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花

大花草科大王花屬植物

食人花並不食人,其實為大王花。食人花生長在美洲亞馬孫河的原始森林和沼澤地帶。形態十分嬌艷,花形似日輪。

大王花(Rafflesia)是大花草科 大王花屬20種肉質寄生草本植物的統稱。肉質、寄生草本,寄生於植物的根、莖或枝條上,無葉綠素;吸取營養的器官退化成菌絲體狀,侵入寄主的組織內。葉退化成鱗片或無。花通常單生,輻射對稱,單性,雌雄異株,花被合生。雄蕊多數至5枚,無花絲;雌蕊由數枚合生心皮所組成;胚珠極多數,生於側膜胎座上,珠被1-2層;花柱1或無,柱頭盤狀、頭狀或多裂。果為漿果;種子小,種皮堅硬,有內胚乳。

產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蘇門答臘等熱帶雨林中。是世界上花朵最大的植物。大王花在當地叫Bungapatma,意思是“荷葉般碩大的花”,以花朵巨大而氣味惡臭著稱,有“世界花王”的美譽,是一種腐生植物。

食人花它靠蒼蠅來傳花粉,吸取別的植物的營養來生活,所以它沒有葉子,也沒有莖.它根本沒有四季之分,所以不一定會在什麼時候冒出來。

形態特徵


食人花
食人花
大王花是一種肉質寄生草本植物而並非真的“食人花”。它們主軸極短,沒有葉片和地下莖,吸取營養的器官退化成菌絲體狀,侵入宿主的組織內,因此整朵花就是它的全部。從宿主身上吸收的營養幾乎全部供應花朵的生長,花徑能夠達到0.9144米,最高紀錄可達1.4米。大王花的基座是由宿主的木質部發展而來的,形狀很象個廣口罈子。
肉質、寄生草本,寄生於植物的根、莖或枝條上,無葉綠素;葉退化成鱗片或無。花通常單生,輻射對稱,單性,雌雄異株,兩性,十分巨大(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草亦稱阿諾德大王花(Rafflesiaarnoldii R.Br.)直徑約1米,重達7.5千克,產蘇門答臘。),花被合生,裂片4-10或無,稀分離;雄花:雄蕊多數至5枚,無花絲,1-3列環生於蕊柱上,或在兩性花中合生成筒狀,花藥2室,縱裂或頂孔開裂,葯室有時匯合,花粉常具粘性,單個或成四分體;雌花:雌蕊由8-6-4枚合生心皮所組成,子房下位、半下位或上位,1室或胎座突伸於近中部形成許多不規則的腔隙;胚珠極多數,生於側膜胎座上,珠被1-2層;花柱1或無,柱頭盤狀、頭狀或多裂。果為漿果;種子小,種皮堅硬,有內胚乳。
種子的絲狀芽體可在不傷害宿主的情況下逐漸在莖皮內蔓延,直至一年半后,種子吸收了足夠的能量,體積膨大,穿破種皮萌發出約6毫米的芽點。經過幾個月的緩慢生長,花蕾逐漸由乒乓球般的體積直至生長到甘藍一般大小。等過了一個月,花苞便會緩緩張開,完全綻放需要兩天兩夜。盛開的大王花艷麗多彩,整個花冠呈鮮紅色,上面有點點白斑,花冠50-90厘米,5片多漿汁的花瓣厚而堅韌,每片花瓣厚約5厘米,寬30厘米左右,花瓣質量總重最高可達10千克之多。花朵中央有一個圓口大蜜槽,其容積相當大,能夠承起5-7千克水。
植株常寄生在熱帶雨林落葉層下葡萄科爬岩藤屬植物的蔓生莖的根部或較低的攀緣莖上。

物種簡介


大王花的名字是取自英殖民地時的SirStamfordRaffles,1818年時,SirStamfordRaffles和他的朋友Dr.JamesArnold在Manna這個地方發現了最大的大王花品種。其種名“arnoldii”是為了紀念發現此植物的科學探險隊的率領者——英國自然學家約瑟夫·阿諾德。

