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燈戲

四川省東北部地區古老的歌舞小戲

川北燈戲是流行於四川省東北部地區古老的歌舞小戲,明清以來,燈戲頻繁演出於川東北的廣大山鄉,至今延綿不絕。川北燈戲的劇目多取材於當地民間生活,現有劇本200餘個;唱腔曲牌分正調和花調兩類,來源於民間小調、神歌、佛歌、嫁歌、聖諭調及端公調;表演以(丑)、(跩)、(笑)為特徵,融會了木偶、皮影、猴戲、民間歌舞等多種技藝。由於它生長於民間,反映的是民間的人生理念和審美情趣,因而為山鄉民眾所喜聞樂見,並稱之為“農民戲”、“喜樂神”。2006年5月川北燈戲被國務院授牌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簡介


川北燈戲 2張
川北燈戲
川北燈戲,又稱“鼓樂神”,是流行在川北一帶歷史悠久的民間歌舞小戲。閬中是川北燈戲的故鄉,每當農村收穫季節,燈戲藝人在田頭或院場點亮寫有“五穀豐登”、“人壽年豐”等字樣的大紅燈籠,打起鑼鼓,拉起胡琴,便演起滑稽逗趣、熱鬧非凡的燈戲來。農民們看見紅燈高掛,便打起燈籠火把,從四面八方趕去看燈戲。竹枝詞《看燈戲》云:“一堂歌舞一堂燈,燈有戲文戲有燈。庭前庭后燈弦調,滿座捧腹妙趣生”。川北燈戲的內容,多取材於民間傳說和勞動人民的生活。喜劇多、悲劇少。就是正戲、苦戲,也帶有濃重的喜劇色彩。表演藝術貼近生活,無固定套式,綜合巴渝舞、雜耍、猴戲、木偶、皮影、“跳端公”等形式。其音樂則源於川北民間小調、神歌、嫁歌、聖喻謠等,曲調樸實明快,優美動聽。閬中的老觀、峰占、二龍、石灘等鄉鎮都有演出水平較高的“燈班”。1984年,閬中燈戲小品《親家母上轎》、《鬧隍會》,獲四川省業餘調演優秀劇本獎和演出獎.與川北大木偶戲,川北皮影戲共為川北戲曲的三朵奇葩。它是以南充為中心,遍及嘉陵江中上游兩岸,傳唱於民間的燈戲的總稱,具有質樸的鄉土氣息,熱烈歡快的情調,農郁的酬神娛人賽會色彩。其構成較完整形態,至遲不晚於明末。由於川北地區具有多元文化的特色和崇尚多神的民俗,在川北燈戲早期的天上地下32神(或32戲)中,儒、釋、道三教並存,豪傑義士甚多,善神惡鬼皆有,變幻多端,撲朔迷離,形成其傳奇性、寫實性、誇張性、幽默性和土風民俗相容共存的特有風姿。川北燈戲土生土長,內容多系風土人情,民間世態。傳統劇目達300餘個,皆以短小精悍見長,俚曲口語成趣。過去表演者除農民自娛自樂外,帶專業性質的多系端公。其原始聲腔和表演手段,多系道場法事中的程式演化而成,又吸收了大量的時調、小曲和民間歌舞,其聲腔分為正調(燈弦腔、苦板、十字韻、聯八句類)和雜調(各類民歌、時調、小曲類),表演形式分為天燈(以小劇目為主)和地燈(各種燈調歌舞)。演員表演在起唱時,必先擊鼓鑼一響“咚旦”,別具韻味。劇目《鬧隍會》、《秀才買缸》、《靈牌謎》參加1984年四川省第二屆振興戲曲會演,首次獻藝於成都,轟動藝壇。1987年又應邀晉京演出《包公照鏡子》、《幺妹嫁給誰》、《獻雞》、《秀才買缸》,飲譽京華,並獲得進入中南海作專場彙報演出的殊榮。1989年又代表四川省戲曲赴上海作文化交流獻演,獲得“淳樸的天籟,遠古的遺風,戲曲的淵源”的讚譽。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四川省南充市川北燈戲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淵源


