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縣博物館

石門縣博物館

石門縣博物館位於湖南省石門縣文廟內。博物館是一座以文物收藏、陳列開放、宣傳教育、科學研究等職能的綜合性博物館,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常德市唯一倖存的縣級文廟--石門文廟為館址,多年來耗資近300萬元進行修繕,恢復舊貌,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有文物和標本2000多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200多件,包括金銀、銅器、陶瓷、化石等20多個門類,在全省縣級博物館中實屬少見。現有6個基本陳列全年開放,每年舉辦1至2個臨時展覽,展覽以文廟建築為展廳,既為單獨主題,又是有機的整體,既可以了解石門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光輝歷史,又可以遊覽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廟古建築。自建館至今已舉辦展覽60多個,接待觀眾100多萬人次,成為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接受科學教育、建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歷史觀的重要場所。

單位隸屬


1983年2月8日,縣政府作出關於《將石門文廟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交文化部門作博物館館舍的決定》。同年,石門縣成立了博物館籌建處,隸屬於石門縣文化局

辦館規模


博物館(文廟)佔地7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4896平方米。

舉辦簡介


該館曾舉辦《李自成歸宿史實》、《石門縣歷史文物》、石門縣博物館大院《石門縣黨史》、《石門縣土家族文史民俗》、《徐超明烈士生平事迹等基本陳列展覽》。此外,還接辦了《長沙馬王堆出土文物》、《秦始皇兵馬俑》、《血壯軍魂》、《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雷鋒同志生平事迹》、《愛國主義教育展覽》;與兄弟單位聯合舉辦了《中國歷代貨幣展覽》、《書法攝影展覽》、《美術展覽》、《勤工儉學展覽》等。另外還有反映石門縣民族特色的土家族文物、如明永定千戶軍印、柳氏土官印、八幅羅裙、卡花白虎巾等;有反映石門人民革命鬥爭史的革命文物,如紅軍使用的武器、馬燈銅鑼等實物,《中國共產黨十大政綱》《湘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優待紅軍家屬條例》、《紅軍委任狀》及賀龍手跡-給吳臘梅的信等。

歷史沿革


石門縣博物館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石門文廟為館舍。石門文廟始建於宋皇佑四年(1052年),廟址多次變遷,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改遷今文廟處,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清乾隆時期所建,后經過多次修葺。解放前夕,作為石門簡易師範校址,解放后,文廟幾經改作他用,先後作為縣委辦公地點、大會招待所、縣委招待所等。1982年縣政府發文將文廟移交文化部門管理,作為博物館館舍之用,並多次維修,特別是1999年為迎接第八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在石門召開,耗資200多萬元對其進行了大規模整修,基本恢復了舊貌。

建築布局


石門縣博物館
石門縣博物館
石門文廟佔地面積近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按南北中軸線對稱分佈,坐北朝南,分為三進,兩個自然四合院。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頭門泮池(狀元橋)、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兩側為:東西耳房、道貫古今樓、東西碑廊、文武官廳、鐘鼓樓、東西廂房、禮樂器庫等。

風格特點

石門文廟是湖南省縣級文廟中的佼佼者,也是常德市唯一倖存的縣級文廟,具有皇宮建築款式和湖南重檐翹角的地方建築特點,其雕刻、泥塑、彩繪都蘊含著濃郁的地方民俗特點,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陳列展覽


石門縣博物館自正式開放以來,充分利用文物資源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資源,舉辦了50多個內容健康、格調高雅的陳列展覽。現有基本陳列6個,分別是《石門歷史文物陳列》、《石門革命史陳列》、《石門土家族民俗陳列》、《新關清代古屍展》、《石門奇石展》、《毛澤東的親家——陳振亞烈士生平事迹展》。另外,每年還根據國情、縣情舉辦1至2個短期的中心展覽,今年舉辦了《科普圖片展》、《石門名人書畫展》、《堅強柱石,輝煌歷程——紀念建軍80周年展》。根據中央有關精神,對有組織的未成年人團體實行免費開放。走進博物館,將會領略石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館藏文物


