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游祖塔院
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七言律詩
《病中游祖塔院》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詩中所寫紫李黃瓜的鄉村風光,與烏紗白葛道衣裝束的詩人,搭配成一幅色彩清麗、情調脫俗的圖畫。而野寺的幽靜清涼正宜於病中的詩人休息,於是詩人由此深深體悟了因病得閑的妙處,並借佛祖故事表明,此心安處是醫治一切身體與靈魂創傷的良方。末二句歸結到和僧侶自然而親切的關係,以見詩人自己已經“近道”的內心境界。全詩寫景有味,蘊含著更深的哲理。
這首詩寫出了作者委運任化、安閑自適的心境。人間萬事,得失之間,沒有定準。患病是失,安閑是得,不願捨棄,則不能擁有。有了這種態度,就能夷然對待社會中的種種矛盾,保有精神上的祥和。
首聯“紫李黃瓜村路香,烏紗白葛道衣涼。”開頭寫到祖塔院去的村路景物和作者的服飾。在村路上看到紫李黃瓜的色彩和香味,作者戴著烏紗帽、穿著白葛衣,感覺涼快。《冷齋夜話》稱:“哲宗間右璫陳衍:‘蘇軾襯朝章者何衣?’衍對曰:‘是道衣。’”朝章是上朝穿的官服,道衣是民間有道者穿的便服,較為涼快。
頷聯“閉門野寺松陰轉,攲枕風軒客夢長。”接下來寫到了祖塔院,那是在野地里的寺廟,故稱“野寺”。作者在病中,所以在寺里閉門靠枕,就入夢鄉了。當時是夏天,所以開著軒窗迎風,稱“風軒”;因為入夢的時間較長,所以醒來看到窗外的松陰轉移了。這一聯寫在寺中的情景。
頸聯作者在杭州做通判,與知州共理政事,平時不可能到廟裡去游息。所以說:“因病得閑殊不惡,安心是葯更無方。”因為有病,所以有閑到廟裡來休息,也是不錯的事情。有了病,安心就是葯,不用再求藥方了。佛家認為,人求安心在於自己,自己認為心安了就是,不用外求。作者更認為只要自己能安心就能治病,不用再求藥方了。
尾聯“道人不惜階前水,借與匏樽自在嘗。”系虎跑泉,說和尚借給匏瓢,供他自由自在地喝泉水。
這首詩的構思,先寫到寺前的路上景物,聯繫詩人自己的裝束。次寫到寺后的情景,結合詩人病中情事,再跟祖塔院的祖師慧可聯繫,從慧可詢問安心的方法想到詩人自己的病。詩人把院僧同自己聯繫,歸結到虎跑寺的泉水。這樣的結構,容易形成一種可供後人摹仿的寫詩樣式。
這首詩是蘇軾於熙寧六年(1073年)所作,這一年蘇軾在杭州任通判。一個夏日,作者病稍和,有了遊覽的興緻,此詩便是遊玩祖塔院有感之作。
紀昀:“此種已居然劍南派。然劍南別有安身立命之地,細看全集自知。楊芝田專選此種,世人以易於摹仿而盛傳之,而劍南之真遂隱。”
愛新覺羅·弘曆《唐宋詩醇》:“不須矜才使氣,興會所到,後人自百摹不到,筆底定有神力護持。”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鐵冠道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