近種區別


大王花(20種)
中文名稱學 名
1.阿諾德大王花Rafflesia arnoldii R.Br.
2.巴萊特大王花Rafflesia baletei Barcelona&Cajano
3.婆羅洲大王花Rafflesia borneensis Koord.
4.坎特利大王花Rafflesia cantleyi Solms
5.加杜坦大王花Rafflesia gadutensis Meijer
6.哈塞爾蒂大王花Rafflesia hasseltii Suringar
7.霍氏大王花Rafflesia horsfieldii R.Br.
8.基思大王花Rafflesia keithii Meijer
9.毛葉大王花Rafflesia kerrii Meijer
10.倫納迪大王花Rafflesia leonardii Barcelona&Pelser
11.壯麗大王花Rafflesiamagnifica Madulid,Tandang&Agoo
12.馬尼拉大王花Rafflesia manillana Teschenm.
13.小口大王花Rafflesia micropylora Meijer
14.米拉大王花Rafflesia mira Fernando&Ong
15.菲律賓大王花Rafflesia philippensis Blanco
16.普力斯大王花Rafflesia pricei Meijer
17.摩鹿加大王花Rafflesia rochussenii Teijsm.&Binn.
18.舍氏大王花Rafflesia schadenbergiana Göpp.exHieron.
19.綺麗大王花Rafflesia speciosa Barcelona&Fernando
20.滕氏大王花Rafflesia tengkuadlinii Salleh&Latiff

生長環境


食人花是一種神秘的植物,有著動物般的某些習性。至少要吞食十條鮮活的生命才能開出一朵花,十而有一,也就是十朵花里經過不斷的生物鮮活生命的供養才能接出一個綠色的小小果實。

分佈範圍


美洲亞馬孫河的原始森林和沼澤地帶。

生長習性


大王花的生長地由於沒有四季之分,在一年中任何時候它都會冒芽,每年的5-10月,是它最主要的生長季。當它剛冒出地面時,大約只有乒乓球那麼大,經過幾個月的緩慢生長,花蕾由乒乓球般的體積,變成了甘藍菜般的大小,接著5片肉質的花瓣緩緩張開,等花兒完全綻放已經過了兩天兩夜了。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大王花好不容易開出來的巨大花朵,居然只能維持4-5天,而且在這4-5天中,花朵會不斷地釋放出一種奇特的臭味,像糞便一樣臭,蝴蝶、蜜蜂都不願理睬它,大型的動物也會自然迴避,而讓一些逐臭的昆蟲來為它傳粉做媒。當花瓣凋謝時,會化成一堆腐敗的黑色物質,不久,果實也成熟了,裡頭隱藏著許許多多細小的種子,隨時準備掉入地中,找尋適當的發芽地點。

產地生境

大王花生長在海拔500-700米高度的熱帶雨林中。

生長繁殖


食人花
食人花
不過根據當地人的說法,每年的5-10月,是它最主要的生長季。當它剛冒出地面時,大約只有乒乓球那麼大,經過幾個月的緩慢生長,花蕾由乒乓球般的體積,變成了甘藍菜般的大小,接著5片肉質的花瓣緩緩張開,等花兒完全綻放已經過了兩天兩夜了。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大王花好不容易開出來的巨大花朵,居然只能維持4~5天,而且據說在這4~5天中,花朵會不斷地釋放出一種奇特的臭味,好讓大型的動物自然迴避,而讓一些逐臭的昆蟲來為它傳粉做媒。當花瓣凋謝時,會化成一堆腐敗的黑色物質,不久,果實也成熟了,裡頭隱藏著許許多多細小的種子,隨時準備掉入地中,找尋適當的發芽地點。

植物文化


花語

不能得到,就要毀滅。
把每天,都當作世界末日來相愛。

神樹

神樹
神樹
最早有關食人植物的報導來自19世紀後半葉的一些探險家。其中有位名叫卡爾·李奇的德國探險家,一次探險歸來后說:“我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上,親眼見過一種能吃人的樹木,當地居民把它奉為神樹。曾經有一位土著婦女,因為違反了部落的戒律,被驅趕著爬上神樹,結果樹木8片帶有硬刺的葉子把她緊緊包裹起來,幾天後樹葉重新打開時,只剩下了一堆白骨。”從此以後,關於食人植物的傳聞更風傳開來,同時關於食人植物的報道也多了起來。

