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寶蓮寺
中國第一座有印度風格的寺廟
寶蓮寺位於江蘇徐州市城東的蟠桃山麓,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劉宋永初年間(北魏永興年間),是中國第一座有印度風格的寺廟。千餘年來歷經滄桑,幾度興廢,先稱龍華寺,后名洪峰寺、紅蓮寺,清乾隆年間定名寶蓮寺,於解放前夕荒廢。2009年動工重修。
寶蓮寺擁有“八殿兩閣一院”,面積1.64萬平方米。七佛殿是國內最大的大雄寶殿,建築面積2377平方米;通天閣高59.88米,是國內最高的佛閣,供奉著天冠彌勒佛像高39.88米,是國內最大的室內鍛銅佛像。
落成慶典
寶蓮寺位於徐州城東的蟠桃山麓,是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蟠桃山佛教文化景區的主體景觀。寶蓮寺是彌勒菩薩的道場,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劉宋永初年間,同為北魏永興年間,原是中國第一座有印度風格的寺廟,其祖師法顯大師也是歷史上第一位西行取經歸來的高僧。千餘年來歷經滄桑,幾度興廢,先稱龍華寺,后名洪峰寺、紅蓮寺,在清乾隆年間定名寶蓮寺,於解放前夕荒廢。2009年,由香港金鋒公司發起立項,省宗教事務局批准重修,星雲大師親自題寫寺名,社會各界踴躍參建,歷時近四載完成。
重修后的寶蓮寺擁有“八殿、兩閣、一院”,面積1.64萬平方米,建築特色盡顯盛唐風格的恢弘大氣,其間宮塔交遞、雅緻經典。天王殿、伽藍殿、祖師殿、觀音殿、地藏殿、七佛殿、文殊殿、普賢殿、通天閣、藏經閣、方丈院、上客堂、齋房、僧寮等逐次排開,鐘樓、鼓樓分佈在寺門兩側,所有建築以通天閣為中軸南北展開,廊院迴環,尊卑有序,各安其位,相得益彰。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重修后的寶蓮寺創下了四項國內第一:
一是七佛殿是國內最大的大雄寶殿,建築面積2377平方米;
寺外菩提聖蓮廣場
三是通天閣高59.88米,是國內最高的佛閣,供奉著彌勒菩薩真身——天冠彌勒;
四是天冠彌勒佛像高39.88米,也是國內最大的室內鍛銅佛像。
寺外菩提聖蓮廣場、蟠桃勝境山門、天龍八部(須彌山)廣場與通天閣一道形成了蟠桃山佛教文化景區的中軸主線,也為景區未來發展空間拉開了框架,堪稱彭城東土第一剎。重建后的蟠桃佛教文化景區集佛教文化、旅遊觀光、休閑健身及商業服務等功能於一體,是徐州市城建重點工程,也是市重大文化工程。
徐州寶蓮寺
徐州寶蓮寺的天王殿為單檐歇山建築,位於寶蓮寺中軸的前端。
徐州寶蓮寺天王殿
徐州寶蓮寺天王殿彌勒佛
在中國傳統佛寺建築中,天王股是山門內的第一重殿。殿內中間供奉彌勒菩薩,面向南;彌勒像后供韋馱菩薩,面向北;東西兩旁則供四大天王。彌勒菩薩原為釋迦牟尼佛座下大弟子之一,由於他即將繼釋迦牟尼佛之後,在閻浮提世界成佛,所以習俗相沿,也稱他為彌勒佛。因為彌勒菩薩現居兜率天,盡其一生之後,將到人間繼釋迦之後成佛,所以又稱為‘一生補處菩薩’。
韋陀菩薩是佛教的守護神。又作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健陀天、建陀天、素健天,或作違馱天、違陀天。依我國佛教界所傳,此神性韋名跳,又稱韋天將軍。為南方增長天王手下八將之一,也是四天王三十二將中的首將。是僧團、寺沈及齋供之最著名的護法神。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又名七佛殿)
徐州寶蓮寺的通天閣是中國國內最高的佛閣,高度為59.88米,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通天閣中供奉的彌勒菩薩真身——天冠彌勒佛像,是中國最大的室內鍛銅佛像,高度39米。
天冠彌勒佛像前的碑文:
通天閣內供奉的天冠彌勒佛像
祖師殿
三間、單檐歇山建築。
祖師殿亦稱祖師堂,供奉的是立寺先祖法顯大師(公園334一一420)。祖師二十歲受具足戒,慨嘆律藏殘缺,因此發願前往西域印度尋求戒律原典。晉隆安三年(公元399),自長安出發,向西經敦煌、新疆到達印度,后經緬甸、越南水路回國,在福建上岸,到達徐州時已是北魏永興年間(公元412年) 。
伽藍殿內
相傳隋代天台宗創始智者大師,曾在荊州玉泉山入定,定中曾見關帝顯靈,率其鬼神眷屬現出種種可飾景象,以擾亂智者。經過智者大師的度化之後,關帝乃向智者求受五戒,遂成為正式的佛家弟子,並且誓願作為佛教的護法。至此,這位千餘年來極受國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乃成為佛教寺院用來驅逐危險的護法神。
來此禮拜,多求家宅平安。
地藏殿內
地藏殿
相傳,安徽九華山的閔公將自家的九子三頭的土地捐於地藏菩薩的化身建造寺院,並遣其子出家,法名道明。後來閔公亦舍俗離塵,禮其子道明為師。故今所見地藏菩薩像,左道明,右閔公。
來此禮拜,多求財、孝兼得。
觀音殿
觀音殿內
古印度佛教,觀音像既有男相也有女相。南宋以後,女性的觀音菩薩像、深植百性心中。通常認同浙江普陀山是其道場。
來此禮拜,多為祈福求子。
文殊殿內
文殊殿
文殊是文殊師利菩薩的簡稱,出身於舍衛國《今印度西北)一個婆羅門貴族家庭,因有慈愛之心,后隨釋迦牟尼佛出家,成為佛的大弟子,幫助佛化導芸芸眾生。作為是釋邇牟尼佛的左協侍,頂結五鬢,手持寶劍,表示智慧銳利;坐騎為一青獅,騎獅子,表示智慧威猛。
《央掘摩羅經》言:現北方“常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即是文殊師利菩薩。因此通常認同山西五台山是他的道場。文殊智慧,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手,所以是賺司佛的智慧的菩薩。
來此禮拜,多求學業有成。
普賢殿
普賢殿內
普賢菩薩有十種廣大之行願,即: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通常認同四川峨眉山是他的道場。
來此禮拜,多求德,藝精進。
藏經閣
清代雍正、乾隆年間印行的《大藏經》,分為經藏、律藏、論藏“三藏”,共三百六十六函,六千三百六十一卷,按《千字文》編號,分儲於各櫃內。藏經閣也收藏佛教其他典籍及珍貴法寶、法器等等,由藏主、知藏專職管理,除了特許閱藏者外,一般僧俗不得隨意上樓。
藏經閣一般建在大雄寶殿後,分上下兩層。佛教大叢林為樓堂結合,一般寺院為樓殿結合,即以藏經樓、法堂(般若堂)或藏經閣、毗盧殿的形式出現。徐州寶蓮寺為藏經閣、般若堂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