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比亞

怒族用於獨奏等的彈撥樂器

達比亞是怒族的一種古老的彈撥樂器樂器,代代相傳,傳男不傳女,多用於獨奏或民間歌舞伴奏,流行於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貢山、碧江、福貢蘭坪等地。

簡介


達比亞:怒族彈撥樂器。又稱“達邊”,當地漢族人稱“怒族琵琶”。流行於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貢山、碧江、福貢、蘭坪等地。“達比亞”是怒語,傈傈族稱之為“其布厄”。
據怒族老人云:“達比亞”是怒族古老的樂器,別的民族所用者,包括傣族玎琴,都是由怒族傳去,達比亞雖有琵琶之稱,但其形制唐琵琶要古老,唐琵琶在傳入之初已有品位,而達比亞至今無品。
達比亞通體用木製成,三角形或梨形音槽,有柄,頸微屈,頸端四軫,系同等粗細四弦,系4條羊腸弦,現多改用鋼絲弦。正面蒙以松木薄板,其上開有若干小圓形出音孔。以琴頸作為指板,不設品位。
演奏時琴頭向左斜置於胸前,左手持琴按弦,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彈撥。音量較小,音色明亮柔和。因演奏曲調不同而有多種定弦法,以中間兩弦奏旋律,外邊兩弦配以和聲襯托。
達比亞多用於獨奏或民間歌舞(如琵琶舞)伴奏,在當地的歌舞中,樂手們興之所至,往往會改變持琴姿勢,把琴舉過頭頂,反持於右肩上歌舞,頗具敦煌壁畫中“反彈琵琶”的形象。

歷史傳說


在怒族山寨里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很早以前,有一個怒族孤兒,從小失去雙親,他無房無地,獨自居住在深山的岩洞里,生活十分凄苦。一天,他找來一塊黃桑木樹榦,掏空后做成了一件達比亞。每天夜晚,孤兒就彈起這件樂器,排解寂寞,抒發情懷。清脆的琴聲感動了山寨里一位勤勞美麗的姑娘,她走出家門與孤兒結為夫妻。從此,達比亞在怒族中流傳開來。直至今日,它仍是怒族青年男女夜晚談情說愛的媒介樂器。

構造


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和琴弦等部分構成(圖)。通體使用一整塊木料製作,多採用楠木或黃桑木挖鑿而成,全長65厘米左右。共鳴箱呈梯形、橢圓形或三角形,正面蒙以松木或杉木面板,在板的中部開有若干個圓形小出音孔。琴頭平頂無飾,兩側置有四個木製弦軸(左右各二)。琴桿短而寬,表面為按弦指板,不設品位。面板下方置有木製琴馬。張四條琴弦,以前使用羊腸弦,現在多用鋼絲弦。

演奏方法


演奏時,將共鳴箱置於胸前,琴頭斜向左方。左手持琴,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按弦,右手用拇指和食指彈撥琴弦發音。因演奏的曲調不同而有多種定弦法,常用的定弦為:a、c1 、e1、a1;g、c1、e1、g1;c1、e1、g1、b1;a1、d1、e1、c2;d1、g1、a1、d2等。音色清脆、明亮。常以中間兩弦彈奏旋律,內、外兩弦配以和聲襯托。左手很少變換把位,常用擻音、帶音、打音等技法;右手除彈、挑外,常用勾、抹、摭、分等技法。達比亞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是怒族民間歌舞的主要伴奏樂器。在《琵琶舞》等生活舞蹈中,演奏者邊彈邊舞,並頻繁使用空弦掃弦,以加強舞蹈音樂的節奏感。獨奏曲有《哭調》、《送葬調》、《織布調》、《友情調》、《相愛調》和《阿尼木尼哦》等。

用途


在怒族同胞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生產勞動、上山狩獵,還是外出遠遊、探親訪友,都要隨身攜帶達比亞。在怒族人民的婚嫁喜慶和風俗節日里,達比亞是不可缺少的樂器。達比亞更是怒族青年親密的夥伴,當小夥子向姑娘求愛時,就通過達比亞的琴聲傳遞愛慕之情,而姑娘則以吹木葉表達愛意。碧江縣怒族青年波益四,自幼酷愛達比亞,除可獨奏許多樂曲外,還能用達比亞模擬話語,講故事,尤善於邊彈邊唱、或邊彈邊舞,是個有著較高藝術造詣的民間樂手。

收藏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可以看到展廳中陳列著一件怒族達比亞。通體用黃桑木製成,全長65厘米。共鳴箱呈梯形,其上蒙以桐木面板,板長27厘米、下寬13.5厘米,板面中上部開有四個圓形小音孔。琴頭古樸無飾,上端呈方柱形向後彎曲,下開通底弦槽,兩側設四軸(左右各二)。弦軸黃檀木製,呈圓錐形,軸頂旋出圓鈕為飾,表面光滑無條紋。琴桿上窄下寬、前平后弧,正面為按弦指板、無品,上端設骨制山口,下端與琴箱相接。竹制琴馬,張四條鋼絲弦。此琴選料細緻,工藝精湛,腹腔裁口嵌入面板,外表塗透明漆,木紋清晰可見。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