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革順
馬革順
馬革順(1914--2015),陝西乾縣人,中國合唱指揮泰斗、上海音樂學院合唱指揮教授、中國合唱音樂的奠基人之一,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維斯銘士德合唱音樂學院榮譽院士。
馬革順從小在教會唱詩班唱歌,中學畢業后入台灣中央大學教育學院音樂系,師從奧地利音樂博士史達士。1937年畢業於中央大學音樂系,抗戰勝利后,赴美國維斯銘士德合唱音樂學院專攻合唱指揮,獲碩士學位。1950年畢業於美國西南音樂學院研究院。回國后。先後任教於華東師範大學和上海音樂學院。1981年2月,應美國合唱指揮家協會邀請,前往美國21所大學講學和舉行音樂會,並獲維斯銘士德合唱音樂學院“榮譽院士”稱號。
2015年12月19日6時,仙逝於上海,享年101歲。
1914年,馬革順出生於南京的一個基督教的家庭。他的人生經歷和藝術道路都與我的家庭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馬革順的父親名叫馬兆瑞,是一個牧師,他雖然未受過高等教育,沒有學過神學,沒有學過商學,卻無師自通,自學了英語。同時,馬兆瑞還籌資創辦了孤兒院,在管理、經營方面表現出他的才能。馬革順從小看到父親的奮鬥和成就,心中就暗暗地佩服他。
馬革順1933年馬革順高中畢業,準備考大學的時候,他選擇報考南京中央大學音樂系,並順利地通過考試。由此開始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為他走上音樂藝術的人生之路奠定了基礎。
馬革順
然而在抗日時期,馬革順也曾一度陷入被懷疑的尷尬。“有一次,國民黨方面主辦了一個戰地人員服務訓練班,讓我帶領大家唱抗日歌曲,我就唱起了‘槍口對外,齊步前進,不打老百姓,不打自己人’。正唱著,教官大聲訓斥:“誰打老百姓了?誰打自己人了?其實我就是愛國的人,因為一顆愛國的心,來做抗日宣傳。”
馬革順
在經歷了“反右”、“文革”各種政治運動后,1981年,馬革順和妻子搬到了位於上海吳興路的公寓內,過上了安寧的日子。1984年,馬革順一家被評為上海市“五好”家庭,這榮譽的主角無疑是老伴盛璐德。令人遺憾的是,1985年,盛璐德被確診為“帕金森病”,馬革順原以為這種病的病程會很長,誰料妻子發病後8個月就去世了。
1947年,馬革順赴美研修合唱指揮。兩年後,就在1949年解放前夕,馬革順回到上海。和許多老一輩回國的知識分子一樣,他被懷疑成“美帝特務”,從此馬革順再也沒能逃過之後歷次的政治運動。
回國后,馬革順的首要事情就是找一份工作,當時上海音樂學院很需要具備合唱專業的教學人才,楊嘉仁教授就介紹他去“上音”。據說當時聘書已經寫好了,院長和學校也都已蓋了章。本以為這一切都是那麼的順理成章,誰料此時卻有人送材料到“上音”去,說:“馬某人有問題,不能用。”這之後,馬革順左等右等,還是沒能等到聘書。
1956年,華東師範大學音樂系取消,馬革順被調到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任教,他終於找到了合乎心意的專業崗位。只是好景不長,1957年,馬革順被打成右派,在全院大會上批判他。在那個時代,被戴上右派分子帽子的人,就被認定是人民的敵人,他立即被取消了教授資格,停止上課,工資由218元降為164元,這僅僅只是苦難的開始。
1966年文革開始了。眾所周知,上海音樂學院是文革期間的“重災區”,在那裡有十多名教授——楊嘉仁、李翠貞、陳又新等因不堪受辱,被迫一個個走上了絕路。這成了馬革順最不堪回首的歲月。
“在苦難中我們會記得‘歡樂頌’。”馬革順一直以貝多芬的生命理念激勵自己。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艱難時期,馬革順通過大量的研究,找到了真正適合中國人的合唱方法,並寫出了日後被奉為經典的專著《合唱學》。至今,《合唱學》已再版5次,每次再版之前,馬革順都仔細地修訂,以使之更趨完善。由於馬革順對中國合唱指揮的貢獻,他留學的母校——美國威斯敏思特合唱學院於1989年授予他榮譽院士稱號。
馬革順
1997年,馬革順到天津講學時,一位曾經在文革中整他整得特別厲害的學生來拜訪他。這位學生當晚騎了三小時的自行車,來懺悔他當年的行為。
1986年,74歲的馬革順辦理了退休手續,但直到今天,他仍擔任著上海音樂學院本科生的教學和研究生導師工作,二十年間一直退而不休。
馬革順教授關於合唱藝術的學術思想具有中國民族的特徵,是在立足於漢民族的思維、情感、語言、聲調基礎之上,吸取國際合唱藝術的學術精粹創造性地發展形成的。馬革順教授關於合唱藝術的學術思想具有鮮明的個性。音樂表現重風格、重情感、重深度。合唱音響諧和典雅、色調豐富。對於我國的歌曲,他不僅僅在咬字吐字方面有獨到的見解,更在運用聲調、語調以加強合唱感染力方面有其極寶貴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