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國

畢國

畢國,是中國周朝分封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姬姓,伯爵。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后封十五弟姬高於畢(今陝西省咸陽北),故稱為畢公高,畢公高在王室擔任要職。不知何時何故,斷了封賜,子孫散居各地,晉國的魏氏即其一支系。

建立


據《通志·氏族略》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周文王第十五子高,封於畢(故址在今陝西省長安、咸陽兩市之北),故稱為畢公高,並建立畢國。後來,畢公高的長子楷伯另封至楷國,次子畢仲繼承畢國。。

歷史沿革


3000多年以前的畢國,是在今陝西省長安、咸陽兩縣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這個地方,又稱為畢陌、畢原或咸陽原,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重視,因為大名鼎鼎功在國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後,都是葬在此地。

滅亡


畢國在建立四百年之後,被西戎所滅。

亡國之後


畢公高畫像
畢公高畫像
畢公高後裔畢萬在亡國后投奔到晉國,晉獻公讓他做大夫。畢萬屢次隨晉獻公出征,軍功卓著,於是晉獻公封畢萬於魏,其後代稱魏氏,並且成為戰國時代的著名姓氏。其魏氏後裔中魏文侯,與趙國、韓國兩國瓜分晉國后,得到周王冊封,建立魏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仍居於畢國者,遂以國名為姓,稱為畢氏,並且歷代相傳,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後的今天。正由於這樣,今天的畢姓跟魏姓的,是同一血脈的一家人。

遷徙分佈


春秋時,畢公高的後裔畢萬仕晉,因功封於魏,到其曾孫魏文侯時,三家分晉,因此有畢姓改成魏姓者。雖如此,畢姓此際在山西紮根卻是不爭的事實。
戰國時,滕國(今山東滕州)有畢戰,說明此際畢姓已進入山東。
先秦時期,畢姓主要繁衍於河南和山西境內黃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
西漢時,南越將軍畢取降漢,被封為侯。並有涿(今河北省涿州)人畢野白,這些史實表明,畢姓在北方已擴展於今河北,南方的廣西也有了畢姓人。此際,一支畢姓遠徙山東省東平,並且繁衍成為當地的望族。
魏晉南北朝時期,居於東平郡的畢姓繁衍日盛,可謂族大人眾,名人輩出,此際見諸史冊之畢姓名人,多父子、兄弟等有血緣關係者。另外,畢姓太原郡望、河內郡望、河南郡望已日益壯大,北魏出連氏改畢姓后,入遷洛陽,使畢姓河南郡望尤為昌盛,並蔭及河內。
唐安史之亂后,京兆(今陝西省西安)人畢宏入蜀,偃師人畢構裔孫一支遷居鄆州須昌(今山東省東平)。唐代末年,因避回鶻擄掠和黃巢之亂,有畢姓南及兩湖一帶。
北宋時,代州雲中(今山西省大同)人畢士安因仕宦落籍河南鄭州,其孫畢良史先遷蔡州上蔡,靖康之恥后,避居江東。與此同時,有畢姓因仁宦或避難之故遷居江西、浙江、安徽等地。
明初,山西畢姓人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陝西、山東、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
清乾隆年間以後,河南、山東的畢姓人,伴隨闖關東的風潮,通過海路,入遷東北三省。此際亦有沿海之畢姓赴台,或到東南亞和歐美各地者。如今,畢姓在全國分佈甚廣,尤以山東、河南、黑龍江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畢姓約佔全國漢族畢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信息


畢國
國君姓氏姬姓
爵位伯爵
國都不明
始封此國者周武王
始祖畢公高
興亡年代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
滅亡原因被西戎所滅
史書記載

國君列表


畢公高
始祖,周文王第十五子
畢伯克
畢伯碩父
此後世系不明。