捕人藤

捕人藤
捕人藤
在巴拿馬的熱帶原始森林裡,還生長著一種類似奠柏的“捕人藤”。如果不小心碰到了藤條,它就會像蟒蛇一樣把人緊緊纏住,直到勒死。據報道,在巴西森林裡,還有一種名叫亞尼品達的灌木,在它的枝頭上長滿了尖利的鉤刺。人或者說動物如果碰到了這種樹,那些帶鉤刺的樹枝就會一擁而上,把人或動物圍起來刺傷。如果沒有旁人發現並且援助,就很難擺脫這種困境。
這一次次聳人聽聞的報道,使植物學家對此不能無動於衷。1971年,由一批南美洲科學家組成的一支探險隊,深入馬達加斯加島,在傳聞有吃人樹的地區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結果一無所獲。對於食人植物,很多人持肯定態度。眾所周知,有一些植物對光、聲、觸動都很敏感,如葵花向陽,合歡樹的葉朝開夜合,含羞草對觸動的反應。又有人發現,植物也有味覺、痛覺,甚至也會唱歌。由此推論下去,食人植物的存在不是沒有可能的。

爭議


地球上大約有500多種食肉植物,如豬籠草瓶子草捕蠅草毛氈苔等等,但它們只吃昆蟲之類的小動物。
叢林中的食人花
叢林中的食人花
食人花其實是大王花,因為花的直徑很大,又加上花體本身會散發出一種腐爛的屍臭味。所以讓人以為他會吃人,才會有食人花這個名子的由來。大王花的直徑1.5公尺,重量8公斤,它的花心是一個大空洞,可以讓一個小孩坐進去。大王花是一種標準的寄生植物,生長在印尼蘇門答臘的熱帶叢林里,每年的五月至十月是大王花的主要生長季節。
另一種說法是:世界上是沒有食人花,只有在卡通或是電影里才有。人們所指的應該是——生長在東南亞雨林里的寄生植物“大王花”,花的直徑寬達一公尺以上,同時也是世界最重的花(可達七公斤)。大王花會發出強烈的腐肉臭味,以前的人誤以為他會吃動物,其實腐臭味只是吸引蒼蠅來授粉而已;而還有一種更大的花Titan魔芋(TitanArum)!花高足足有2.7公尺,這種魔芋的學名為Armorphophallustitanum,來自於印尼西蘇門達臘的熱帶雨林,由植物學家OdoardoBeccari於1878年所發現。龐大百合狀的(lily-shaped)花朵聞起來就像是正在腐敗屍肉,因此,又稱之為屍花(corpseflower)。特殊的屍肉腐敗的味道也是味了吸引昆蟲來受粉的。而食蟲植物里也沒有以人為食的,甚至連能吃老鼠的都沒有,因為他們無法消化節肢動物以外的生物,所以世界是沒有食人花的喔。

大小

1、聽說非洲有一、二層樓那麼大。2、可以吞下一個胖胖成年的美國人,正確是說有145公分。3、有食人花,據可靠報道,在亞馬遜河熱帶雨林深處存在著一種外型類似豬籠草的食蟲植物,大小據說最大可捕食水牛,曾有探險隊為尋找新品種病毒疫苗深入雨林,進入當地土著的禁地,而被食人花捕食,至今下落不明(註:熱帶雨林至今仍有2千多種未知病毒及6百多種不明物種)。
最大的食蟲植物
1、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食蟲植物,為一種生長於爪哇、婆羅洲的豬籠草,其囊葉的容量可達八公升,據說可捕食小老鼠。2、類似的植物有豬籠草,捕蟲草等,但還未發現真正的食人花。

地理方位

在亞馬遜的原始雨林,裡面有食人花,而且很大朵一株,算是屬於肉食類的植物。

評論

食人花
食人花
“有,卻不吃人”、“有。只是他不會吃人,只會吃昆蟲。畢竟花沒有牙齒,它只是夾住而已,裡面會分泌黏黏的東西困住昆蟲,它是下面不動,是上面那一片葉子往下夾的,人們在書上看過,有點像蓮蓬頭,綠色的旁邊會有粉紅色的話,畢竟種類不少。”有人看過電視:有!!我記的地理探索頻道有播...非洲有!!亞馬遜也有....以上全都是不確定答案,這重大研究留給別人或是自己長大后,這麼多種證實性,卻並非真相,也不知道是否曾發生過,我們不要亂肯定或否定這些還沒被發現或確定的自然生物,要有最有力證明和邏輯,以及證據。

