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下轄鎮

茅市鎮,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下轄鎮,地處衡陽市南部,東與硫市鎮接壤,東北與洲市鄉交界,南連尾洲鎮,西南和西面鄰祁東縣糧市鎮、鳥江鎮,北接柞市鎮,行政區域面積158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茅市鎮戶籍人口有62536人。

1984年2月,撤社建鄉。1984年8月,撤銷茅市鄉,成立茅市鎮。1995年5月8日,撤區並鄉,長沙鄉、斗山橋鄉併入茅市鎮。截至2020年6月,茅市鎮下轄3個社區、22個行政村。

2011年,茅市鎮的財政總收入411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6億元,比上年增加41%,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84萬元,增值稅27.5萬元,人均財政收入5938元,比上年增加40%。2018年,茅市鎮有工業企業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隸屬衡陽縣第十五區。
1952年7月,屬衡南縣第九區。
1955年6月,改稱茅市區。
1956年5月,撤區並鄉,茅市區析置為茅市、柞市、大橋、松濤4個鄉。
1958年9月,茅市鄉改設先鋒、幸福人民公社。
1959年,先鋒、幸福人民公社合併為茅洞橋人民公社。
1961年6月,設區分社。
1974年1月,因修建斗山橋水庫,將祁東縣洪堰公社劃歸衡南縣茅市區。
1984年2月,撤社建鄉。
1984年8月,撤銷茅市鄉,成立茅市鎮。
1995年5月8日,撤區並鄉,長沙鄉、斗山橋鄉併入茅市鎮。

行政區劃


1961年6月,茅市區下轄茅市、長沙、柞市、大橋4個公社。
2011年末,茅市鎮下轄3個社區:一拱橋、三拱橋、玉泉,3個行政村:曹家、油麻、槐花、斗山、井沖、興隆、早山、占禾、齊天、白木、培遠、燈芯、同古、八石、城門、龍波、李家、萬福、茅市、雲貴、寶樹、友愛、安寧、梅花、泛市、陂林、柿花、大儒、青逸、鳳凰、坪山、泉江、同春、黃江、洪福、九龍、寶山、小豐、長沙塘、三星、上宗、同德、五嶺。
截至2020年6月,茅市鎮下轄3個社區,22個行政村。
社區一拱橋社區、三拱橋社區、玉泉社區。
行政村斗山橋村、井沖嶺村、占禾沖村、齊天廟村、白木江村、燈芯坪村、八石村、龍波村、李家村、茅市村、寶樹村、泛市村、陂林村、柿花村、坪山村、黃江村、九龍村、三星村、上宗村、五嶺村、油麻塘村、榮貴村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茅市鎮
茅市鎮
茅市鎮地處衡陽市南部,東與硫市鎮接壤,東北與洲市鄉交界,南連尾洲鎮,西南和西面鄰祁東縣糧市鎮、鳥江鎮,北接柞市鎮,行政區域面積158平方千米。

氣候條件

茅市鎮全年氣候的基本特點:上半年氣溫延續近10年來一直偏高的特點,主要原因是冬季偏暖,而春季氣溫也一再偏高。上半年氣溫基本趨勢:冬暖且春溫高。下半年氣候基本趨勢:夏秋季節雨水充沛,比較涼爽,雨季結束不明顯,與上半年的暖冬事件有較好的相關性,是厄爾尼諾現象導致氣候異常變化的重要表現。

自然資源


茅市鎮資源豐富,物產富饒,是優質大米、花生、大豆、油料等農產品的重要產地;牲豬、鮮魚、菜牛、山羊等年產量均居全縣前列。茅市山多林多,有大片松、杉、楠竹等經濟林。水利資源充足,水面積佔全鎮面積的8%,境內河流縱橫,相互貫通,有大小水庫50多個。塘、壩、堰萬餘個。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地下現探明有銅、鐵、鉛鋅等多種有色金屬和重晶石石灰石等非金屬,具有極大的開採價值。
2011年末,茅市鎮有耕地面積4.2萬畝,全部為水澆地。

土地資源


茅市鎮
茅市鎮
茅市鎮預征工作進展順利,現已基本完成了場內爭議地(紅星農場)120畝土地的預征工作,場部所屬其他2580畝地將在4月底前全面完成預征工作。鎮政府還初步擬定了土地出讓政策促進項目落戶,以出讓方式獲取工業用途土地使用權的,每畝費用總額初定為6萬元(按區里統一對外公布的優惠價格)。若固定資產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可給予一定的優惠。園區招商,基礎設施必須先行。茅市鎮擬在近期啟動“7”字型的園區主幹道建設。主幹道橫向從東外環路到場部,縱向從衡花公路到場部。為建設好園區的主幹道,茅市鎮投資8萬元聘請了市規劃局對園區的主幹道進行科學規劃。現已完成了測量和初步規劃。主幹道按城市幹道標準設計,雙向四車道,全長3公里,路面寬14米,人行道一邊2米,路寬共18米。該主幹道估算投資740萬元,其中路面建設約600萬元(200萬元/公里),拆遷40萬元(酃湖鄉2棟,苗圃1棟,場內1棟,約1000平方米),土地成本100萬(佔地81畝,畝平1.2萬元)。主幹道建設資金擬通過以地換路的市場化運作模式籌措。

