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堂村

北京市昌平區崔村鎮轄村

香堂村位於崔村鎮徠轄下的一個半山區村。村域面積,全村602戶,村中有地3000餘畝,其中糧田700畝,山坡地1200畝,1500畝標準化果園。連綿不斷的燕山山脈,群峰迭嶂。被群山三面環抱的香堂村,祖輩生息繁衍於此,多少年來慘淡經營依舊難以擺脫“吃糧靠返銷,花錢靠貸款”的窘境。缺水,少路,出門難困繞著一代一代的香堂村民。其被評為2007年度“北京最美的鄉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連綿不斷的燕山山脈,群峰疊嶂,秀美的翠華山下孕育著一個被群山環抱的寵兒——香堂。香堂文化新村位於正北方向與天安門、故宮在同一軸線上。距市中心約50公里。
香堂村與西峪村、真順村、東崔村、西崔村、西辛峰村、大辛峰村、棉山村、南庄營村、南庄村、麻峪村、八家村相鄰。

政治


香堂村黨支部、村委會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團結奮鬥、開拓進取、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使香堂村的各項事業健康成長,迅速壯大。

文化


特產美食

村有昌平草莓昌平蘋果爆肚馮、北京蓮花白酒、桂花陳酒等特產。

社會


1987年起在村黨支部帶領下,香堂村村民開展了開發工作,17年轉瞬而過,香堂村的變化令人矚目。十餘眼水井,投資近百萬元,清泉般的甜水沁人心脾;通向村內各條街道寬敞平整的柏油路,總投資800餘萬元:小公共汽車,949公交車,加之村內私人小轎車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村民飲水難、出門難的問題。1994年起香堂村又把精力主要投入到房產開發上。至今約有900戶新聞、演藝、書畫等各界名人到香堂聚居,並使香堂村文化品位陡然而升。2001年香堂村興建了一座投資800餘萬元,佔地2439平方米仿照頤和園古樸典雅的“東方書畫研究院。”在書畫院的兩翼,一為“陳式太極武術館”,一是“敬老院”,一片古香古色,雕樑畫棟的古建築作為“香堂文化新村”的一景,引來各界人士駐足觀賞。

旅遊


文化景點

聖恩禪寺——始建於明正統三年(1438年)明景泰三年立第一塊寺碑。清道光六年立第二塊寺碑。正面的“重修文引”記述著重修寺廟的目的和意義。背面記錄著方圓數十里幾十個村子的善男信女所積功德。
公元2002年10月20日,人們盼望已久的聖恩禪寺重建。重建的寺廟,規模比以前更宏偉,充分體現了明清時期的古建築風格。
在寺廟的西邊,建有北京市第十三家素菜館,可供150人用餐。
香堂村景點
香堂村景點
東方書畫研究院——全國第一家村級書畫院。建於2001年4月,投資600萬元,至今已有260餘名的書畫名家到此。為書畫院留下了近500餘幅作品。其中有:齊白石李苦禪等大師的作品;有力群、白雪石、啟功沈鵬歐陽中石劉炳森等大家的作品。有葉毓中、李中貴、馬振聲等名家作品。
東方書畫院的辦院特點是:為畫家舉辦個人畫展,成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書畫研究協會,為在香堂居住的畫家們創造一個平台,用好豐厚的資源,出售一些畫家的真作。使香堂東方書畫研究院成為國內的一個亮點,一個文化品牌。
陳式太極武術館——投資500萬元的武術館,是在中國武術百傑之一的陳式太極第十八代傳人馮志強先生倡導下興建的。至今已有中國、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等國家的300多位武術愛好者到武術館練習。該館的宗旨是:“強體健身,愛我中華”。

旅遊度假

北京太偉運動休閑度假村——坐落於昌平區崔村鎮香堂文化新村,佔地面積2000餘畝。有一座18洞錦標賽級球場,一座會所、一座五星級酒店,一座高爾夫練習場組成。
2004年10月,舉辦過國際高爾夫賽,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連續五個小時進行了現場直播,國內外的高手在此比賽。一流的場地、一流的服務將是2008年奧運會理想的比賽場地。
民俗旅遊是香堂村的又一亮點。村裡對幾十家旅遊接待戶集中進行了業務培訓,並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統一辦理了營業執照。高興的看到,一排排三合院古色古香,各具特色的純綠色農家飯,熱情周到的服務,吸引著大批國內外遊客。

獲得榮譽


香徠堂村在取得“昌平區五好村”、“五好標兵村”的基礎上,又於2002年和2003年取得“首都文明村”和“文明標兵村”的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