川北燈戲 2張
川北燈戲
燈戲在閬中市的峰占與蒼溪縣白廟、龍山,被稱為燈戲窩子,為川北燈戲發源地。燈戲以詼諧喜劇為主,又稱喜樂神。清末峰占徐玉山創立燈戲班,其子徐南階、其孫徐廷興傳家,對燈戲的發展作出貢獻。傳統劇目有《回門》、《請長年》、《借親配》、《竹籃記》、《李龍打店》、《李達打更》、《拔釘》、《蘆花記》、《親家母上轎》、《趕隍會》、《訪友》、《假報喜》等。1984年編排的《丈母娘上轎》、《鬧隍會》,獲四川省調演創作一等獎,併到北京演出。攤戲,其間經過““跳壇’這一發展階段,可用“儺一壇一燈”來標明它的成長軌跡。川北燈戲有燈有戲有歌舞,主要唱腔音樂是具有川北地方色彩的“燈弦調”(又稱“胖筒筒”,人們又叫它““農民戲”、“壩壩戲”,充滿了川北山鄉的泥土氣息。其劇本,一般取材於民間傳說和勞動人民的生活,用他們的眼光反映他們所熟悉的人和事。不少劇本情節單一,人物一丑一旦,對對戲多。大多是笑戲、鬧戲(喜劇),正戲、苦戲(悲劇)少。就是正戲、苦戲也帶濃烈的喜劇色彩。其表演接近生活,無固定的程式套子,多採用川北地區民間歌舞,雜或木偶、皮影、猴戲和跳端公的表演手法其音樂源於川北民間小調、神歌、佛歌、嫁歌。以及慶壇中的唱腔和鑼鼓,曲調質樸明快,優美動聽。樂器十分簡單,最早只有一把胖筒筒,一個盆鼓和老大鑼,一人伴奏,不時可以聽到“財旦”的鑼鼓聲。川北燈戲在南充地區的歷史可達溯到明代,據西充晉新鄉鄉民傳說,明天啟年間該鄉就有一個“大洪燈班””。此外見諸於文字的便是清乾隆刻版的《蒼溪縣誌》上所載的:“上元,放花燈,演燈戲”的記述了。清末民初有一首署名茶陵公子,題為《看燈戲》的竹枝詞,描寫了當時燈戲演出的景況‘“一堂歌舞一堂星,燈有戲文戲有燈:提前庭后燈弦識滿座捧腹妙趣生。”建國后,燈戲藝術無論從組織機構到演出形式,都起了質的變化,燈戲和慶壇徹底分了家。黨和政府為挖掘、整理好戲,曾組織調查研究、調演、會演,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終於使這一朵山花放出異彩。1960年春,專區成立了燈戲劇團,1963年合併入專區川劇團,作為一個隊存在,“文化大革命”中燈戲隊撤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燈戲藝術恢復了青春。1983年12月地區舉行了業餘燈戲調演。1984年省舉行振興川劇第二屆調演,南充地區代表隊演出的《靈牌謎》、《鬧隍會》、《鄭板橋買缸》等劇,轟動大會.吳雪說:“燈戲是川劇的根”’。1988年,川北燈戲演出團赴北京演出,並獲進入中南海懷仁堂為中央領導同志演出的殊榮。1989年,川北燈戲又應邀赴上海演出,受到熱烈歡迎。