物產資源


茅市鎮
茅市鎮
茅市資源豐富,物產富饒,是優質大米、花生、大豆、油料等農產品的重要產地;牲豬、鮮魚、菜牛、山羊等年產量均居全縣前列。茅市山多林多,有大片松、杉、楠竹等經濟林。水利資源充足,水面積佔全鎮面積的8%,境內河流縱橫,相互貫通,有大小水庫50多個。塘、壩、堰萬餘個。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地下現探明有銅、鐵、鉛鋅等多種有色金屬和重晶石、石灰石等非金屬,具有極大的開採價值。

人口


2011年末,茅市鎮轄區總人口6.1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985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1.02‰,人口死亡率4.83‰,人口自然增長率6.1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89人。
2017年末,茅市鎮常住人口有64132人。
截至2018年末,茅市鎮戶籍人口有62536人。

人口數據


總人口53800
男28636
女25164
家庭戶戶數13563
家庭戶總人口(總)53536
茅市鎮
茅市鎮
家庭戶男28443家庭戶女25093
0-14歲(總)14429
0-14歲男8113
0-14歲女6316
15-64歲(總)35516
15-64歲男18611
15-64歲女16905
65歲及以上(總)3855
65歲及以上男1912
65歲及以上女194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53720

民族

人口以漢族為主,達65649人,佔99.83%;少數民族為回族,共112人,佔0.17%。

經濟


綜述

茅市東隅
茅市東隅
2011年,茅市鎮的財政總收入411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6億元,比上年增加41%,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84萬元,增值稅27.5萬元,人均財政收入5938元,比上年增加40%。
2018年,茅市鎮有工業企業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農業

2011年,茅市鎮的農業總產值達2.79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0%。茅市鎮物產豐富,盛產水稻、花生、大豆、油茶、冬棗、草魚,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78萬噸,人均774.2千克。主要經濟作物為花生、油菜,2011年,油菜種植面積1.59萬畝,產量0.4萬噸。
茅市鎮的畜牧業以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5萬頭,年末存欄3.5萬頭,羊飼養量1.3萬隻,年末存欄0.72萬隻,家禽年飼養量28萬羽。2011年末,出產淡水產品450噸。

工業

2011年,茅市鎮實現工業增加值648元。有工業企業2家,職工210人。

商業

2011年,茅市鎮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4600萬元,比上年增加13.5%。2011年末,有商業網點337家,職工516人;有燒餅店15家,豆腐店12家。

社會


文化事業
茅市鎮
茅市鎮
2011年末,茅市鎮有鎮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46處,各類文化專業戶45戶,各類圖書室26個,藏書7.8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36人。1993年12月,建成茅市鎮有線電視台,后稱茅市鎮廣播電視站,2011年,有線電視用戶1500戶,入戶率78.3%。
體育事業
2011年末,茅市鎮先後建成學校體育場3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茅市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3個,門診部(所)68個。
社會保障
2011年,茅市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6戶,人數270人,支出572800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170元,比上年增長15%;醫療救助186人次,民政部門參加合作醫療2717人次,共支出135850元,比上年增長261%。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62戶,人數2204人,支出174.4萬元,比上年增長20%,月人均68元,比上年增長2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1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24.9萬元,比上年增長12%。社會福利費583200元,比上年增長20%,敬老院床位5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37人。2011年末,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3萬人,參保率81%。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茅市鎮有郵政局1處,代辦所26處,報紙、雜誌累計月發9000份。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5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7萬門,固定電話用戶3400戶,電話普及率達到96%;行動電話用戶4600戶,網際網路用戶327戶。

教育


2011年末,茅市鎮有小學14所,在校學生330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初中在校學生4100人,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400萬元,比上年增8%。

交通

2011年,茅市鎮境內有衡棗高速、X067、X072線等3條公路幹線。北距湘桂鐵路20千米。

文化


地名由來
茅市以石橋眾多聞名,其橋口多生芭茅草,橋下泉水清澈。唐詩人司馬題有“茅洞玉產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陽”的詩句,茅洞橋由此得名。後人們在此設市趕墟,始稱“茅市”,茅市鎮由此而來。 

旅遊


風景名勝

字紙塔
字紙塔位於衡南縣茅市鎮井沖村赤足組,東距茅市鎮政府所在地南面約14公里。該塔始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塔高約10米,共4層,塔基2平方米左右,現保存完整,巍然屹立。整座造型古樸,每層正面均有精美的石雕圖畫,其中“珍惜字紙”、“氣沖雲霄、光射鬥牛”等石刻文字依然清晰可見。
文魁塔
文魁塔位於衡南縣茅市鎮占禾村楠木組,距茅市鎮政府所在地南面約20公里。該塔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塔高約5米,共3層,塔基約2平方米左右,現保存完整。每層正面的石雕圖畫和“文魁”“文章入化、翰墨流香”等石刻文字依然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