該館藏品共三大類,即歷史文物、革命文物、民族文物,共計2000多件,其中一級文物12件。最有特色的是:戰國-漢代時期巴人的軍事樂器虎鈕錇於。虎鈕錇系巴人打擊樂器,用於進軍、收兵祝捷等項活動。石門歷史悠久,文物資源極為豐富。石門縣博物館有各個歷史時期的各類館藏文物2000多件(套),其中珍貴文物200多件(套),包括金銀器青銅器、玉器、陶瓷器竹木器、布料、錢幣、化石等20多個門類。如在陽泉燕爾洞發現的“石門人化石”,填補了湖南省古人類化石的空白;在皂市商代遺址發現煉銅的坩堝,改寫了殷商時期南方不煉銅的結論;在新關鎮一次出土戰國時期巴人軍樂器青銅虎鈕淳于10餘件,堪稱全國之最。至於漢以後的歷代文物和各類民俗文物、革命文物,更為我省縣級博物館少見。另外,還陳列有李自成禪隱夾山說的大量文物,具有較高的史學研究價值。
截止2019年,石門縣博物館藏品數量為(3,381件套)、珍貴文物(296件套)。

榮譽稱號


石門縣博物館是一座以文物收藏、文物發掘、宣傳教育、科學研究等職能為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自1985年正式開放以來,共接待美、英、法、日、加、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的觀眾100多萬人次。自1992年以來,年年被評為省市文化工作先進單位、兩次被評為湖南省文明博物館,2006年又被授予湖南省科普基地的光榮稱號,是常德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礎地和石門縣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單位。

博物館長


行天下--記第五屆市人大代表龍西斌一位縣城博物館館長,連任四屆市人大代表,連任兩屆縣人大代表,這在全國來說,都是不多見的。
披著冬日的暖陽,記者見到了這位從一名農村青年成長為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都小有名氣的文博專家——石門縣博物館館長龍西斌。
1980年,他從鄉鎮文化站借調到縣裡從事文物工作,便與文博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只有高中學歷的他,為適應工作,先後兩次走進我國著名大學進修文博、考古專業,並不斷在工作中得到實踐,學識水平、工作能力突飛猛進,不僅被破格晉陞為副研究員,還先後被聘為省文化系統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海南師範學院客座教授等。又是湖南省考古學會、博物館學會、李自成歸宿研究會理事。還多次被省、市文化部門評為先進工作者。
沒有豪言壯語,只有紮實苦幹。這是同事對他的評價。
1982年冬,他在陽泉燕爾洞發現了古生物化石,認為該洞可能有古人類化石。
1992年,他與省考古專家試掘燕爾洞遺址時,發現了一段古人類的股骨化石,因而填補了湖南古人類化石的空白。
石門文廟由於年久失修,破敗不堪。為了修復文廟,籌建石門博物館,他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10萬元。特別是1999年,他又四處“化緣”,籌集資金近200萬元,親自設計,現場指揮施工,對文廟進行了大規模整修和油漆彩繪,使其基本恢復了史載原貌。並於2002年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他還致力於李自成歸宿研究,為了證明李自成禪隱石門夾山,廣泛搜集史料,徵集文物,撰寫論文,多次參加全國性、國際性學術研討,觀點得到許多專家學者的充分肯定,逐漸使“夾山說”成為主流說。為“夾山說”立足於史學界立下了汗馬功勞。
龍西斌從當選市人大代表那天起,利用人大代表視察或休息時間,深入基層,走訪群眾,為市、縣兩級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採訪結束時,龍西斌給記者幾張寫得密密麻麻的紙,上面都是他當代表以來向有關部門提出的建議、議案,數了一下,共有40多條,其中大部分都得到採納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