特點


川北燈戲的表演接近生活,粗獷簡潔,詼諧通俗,載歌載舞,妙趣橫生,唱詞質樸健康,無固定的程式套子,多採用川北民間歌舞,雜或木偶、皮影、猴戲和跳端公的表演手法,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因小戲多、喜劇多、鬧劇多,故醜行在川北燈戲的表演中佔有特殊地位。燈戲的醜行有男丑、女丑之分,男丑又叫小花臉、三花臉,女丑又叫彩旦、搖旦、婆。丑既扮反面人物,也扮正面人物和中間人物。在眾多燈戲劇目中,半數以上少不了丑。
川北燈戲由花燈歌舞發展而來,其中包含有川北山鄉的民歌小調、清音、神歌、端公調,同時又吸取了陝西調、吳下補缸調等曲調。它有板式變化的正調類唱腔體系,也有曲牌聯綴的唱腔,如《裁縫偷布》一劇,其唱腔就是由【太平年】、【金紐絲】、【銀紐絲】、【賣鮮花】、【跌斷橋】、【十里墩】、【花背弓】等曲牌連綴成的。板式與曲牌聯唱也可綜合使用於同一劇目中。川北燈戲的主要伴奏樂器是“胖筒筒”、胡琴,演奏時發出低沉渾厚的“嗡”音,所以又叫“嗡筒筒”,除此以外還有花燈鑼鼓等,后又逐漸增加了二胡、笛子等樂器。川北燈戲的表演中融進了民間舞燈及木偶、皮影、雜技等技巧,用以刻畫人物、表現情節。傳統的川北燈戲的演出是晚上在院壩、階沿進行的,觀眾是農民,他們提著燈籠火把,圍起場子觀看,使戲場匯成一片燈的海洋。演出場地中心高懸一盞異常耀眼的主燈,四角配置畫著花、鳥、走獸、人物或書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人壽年豐”、“恭喜發財”字樣的鮮艷奪目的彩燈,演員們提燈、舞燈、跳燈、戲中出現的龍燈、獅燈、牛燈、或蚌殼燈,不僅是道具,還是精巧的民間工藝品,也是劇中的角色。觀眾看燈戲演出叫“看燈”,演員演燈戲叫“扮燈”。台上台下燈相輝映,演員觀眾交融無間,群眾歡騰,蔚為壯觀。

劇目


1984年南充地區文化局組團參加四川省燈戲劇會演,所演燈戲《靈版迷》、《鬧隍會》、《鄭板橋買缸》、《三張借條》等6個燈戲,在蓉城舞台初露頭角,以其獨特、濃郁的地方特色,受到觀眾和專家的高度讚賞,被譽為嘉陵江畔璀璨的奇葩。1986年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川北燈戲》一書,在全國發行,是該市挖掘、整理、研究川北燈戲所取得的重大成果。1987年10月,應中國現代戲劇研究會第六屆年會的邀請,南充地區以岳池縣川劇團為班底組團赴成都演出燈戲《幺妹兒嫁給誰》、《獻雞》、《包公照鏡子》、《搭車》、《辦移交》,轟動全國戲劇界。1988年5月,該團赴京進行為期七天的演出,《中國日報》發表《燈戲使舞台放出異彩》的文章,再次在全國戲劇界引起強烈反響。事後,市川劇團先後赴上海、山東、天津等地演出燈戲《嫁媽》、《橋》、《滾燈》等均獲得獎勵。1997年由閬中市政府和市群眾藝術館組織創作排演的現代燈戲小品《甜水井》獲全國第七屆群星獎戲劇小品比賽銅獎,2001年由市藝術館組織創作排演的川北小燈戲獲得全國第十一屆“群星獎”小戲比賽金獎。是四川省小戲類獲得國家級政府獎金獎零的突破。