相關


無真實證據

食人花
食人花
近些年來,不斷有報紙和雜誌刊登有關吃人植物的報導,有的說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原始森林中,也有的說在印尼的爪哇島上。雖然這些報導對各種不同的吃人植物的形態、習性和地點方面作了詳細的描述,但十分遺憾的是,在所有的報導中,誰也沒有拿出關於吃人植物的直接證據--照片或標本,也沒有確切地指出它是哪一個科,或哪一個屬的植物。為此,許多植物學家對吃人植物存在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追蹤有關吃人植物的報道,最早消息是來自於19世紀後半葉的一些探險家們,其中有一位名叫卡爾李奇的德國人在探險歸來后說:“我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上,親眼見到過一種能夠吃人的樹木,當地居民把它奉為神樹,曾經有一位土著婦女因為違反了部族的戒律,被驅趕著爬上神樹,結果樹上8片帶有硬刺的葉子把她緊緊包裹起來,幾天後,樹葉重新打開時只剩下一堆白骨。”於是,世界上存在吃人植物的駭人傳聞便四下傳開了。這些傳聞性的報導使植物學家們感到困惑不已。為此,在1971年有一批南美洲科學家組織了一支探險隊,專程赴馬達加斯加島考察。他們在傳聞有吃人樹的地區進行了廣泛地搜索,結果並沒有發現這種可怕的植物,倒是在那兒見到了許多能吃昆蟲的豬籠草和一些蜇毛能刺痛人的蕁麻類植物。這次考察的結果使學者們更增添了對吃人植物存在的真實性的懷疑。
1979年,英國一位畢生研究食肉植物的權威,艾得里安斯萊克,在他剛剛出版的專著《食肉植物》中說:到目前為止,在學術界尚未發現有關吃人植物的正式記載和報導。就連著名的植物學巨著,德國人恩格勒主編的《植物自然分科志》,以及世界性的《有花植物與蕨類植物辭典》中,也沒有任何關於吃人樹的描寫。除此以外,英國著名生物學家華萊士,在他走遍南洋群島后所撰寫的名著《馬來群島遊記》中,記述了許多罕見的南洋熱帶植物,但也未曾提到過有吃人植物。所以,絕大多數植物學家傾向於認為,世界上也許不存在這樣一類能夠吃人的植物。

食肉植物

食人花近照
食人花近照
既然植物學家沒有肯定,那怎麼會出現吃人植物的說法呢?艾得里安斯萊克和其他一些學者認為,最大的可能是人們根據食肉植物捕捉昆蟲的特性,經過想像和誇張而產生的;當然也可能是根據某些未經核實的傳說而誤傳的。根據資料已經知道,地球上確確實實地存在著一類行為獨特的食肉植物(亦稱食蟲植物),它們分佈在世界各國,共有500多種,其中最著名的有瓶子草、豬籠草和捕捉水下昆蟲的狸藻等。
艾得里安斯萊克在他的專著《食肉植物》中指出,這些植物的葉子變得非常奇特,有的像瓶子,有的像小口袋或蚌殼,也有的葉子上長滿腺毛,能分泌出各種消化液來消化蟲子體,它們通常捕食蚊蠅類的小蟲子,但有時也能“吃”掉低頻蜻蜓一樣的大昆蟲。這些食肉植物大多數生長在經常被雨水沖洗和缺少礦物質的地帶,由於這些地區的土壤呈酸性,缺乏氮素營養,因此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不大,為了滿足生存的需要,它們經歷了漫長的演化過程,變成了一類能吃動物的植物。但是,艾得里安斯萊克強調說,在迄今所知道的食肉植物中,還沒有發現哪一種是像某些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樣:生有許多長長的枝條,行人如果不注意碰到,枝條就會緊緊地纏起來,枝條上分泌出一種極粘的消化液,牢牢地把人粘住勒死,直到將人體中的營養吸收完為止。
關於吃人植物是否存在的謎團,還不能下肯定的結論。有些學者們認為,在已發現的食肉植物中,捕食的物件僅僅是小小的昆蟲而已,它們分泌出的消化液,對小蟲子來說恐怕是汪洋大海,但對於人或較大的動物來說,簡直微不足道,因此,很難使人相信地球上存在吃要植物的說法。但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雖然眼下還沒有足夠證據說明吃人植物的存在,可是不應該武斷地加以徹底否定,因為科學家(不包括當地的土著居民)的足跡還沒有踏遍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也許,正是在那些沉寂的原始森林中,將有某些意想不到的發現。

