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知
詞語
【成語】:三不知【拼音】:sān bù zhī【簡拼】:sbz【解釋】:原意是對事情的開頭、經過和結局不清楚。后指裝糊塗。也引申為意料不到或很突然。【出處】:《左傳•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示例】:桂娘一定在裡頭,只作~,馮將進去,見他時再作道理。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原意是對事情的開頭、經過和結局不清楚。后指裝糊塗。也引申為意料不到或很突然。
《左傳•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左傳.哀公二十七年》:“晉荀瑤(即智襄子)帥師伐鄭,次(軍隊次宿)於桐丘(今河南扶溝縣西二十里)。鄭駟弘請救於齊……中行文子(即荀寅,又稱荀文子,此時正在齊國)告成子(即陳成子,名恆)曰:‘有自晉師告寅者,將為輕車千乘以壓齊師之門,則可盡也(可盡殲齊軍)。’成子曰:‘寡君命恆曰:“無及(攻擊,打擊)寡,無畏眾”。雖過千乘,敢辟(同避)之乎?將以子之命告寡君。’文子曰:‘吾乃今知所以亡(文子自恨不知敵情)。君子之謀也,始、衷(同中)、終皆舉(謀慮)之,而後入焉(入,指入言於上)。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荀文子認為,謀劃一件事情,應當對於事情的全面情況有所了解,考慮到始、中、終三變,然後才能提出建議,付諸實行。如果對事情的原尾並不了解,就不能無知妄說,輕率地去提出自己的意見。從晉軍中聽到的消息並不全面,因此不同意報告齊王。
后以“一問三不知”用為俗語,泛指本無所知或故作不知。《紅樓夢》第五十五回:“不幹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在小說或戲曲中,有時“三不知”作“突然”解。《醒世姻緣》二五:“正好好的,三不知又變壞了。”
作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一連問了幾個問題,他都答不出,老師對他這種一問三不知的學習態度很惱火。
to know neither the beginning, the middle, nor the end of a matter
《左傳》中所說的“三不知”很明白,是始、中、終三階段三方面都不知道。鄧拓在他的《變三不知為三知》一文中,對“始、中、終”做了很詳細的闡述:“‘始’,就是事物的起源、開端或創始階段,它包括了事物發展的歷史背景和萌芽狀態的種種情況在內。‘中’,就是事物在發展中間的全部過程情形,它包括了事物在不斷上升或逐步下降的期間各種複雜變化過程在內。‘終’,這就是事物發展變法的結果,是一個過程的終了,當然它同時也可以說是另一個新過程的開始。”
“三不知”從最初的始、中、終三方面都不知道,逐漸產生了別的意思。後來用“三不知”制對內情一無所知,有時指裝糊塗。明代小說《二刻拍案驚奇》卷三說道:“桂娘一定在裡頭,只作三不知,闖將進去,見他時再作道理。”用“三不知”表示匆匆忙忙、冒冒失失。《金瓶梅》十三回里有“那西門慶三不知正進門,兩個撞了個滿懷。”可見,“三不知”還有突然、一下子的用法。清代無名氏所作《定情人》中寫道:小姐一見彩雲,就問她:“我剛與若霞說的幾句話,怎就三不知不見了你,你到哪裡去了這半晌?”而到現代,“三不知”就只是表示對情況一無所知了。
三不知[無為縣方言]:指不經常,偶爾的意思。(元曲中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