川北燈戲大改版


南充市川北燈戲劇團,只聽戲樂喧天,鑼鼓陣陣。四五十名演員流著熱汗忙著趕排團里的新老招牌劇目,準備迎接央視新影視製作中心長達6集的專題攝製。而央視11頻道戲曲《名段欣賞》欄目也將於本月入川拍攝燈戲,並將於年底在該欄目滾動播出。12月,“川北燈戲全國論壇”將在南充召開,屆時,全國戲曲專家將全方位探討川北燈戲,讓這一民間戲曲奇葩大放異彩。請來專家“把脈”副團長胡瑜斌告訴筆者,“川北燈戲是幫、打、唱完美的結合,是任何劇種都不能代替的,而它又是我們南充獨有的劇種。因此,在戲劇邊緣化的今天,川北燈戲劇團正著力重新打造川北燈戲,讓它在戲劇界,在文化市場重放光彩。”據了解,川北燈戲劇團重新包裝川北燈戲以來,變化最直觀的就是演員的年輕化。對劇本、音樂、服裝、表演、舞美等,也做了較大改動。他舉例說,重排后的“包公”更加人性化,融入了生活中的幽默、風趣和滑稽,生動地創造了一個新“包公”。在表演技巧上,融入了其他劇種的托舉、探海、前橋等,還借鑒了本地木偶、皮影藝術及現代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
胡瑜斌說,他們正在排練的《包公照鏡子》、《鄭板橋買缸》、《靈牌迷》、《鬧隍會》等劇目,為了達到“煥然一新”的效果,還專門從外地請來專家“把脈”,現場指導排練。
但“改版”后的川北燈戲就一定有市場嗎?《包公照鏡子》的編劇肖善生對此很有信心。“改版后的川北燈戲無論在形式或內容上,都符合現時大多數人的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它具有十分突出的特點:短小、機巧、活潑有趣、貼近生活。相信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愛”。
該市高坪區政協的何躍認為,任何一個劇種的興衰,雖然與其產生的時代、經濟、文化有關,但最重要的還在於它是否植根於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之中,內容和形式是否與人民的審美需求相適應。改革后的川北燈戲,無論老戲新戲,台詞都較為形象生動,吶喊強於嘆息,在幽默中顯示愛憎,在風趣中表現喜怒笑罵。必將受到市場歡迎。
作為年輕一代觀眾,西華師大學生張靜告訴筆者,川北燈戲在校園演出后,引起了同學們強烈反響,“通俗、詼諧、地方特色濃厚。燈戲我們還是頭回看見。如果能經常在校園演出就好了。”
困境出路博弈
川北燈戲 2張
川北燈戲
顯然,振興川北燈戲,劇目本身的創新十分重要,但其他方面因素也不可忽視。南充市國家一級作曲家彭涓在接受採訪時認為,“川北燈戲一般都在自己的方言區內流傳,即一般在固定的城市劇場和鄉村"草台"上演出。但是隨著外國戲劇、電影、電視的衝擊,加之普通話和英語的普及,巴蜀地方戲活動的空間正不斷受到擠壓。如果川北燈戲仍據守自己的方言區,仍躺在傳統的劇場和"草台"上演出,其演出和場所會越來越狹小,限制也會越來越大。”
“最原始的,才是最真實的;最民族的,才是最寶貴的。”南充市川北燈戲劇團團長徐少岳感慨地說,以前,南充有專門的川北燈戲創作辦公室和創作人員,各縣市還有專業編劇及業餘創作隊伍,這些創作隊伍基本不存在了,川北燈戲導演、音樂創作人等也面臨青黃不接的困境。他認為,要拯救、保護川北燈戲,必須培育川北燈戲新的市場和新的觀眾,把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文化相融合,從市場中獲得生機與活力。
顯然,不進則退,川北燈戲地域的擴張,將意味著它在交流中會獲得生存、保護、發展和提高的新空間。為擴大川北燈戲的演出地域和影響,南充市確定了三個方面的基本途徑:走齣劇場和“草台”,走進茶樓和文化娛樂場所;走進商場、廟會和學校;強化川北燈戲音樂與肢體語言表演與觀眾的交流,弱化用生僻的方言敘事,同時增加字幕的翻譯任務,從而擴大戲劇的交流對象和人群。
它以川北民間歌舞為主要表現形式,吸收木偶、皮影、猴戲的某些表現手段,形成了載歌載舞、質樸明快、幽默誇張、喜樂怡神的藝術風格,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近年川北燈戲喜事連連:“申遺”成功、川北燈戲劇團成立、赴京演出及在成都“振興川劇文藝調演”中大受歡迎等,都讓川北燈戲“再展雄風”。

