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畫院
廣東東莞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
嶺南畫院是直屬於東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作為嶺南畫派重要策源地和嶺南建築瑰寶兩大歷史文化資源的主體設施和單位。
嶺南畫院 是可園文化園區挖掘、放大可園作為嶺南畫派重要策源地和嶺南建築瑰寶兩大歷史文化資源的主體設施和單位,坐落於東莞市莞城可園北側的東江之濱,環境優美、設施齊備,佔地面積20978平方米,建築面積17696平方米。由嶺南畫院、嶺南美術館、嶺南畫家村三大建築組成。
嶺南畫院
嶺南畫院加掛嶺南美術館牌子,融畫院、美術館、畫家村三大功能為一體,功能互補,資源共享。其中,畫院側重於創作和管理工作,美術館側重於展示和收藏研究,畫家村側重於交流和培訓。她們以歷史文化資源為支撐,採用政府扶持、項目運作、社會參與、策展人制和畫家簽約等嶄新模式運作,努力打造嶺南繪畫藝術名家的聚集基地,嶺南繪畫藝術人才的培訓基地,嶺南文化傳播的輻射基地、嶺南繪畫作品的交易基地。
嶺南美術館
(一)嶺南繪畫藝術名家聚集基地
東莞可園是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為清代藝術名家的聚集之地。居巢、居廉、張維屛、張嘉謨、徐三庚、簡士良等畫家是可園常客。嶺南畫院利用這種聚集優勢和可園傳統文化園區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藝術家來莞創作辦展,打造嶺南繪畫藝術名家的聚集基地。
(二)嶺南繪畫藝術人才培訓基地
嶺南畫派先師居巢、居廉在可園居住期間,寫生作畫,傳藝授徒,培養出了不少高徒。嶺南畫院將繼承這一傳統,利用嶺南畫家村的設施優勢,與國內著名美術院校聯合辦學,培養藝術人才,把嶺南畫院建成嶺南繪畫藝術人才培訓基地。
(三)嶺南文化傳播輻射基地
嶺南畫院通過分批整理、研究、陳列展示嶺南文化藝術的成果,將嶺南文化傳播輻射到海內外,促進嶺南文化的傳播,擴大嶺南文化的影響。
(四)嶺南繪畫作品交易基地
藝術品從大雅之堂走向民眾是經濟發展的趨勢。嶺南畫院抓住東莞經濟迅猛發展的契機,採用市場化運作,開闢作品交易之路,構建嶺南繪畫作品的交易基地。
嶺南畫院命名
嶺南畫院位於可園傳統文化園區。可園是廣東四大名園之一,嶺南畫派鼻祖居巢、居廉曾居可園作畫授徒。定名為“嶺南畫院”,主要是挖掘放大東莞可園作為嶺南畫派重要策源地的歷史文化資源,延緩嶺南文化文脈,增強畫院的歷史厚重感,繼承發揚嶺南畫派藝術的精神,推動嶺南美術的不繼前行。
嶺南畫院徽標
嶺南畫院標誌
(一)辦公室
畫院機構
(二)創作部
負責組織和管理畫家創作、研究、藝術交流的部門,計劃畫院研究所的運作,組織專業畫家、簽約畫家、院外畫家進行藝術創作及參加國內外藝術活動,組織畫廊藝術策展人、畫院之友、美術館之友、美術志願者活動及聯絡工作,完成政府下達的創作任務。負責開展畫院的藝術培訓教育活動、教職工的管理工作,開展各種教學班,與市的各部門開展藝術培訓與藝術鑒賞活動。
(三)典藏研究部
負責整理藝術收藏,進行理論研究工作,舉辦學術研討及交流活動;宣傳推廣畫院創作成果;落實畫院的研究課題;整理嶺南美術與東莞美術的文獻資料;編輯出版畫院論文集、美術年鑒、院刊、工作簡報及畫冊等;提供美術專業的相關信息。
(四)藝術策展部
負責策劃美術展覽,開展公益性和社會型的藝術活動,包括文化推薦招商、活動宣傳等策劃工作,美術館展覽業務拓展,展場的管理,觀眾的服務諮詢、互動活動等。
現任所長:王大鵬/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
畫院油畫研究所是一所以嶺南畫院畫家為主要隊伍,以油畫為主體的創作研究機構。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工作為:1、油畫寫實技法的學習與研究;2、意象油畫的學習與探索;3、油畫風景寫生學習;4、油畫靜物寫生學習;5、油畫人物寫生訓練。
現任所長:楊堯/廣州美術學院研究所教授
畫學研究所是以研究嶺南美術理論為主要方向的學術機構,按照“立足嶺南,面向全國,重在當代,兼顧歷史”的方向,進行各類相關的課題研究、學術交流和合作活動。其主要工作是:研究嶺南美術的歷史和理論,開展當代嶺南美術的學術研究活動,建立嶺南美術研究的圖書文獻與藝術家資料庫。
現任所長:林若熹/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
陳廣權、陳仲儀、鄧錦波、鄧永強、丁學東、傅振南、郭梅煥、何洵瑤、黃建強、黃詠茵、柯茂華、李少均、李昌新、盧少球、羅會年、莫金水、譚鈞烈、熊曦、顏奕端、余國慶、詹麗華、張瑩、朱合成、葉文輝、欒明賢、梁偉、蔡金花、莫玉瑜
地址:廣東省東莞市城區可園北路
開館時間:9:00-17:00周一閉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