物種研究


關於大王花(又名“大花草”)的物種劃分,馬來西亞的學者宣稱可能發現了大王花屬(Rafflesia)植物的新種。該屬植物以花朵巨大而氣味惡臭著稱。馬來西亞丁加奴省(Terengganu)東部的林業官員表示,他們發現了一種特殊的大花草屬植物,其花瓣像是一種已知物種,而花的內部形態又像是另一個種。
林業官員伽瑪魯丁(RosleeJamaludin)認為,這可能是一個新種或是一個變種,也可能是一個變型。大家都對這個發現感到興奮,經過對已知大花草屬植物的查考還沒有發現有哪個種具有與之相同的特徵,當然,在確定這是一個新種之前還要對其特性進行更為仔細的觀察。
伽瑪魯丁說,發現這種大花草的具體地點還不能對外公開,人們發現這株大花草時它是攀援在一株高大樹木上的。更為奇特的是它沒有莖也沒有葉,就長在一種藤本植物上,整個花就是它身體的全部了。大王花從藤本植物上吸收來的全部營養幾乎全部供應花的生長。
據介紹,該屬植物以花朵巨大而氣味惡臭著稱。大花草雖然稀少,但在東南亞的幾個國家都曾發現過。其花朵巨大,直可達1米,重達1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花朵之一。哈佛大學植物學家查爾斯·戴維斯及其同事在《科學》雜誌網路版上報告說,他們利用最新的DNA分子標記技術,將大花草與一系列植物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發現它在植物家譜中應該屬於大戟科。戴維斯說,這種生活在東南亞熱帶雨林下層植物中的大花草一般寄生在葡萄藤科植物上,開出的巨型花為血紅色,發出一股腐臭味,這種味道可以用來吸引某種蠅為它授粉。一般植物學家把具有相似特徵的植物划入同一科,但大花草的花大得出奇,這在開花植物中實屬罕見,加上它屬於寄生植物,沒有葉莖等植物的典型結構,而且由於寄生,吸取了不少葡萄藤科植物的遺傳特徵,因此科學家一直不知道它該歸哪一科。新研究認為大王花應屬大戟科,這讓他們大吃一驚,因為大戟科植物的花只有大王花的數百分之一大,愛爾蘭鍾花、一品紅和蓖麻等都屬於大戟科,花朵大小相差如此懸殊卻同屬一類,令人非常不解。下一步他們要對大花草進一步研究,比如分析它的花為什麼這麼大,是怎麼演變來的。

種群現狀


由於大王花鮮少人知的繁殖方法,所以只能依賴自然傳播。此外,長出大王花的地方被視為土地肥沃,而使用於其他用途;沒有良好的保護導致大王花逐漸減少。
由於人類採伐木材、開拓種植園等活動的影響,當地大片雨林正在急劇減少。沒有適合的環境導致大王花逐年遞減,加上當地傳說大王花有藥用價值,有補腎壯陽的功效,花芽提取物炮製的浸膏,是婦女分娩時的良藥。當地人的濫采,更使大王花處在瀕臨滅絕的嚴重危險之中。
印度尼西亞政府也正在著手組織植物學家搜尋和保護這種植物。1984年,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將大王花列為“世界範圍內遭受最嚴重威脅的瀕危植物”,提請世界公眾重視和著手保護這種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奇特的花。1997年沙巴野生保護法令制定,大王花為保護植物。在2002年,有關當局發現44-83%的大王花在保護環境以外,故此,他們派員尋找、監督,並希望將來大王花與其生長的環境可以不再受破壞。

保護現狀


該屬物種“壯麗大王花(Rafflesiamagnifica)”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極危(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