拜師


民間藝術是農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川北小燈戲《拜師》通過留學生約翰拜師、皮影章收徒傳藝等情節和衝突的展示,表現了我國民間藝術,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呼籲國人要重視和熱愛本民族的文化藝術。
該戲把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的川北燈戲、皮影、剪紙、八仙鼓等民間藝術有機地融為一體,使其風格更加獨特。
劇種介紹:川北燈戲,四川的一個地方劇種,又稱"農民戲",在明代開始流行於今南充的閬中、南部儀隴順慶等地,其風格別緻藝術獨特,內容多為歌頌正義,鞭達醜惡,寓教化民從於笑謔嬉樂中,劇目一般以喜劇、美劇、鬧劇為主,正劇、悲劇題材也多用喜劇表現,其表演粗狂簡潔,詼諧通俗,載歌載舞,妙趣橫生。其唱詞質樸健康,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其唱腔吸收了川北山鄉民歌特色,高亢悠揚,粗狂奔放,具有濃厚的民歌氣息。
編劇:李和明
導演:李翎
主演:劉靜怡吳永蘭楊柳青胡瑜斌金潭艾妮陳波陳詩桃
作曲:彭涓
美術:何作霖
出品者:四川省南充市群眾藝術館

地方戲保護與發展


川北燈戲從可考的清乾隆發展至今,已有200多年,其詼諧風趣的表演和頗具特色的胖筒筒音樂至今仍深受四川北部、東部及重慶等地廣大百姓的喜愛。今天,在川北地區、川東地區的嘉陵江沿岸川北燈戲仍廣為流傳,成為地方民間藝術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巴蜀有如此豐富的民間藝術資源,但我們是否利用好了這些資源?2005年南充召開了以川北燈戲保護與發展為目的的研討會。成渝兩地學者、專家共聚一堂研討了川北燈戲的現狀及保護、發展方案。據報道,南充正準備投巨資和人力進行相關資源整合,切實保護和發展該地方戲。而成都、重慶等文化部門及相關研究院、所也正加緊有關方面的工作。相信一個巴蜀地方戲保護與發展的新局面會很快形成,而地方戲作為與旅遊、文化交流相輔相成的風景線,會更加亮麗而迷人。
正是基於各界對四川及重慶地區巴蜀地方戲的旅遊、文化和經濟價值的肯定,本人竊以為要真正保護和發展巴蜀地方戲藝術,應首先打破傳統的地方戲功能觀念,用新的視覺審視巴蜀地方戲的社會功能,不為舊的雅俗觀念所迷惑,進而敢於保護優秀的巴蜀地方戲。同時,還必須打破地域限制,開拓發展巴蜀地方戲生存空間,使巴蜀地方戲成為巴蜀大地更加迷人的風景線。
一、打破傳統觀念,以新的視角審視地方戲的社會功能
巴蜀地方戲,一般指活躍於巴蜀地區,以說唱、舞蹈、戲曲等表演方式講故事的地方戲。它們包含了川戲的崑腔戲、高腔戲、胡琴戲、燈戲和汶川藏戲、川北燈戲等等。它們活躍於巴蜀民間,其最初的社會功能是自娛自樂,娛神娛人,強調戲劇的娛樂功能,並努力借戲與神溝通。中國共產黨推翻舊政權后,巴蜀地方戲舊的社會功能從自娛自樂轉變成了寓教於樂,宣傳鼓動的藝術,其社會的教化功能有了明顯加強。此後一個很長的時期內,巴蜀地方戲不管在創作或表演上,都更強調“樹社會新風,育社會新人”的社會宣傳功能。雖然,在表面上看此時人們更強調對戲劇宣傳功能的利用和開發,而實際上則是人們對戲劇溝通功能有了更強烈的肯定和開發願望。所以,也可以說當時在相當一段時間內
民間地方的戲劇,雖然並不一定清楚地知道自己戲劇的溝通功能就是一種交流功能,但至少不再停留在把它作為一個供人欣賞、自娛自樂的藝術品來審視。可惜,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對傳統的地方戲社會功能的認識仍定位於對一件藝術品、觀賞品的社會功能的觀察上,而沒有把它作為一種能彼此進行交流的媒介來認識、開發與利用,從而失去了很多機會去運用它,發揮它。
