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祖佑
美國工程院院士
楊祖佑(Henry T. Yang,1940年-),航空航天領域專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航空航天協會成員。
1958年考入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專業;1962年赴美留學,1968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結構工程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到美國普渡大學任教;1988年被評為美國普渡大學航空航天研究的Neil A. Armstrong 傑出教授;1991年被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1994年楊祖佑擔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第五任校長;1998年獲得美國工程教育協會頒發Benjamin Garver Lamme金獎;2008年獲得美國航空航天協會頒發的結構、結構力學和材料獎;2016年獲得美國國家工程院Arthur M. Bueche獎。
楊祖佑的研究主要涉及航空結構,結構動力學,複合材料,有限元,跨音速氣動彈性,風和地震結構工程以及智能製造系統,除了科研,作為校長的他在治學和社會服務上也作出重大貢獻。
楊祖佑
1949年,中國大陸解放,他們一家隨國民政府再遷往台灣。隨著當空軍的父親,楊祖佑的中小學生涯都在台灣南部度過,而且經常換學校;小學三年換了三所,中學六年換了四所。
1958年,考取台灣大學,四年內完成土木工程學士課程,1962年畢業獲土木工程學士。
1968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結構工程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到美國普渡大學任教后,進入航空工程系,研究空氣結構力學、材料科學和製造工程。
楊祖佑(中)
1988年,被評為普渡大學航空航天研究的NeilA.Armstrong傑出教授,並擔任工程系系主任十年之久。
1991年,被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92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4年6月,加州大學總校長傑克·佩特森從150位候選人中,聘請了普度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楊祖佑出任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第五任校長。這成為自1990年田長霖出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第七任校長以來,第二位出任美國大學校長的華裔人士。
1997年初,他邀請普林斯頓大學理論物理學家戴維·格羅斯加盟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格羅斯於2004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0年,他將日本藍色激光發明者中村修二請到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中村修二於2014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4年7月,他邀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芬恩·基德蘭德來到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半年後他就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2007年,擔任30米望遠鏡董事會主席(加州大學,加州理工,加拿大,日本,中國,印度)。2009年,擔任美國大學聯盟主席。2010年,擔任環太平洋大學協會主席。
2011年4月23日,參加清華大學舉行的“2011大學校長全球峰會暨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第15屆校長年會”。12月23日,被美國總統奧巴馬授予總統國家科學委員會獎章。
2017年10月16日,作為南方科技大學國際諮詢顧問委員會主席參加在南科大國際諮詢顧問委員會會議。
楊祖佑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航空宇宙結構、結構力學、合成材料、有限元素、跨音速氣動力彈性學、風力及地震結構工程、智能化製造系統。他個人或與他人合作發表了170多篇學術論文,具有代表性的論文如下:
時間 | 名稱 | 期刊 |
1989 | Reliability of Randomly Imperfect Beam‐Columns | J ENG MECH |
1991 | Random Vibration of Flexible, Uncertain Beam Element | J ENG MECH |
1993 | Simple Model for Optimal Control of Tall Buildings | J STRUCT ENG |
1994 | Instantaneous Optimal Control of Building Frames | J STRUCT ENG |
1995 | Control of Buildings Using Active Tuned Mass Dampers | J ENG MECH |
1996 | Vibration Control of Tall Buildings under Seismic and Wind Loads | J STRUCT ENG |
1997 | Multiple Objective LQG Control of Wind-Excited Buildings | J STRUCT ENG |
1999 | Neural Networks for Sensor Fault Correction in Structural Control | J STRUCT ENG |
1999 | Actuator and Sensor Placement for Multiobjective Control of Structures | J STRUCT ENG |
2001 | Neural Networks for Multiobjective Adaptive Structural Control | J STRUCT ENG |
2003 | Identification of Simplified Models Using Adaptive Control Techniques | J STRUCT ENG |
2004 | Adaptive Feedback–Feedforward Contro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 J ENG MECH |
2006 | Sampled Data Feedback-Feedforward Control of Structures with Time Delays | J STRUCT ENG |
2010 | Improved Decentralized Method for Contro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under Seismic Excitation | J ENG MECH |
2013 | Structural Damage Diagnosis Using Interstory Drift–Based Acceleration Feedback with Test Validation | J ENG MECH |
2014 | Integration of Health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during Earthquakes | J ENG MECH |
2016 | Bio-Inspired Passive Optimized Base-Isolation System for Seismic Mitiga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 J ENG MECH |
楊祖佑在普渡大學任教的26年裡,曾獲12次傑出教學獎。
1994年出任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校長,仍然堅持每年帶學生做研究,為大學本科生講一門或兩門課。
2007年獲得了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學術委員會頒發的傑出教學獎。
鑒於他在研究、教學和公共服務方面的成績,楊祖佑獲得了多項榮譽,其中包括8個榮譽博士學位:Purdue(1996);香港科技大學(2002);台灣大學(2004);香港城市大學(2005);香港中文大學(2008);西弗吉尼亞大學(2010);香港理工大學(2011);澳門大學(2017)。
1991年,被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92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8年,獲得美國工程教育協會頒發的最高獎李梅金質獎章(Benjamin Garver Lamme)。
2008年,獲得美國航空航天協會頒發的結構、結構力學和材料獎。
2016年,獲得美國國家工程院亞瑟·比切(Arthur M. Bueche)獎。
2009年,擔任美國大學聯盟主席。2010年,擔任環太平洋大學協會(APRU)主席。千年技術獎委員會、Kavli基金等組織成員,並擔任30米望遠鏡項目主席;美國航空航天協會成員。
楊祖佑是我最佩服的一位教育學家,他在聖巴巴拉分校做了14年的校長,在這14年裡,他將一個相當普通的大學辦成差不多世界一流的大學。(哈佛大學教授、數學家丘成桐評)
在楊祖佑的領導下,從1998年到2004年間,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共有5位教授獲得了諾貝爾獎,使得該校一躍成為世界領先的大學。(中國科學院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