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服
袍服
袍服在先秦時期已經出現,那個時期的袍服只是一種納有絮棉的內衣,《釋名?釋衣服》:袍,苞也。苞,內衣也。所以穿著時必須加罩外衣。
袍。古官服。亦袍稱。
及漢,論均穿,婦,除衣,穿,,袍服演衣。既衣,形制簡,般衣領、衣袖、衣襟及衣裾綴衣。《釋?釋衣服》:婦絳衣裳,連,施緣,亦曰袍。況。,袍服制益考究,裝飾臻精。裁婦,袍施重彩,綉上各種各樣的花紋。甚至在隆重的婚嫁時刻,也穿這種服裝。《後漢書?輿服志》:公主、貴人、妃以上,嫁娶得服錦綺羅縠繒,采十二色重緣袍。一般婦女婚嫁時也穿此服,只是在袍的顏色及裝飾上有所不同,以示區別。
袍服衣衣,值曲裾深衣淘汰。袍服納棉絮,采曲裾,所以較多地採用直裾。袍服取代深衣之後,用途變得更為廣泛,不僅婦女可穿,男子也可穿著,並且將其用作朝服。上自帝王,下至百官,均可穿此。《後漢書?輿服志》:皇帝服衣,深衣制,有袍,隨五時色。袍者,或曰周公抱成王宴居,故施袍。……今下至賤更小吏,皆通制袍,單衣,皂緣領袖中衣為朝服雲。這時的袍服在領、袖等部位,一般都綴有花邊。花邊的色彩及紋樣較衣服為素,常見的有菱紋、方格紋等。袍服的領子則以袒領為主,一般多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裡衣。山東沂南漢墓畫像石及四川望都漢墓壁畫所繪男子即穿這種服裝。另外還有大襟斜領:衣襟開得很低,領、袖也用花邊裝飾。
袍服的下擺則打成一排冚襇,有些還裁製成月牙彎曲之狀,這種形式的服裝在壁畫、石刻及畫像磚上都有反映。
秦漢時期作為軍服的袍服尤為引人注目,秦始皇兵馬俑坑、徐州獅子山兵馬俑坑和咸陽楊家灣漢墓等出土的兵俑都穿中、外二重衣服或內、中、外三重衣服,這從兵俑的領口、衣袖或下擺處可以看出。陳春輝、蔡革等先生認為中重衣為袍服,因為從衣下擺測量的數據看,中重衣比外衣厚得多;劉占成先生則認為外衣為袍服,因為袍服內有粗絲粗麻類物質,能起到防禦箭鏃穿射的作用。作為軍服的袍服在秦代的特點是:衣內夾絮,下擺齊膝,腰間束帶,交袵緊袖。西漢變化不大,只是將向右交袵繞至背後直下改為在胸前交袵不到腹部即斜下,並將中重衣的圓領改為同外衣一樣的右袵交領。東漢變化較大,表現在衣袖變得較寬博,上衣下裳已經分開,顯然這更方便於騎馬和作戰。總括而言,作為軍服的袍服源於春秋,行於戰國,定於秦代,相沿於漢,東漢以後逐漸走向頹廢,至晉代已徹底被淘汰。在敦煌二八五窟壁畫看到的南北朝時期的軍服已為單衣,步卒挽袖,與秦漢時期作為軍服的袍服完全不同。
袍服
漢代官吏袍服本圖為漢代觀看百戲的戴冕冠的官員(山東濟南出土加彩陶俑)。漢代百戲中的雜技節目十分豐富,山東濟南出土的加彩陶俑,是一個長67厘米,寬47。5厘米的陶盤上,展示了樂舞雜技的熱鬧場面。右側觀看演出的,為戴冕冠,穿袍服的官員。
秦俑中著袍服者多是將軍俑,僅個別的武士俑著袍服。從現已出土的7件將軍俑來看,其袍服的主要特徵是:交領右衽,雙襟寬大,幾乎把身體包裹兩周,長度一般在膝下,分內外兩重,內層比較厚重,似為棉衣,外層較薄,似加罩的外衣。過去有人稱之為雙重長袍,也有人稱之為雙重長襦。從《釋名》中的定義看,應是早期加罩外衣的袍服形制。另外,在秦陵西側約20米處的一座銅車馬坑中,出土的兩乘銅車馬上的立式和跽坐的銅御官俑,身上穿的亦是加罩外衣的袍服。這兩件銅御官俑均戴坑中將軍俑所戴的鶡冠,其中立式御官俑身上還佩有環綬。據《後漢書·輿服志》:“紫綬以上,”糹逆綬之間得施玉環?。”在當時,只有將軍以上的職位才能配紫綬,所以此御官俑至少是將軍或將軍以上的職位。這說明當時,身穿袍服標誌著較高的身份地位。庶人穿袍者較少。
秦時的普通百姓多穿襦衣。袍與襦的主要區別在其長短上。郭寶鈞先生在《中國青銅器時代》一書中說:“襦衣就其長短而言,又有長襦、短襦、腰襦的分別。衣的下擺齊膝者為長襦,位於膝上者為短襦,齊腰者為腰襦。”從這一點上看,襦衣要比袍服短。
襦又有禪襦、復襦的區別。如《釋名》中說:“禪襦,如襦而無絮也。”那麼如襦而有絮者,當為復襦。《睡虎地秦墓竹簡》中的《封診式》經死條有“衣絡單裙襦各一”。又雲夢睡虎地四號秦墓出土的木牘上記載了秦軍士兵黑夫的家書,其內容為“黑夫寄益就書曰:遺黑夫錢,母操夏衣來。今書節(即)到,母視安陸絲布賤,可心以為禪裙襦者,母必為之,令與錢偕來。”由此可見,秦時確有禪襦、復襦的區別。前者為夏衣,後者為冬衣。黑夫可能是冬天時穿著復襦離家到部隊服役,冬去夏來,急需夏衣禪襦,故寫信向母親索取。因襦衣比袍服短,其形制又比較靈活,所以比較適合普通老百姓的勞作和士兵的行軍作戰,成了當時普通的常服。在秦俑坑中,中下級軍吏和普通士兵,大多數穿的是長襦,個別穿短襦。此外,在秦始皇陵東側上焦村的馬廄坑中出土的跽坐俑,以及陵的封土西側珍禽異獸坑出土的跽坐俑,他們的身份是飼養馬或鳥獸的僕役,身上也同樣穿著長襦。睡虎地秦簡《金布律》:“囚有寒者為褐衣。”可見罪犯常穿褐衣。褐衣,實際上是襦衣的一種形式,因其布的質料是麻布或粗布而稱之褐,一般為下層勞動者或卑賤者服之。
《後漢書·輿服志》:“乘輿所常服,服衣,深衣制,有袍,隨五時色。……今下至賤更小史,皆通制袍,單衣,皂緣領袖中衣,為朝服雲。”后逐漸發展成外衣的形制。《墨子·公孟篇》所稱:“縫衣博袍”,就是漢代所服的一種寬大的外衣之袍。在山東清孝堂山下出土的東漢畫像石上可見這種袍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