隨著全球信息化革命的到來,今天,人們也不再被巴蜀地方戲傳統的娛神娛人、自娛自樂或寓教於樂等傳統觀念所束縛,人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地方戲作為直觀信息交流平台的重要性;人們既不滿足把傳統戲劇作為自娛自樂的乞神祈福的藝術貢品,也不滿足於把戲劇作為宣傳教化的宣傳品,人們更強調其直觀交流功能,地方戲劇正成為今天人們渴望在交流中獲得新的感受和全新的心理體驗的最佳平台。所以直觀交流也成為重新審視戲劇新的社會功能的試金石。當我們今天重新審視巴蜀地方戲的社會功能時,我們發現保護和發展巴蜀地方戲的溝通交流功能,將會減少社會隔閡,減少社會矛盾和社會壓力,使巴蜀地方戲成為當今巴蜀文化、旅遊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重要突破口。二、打破舊的雅俗觀,珍視保護巴蜀地方戲
舊的雅俗觀往往以少數達官貴人和社會名流、文人學士的個人喜好為嚮導,凡在地方戲中對性方面直白的描寫較多,反映粗雜的日常生活內容較多,都被認為是粗俗的。更有甚者,有時一些人還認為多數市民百姓喜歡的、流行的也是粗俗的。反之,凡為少數人追捧、喜愛的東西,在食、色、性方面的內容較少,而意識形態方面的東西反映較多的,則多被認為是雅的。顯然,食、色、性與意識形態的多少並不一定能決定雅俗的性質,而人數方面喜好的多少以及是否
流行,更不能判定雅俗的性質。如果以舊的雅俗觀判定對巴蜀地方戲的保護範圍或價值,是不科學和嚴謹的。所以,舊的雅俗觀其實是有礙地方戲的生存與發展的。
在全球文化日漸相互影響、衝突、融合的今天,有獨特風格和充滿生活真實內容的巴蜀地方戲反而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雖然它在全球的競爭中仍處於弱勢,但是這種交流媒介並不因為其影響面小,被媒體關注小,被使用少而被輕視。儘管它還有一些自身的弱點,受時間和空間制約,但是它是最直接、最生動的交流媒介。所以,人們也更加珍惜“弱勢”的地方戲,努力保護巴蜀地方戲的原始風格和風貌,努力發掘新的地方戲交流方式和方法,打破舊的雅俗觀,珍惜巴蜀戲劇中那些受人歡迎的、充滿生活真實的、直觀的,頗具地方特色的社會生活內容和由此建立起來的“搭飛白”、幫腔等等,將成為巴蜀地方戲保護與發展的又一重要內容。
三、打破巴蜀地方戲“地域”限制,擴大巴蜀地方戲的演出範圍
象川北燈戲一樣,目前巴蜀地方戲一般都在自己的方言區內流傳,即一般在固定的城市劇場和鄉村“草台”上演出。但是隨著外國戲劇、電影、電視的衝擊,加之普通話和英語的普及,巴蜀地方戲活動的空間正不斷受到擠壓。如果巴蜀地方戲仍據守自己的方言區,仍躺在傳統的劇場和“草台”上演出,其演出和場所會越來越狹小,限制也會越來越大。顯然,不進則退,巴蜀地方戲活動地域的擴張將意味著巴蜀地方戲在人們的直觀雙向交流中會獲得生存、保護、發展和提高的新空間。所以擴大巴蜀地方戲的演出地域,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途徑:1、搞好便於交流的活報劇和短劇的創作,敢於走齣劇場和“草台”。走進千家萬戶的茶廳和商業娛樂場所,讓更多人在家裡、在商場、在娛樂場所也能體驗戲劇交流的魅力。2、走進商場、廟會和學校,讓更多人在更有效的時間和更大空間認識地方戲直觀雙向交流的魅力。3、強化巴蜀地方戲音樂與肢體語言表演與觀眾的交流,弱化用生僻的方言敘事,同時增加字幕的翻譯任務,從而擴大巴蜀戲劇的交流對象和人群。顯然,地方民間戲劇的擴張不僅僅在交流地域上擴大了巴蜀地方戲劇的演出範圍,而且從交流的人群、族群上也擴大了巴蜀戲劇的演出範圍,讓巴蜀戲劇深深紮根在更加擴大的地域和人群中,從而達到我們今天所期盼的保護、發展巴蜀地方戲的最終目標。

