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治治
劉治治
劉治治,設計師,(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會員。認為設計應該進入公共領域,成為中國公共設計的代表。
劉治治,1999年至2003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平面設計系。2003年於YIFEI VISION工作室任平面設計部藝術指導。2004年任德國古納雅爾出版集團特邀藝術顧問。2005年參與創立米未平面設計工作室,曾參加上屆大聲展。
設計作品曾獲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提名獎,紐約國際藝術指導俱樂部提名獎,日本“Rong”平面設計競賽最高獎等眾多獎項。
受邀參加國內外眾多平面設計展覽,包括2005年和2007年“大聲展”,2007年“7080年輕平面設計師展”,以及2008年在倫敦V&A博物館舉行的“China Design Now”設計展,並擔任2008年“東西兩塊-德國設計師邀請展”的策展人。
2010年成為AGI(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會員。
劉治治
拒絕靈感
劉治治
雅昌藝術網:都說文如其人,設計作品固然由於他的特性,不會像藝術作品那樣鮮明的具有藝術家的個性,但也一定在會某種程度上體現設計師的理念,你的設計作品背後的這個“理念”是否已經建立在自己特定的美學的、哲學的、以及人生的價值觀基礎之上?設計作品是在這些基礎之上的靈感突發嗎?
劉治治:作為一個設計師,其實要在理性的判斷基礎上做很多工作,不是光依靠感性的,所以我說靈感這個事情,對於我來說是挺虛妄的,而且在中國,靈感是一個挺莫名其妙,老提靈感對於中國普通的人來說,對設計不了解的人來說,對設計是有傷害的,一種誤導。好像我們做設計師的跟詩人似的。詩人也不是只有靈感,詩思比鄰,詩人和思考、哲學是靠著的,我更希望傾向於哲學思考或者是思辨,當然我也不能像強迫症地說我們做設計就跟哲學家乾的事一樣,那個有點兒傻,所以我認為做設計,應該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我個人是對普世價值比較承認的,但是同時我又是一個中國人,所以我在中國人這個方面,我的思考肯定是帶有東方或者中國人的特徵的這麼一個擰巴在一起的人。
藝術與設計的關係
藝術與設計的關係:封建制度下的表兄妹,有反抗,能結婚
雅昌藝術網:剛才說到“普世價值”,設計跟藝術很大的一個區別就是他要強調一種功能性的東西,比如有的人說藝術更多的是一種悅己,但是設計要悅人,得滿足讓人使用的這種價值;但是也有人認為:今天的藝術與設計,尤其是當代藝術與設計在很多方面已經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了,對於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藝術與設計的關係,你個人是怎樣看的?
劉治治
第一,有很多設計師所想出來的,思考出來的概念,其實是和現代藝術的某些東西或者概念是很相近的,甚至可以說是同樣的某一種概念,但是導出了不同的兩個結果。設計發展到到今天,設計師或者藝術家到底為什麼做這個,已經不是那麼關鍵了,而是別人怎麼體會他,反而顯得更重要了。經典時代,我們欣賞的是藝術家個人的存在價值,我們會說“梵高太厲害了,他怎麼特別苦難,怎麼把自己耳朵割了”,或者說中國畫,說書法,說人書俱老,就是說這個人品性多好,寫出來的字有多好,到現在這個時代,藝術家完全不關心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到底是欺男霸女了,還是社會名流,還是每天愛吃幾個煎雞蛋,這都無所謂,我們更多的是看他的藝術結果,他的藝術結果對於我們這個人群是不是有一個擾動,當他藝術結果不怎麼樣的時候,沒有人關心的時候,或者對整個社會沒有什麼價值的時候,注意是價值不是價格,這個人再有趣,我們都不會去關注。設計更是這樣。