歷史意義


川北燈戲 2張
川北燈戲
早在明嘉靖年間就流行於閬中、南部、儀隴等地,是根植於川北的傳統歌舞小戲。它繼承巴渝舞的遺風,源於儺戲,距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在觀看燈戲時人們不禁要隨著燈戲走進歷史,為旅遊者提供了一次文化穿越和回歸的體驗。而燈戲在發展過程中,吸取了昆、高、胡、彈腔及大量民間表演手法,風格明快、幽默、誇張。曲調吸收了川北山鄉的民歌、佛歌、嫁歌、清音、端公調,也吸取了陝西的酃調、吳下的補缸調等,極富地方風味。此時,地域文化的延續性在燈戲里就會表現出來。又因其屬民間的歌舞小戲,另一名叫農民戲,在川北流傳甚廣,中心地帶是閬中、蒼溪、南部、鹽亭劍閣昭化江油西充、南充、儀隴、巴中、廣安等地。燈戲除多在春節、中秋、春種、秋收等傳統節日演出外,也在民俗祭神,如春社、秋社、清明、建廟迎神、神福生日、請神傳壇……,以及個人紅白喜事,如結婚、出嫁、祝壽、喪葬道場演出。燈戲早在乾隆時就流行於昭化、蒼溪、閬中、南充等地。乾隆《蒼溪縣誌》明確記載:“上元,放花燈、演燈戲。”這是見到的最早的把燈和戲二字連在一起的文字記載。上元,指時間在正月十五;放花燈,指各種燈彩。因為有了“放花燈”的記載,所以“演燈戲”一定是演出的戲曲,說明這時燈戲在這時之前就已經形成了。順慶府(今南充)志載:博古木刻版以川北嘉陵公子竹枝詞《看燈戲》:“一堂歌舞一堂星,燈有戲文戲有燈;庭前庭后燈弦調,滿座捧腹妙趣生。”既是燈戲演出盛況的描述,又是對燈戲藝術魅力的稱讚。人們說“無燈不成戲”,燈戲因此而得名。這種明間小調因流行於四川北部山鄉,所以稱之為“川北燈戲”。由此,一翻遊歷淺考,旅遊者會對川北的歷史略知一二,正是文化旅遊的內容之一。

娛樂性


川北燈戲舞蹈性很強,有“無跳不成燈”之說。它吸取了民間獅舞、龍舞、牛燈和皮影、木偶表演的舞姿,特別是戲中的小丑、彩旦等,通過詼諧滑稽的舞蹈動作,把劇中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燈戲有多種名稱。農村在喜慶吉日,民間燈戲藝人演戲以示慶賀,稱“喜樂神”。燈戲的唱腔多為燈調,如“七里燈”、“豆葉黃”、“對花”、“猜燈”等,演唱時用胖筒筒伴奏,聲腔渾厚圓潤,曲調輕快,悅耳動聽,稱為“歡喜調”。山鄉村寨的農民利用隆冬臘月農閑時,生起火堆,一面看戲一面傍火而坐,通宵觀戲,又稱為“大鋪蓋”。燈戲分為地燈與天燈兩大類。地燈是在堂屋、街沿等室內演出的;天燈是在廣場、院壩等室外演出的。地燈以歌舞為主,有的也有簡單的故事情節。天燈是以演有故事情節的戲為主,它分為正燈與浪浪燈兩種。正燈,是演正戲和苦戲的,浪浪燈是演笑戲和鬧戲的。人們所說的花燈則是以演歌舞為主的。
所有這些形式,旅遊者都有可能直接參與到娛樂的行列中,親自體驗燈戲的魅力,如同到藏區旅遊跳一跳鍋莊,到內蒙古旅遊跳一跳安代舞一樣總之,地方曲藝有著濃厚的地方特色,完全可以體現出川北文化的特點,所以筆者認為,這中藝術形式不失為旅遊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

傳承意義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南充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川北燈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