我覺得設計甚至都有點兒超越的藝術,就是說好的設計,其實設計在經典時期的設計是要滿足人們的需要,比如說包豪斯的時候,當時認為的其中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國際主義精神,就是普世的,我們所有人都可以消費的藝術產品,慢慢的去藝術化,去手工化,讓它變成某一種所有人都可以消費的純粹的品,到了這個時代是什麼樣的呢?物質極大的豐富了,我們不再肩負著要為全人類工作的使命了,這之後我們還能做什麼東西呢?慢慢地開始有所反思,就是在現代藝術的內核裡邊有特別重要的:挑釁一種既有的生活方式,為什麼會有搖滾樂?英國那幫人覺得中產階級的中國太傻了,大家住一樣的房子,跟《哈利·波特》,他的姑母、姑父還是什麼住的房子都一樣,就是中產階級最平庸的生活方式和最平庸的價值觀和對世界的思考,變成一種強大的保守壓力,最後出來搖滾樂,甚至出來現代藝術很多東西,其實精神內核是這個,無論是掛在哪一個哲學的思考上,其實都是做了這麼一個動作。
劉治治
中國的設計階層
劉治治
劉治治:首先我認為中國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設計階層。
設計階層可能是有兩組人共同構成的,一個是設計消費階層,一個是設計供給階層,這兩撥人互相眉來眼去,最後成了一群人,看看日本,產品你如果不設計,就賣不出去,甚至到了你不限量都賣不出去,日本是一個限量社會,這煙灰缸拿回來說限量三千個,就賣出去了,就是這樣的。中國目前還沒有這個階層,沒有這個階層是由於什麼原因呢?中國是全世界最怪的一個國家,我甚至覺得中國是外星。
中國的設計是什麼樣的?中國煙酒的商店,中國超市裡的那些東西才是真正的中國設計:香煙都是紅盒的,酒都是那種樣子的,商場里賣的飲料,露露上面印著一個許晴,要不然就山寨人家一下。中國是一個設計趨同的社會,是需要榜樣的社會,中華香煙好賣做出來,所有的煙都是紅色盒上面金字,茅台酒好賣,所有酒都是白瓷瓶上面紅字,那才是中國的設計,小商品市場裡邊才是中國真正普世的、民間的,中國人在消費的設計,因為設計是要通過消費這麼一個特別重要的東西來推動和傳播的。我在國外獲獎的時候,我說我算什麼平面設計師,我和日本的平面設計師比,我從來沒有做過一個飲料的包裝,我從來沒有做過一個大企業的標誌,我從來沒有做過與民生有關的藥品或者是香煙,我做的都是給藝術家做的畫冊,一共印一千本,對,是進入公共領域了,但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設計,不是中國公共設計的代表,而是中國一小撮人的代表,一小撮不明真相的群眾。
三種人群的相互誤讀以及溝通障礙造成中國設計今天的現狀
劉治治:其次就談到:中國的設計為什麼會這樣?怪胎是為什麼產生的?是中國人和人之間沒法溝通造成了這樣,中國有三個人群,我自己從設計師角度劃分的三個人群:設計人群,官方人群,普通人群。你會發覺這三個人群無法溝通。美是特別簡單的一件事,但是當這三種人群在一起的時候,美不美或者好不好,這種東西成了一個大問題了。
這三種人不光沒法溝通,還有各自對對方的誤解,比如領導就認為設計師和藝術家很像,設計師設計的東西,只要這個東西經過設計就一定不是老百姓喜歡,或者不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是某一種古怪的高雅。比如領導有時候會說你能不能做一些老百姓喜歡的呢?這裡頭暗含著兩條他的誤讀,一個是他不了解設計師這個工作到底是幹嗎的?第二,他想象中永遠有一個愚蠢的,愚不可及的,需要教訓的老百姓,需要給他們低好幾個層次的東西的老百姓,這是領導。
設計師對領導,對政治人群也有一個誤讀,比如我一看當官坐在那兒我就煩,也許現在領導好多受過教育,去過西方,比我們見識還多,也許有很多是很好的;同時我又對老百姓有一個誤讀,老百姓就是傻,為什麼?因為很多人都告訴我說你要做群眾喜聞樂見,你這個東西做到這兒能不能下來一步給他們,老有人告訴你說那是一群傻子,我就會覺得他傻。
老百姓對我們也有一個誤讀,領導都是高高在上,領導說的話都對,設計師們都是藝術家,他們做的東西我一定就不明白,一上來就說:“你這個我看不懂”,他甚至都沒看。
這三個人群之間不能互相理解,就造使中國那個人群永遠不可能,也不能說永遠,現在已經比以前好多了,但是很遲緩地出現,遲緩到什麼地步,遲緩到好的作品都先於這個階層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